音乐剧本土化的创作思维与分析研究

2022-11-05 23:18李昊朗
乐府新声 2022年1期
关键词:音乐剧创作音乐

李昊朗

[内容提要]音乐剧作为流行于欧美的一种十分成熟的音乐体裁,融汇了法国轻歌剧、音乐喜剧等不同元素。但作为我国的艺术品类,音乐剧属于“新物种”,自它真正得到发展在中国仅仅有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对于音乐剧在国内的发展,界内学者一直秉持着研究学习与开发创作相结合的态度,中国音乐剧逐渐从摸索、实践走到了相对深入发展的阶段,音乐剧的中国色彩也越来越浓厚。本篇主要通过研究音乐剧发展的几个不同阶段,分析其在中国本土化的创作,构建“本土化”创作思维。

20 世纪初,英、美出现一种集音乐、戏剧、舞蹈、对白于一体的舞台表演艺术,被称之为音乐剧。不同于歌剧在表演形式、内容、舞美等各方面的差异,音乐剧是歌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吸收了喜歌剧、轻歌剧、滑稽表演等多种表演艺术的特征,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同时作为一种娱乐艺术产品,还具有商业性的特点。因此为获得广泛的商业价值,音乐剧的选材与表演往往要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迎合观众的心理与审美要求,并引起公众共鸣。

如果要将“音乐剧”做一个较为明确的认知,目前我们将音乐剧看作是20 世纪在欧美发展起来的舞台表演艺术。随着音乐剧在西方的孕育与发展,音乐剧也出现在中国的音乐市场当中,这一时间主要以“改革开放”作为时间节点。如居其宏、廖向红等学者都曾提出音乐剧是在20 世纪80 年代才真正走进国内市场,“20 世纪80 年初是中国引进、发展音乐剧的起点。”但是音乐剧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是十分顺利,作为一种“舶来品”,音乐剧带有西方本土的独特特点,因此在进入中国市场后,音乐剧这种新的表演形式在创作和人才培养方面都经历了一些坎坷。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积淀了不同的内容,在经济、政治、人文、社会发展等各背景的影响下,造就了不一样的中西方文化,尤其表现在音乐上,两方土地孕育了各具本土特色的音乐艺术。由于中国自古以来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文化艺术创作多体现出“仁”的表现,伦理纲常也被摆在创作的主要位置,道德也就成为衡量艺术作品的标准。而西方历史在发展的过程中,他们更加突出“人”的重要作用,可以发现它们的艺术作品自古至今都有着英雄主义的概念。“近代西方文学正式提出了‘典型人物’的概念,强调表现人物的个性和普遍的人性,现代和后现代西方文学则强调人物的‘变形’。”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加之创作理念的差异,很难让中国音乐市场在短时间内完全接纳音乐剧这种体裁,从而创作出来的音乐剧和西方音乐剧在创作观、文化观上有一定出入,因此,音乐剧“本土化”显得尤为重要。

一、初见——初入音乐市场

“改革开放”是国内各行各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对于文化艺术的发展、普及与提高也得益于这一时间文化行业所经历的多重改变。20 世纪80 年代,音乐剧进入到中国的音乐市场,同时间也是西方音乐剧得到里程碑式发展的重要阶段。初见音乐剧这类表演,它给国内的音乐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它的认知既有熟悉又有陌生。熟悉更多的是音乐剧本身的表演方式与中国早期的歌舞剧有相类似的地方,最初大众对音乐剧的认识会将其想象成早期如黎锦晖所创作的儿童歌舞剧、秧歌剧、民族歌舞剧这类形式,但这种剧目和现在所说的音乐剧没有太多联系,我们真正创作和研究的音乐剧正是在欧美所发展起来的表演艺术。陌生的是我们对于它没有太多明确的概念,如何创作、如何运营都成为了最实际的问题。

