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四个维度

2022-11-05 20:29杨中启
出版科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出版业十四五文化

杨中启

(贵州师范大学,贵阳,550025)

据《2021年图书零售市场报告》统计,2021年我国图书出版品种达到了44.8万种,图书零售市场总码洋达986.8亿。当当、天猫、京东线上销售成为主力军,国民数字媒介阅读率逐步提高,网络游戏、手机出版、IP动漫影视等数字出版产业链已经成熟,传统出版的“编辑-印刷-发行”生产模式开始转向优质内容生产为基础的知识服务模式。《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出版业“十四五”时期要以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出版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出版业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多出优秀作品为中心环节,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学习阅读需求为根本目的,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出版产品和服务,推动出版业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新闻出版作为重要的舆论阵地和文化产业,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根据国内新现实和国际新形势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紧跟日新月异的科技步伐,着力推行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出版转型、提质增效,从而有效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1 方向上:政治导向,价值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出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作用举足轻重,由于出版的意识形态属性,必然需要正确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引领。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是以“两个共同思想基础”为出版工作的政治方向;党性原则是出版工作的根本原则;“二为”方向是出版工作的基本方针;以人民为中心是出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效益首位是出版工作的基本遵循;弘扬主旋律是出版工作的崇高使命;讲好中国故事是出版工作的国家担当。

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全党集体智慧结晶,是领导一切工作的核心,当然也是出版工作的最高方向引领。政治质量是出版内容质量中最重要的一条红线,居于首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出版全过程,是新时代出版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引领的根本前提。

1.1 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坚守意识形态阵地

十九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出版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压舱石”,出版工作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建国以来,出版的政治性始终摆在第一位,改革开放以来坚持社会效益为先的原则可谓是一脉相承。伴随转企改制出版业活力得到释放,产业属性、技术属性得到彰显,而文化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被遮蔽和淡化,资本优先逻辑热衷于追捧社会热点、过分关注获奖评优,疏于关注社会影响力和媒体传播力,对社会效益的认知出现一定的偏差。新时期出版高质量发展就是在实现经济效益基础上回归出版初心、实现更高层次的跃升。同时坚持高质量发展也是出版业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必经之路。所以,“十四五”时期出版高质量发展要以社会效益优先,坚持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更好以精品奉献人民”。

如今在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自媒体时代,加强意识形态的引领,让出版成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时代主旋律,宣传向上向善的新风正气,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所有出版人都是严峻考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出版要与时代同频共振,在人类发展的重要历史关头发时代之先声、启智慧之先河、引领社会进步之先导,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新媒体兴起,把关的“潜网”力量在技术逻辑下逐渐式微,把关行为趋向于独立和自主。传统把关人的位置即“门区”清晰明确,而网络环境下已非静态节点,“用户可以利用多节点的联通访问,轻易地绕开把关人设置的障碍来获取信息”,这不仅让传统的传播结构被彻底重构,而且由于“这种控制通常是在你不知不觉中存在的”,也促使把关模式产生了逻辑性转变。所以,出版者要全面提升把关能力,就必须高举文化大旗,站稳政治立场,加强内容生产,传播正能量,扫除历史虚无主义、信仰真空等各种思潮带来的价值侵蚀,勇于担当,激浊扬清,真正肩负起新时代网络环境下的喉舌之功能。

1.2 不忘出版初心,践行使命担当

出版人既要抓住市场契机又要谨记文化使命,强化文化传承自觉意识和历史记录者的使命感,将其转化为人民的情感认同和价值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实现和强化出版物的教育引导功能。高质量出版的基石就是要注重内容的价值、思想的高度和格调的雅正,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催人奋进、激励向上,把培养和淬炼人们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和人格意志放在首位。十九大报告指出:“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新时代出版人要充分认识出版的价值属性,精准定位,牢记重托,履职尽责,不辱使命,多出引导人民积极向上、努力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出版物,大力出版反映人民生活、具有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读物。

其一,要大力推动主题出版工程,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把握正确导向,践行使命担当,以主题出版为抓手,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主动融入国家各项发展战略,如乡村振兴战略、科技强国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就一些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大会议、重大节庆日而进行选题策划和出版,如百年马克思主义传播、建党百年、党的二十大等;加强现实题材优秀精神产品的出版,聚焦时代主战场,如疫情防控、生态建设、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不断推出讴歌党、祖国、人民和英雄的新时代精品力作,将新时代所发生的新气象、新发展、新面貌全方位展现给受众,培育人们的家国情怀,最大程度地引导人民、团结人民,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其二,要继续推进大众出版繁荣发展,启民智润人心。出版高质量发展要推出一批有品位、有知识、有文化的优秀大众出版物,推进全民阅读,推介普及读物,引导全民共享社会文化产品,形成全社会文化共识,参与大众文化创新,从而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提高全面阅读服务实效性,满足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对高质量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提高国民素养和文化水平的基准。这决定着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广度与厚度,坚定“四个自信”,以文化人,启发民智、净化人心。特别是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乡土文化、农耕文明是涵养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文化之根,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命脉,让中华文化既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又生机勃发,创新发展,传承不辍。

