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萍,梁 雪,江灵芝, 林 梅
(1.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口腔科 福建 南平 353000;2.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 福建 福州 350000;3.邵武市立医院水北综合门诊部口腔科 福建 邵武 354000;4.台州爱贝口腔医院口腔科 浙江 台州 318020)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周膜及牙龈等牙齿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与细菌感染、口腔卫生不良等有关,目前,牙周炎的发病率较高,成年人的牙周病发病率高达90%以上[1-2],已经成为严重危害我国成年人口腔卫生的疾病之一。牙周病如果不能进行及时治疗,会导致牙齿移位,影响口腔美学,目前临床上对牙周病的治疗,更多是进行抗炎等基础治疗,但是无法改善牙齿移位等问题,美学问题并不能改善。临床报道[3-5],在常规抗炎等治疗基础上进行正畸治疗,在改善口腔卫生的同时,还能提高美学效果。本研究旨在探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对切牙区明显移位的牙周病患者切牙区美学重建的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2020年6月在笔者医院诊治的60例切牙区明显移位的牙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例,±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例,±s)
组别 例数 男/女 轻度/中度 年龄/岁 病程/月对照组 30 13/17 20/10 35.70±2.66 8.30±1.14研究组 30 14/16 22/8 35.38±2.89 8.34±1.20 χ2/t值 0.067 0.318 0.446 0.132 P值 0.993 0.749 0.792 0.853
1.2 纳入标准:①明确诊断为牙周病;②切牙区存在明显移位及牙间隙增大;③切牙区龈乳头出现减低;④患者有良好的依从性;⑤牙周基础治疗后牙周组织疾病恢复到健康状态,全口探诊出血阳性的牙位≤15%;⑥X线检查提示牙槽骨水平位置骨破坏<根长的1/3。
1.3 排除标准:①有牙齿手术史者;②合并骨代谢障碍性疾病者;③妊娠及哺乳期女性;④患糖尿病等与牙周病相关的全身性疾病者。
1.4 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口腔卫生宣教,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刷牙及饮食习惯,清洁口腔,对牙合位置进行调整,控制牙菌斑,联合抗菌药物进行牙周治疗,如探诊深入>4 mm的患者进行牙龈下刮治,同时行超声根面平整,对存在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牙髓活力测试异常者同时行根管治疗术。对照组患者后期不做正畸治疗,研究组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3个月后健康状况良好、牙周状况处于静止期时开始正畸治疗,正畸初期治疗时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用方丝弓、直丝弓、平导板等进行固定,采取持续性轻力(0.098~0.147 N)压低伸长的牙齿,对牙列重排,闭合牙间隙,进一步稳定咬合关系,正畸时期间断加压减少对牙周组织的损伤,定期调整正畸力度,每月复诊一次同时进行口腔卫生维护,Begg保持器保持6~12个月。
1.5 观察指标:①观察患者牙周炎消失时间;②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探诊深度、牙根长度、临床牙冠及出血指数;③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龈乳头高度(Licking nipple height,PH)及邻接点与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Adjacent point to alveolar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epiphyses,BC-CP)。
1.6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牙周炎消失时间比较:对照组患者牙周炎症消退时间(16.45±2.77)d,研究组患者牙周炎症消退时间为(16.89±2.45)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2,P>0.05)。
2.2 两组牙周状况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探诊深度、牙根长度、临床牙冠、出血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探诊深度及出血指数均明显小于治疗前(对照组t=11.639、28.097,研究组t=22.137、34.887,P=0.000),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t=10.381、8.529,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牙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结束后临床牙冠大于治疗前(t=5.173,P=0.000),且大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t=3.629,P=0.000);两组治疗前后牙根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牙周状况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牙周状况比较 (±s)
