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道:太极拳生命哲学思维探骊

2022-11-05 01:06孙勤羽
武术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劲力太极图太极

孙勤羽 孙 刚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 250300;

2020年12月17日,太极拳正式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世界申遗能够成功,所依靠的不仅仅是缓慢柔和的运动方式以及独特的技击技巧,更为重要的是丰富的中华文化底蕴和生命哲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新时代,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道路永葆中国特色的秘诀所在。牟宗三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着眼点在生命,中国文化最关心的就是“生命”。中国的生命哲学是在一元论的背景下对生命本真的追求,它既是入世的又是出世的。太极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结晶,其划圆行弧的运动特点体现它所蕴的生命哲学理念。如今太极拳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名片”,深入挖掘太极拳内在的生命哲学思维,不仅可以完善太极拳的学科理论建设,更有利于向世界讲述“中国好故事”。

1 太极拳的文化根底:中国生命哲学思想

生命哲学,是对生命进行整体的、系统的研究,即关于自然界与人的生命存在的学问。中国古代社会以小农经济为主导,天然地催生出了儒家学说和道家哲学。儒家学说和道家哲学的人生论有一个根本性的前提,那就是关于自然万物以及人生的各种表现形式,都被“天”这一概念所左右并产生必然性影响。在此前提下,儒家与道家所探讨的所有问题就有了一个共同的缘起,即对天人关系的思考,而他们所做出的回答是统一的。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说:“中国哲学有一根本观念,即‘天人合一’。认为天人本来合一,而人生最高理想,是自觉地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儒家经典关注社会人伦,探讨的是如何做好“人道”,追求的是以“人道”彰显“天道”;而道家关注的是人身个体,探讨的是如何更好地顺应“天道”,以期实现人性的复归于天。它始终以人的生命作为本根,一切问题都紧紧围绕生命这一命题而展开,它不仅仅以生命本身作为研究对象,更泛指以生命感悟和对生命的理解来看待人生和宇宙的哲学。

1.1 太极图—生命哲学的画卷

最早的太极图见于北宋朱长文所撰的《易经解》,后又经北宋周敦颐所著的五层太极图、南宋张形成所著《翼玄》中的太极图、明代理学家来知德创造的“圆图”的数次演变,最终形成了现在简洁明了又被人们普遍接受的阴阳鱼太极图。《太极图说》云:“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阴阳鱼太极图是中国生命哲学的全息缩影,它最外层由圆形构成,表示中国人对“天道圆”的基本认知,同时象征着宇宙初始时那混沌的“无极状态”。圆形内部由和合相抱的阴阳二气构成,阴中有阳且阳中有阴,一阴一阳头尾相接互相转化,十分形象地诠释了道家“反者道之动”的生命智慧。太极图中间有一条“S”型曲线将阴阳区分开来,这条“S”型曲线俯视为螺旋状,暗寓事物发展呈螺旋状上升的趋势。朱熹云:“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二气,循环不已,是生生不穷之意,乃道也”。阴阳转化理念的融入,使得阴阳鱼太极图成为一幅静中寓动之图形,它循环往复没有停滞,是对中国生生不息生命精神的表达。

太极是宇宙发生的根本,是世间万事万物变化的内在之理。《易传·系辞下》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古人依据太极之理所作太极图,以期直接明了的展现“一分为二”又“全息一元”的宇宙生命观。古代哲人尝试对“天”的概念进行定义和阐述,他们在日升日落、四季更替中发现,世间万物均在不断变化且周而复始地运动着,故而形成了世界为圆的基本认知与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吕氏春秋·季春级·圜道》中以“天道圜,地道方”来说明世间万事万物虽各司其职但都遵循“天道”而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由此可见,古代哲人早已将圆的意义上升到精神文化层面。就这样,本身具有无始无终、周而复始等特点的圆的图形便自然而然的发展成为了这种生命精神的形象具体化。