其三,要促进学术出版的繁荣发展,持续构建百家争鸣的学术研究景象。学术文化反映着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代表着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高度,是衡量对人类和世界文明发展贡献大小的重要指标,所以,不论是人文社科的大繁荣还是科学技术的大发展,都需要出版业的跟进与助力,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推进科技强国战略,以学术文化出版筑就文化之巅,加大在国际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提升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话语权。

2 管理上: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新时代出版要真正取得大发展,必须立足于新时代的社会现实,贯彻新发展理念,面向时代转型,将高质量发展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要坚定不移将文化体制改革引向深入,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控制出版规模数量,从单纯依靠扩大规模、增加品种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向提高选题质量、建设出版品牌的内涵式集约化发展模式转变,调控增长速度,调整出版结构、业务布局和产品线,推进出版高质量发展,既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出版业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出版业自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阶段。

2.1 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

当前,两个大局背景下,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国际上大国博弈加剧地区冲突,多点散发的疫情又雪上加霜。“新闻出版转型升级制度体系构建具有紧迫性及必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首次提出“五个必由之路”的重大论断,其中一条就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中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既回答了我们如何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人民之问,又回答了人类社会如何发展才能实现共治共享的世界之问。出版要顺应新时代、适应新形势,出版业发展水平要跟上,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时代特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自觉将行业高质量发展融入国家文化建设大局,在考验中华民族的能力和智慧的关键时刻有所作为,主动求变,化被动为主动,凝聚精神和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知识供给和智力支持。

经济发展带来消费升级,精神需求和精神生活的比重增加,社会主要矛盾表现在新时代出版领域,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美好需要日益高涨与出版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对高层次、丰富化、多样性的需求趋势更加凸显,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亲和力的特点。随着全民阅读的倡导,新时代的出版格局迎来大变革,文化创作百花齐放,人民对出版品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新时代的出版要通过创新性实践,贡献发展智慧,回答时代之问,解决现实难题,为社会提供思想营养、精神食粮和心灵甘泉。新出版的选题设计要更有深度、更有温度,出版产品的满意度才不断提高;出版还要与市场需求一致,受众满足度才更高。产能过剩是虚假的、无效的,与消费者有效需求不吻合才是事实。“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所以,“立足扩大优质内容供给、创新内容呈现传播方式、打造重点领域内容精品、强化出版融合发展内容建设”,才是解决出版供需矛盾的根本之策。

经历改革开放40多年高速发展,我国出版物品种规模、印数规模都跃居世界首位,为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基础,但同时问题也开始浮现,图书单品种平均印数下降明显,边际效益不断下滑,产品平均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规模化扩张驱动经济增长、重复出版、跟风出版、追逐热点失去特色和专业、经营泛化跨界、出版内容创造创新节奏趋缓,依靠数量和规模扩张的增长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2018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意见》、2018年12月中宣部出台《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不断促成高质量出版为主体的新型文化产业局面的出现。从以经济为中心转到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发展的主旋律更强调统一协调,这些是新时代面临的最大的发展形势。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增长形式、宏观调控政策发生重大改变:从粗放到集约、从高速到高质、从需求为主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党中央提出“十四五”文化建设主题是“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些目标都需要落实到出版业之中。新时代出版必须改变以往只追求数量、码洋等经济指标体系,而必须结合社会效益等多维指标,服务于当前社会的全面发展。从政府层面的制度性改革到出版人自身的升级、读者和作者的品质提升,上下协同一起驱动出版市场需求升级,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

2.2 出版消费新生态、出版产品新形态、出版新业态

网络技术与数字化的应用打破了时空和传播载体对出版的束缚,催生了能产生更大效益和效率的知识服务,出版业的转型发展使得知识在受众中普及化,反之,知识在更大范围内被更便捷地传播又促进了出版业的转型升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一体化发展”,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由“相加-相融-深融”不断变迁,多载体呈现、多元化表达、多地点传播,全产业链开发越来越成为出版新模式,个性化定制、定制化生产和精准化营销成为趋势。