注:*表示同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同期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探诊深度/mm 牙根长度/mm 临床牙冠/mm 出血指数对照组(n=30) 治疗前 3.44±0.28 11.10±0.12 7.21±0.74 96.13±7.33 治疗结束后 2.67±0.23* 11.07±0.13 7.57±0.67 45.67±6.59研究组(n=30) 治疗前 3.50±0.27 11.13±0.10 7.25±0.78 95.20±7.36 治疗结束后 2.04±0.24*△ 11.11±0.12 8.12±0.49*△ 30.81±6.93*△
2.3 两组治疗前后美学重建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PH和BC-CP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PH均大于治疗前(对照组t=2.976,研究组t=12.640,P=0.000),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t=8.789,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后两组BC-CP均小于治疗前(对照组t=13.736,研究组t=24.086,P=0.000),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t=9.627,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PH和BC-CP比较 (±s,mm)
表3 两组治疗前后PH和BC-CP比较 (±s,mm)
注:*表示同组与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同期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PH BC-CP对照组(n=30) 治疗前 1.48±0.34 6.77±0.43 治疗结束后 1.73±0.31* 5.28±0.41研究组(n=30) 治疗前 1.50±0.29 6.80±0.38 治疗结束后 2.34±0.22*△ 4.21±0.45
牙周病属于非特异性的慢性炎症,牙周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6-8],其中菌斑被认为是引起牙周病的主要病因之一[9-11],人的口腔内有多达几百种的微生物,其中与牙周病关系密切的有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类杆菌及放线杆菌等。目前,对牙周病的治疗主要是积极行牙周基础治疗,同时需要患者自身改善口腔卫生,但临床研究发现[12-13],影响牙周病恢复的因素中,除口腔微生物外,牙齿的畸形等也会对牙周病的恢复影响密切。牙齿如存在畸形、扭转、错位等情况,牙菌斑就容易在局部堆积不易被清除,如同时存在牙齿的病理性损伤,牙周病还会加重,而对牙周病进行基础治疗仅可改善局部炎症状态,进行牙周组织修复等,牙齿错位等畸形并不能消除,因此,在治疗后仍然可能出现牙菌斑的再次堆积,影响到牙周组织的后期修复,甚至还会导致牙周病反复及加重。患牙周病后不仅影响到牙齿的功能使用,还会直接影响到美学效果,临床研究显示,严重的牙周病患者,会出现牙槽骨的吸收等现象,同时牙龈曲线及龈乳头等均会出现异常改变,影响到美学效果。
牙周病一度被认为是正畸的禁忌证,但目前普遍认为切牙区明显移位的牙周病患者在炎症控制后可进行正畸治疗[12-13],而且进行及时的正畸治疗还有助于改善牙齿病理性移位问题,让牙齿重排,恢复良好的功能,避免加重牙槽骨的增生,避免病情加重导致牙齿出现松动。炎症控制后,此时采取方丝弓、直丝弓等进行固定,根据畸形情况适当调整压力,稳定咬合关系,降低对牙合的损伤,起到正畸作用。切牙区美学重建与龈乳头高度相关,在两个相邻的牙接触区牙根位置有龈乳头,因此牙的外形会决定龈乳头形态和大小,而且相邻牙距离越小,龈乳头也会越窄小,当BC-CP越大发生牙龈黑三角的可能性越大,一般BC-CP小于5 mm时龈乳头肯定存在,也说明牙龈间隙较小。
本研究切牙区明显移位的牙周病患者,在牙周治疗基础上联合正畸治疗,结果显示较单纯的牙周基础治疗患者在各项牙周指标改善方面更为有利。正畸治疗后,牙周状况改善更为明显,同时PH增加,BC-CP缩小,均表明患者龈乳头高度得到了改善,牙间隙相对也得到了缩小,证实了牙周-正畸治疗切牙区明显移位的牙周病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同时提高美学效果。临床报道显示[14-16],正畸治疗后容易发生黑三角,影响到美学效果,也有报道认为,正畸治疗可能影响牙菌斑增多,从而影响到美学效果,本研究中有部分患者出现黑三角后,通过采取相邻面去釉来解决,消除了黑三角,虽然可能影响到后期龈乳头的高度,但是整体美学效果较正畸前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去釉不能过多,否则可能导致出现去釉牙齿发生龋坏,在本研究中采取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的研究组患者龈乳头高度和牙间隙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单纯采取牙周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在很大程度上表明联合治疗对于改善患牙美学意义是积极的。
综上所述,对切牙区明显移位的牙周病患者,在常规牙周治疗基础上联合正畸治疗,有利于患者切牙区美学重建,改善患者牙列美学效果,因此,建议对切牙区明显移位的牙周病患者,在进行牙周基础治疗之后,给予正畸治疗,可改善患者牙齿正常功能,提高美学效果。但是,本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由于影响到牙齿美学的因素较多,每个患者的牙周环境和牙周形态特征并不相同,因此,尚需要后期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深入研究,以确定牙周-正畸治疗对牙周病患者切牙美学重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