1.2 太极拳缘起:对生命哲理的体悟

对于太极拳的起源至今尚无确切定论,据可考资料分析,太极拳起源于明末清初的温县陈家沟,由陈卜或是陈王廷所创。从唐朝的622年开始,儒家经典就已经作为官方选拔官员的考试内容,1313年,元仁宗将《四书》作为国家考试的主要科目,并以朱熹的注释为官方解释,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1905年废除科举制才结束。儒家学说成为官方典籍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儒学的发展:周敦颐与邵雍将太极的宇宙发生论进一步完善;张载的气一元论使太极学说与万物联系得更加密切;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将儒家经典推上了新的高度,儒释道三者合流的人生哲学在这一时期达到高峰。这无疑为太极拳的成拳打下了坚实的文化根基。詹华宁教授认为,太极拳是一种“超越性的生命体验和人生价值,以及对天道自然、宇宙万物生化之理的体悟和体验”。据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记载:“始祖卜,耕读之余,而以阴阳开合运转周身者,教子孙以消化饮食之法,理根太极,故名曰‘太极拳’。”又据陈鑫所著的《陈氏家乘·陈奏庭传》对陈王廷的遗词中的记载:“……兢兢业业,不如俺心中常舒泰,名利总不贪。参透机关,识彼邯郸。陶情于渔水,盘桓于山川。……若得个世境安康,恬淡如常,……不是神仙,谁是神仙?”(《陈氏太极拳图说》)由此可见,陈卜抑或者陈王廷,他们都是在耕读之余、在陶情于渔水中,体韵自然、体悟生命中创立太极拳。他们在体悟生命的过程所创立的武术拳种以“太极”命名,是十分合理且具有一定必然性的。

2 “圆”道:太极拳的生命价值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生命哲学,作为中国生命认知的思想方法和理论基础,千百年来深深影响着人的生命观和传统体育的发展与演变。太极哲学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基于古代先贤对“天道圆”的基本认知,太极图中的阴阳转换同样是以圆形作为基本框架。太极拳的圆不是空洞的圆,而是以圆为基底的,蕴含丰富生命哲理的圆,太极拳取理于太极,自然应以圆作为理论指导。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说到太极拳的练习有招熟、懂劲、神明三个阶段,分别利用练身、用技、意念进行建构。它们所对应的是个体自我的生命整合、处世之道的生命圆转和自然而然的生命本真,这都是在以圆的理念为指导下完成的。

2.1 个体自我的生命整合

生命活动源于生息应对,自我生命能量的有效运行是生息应对的前提。太极拳的拳架练习是肢体技能与生理机能的巩固,同时也是身心关系不断调和的过程。它通过“气”将身体各部分进行整合,通过“心与意”来实现劲力发放的主观控制,进而形成一个有效生命整合的完整体系。

2.1.1 “圆”:太极拳的基本运动形式

太极拳运动的招熟,不仅是通过正确动作的重复练习来达到肢体运动技术的内化过程,而且是对个体生命进行全面整合的过程。拳论云:“要想练好拳,首先圈练圆。”太极拳是划圆行弧的运动,这种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的艺术表现形式让太极拳给人独特的审美感受。太极拳名家吴禹襄先生说:“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凹凸处,勿使有断续处。”可见,圆弧是太极拳运动的基本形式,它行拳走架的过程则是对太极图的生生演绎。太极拳有虚领顶劲之说,它是指头部的百会穴有一种微微向上提起的感觉。所谓“虚”是指这种向上的提起的劲力只是一种感觉,并不是僵硬的有意用力的向上挺直身体或僵直脖颈。在有了这种向上提起的感觉的同时,身体放松下沉,力量下沉至涌泉穴,形成上下对拉之力,使得身体在放松状态下自然伸直,此时的身体便是一个在Y轴平面上的圆的直径。太极拳还有含胸拔背的要求,简单来讲就是两个肩胛骨微微内扣,使得背部自然的形成一个弓形,而这个弓形相对于平面的X轴与Y轴来说,使得身体在太极拳运动过程中不仅仅处在一个竖立平面的圆形里,而是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球体,肢体所做的所有立圆、平圆、斜圆运动都是以自身太极球的大小为规定的,动作过大或过小均不成圆球状。太极拳架练习的过程,是将大圆练至小圆的过程,拳论讲:“要想拳练好,先把圈练小。”太极拳的大圆就像太极图最外层的圆形,是以人的整体为视角出发的。人有上、中、下三节,分别对应人体的上肢、腰部与下肢。在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上肢与下肢按照一定要求和角度的弯曲与外撑是拳架成圆的基础。而上肢与下肢的连接又是通过腰部实现的,“腰为全身之主宰”,练习者在走架的过程中应以重心为纵轴,以腰催全身的转动,以达到肢体围绕躯干的“公转”的目的。拳架中的小圆则是从单个肢体部分,甚至是全身具体的各个部分来讲的。以上肢的肩、肘、手三节为例,太极拳架练习中的上肢伸展或收缩是劲力通过手、肘、肩、腰四部分,由外而内或由内而外的传导来实现的。实现这种沿着肢体传导的劲力被陈氏太极拳称为“缠丝劲”。陈小旺先生说:“用缠丝的方法练出来的劲就叫缠丝劲。”通俗地说,这种劲力是一种螺旋缠绕的劲,就形同太极图中的“S”型曲线,它沿着肢体缠绕必然会使得肢体的各个部分做出微小的圆弧运动,运用这种外部以大圆为框架,内部以缠丝劲作为催动力的行拳方法,经过往复练习,使内外协调,上下一致,圆转自如,以达到周身无处不是圆的境界。