其一,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手机支付普及,知识经济呈现井喷式发展,知识付费崛起,为知识“买单”已成风潮。知识付费“风口期”还将持续,在这个风口中,知乎、得到、分答、喜马拉雅、混沌大学、樊登读书会等知识服务商纷纷入场。知识付费现象不仅因为技术进步和传播形态改变,更反映了当前社会知识需求的爆发。但目前专业、权威、高端、刚需的知识资源稀有,原创性、思想性、学术性较强的优质产品存在供给不足,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拉人头返利”营销手段备受诟病,暗藏隐忧。而内容正是出版业的优势所在,知识付费堪称为出版业量身定制的最佳商业模式,是出版机构弯道超车的好机会。出版机构依托前期庞大、专业的资源库或技术平台资源,进行产品开发、服务创新,能够成为知识付费优质产品或服务的主要供给者,由此加快自身转型升级的步伐,同时改变知识付费精品内容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

其二,随着内容载体多元、读者习惯改变,阅读的内容和形态在发生改变。面对日益细分的市场,多维感官已经成为实现产品和服务差异化的重要支撑点,传统纸质出版物局限在“看”或“读”,多维感官产品创新涉及听(喜马拉雅、荔枝)、说(知乎、分答、得到)、读(咪咕、阿里文学、网易文漫)、看(VR/AR)、味(西西弗书店+咖啡、南京先锋图书+香氛)、触(触屏),催生了多元业态的蓬勃发展。新出版要构建多层次、多向性和多元化的产品线,通过多媒体的呈现形式,实现一种思想内容的多种载体的表达、多种方式的表达、多产品类型的开发,面向不同读者群体,实现媒体融合出版。还可以将内容资源用于文创产品的开发,使出版精神产品与现代工艺和现代理念结合,打造市场欢迎和消费者青睐的文化创意产品,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其三,全面把握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不断创新内容生产与服务,丰富传播渠道,拓展新业态。面对新技术、新知识和新需求,出版业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创新出版业务流程、改革出版管理机制、完善现代出版体系,是大势所趋。在编辑模式上,从传统单一的选题策划、编辑加工走向以内容为中心的多维度、多层次的产品线开发,适应科技时代智能出版的新要求;在出版流程上,编印发比以往更加紧密地整合在一起,实现一体化管理,编辑的统合作用更加凸显;在营销模式上,再也不是传统书店分销式买产品,而是通过各种移动终端设备提供知识阅读和文化服务,甚至借助大数据了解读者的阅读嗜好,定点推送或个性化定制,在各种社交平台上开展多样化的分享阅读会,使得优质内容得到全程传递、全息传输、全员触达、全效呈现,既增加了用户黏性,也极大拓展了读者圈层。

3 手段上:科技赋能,融合发展

云计算、大数据、5G、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技术,深刻影响着出版的内容生产、传播流通、消费反馈等全流程各个环节。传统出版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向有声出版、数字出版、网络出版和智能出版转化,带来了多业态、多形态、多样化的出版,创造了出版新产品、新平台、新模式,丰富了新阅读,延申了产业链,特别是疫情加快了由迭代并行向深度融合的一体化发展。数字技术、媒体融合、数据应用需要出版业具备互联网思维和融媒体意识,不断学习创新,积极融入新时代新技术,从传统出版向现代出版转型、向未来智能出版迈进。

3.1 新技术带来新模式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图书出版很难再说是文化产业的核心,越来越多优质的内容正在通过其他更为便捷的方式传送给受众。喜马拉雅平台上的优秀音频播放有几亿次,网易公开课上的专业课程播放量有几千万次,新的文化载体日益受到追捧。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芯片处理能力的提高以及数字技术的成熟与成本降低,可穿戴设备如手表、背包、头盔等都将成为新的载体终端,将拓展当前的电脑、手机、平板而形成应用载体的多元化态势。出版业与影视IP、人工智能、区块链、信息网络等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的跨界融合将不断深入,传统出版内容优势在新兴出版领域会得到更多种介质的开发及网络传播,由此建立多元化的知识版权运营体系,实现优质作品资源和作者品牌价值的升级。

随着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被社交网络和移动自媒体切割,媒体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一个融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受众互动于一体的融媒体时代已经来临。融媒传播节点由传统点对点单向传播发展为裂变式,用户触点具有互动性,传播具有可持续性。在数字网络中,人与内容都被联网,内容的表达和互动方式不再局限于出版物产销模式,而且随着媒介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不同符号体系之间的物理界限逐渐消散……数字出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包容性和延展性。但同时也容易被粉丝效应和流行热点绑架,在数字技术发展和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出版业应该坚守内容本质,整合多方资源,建立良性循环的出版生态圈。