(一)原创剧目少

音乐剧进入内地后,成为众多音乐体裁中亟需开辟的“新大陆”。创作不是一蹴而就,由于当时人们对音乐剧的总体认知还不是特别清晰,对于音乐剧概念的理解也有一些偏差,因此在创作上也有偏向歌剧的地方。20 世纪80 年代初,国内原创作品尤以《芳草心》和《搭错车》两部最具代表性,《芳草心》的创作已经明显具有音乐剧的特征,其中还出现了《小草》这一传唱度极高的歌曲。同时剧中情节的安排、音乐的表达都获得了一致好评,可以说在当时引起很大的轰动。而《搭错车》这部作品虽然在艺术创作上稍逊色于《芳草心》,但是却在商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对于演出地点的选址、舞美灯光的设计等各方面条件的配置,团队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吸引到不少观众。可以说,这两部作品在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都是十分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对早期音乐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开设专业晚

国内部分高等艺术院校开设音乐剧专业的时间基本集中在20 世纪90 年代,音乐剧专业从无到有经过了音乐专家、学者对音乐剧本身的研究,才逐渐有规模地开展起来,但在20 世纪80 年代音乐剧传入内地时这一表演艺术就成为未来音乐艺术发展所关注的项目之一。如北京舞蹈学院在1995 年创设音乐剧本科专业,是中国第一个开办音乐剧本科教育的艺术院校。中央戏剧学院也在这一时期开始进行音乐剧教学,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在20 世纪80 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对音乐剧的教学。后期随着艺术院校中对音乐剧专业、系别的不断扩大,各大艺术院校都开设本专业,以培养专门的音乐剧人才。除此之外,地方性的职业艺术院校、院团也加入了对该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当中。由于本土的音乐剧作品较少,课堂教学还是主要以学习欧美作品为主,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观摩、品鉴,学以致用,再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排演,这些排演不能单单说是对他们的模仿,更多的是站在中国文化的角度去理解西方的艺术作品,从而来诠释音乐剧。

(三)模仿作品多

在相当的艺术院校和院团对音乐剧专业有规模建设的过程中,剧目数量和演出作品也成为音乐剧专业建设的有利保障,多样化的剧本和作品才能够保证观众有一定的可选性。但考虑到当时音乐剧的原创作品数量不多,加之还未完全参透音乐剧的框架和发展机制,这一时期排演的作品多以模仿为主,其对象主要就是在西方已经获得相当成绩的音乐剧作品。如上文提到的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在20 世纪80 年代就排演了《窈窕淑女》,学生们对于这部作品在语言上做了改动,不仅将全部英文台词翻译成中文,同时也加入了对上海本地语言的使用,使之更具有中国味道,更多的是便于观众理解,从东方文化的角度来了解西方的故事。此外,1997 年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专业的学生从课堂走入剧场,完成了百老汇音乐剧《西区故事》的演出,能够看出音乐剧在当时是受到一定重视的,熟悉感之外带来更多的是新鲜,以及对新的音乐艺术的学习和对文化的包容。

二、探索——走出困境,形成意识

20 世纪80 年代国内音乐剧的展演与创作出现了一个短暂的高潮,进入到20 世纪90 年代后,音乐剧在音乐市场中已经初具规模,但对于音乐剧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定位还是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的。从90 年代初到90 年代末,音乐剧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并不多,《人间自有真情在》、《十五的月亮》、《白蛇传》、《征婚启事》、《快乐推销员》、《西施》可以算是这十年间取得一定成绩的作品,但总体发展相对来说还是差强人意,作品剧本、票务营销、排演质量都成为这一时期影响观众接纳的因素之一。这一阶段主要还是以探索和形成完整的市场化意识为目标,这样才能保证未来音乐剧在发展上可以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走向。