2.1.2 太极拳的生命“气”机

中国生命哲学重视宇宙万物内在生命的律动,注重生命的过程,体现了以阴阳二气化生万物的生命运化思想。太极拳运动讲求“以意导气”“气到劲到”,以求通过“气”将身体各处进行有效整合,使劲力流通更为通畅。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写道:“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可见太极拳以腰为轴,而气起于腹中,即为丹田,它是气的总开关。人的身体有九大关节,即拳节、腕节、肘节、肩节、脊节、腰节、胯节、膝节、踝节,称为“九曲珠”,将太极拳运动形容为“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气由丹田出,沿各关节将劲力传导至四肢百骸,这个不仅是劲力在体内流通的路径,更是将身体关节进行串联,将身体各部分进行有效整和的过程。陈小旺认为,练太极拳要形成以丹田为核心,一动全动,节节贯穿的运动体系。这个运动体系是太极拳以内动带外动,以气催力的内部运动方式的概括。杨澄甫在《大小太极解》中说:“盖太极练功,沉肩坠肘,气沉丹田。气能入丹田,为气总机关,由此分运四体百骸,以气周流全身,意到气至。”由此可见,太极拳是外圆而内气,以“气”充圆的运动,“气”的概念的引入不仅使得太极哲更为丰富,更是实现太极拳劲力阴阳转换的理论依据,是生命有效整合的关键。

若要使劲力在体内的传导无碍,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中正,诚如孙禄堂说:“形正则气和。”太极拳要求立身中正、不偏不倚,偏倚则劲力不匀,中正安舒则劲力不散。太极拳在行拳走架中要求上下相随就是为了保持立身中正,维护自身中心不倾斜,让自己的运动体系不被破坏的具体表现。上欲走下而随之,下欲动而上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合之,这样便使身体始终保持中正不倾斜,使自身太极球不会遭到破坏。二是放松,放松能使身体更多的肌肉去参加运动,更有利于使得“气”以丹田为源头,里面一动带动外周四肢全动,形成一个节节贯穿的整体,劲力极易达到捎节,动作可极快,也可极缓慢。有了这两个前提,太极拳又引入了心与意的概念,以此达到在练习中从主观上对劲力的自由控制。这样一来,不仅让太极拳做到了“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的内三合,更使得太极拳实现了“形正、气顺、神宁、意专、力达”的神形兼顾,促进了身、心融合,把太极拳招熟的练习变成了人身个体进行生命整合的过程,使生命能量在圆的框架内形成一个有效整合的运动体系。

2.2 处世之道的生命圆转

太极推手是双方运用太极八门五步(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进行劲力应答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太极拳习练者获得懂劲功夫的必由之路。太极推手以自身生命能量有效整合为基础,以应对策略解决主客体之间的敌我关系,它同样体现着中国人之于社会的的环境应对策略。