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的构建要以“激活”内容为起点,为用户提供增值。大数据技术有助于内容生产和内容精准营销,精准推送增强了用户黏性,用户使用时长的增加和使用行为的丰富又为系统提供了海量数据,逐渐融合到数字内容产品中,内容版权和知识付费带来新的增值空间。在消费端,泛在阅读与媒介融合,交叉补贴免费共享模式从盈利模式的角度搭建起内容与用户之间的价值链条和利润循环,提出培养为关键内容付费的VIP用户,整合新型阅读终端的数字内容资源;在生产端,用户创造和创意多元,发展泛文化产业的互动融合模式。内容的全产业链开发将成为出版的重要商业模式,拓展出版边界,智能产业,阅读终端移动化,表现形式视频化和有声化,内容服务知识化,为用户在海里信息中提供专业、精准知识服务,利用大数据精准推送,实现服务的个性化和定制化。

3.2 新出版催生新文化

新出版创生了新文化,基于兴趣圈层吸引用户,利用技术力量改变行业业态结构。如,知乎通过大数据算法实现海量用户以关系社区及用户节点构建基于用户兴趣的高质量问答社区,用户的活跃分享为知乎形成高价值的人际关系网。高相似度的用户一旦形成“强连接”,将引发社群中的分享与参与,实现新业态高效率的社群运营。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群体智能研究方向,通过互联网组织结构和大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系统吸引、汇聚和管理大规模参与者,以竞争合作等多种自主协同方式来共同应对挑战性任务,涌现出来的超越个体智力的智能形态。在互联网环境下,海量的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相互赋能增效,形成人机物融合的“群智空间”,以充分展现群体智能。

数字出版提出20多年来,新业态、新技术和新概念仍然在不断地裂变和滋长,媒体的深度融合带来出版场域中技术、资本、产业、人才的互动。未来人工智能在网络通讯、云计算、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新兴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全息投影技术、语音阅读技术等,促进媒体出版、技术和用户的深入融合,加强出版和读者之间的及时有效互动,真正实现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出版,也将极大解放“出版人”的生产力,将传统出版流程中的编审、校对、排版等业务采用人工智能完成,而且将传统出版流程各个环节真正统一融合起来,借助技术平台发挥整体协同效应。可以预见,未来智能出版将以群体智能为指引,以结构化的数据编辑为基础,以知识图谱构建为核心,辐射包括作者、读者、出版者及其之间的关系网络。推进学术出版从同行(hang)评议向同行(xing)评议跃变,营造学术出版利益相关者共同体。

出版业内部及其对其他行业的互动开放、国内国际市场的开放,优质信息和资源的传播和分享,更是受到广泛的欢迎和推崇,成为席卷全球的出版潮流,开放共享理念深入人心,从而倒逼出版人必须践行真正的互联网精神,在实际工作中创新出版模式。尽可能让目标读者参与到出版流程之中,对出版内容进行互动式的深加工,为读者的阅读体验提供线上线下分享交流平台,吸引更多优质受众。在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全过程中,从参与选题策划到阅读体验分享、反馈读者信息,可以及时改进产品、跟进服务,为后续产品开发设计和市场宣传推广积累经验,这是一种用户思维。同时,借助大数据和智能算法赋能,以海量数据为基础,既可以分析宏观的市场行情、经济走向以及政策环境等,优化资源配置,又能掌握不同群体的消费偏好和需求,从而采用不同叙事策略,策划出版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产品,对接目标读者群,实行精细化推送,增强出版品牌与目标受众的契合度,这是新时代出版人的大数据思维。

4 目标上:文化强国,民族复兴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已写入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并明确2035年建成的时间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征程,推出更多更好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中国风格、展现中国气派的优秀出版物,就需要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内容生产传播方式变革的必然要求。

4.1 提高文化自信,激发创新创造力,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是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美好生活内容既包括物质层面的,也包括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内容是核心,质量是生命,人民是中心,这是出版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和价值旨归。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将“双创”“两为”“双百”并列作为文化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指导思想,更要与“两个结合”联系起来,树立出版对中华优秀文化引领的新思维,做优秀内容的生产者和先进思想的传播者,做高质量出版的引领者和践行者。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仅仅以经济指标作为标志,还应当以文化复兴作为灵魂,只有硬实力和软实力都强大,才能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目标。出版业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思想是文化的内核,文化是出版的本质。出版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取决于产品的思想深度和文化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形于中”而“发于外”,切实把我们自身的文化建设搞好。作为新时代的出版人,要时刻牢记复兴民族文化的职责,“不断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历史定力,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多创精品力作。