(一)原创作品多困境

从20 世纪90 年代的音乐剧作品来看,音乐剧进入到中国才有短短10 年的时间,若想如西方一般创作出优秀且成功的作品,是有很大难度的。这一时期,音乐剧创作者还不能完全掌握音乐剧创作的技术,东西方艺术在审美、文化上还具有差异,因此在创作上创作者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要保证观众的审美需求,又要考虑音乐剧这一体裁的创作方向,这样就会导致创作中出现作品意图不清的情况。同时,音乐剧专业在高等艺术院校、院团刚刚开设不久,专业训练有待加强,加之院团在当时还担负作品创作的主要工作,人员有限、专业要求度高,创作工作也具有很大压力。另外还要考虑到音乐剧创作为什么而作的问题,音乐剧的创作与发展刚刚到入门阶段,在没有完全掌握音乐剧创作和运营的情况下,国内很多原创音乐剧都走入失败的道路。音乐剧与大型晚会、音乐会的模式有所不同,往往在追求大的场面和特效上而忽略了音乐剧本身的剧本和音乐。投资音乐剧需要一定成本,为人、为音乐、为特效而作都需要进行考虑,而不是盲目的投资。高昂的票价和欠缺的剧本使得原创音乐剧在这时“销路”并不是很好,最终导致项目亏本,可以发现当时音乐剧产业中有许多要关注的问题存在。

(二)国家措施保辅助

虽然原创音乐剧作品面临困境,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国家的保障。由于院团、表演团体担负着音乐剧创作和表演的压力,为了加快文化艺术的发展,同时保障院团和表演团体的正常运作,20 世纪90 年代国家颁布了多项意见和决策,如在1992 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一项重要决策,即《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其中第一次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这项决策的出台丰富了各类文化的发展,对于音乐剧发展来说也是一次契机。同时,国家还积极对艺术表演团体进行改革,通过这样的改革可以促进院团内部得到新的发展,有效激励了工作人员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对于文艺发展来说是一件好事,工作人员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而真正将艺术发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三、“本土化”思维——加强原创,提高质量

(一)“本土化”定位

21 世纪后,音乐剧进入中国也有了20 多年的时间,根据之前积累的经验,还有国家所颁布的各项政策条例,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音乐剧事业的发展。不仅是由于国内音乐创作和各种技术的不断成熟,更多的是音乐剧产业在文化产业当中得到了相当重视,同时这一产业也有了市场化的意识。市场化已经成为音乐剧发展的一个目标,音乐剧产业链这一概念也被提出,相比于前两个阶段,音乐剧的创作与运营已经得到了进步,但音乐剧产业目前还在发展阶段,仍然需要得到重视。

首先,从目前的音乐剧创作现状来看,原创精品数量得到提升。从上世纪80 年代到现在,中国原创音乐剧作品其实不在少数,尤其是21 世纪后如《金沙》、《蝶》、《爱上邓丽君》、《马路天使》、《弘一法师》、《聂小倩与宁采臣》等作品都是较为有影响力的作品,“30 多年来中国音乐剧无论是从演艺人才、还是从演出剧目来看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丰富的变迁过程。据统计,我国创演的音乐剧已达3 位数,而且像《快乐推销员》等剧目有的获得了奖项,有的入选了国家舞台剧初选节目,得到了广泛的欢迎。”这些作品足以证明国内音乐剧市场在不断开拓,也找到了一些关于音乐剧发展的切入点,包括如何进行音乐剧选材、剧本编创、音乐创作与表达、舞美设计等各类要求,都能够体现出音乐界对音乐剧所做出的努力。同时,也不难发现目前我们所出品的音乐剧都与中国的文化、历史所相关,也有一些是现代比较流行的题材,丰富剧本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在扩展音乐剧的创作范围,尽量能够通过对题材的选择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要,同时达到对这种表演艺术的认可和普及。尤其像《金沙》、《蝶》在创作中,已经找到了合适的切入点,中国历史文化、民间爱情故事都是观众耳熟能详的,这一切入点可以很好地瞄准观众的审美定位,根据个人的喜好来进行选择,这样在观看的时候能够更好地共情,也便于理解音乐剧其中的故事。