2.2.1 推手:懂劲的生命体验

在太极拳盘架子的练习过程中是可以感受到劲力在体内流通的,劲力流通是否流畅,劲力是否纯厚,是检验个体生命整合质量的关键,但并不是达到渐悟懂劲的主要依据。关于懂劲,王宗岳认为,“阴阳相济,方为懂劲。”在拳架练习时,个体将自身视为一个太极球,用重心的移动、动作的开合、呼吸的升降、劲力的发放来实现阴阳的互变。在推手练习时,敌我双方无时无刻不在用技的过程中进行着劲力的相互转化,从整体上看,他们共同处在一个阴阳互济的太极球之中。由此可见,练习者在盘架子过程中虽然可以感受到劲力在体内的流通,但不能达到懂劲的功夫,若想懂劲,推手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拳诀云:“练拳无人似有人,推手有人似无人。”拳架练习时的劲路如何发放是以在推手时的实际应用为指引的,而在推手时的招式运用是否有顺利效则是以拳架练习为基础的,相互配合才可到达懂劲的阶段,二者为体用关系,缺一不可。太极拳的技击讲究后发制人、以静制动、避实就虚和借力打力。太极拳拳架的练习是“知己”的功夫,而推手便是“知彼”的过程。推手练习是在两个人搭手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听力中寻找松柔的感觉,在由简至繁的推手练习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技击水平。太极拳技击方法是对“圆”的技术应用。圆的形状特点决定了它极易改变对方劲力的路线。在搭手时,通过以腰为轴的身体“公转”与局部肢体的弧形运动,可以巧妙地改变敌方的劲力路线,目的是让其着力点落空,着地点拔根,以便我借力打力,从而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太极拳后发制人的技击特性决定了其柔的技击方式,松是柔的前提,是运动表现出来的整体松沉的感觉,而柔是力点不断变化的弧形运动。将柔的运动作为机体应对外部环境的基本方式,是用意不用力的“对而不抗”,在粘黏连随的顺从中改变双方态势,目的是在双方阴阳互变的过程中找到一个可以瞬间变化的力点,通过“发力”来实现战局的改变,这就是所谓的柔化刚发。陈式太极拳新架二路炮捶那松活弹抖的发力一给人们带来了对于太极拳不一样的审美视角,同样的也是对于太极拳拳理科学性的一种诠释。太极拳就是这样一个从松入柔,积柔成刚,再从刚归柔,进而达到刚柔相济的球体运动。这种在松中求快、在柔中寓刚的“哲拳”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中国人的生命智慧。

2.2.2 “圆”:和合思想下的生命圆化

太极推手以“反者道之动”的处世哲学为应对策略,是对太极图中阴阳互变的表达,是对自然运行规律的顺应。它追求的不是与之对抗的本能反应,而是逆来顺受的以柔克刚。太极推手以自身能量的有效整合为基础,依据应对策略,运用技击方法,通过劲力的传导与发放,来解决主客体之间的敌我关系。其中自身能量的整合是拳架练习时的功夫上身,应对策略与技击方法是以太极哲学为理论指导的应对战术和技术,劲路的传导与发放则是通过柔化刚发来实现的。太极推手的每个环节紧紧相扣,相互依托,构成了一个机体应对社会环境变化的完整体系。而这个体系,同样是中国人之于社会的环境应对策略,它体现的不是生命冲突,而是一种“生命的圆化”。西方人讲“知”而中国人讲“智”,作为一种柔性武术,太极拳强调的是“为客不为主”的逆来顺受,不过他的顺而不屈与柔而不懈却又体现出“为主不为客”的自然洒脱。中国人主张“虚静无为”,实则是“以静制动,无为而无不为”。它总是处在一种“物物而不物于物”的随心所欲之中,运用不丢不顶的粘黏连随,实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理性超越,使对手总是处在“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的被动无奈之中。这种应对体系体现的是一种“弱者思维”,但不是被动接受的无奈,而是以我为中心的随机就势、扬长避短与尚智用巧。以此来看,太极推手不是固定招式的死板硬套,而是在环境变化的运动中实现敌我双方的阴阳转化,体现的是“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的圆巧灵活。太极推手取法于一个矛盾的共生体的“圆”, 它把矛盾双方视为互依互变的一个整体, 而不是树敌对垒、战胜或消灭对方。这是对中国和合思想的理论实践,它是中国人的一种人生态度,即与世求和平、与物求和谐、与人求和睦、与心求和乐。和合思想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演化中持续影响着中国人的处世态度,它使人们在面对生命外部问题时,始终将敌我双方视为“命运统一体”,在不断地阴阳互变中实现矛盾的互相转化,在矛盾的转化中求得自我生命的保存、在处世之道中实现自我生命的流转。

2.3 自然而然的生命本然

阶及神明是练习太极拳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太极拳练习者穷极一生所追求的境界。《太极拳论》中写道:“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看来,从心所欲就是王宗岳所说的神明境界。从技术层面讲,从心所欲是通过循环往复的练习,达到的一种随心所欲,神乎其神的境界。从意念层面讲,是在太极拳的练习中获得超乎自我的精神感受。在这两者中,后者是前者的突破,是形神合一的终极体验。