一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引进牵动力大、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大企业,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带动云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中国精神和中国文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魂,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最弱的时刻仍然恪守大一统的共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是基本的政治底线。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历经曲折却始终没有中断,不论是民族内部的融合会通,还是对外来文明的吸收借鉴,开放而不封闭,包容而不排他,中庸而不极端,和平而不好战。面对文明的差异,中华文明主张对话而不是对抗。梁启超说:“拿西洋的文明来扩充我的文明,又拿我的文明去补助西洋的文明,叫它化合起来成为一种新文明。”新时代新出版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深刻把握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贡献。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努力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持和发展动力,激发全社会的才智,促进创新活力,增强文化自信。

4.2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塑造国家形象,建设对外话语体系

出版是文化与文明交流的重要传播载体。出版主体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缔构者,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把关掌舵,同时也是推动文化“走出去”的先锋力量,自觉承担塑造国家形象的历史责任,做好中华文化同世界文明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义不容辞。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贺耀敏说:“编辑出版人要大力阐释中国立场、中国观点、中国方案,通过与学术界共同努力,提炼好这些年来不断提出的新概念、新理论,为全球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因此,以历史视野、全球格局、战略高度、使命担当来构建中国出版“国际话语权”,“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展示形象”,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呈现一个全面而真实的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成了中国出版界的当务之急。

其一,转变观念,主动出击,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坚守文化本位,从“政策依赖型”向“内容主导型”转变,全面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新出版要立足国际化视野、全球化背景,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中国发展道路的国际传播,就是让中国智造、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中国声音、中国风格在世界各个角落生根发芽,为世界提供借鉴。出版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民心相通,形成价值认同,推动文化共通共融和文明交流互鉴,从而为双方经贸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实施出版“走出去”战略就是为了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与世界共享中华优秀文化,将文化的牵引力和亲和力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孕育世界新文化。中华文明从不进行强加于人的文化输出,更不推行自我为中心的文化霸权主义,我们坚持文化多样性,绝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人,绝不会一厢情愿地输出意识形态,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占据出版制高点,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其二,转化思路,创新路径,深化出版业国际合作。从民族文化到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会通,需要跨文化整合传播,新时代出版人要勇敢地开疆拓土。要以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和法兰克福、伦敦等国际书展为平台,与国外出版机构开展内容、技术、版权、渠道、人才等全方面的交流合作。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购船出海,注重平台、渠道和品牌建设,不断更新推广手段、完善服务,不断提升输出能力,加速国际合作伙伴洗牌,推进结构形态多元。出版业需要从精品图书的打造与推广入手,还要着力构建中国文化、世界语言、国际表达的对外话语体系;因地制宜,实施“一国一策”合作模式,对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新兴国家、周边国家以及海外华文出版市场,分别予以针对性的出版开发战略;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国外出版市场,熟悉当地文化、读者心理和消费习惯,实现精准营销传播,最大限度地降低文化隔阂与消费排斥,不断增强我国出版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引领人类文明新超越,为解决全球面临的困境危机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全面的中国。

注 释

[1]2021年图书零售市场总规模为986.8亿元[N].北京青年报,2022-01-07

[3]人民日报社评论部.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

[4]张养志.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中国化的新论述[J].科技与出版,2021(10):5-20

[5]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央档案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料(3)[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248

[6]陈晓娟.新时期出版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解读[J].记者观察,2021(33):139-141

[7]于殿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出版高质量发展[J].出版参考,2019(1):5-8

[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14

[9]张美娟,赵文杰,胡雪敏.面向“十四五”我国新闻出版转型升级制度体系研究[J].出版科学,2021(5):41-51

[10]汤志华,谢石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重大理论的丰富与发展[J].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论丛,2021(1):139-160

[1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53

[12]范军.出版本质上是一种知识生产[J].出版科学,2022(3):卷首语+50

[13]李未,吴文峻.群体智能: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要方向[EB/OL].[2017-08-03].http://staily.com/index/kejixinwen/2017-08/03/content_564559.shtml.

[14]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7

[15]徐光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传统文化时代化[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1-8

[16][17]尹琨.怎样做一名新时代优秀编辑[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1-12-24

猜你喜欢
出版业十四五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谁远谁近?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南宋出版业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