其次,原版引进、本土化占据一定比例。原版引进即是直接将音乐剧演出引进到中国,如《歌剧魅影》、《猫》、《妈妈咪呀》、《音乐之声》这些在国外极受欢迎的音乐剧,都曾在中国上演多次,有的甚至达到上百场之多,足以看出国内观众是认可这种表演艺术的,同时能够接受它的创作与价格,价格不仅仅体现的是演出票价的价值,也包含着观众对音乐剧艺术价值的认可。原版引进的好处在于,我们能够直观地看到国外是如何进行音乐剧创作、排演以及市场运营等一系列流程的操作,便于我们学习和借鉴。同时,通过对中西方音乐剧在创作、运营上的对比,可以根据西方音乐剧制作经验来完善本土音乐剧在创作和运营的不足。但归根结底文化底蕴是不同的,引进所呈现的是西方文化艺术,需要国内音乐剧制作者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完善原创音乐剧。

本土化是对国外音乐剧另一种学习的模式,主要通过中国的音乐剧演员来编排完整的西方音乐剧剧目,为了能够更加通俗易懂,会将其中的语言直接译为中文,同时渗入本土的文化特色,例如采用适当的俚语方言、当地文化植入的方式,使之更具有本土的味道与特色。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中国原创音乐剧更需要找到一个突破口,在向西方音乐剧学习、借鉴的过程中,找准自己的创作定位,将其更进一步的“本土化”,具体体现在题材的本土化、创作技法的本土化、审美的本土化、表演的本土化——即原创音乐剧。

(二)典型作品分析研究

本文将以音乐剧《金沙》和《聂小倩与宁采臣》进行分析。《金沙》代表的是中国音乐剧产业链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功的作品,在创作和运营上都比较突出,有专门的公司进行维护这一项目的运作,但依然不能避免其中存在着一定问题,如音乐剧创作中的主次关系、舞美灯光是否与创作达到平衡,这些内容依然可以认清中国音乐剧创作中出现的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聂小倩与宁采臣》则是以最熟悉的故事给予新的灵魂,运用中国传统音乐表现形式进行创作,唱段具有中国本土特色。同时所运用的舞美灯光、服装造型,以及舞蹈表演,都富含着中国文化元素,在视觉、听觉上都可以为观众带来中国文化的“冲击”。

音乐剧《金沙》可以说是进入21 世纪后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它于2005 年4 月上演,除了具备专业的音乐创作团队、专门音乐剧表演团队以及恢弘的舞美设计外,更是以“中国首部大型原创音乐剧”正式进入到中国的音乐剧市场中。这部作品在剧情上虽然讲述的是以“金沙遗址”为背景爱情故事,但是相比于剧情,它的舞美和音乐更胜一筹。通过对西方音乐剧的了解,我们可以知道在音乐剧当中故事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这部作品中,其实它的剧情是不够分明的。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有几点是需要我们注意的:首先,这是一部投资巨大的大制作作品,它所涉及到的产业和链条很多,需要考虑到成本回收的问题。从它的音乐、舞美、音效各方面的表现来看,应该说是赚足了好评,但是由于剧情间有很多跳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观众对剧情的吸收;其次,音乐与舞蹈是否真正做到了为剧情服务,这三者没有达到统一。由于这部作品前期已经受到市场定位的影响,所以对场面、制作提出了很高要求,客观上来说它的剧情是为市场服务的。单方面对投资观念的坚持,很容易造成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贬值;第三,《金沙》由于顶着“中国首部大型原创音乐剧”的“盛名”,肯定是以西方音乐剧创作的完善体系来进行安排,但是“初来乍到”,经验欠缺,缺乏成熟经验来进行支撑。