太极本有至高至大之意,太极拳以“太极”为名足以体现它的包罗万象。太极拳中的“海底针”“翻花舞袖”是取象于物;“白猿献果”“青龙出水”是取象于动物;“仙人指路”“钟馗仗剑”是取象于人的动作形态。除此之外,太极拳也的十三势之称同样是因其有象征“八卦”的太极八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与之象征“五行”的五步(进、退、顾、盼、定)而得名。太极拳以圆弧运动演绎自然,体韵宇宙生生之象,这种超越“我”与“非我”的区别,与宇宙合一的生命情感体验正是对太极拳生命思维的完美诠释。刘一民教授认为,体育行为是人之生命活动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借由身体显现于外的、并以之为方式手段的满足身心需要的专门活动。太极拳这种对生命表达是方式让其上升为了一种意境活动,它通过肢体的有形运动来对内心无迹的表达,以此达到“泛爱万物”、同和大道的自我解脱,是修心见性的自我觉绝。在这里,“性”是生命的意义与归属,是天人合一生命精神的旨归。

修炼太极拳,可以塑造完美人格,贯穿和涵盖人作为生命体的价值真谛和本质意义,实现人性的返璞归真。中国人的哲学精神始终以生命为其本根,始终将“生命能量的良好运行”作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太极拳的修性是以修身为前提的超越。只有在招熟之后才能懂劲,只有在懂劲后才能从心所欲,然后阶及神明。在这个练习过程中,练习者由大圆到小圆,再由小圆到无圆,这种无圆无迹是劲力,是由外而内的逐渐内化,是对劲力的掌握逐渐随心所欲的体现。《拳论》云:“一气运来志无停!乾坤正气运鸿蒙!运到有形归无迹! 方知玄妙在天工”。可见,无迹的阶段就是达到了王宗岳认为的神明境界,这个无迹是生命修炼与精神超越的相互促进,是“我”与“非我”的相互融合。陈鑫《太极拳权论》对此描述:“盖有形之运动,未若无形之运动之为愈;而无形之运动,尤不若不运动、自运动之为神。运动至此,亦神乎运动矣!则其运动之功,既与圣人同体,又与天地合德。浑浑穆穆,全泯跻象。亦以吾身还吾之太极焉己耳!亦即以吾心之太极,还太极之太极焉己耳!”拳练至此便达到了“物我两相忘”的高级境界,追求的是在应物自然的“逍遥游”;追求的是见心见性的回归本源;追求的是同和大道的返璞归真。太极拳在复归自然中达到“知性知天”以“尽性立命”,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中探寻生命的本然。

3 结论与建议

中国的生命哲学是从自然中来再到自然中去的哲学,是在天人合一的基本观念下,将生命与“天”视为一体,使二者在相互促进中往复发展的生命哲学。太极拳取法中国生命哲学,以太极图作为其图徽,它的练习是外“象”与内“景”的结合,是“有形”与“无迹”的融通,是个体与自然的“生命和谐”。它通过生命整合、体用合一与身心超越,做到了人的性命双修,实现了对‘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与自我觉绝。太极拳通过练身、用技、意念来构建招熟、懂劲、神明三个习练境界,并通过练习实现了主体生命精神在个体、社会、自然中的层层递进,最终在自我修炼中体悟生命真谛。太极拳的生命哲学思维是中国生命哲学精神的继承,对太极拳的练习是以生命修炼来感悟生命精神的绝佳途径,这也是太极拳在当今社会传播与发展的最大优势和现实意义。(1)太极拳练习应做到学拳与练拳相结合,以太极拳为有形抓手,在知行合一中构建与传播传统文化的当代生命观。(2)以太极拳为代表的传统体育武术项目,应在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下不断丰富校园武术教学内容,做到以体育人、以武成人。(3)在全民健身的时代号召下,不断拓展太极拳的社会传播路径,拓宽中国生命精神的传播群体。(4)借助太极拳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价值与世界跨文化传播平台将中国生命理念与传统文化传向世界。

猜你喜欢
劲力太极图太极
太极
游太极洞
『太极+』,未来可期
八卦图
咏春拳中“寸拳”技法特点研究
浅谈咏春拳中“寸拳”技法特点
中国武术运动中劲力的作用
话说太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