在音乐创作上,如果单以音乐来看,它是非常突出的。但是融合在音乐剧中,那就略显单薄了一些。剧中基本是以抒情歌曲为主,如《总有一天》、《当时》、《想念》等,在观众听觉接受上,这种作品其实很容易打动人心,同时观众的普遍接受、学习程度较高。但需要考虑的一点是,放在音乐剧中重复次数多了,没有鲜明的音乐对比就会产生听觉疲劳,因此丰富音乐剧歌曲的种类也是很重要的。可以承认,《金沙》是国内音乐剧演出比较成功的一部作品,在制作、运营等各个方面都踏出了有力的一步,对于未来中国本土原创音乐剧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聂小倩》是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的一篇短篇小说,后人对它的加工可以说非常丰富,电影、电视剧、音乐剧中都有这一题材的出现。音乐剧《聂小倩与宁采臣》于2014 年上演,在当时也是博得了相当的关注,同时也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品。这部作品无论在选材还是音乐创作上都带有传统的中国色彩。在剧情的创作上,这部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是颠覆了最初人们对于聂小倩与宁采臣的认知,在这里更突出了“人与鬼”之间的差距。在剧中,有一个数字比较特别,那就是对“13”的运用。玲珑塔的13 层代表了自下而上的阶级,这种等级鲜明的划分足以看出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生百态,也足够让观众能将剧情与现实联系起来,可以看出这是很有深意的一点。同时,聂小倩在阐述自己的身世时,叙述了与自己有关的12 个男人,而她为之付出走进十八层地狱的宁采臣则是与他有关的第13 个男人。“13”这个数字可以说贯穿全剧,从对于社会阶级的分层到对于人物线索的安排,“13”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作曲上,观众能够在这部作品当中看到鲜明的中国音乐色彩,这是对中国音乐剧这一概念的认同与归属。在融合了京剧、民间小调还有中国式摇滚的风格后,这部作品的音乐变得更加多元,在塑造不同场景和不同人物的过程中,作曲家创作出不同的音乐旋律,也可以通过音乐直观地感受到各类人物的性格色彩。同时,作曲家在创作时大量运用了移调和变化音,尤其是在乐句末尾能够最清晰地接受到刺激,这种刺激多是源于对下属和弦的运用,而不是以属和弦的终止功能进行,从而可以推动观众持续产生对音乐和剧情的好奇。歌词的创作就更显得中国汉语的博大精深,不仅仅运用了许多古诗词,同时在对仗、编排上语句也十分押韵,能够通过寥寥数语就了解到剧情所表达的内容。在服化的设计上,包括女鬼的穿着、鬼面面具、扇面设计都具有典型的中国色彩。正是通过这些细节,也可以看出音乐家们在这部音乐剧中所投入的精力和功夫,通过另一种方式传递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

结语

音乐剧作为“舶来品”,与其他进入国内时间较晚、发展历史较短的文化或是观念一样,人们取得对这种文化或观念的认同往往需要更久的时间。因此,中国原创音乐剧在创作上依然会受到文化、历史、审美等各方面条件的影响,但经过国内学者与音乐人对音乐剧这种表演艺术的研究、创作与不断探索,国内本土的原创音乐剧已经有规模的发展起来,在故事情节、音乐构思、演唱表达与舞美设计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虽然这是一件比较可喜的事情,但距离欧美非常繁荣的音乐剧产业还是有很大的距离。未来,如何创作中国本土音乐剧、如何构建更加完善的音乐剧产业链、如何将音乐剧产业与商业有机结合从而实现更高的产品价值等内容仍然是音乐剧创作中亟需思考的问题。中国的音乐剧市场正在开拓,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对这种音乐表演形式感兴趣,而目前国内的舞台也正在积极推动这种表演,虽然现下相比其他的观演人数还是较少,但能够发现这种表演艺术形式若加以发展,在不断成熟的基础上会越来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基于这种情况,对于专业音乐剧演员的培养也就成为发展音乐剧至关重要的保障,目前国内的高等艺术院校和剧团内部都设有音乐剧专业,以此培养专业的音乐剧演员,虽然院校与剧团在专业设置和构架上有所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推动音乐剧在国内的发展。不难看出,音乐剧在作品创作和人才培养上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的创作大都与中国的文化相结合,这是对于外来文化在进行吸收后给予的新表达。音乐剧在中国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仍要看到创作中的不足和局限,同时要认清音乐剧关于艺术和商业上的关系以及他们自身的价值,把握好创作的风向标,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且富有中国文化底蕴的音乐剧作品。

猜你喜欢
音乐剧创作音乐
《一墙之隔》创作谈
近期国内歌剧/音乐剧演出预告
音乐剧新闻
音乐剧新闻
近期国内歌剧/ 音乐剧演出预告
音乐
创作心得
音乐
秋夜的音乐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