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教育资源空间高质量配置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

2022-11-03 11:42:28周国宏田欣芸
职业技术 2022年11期
关键词:资源配置教育资源江西省

周国宏,田欣芸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 330038)

0 引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职教20条”,教育部和地方共同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在东部提质培优,在中部提质扩容,在西部扩容提质[1]。2020年,在继东部山东和西部甘肃之后,江西凭借突出的职业教育优势,成为第三个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

江西省近年大力实施旅游强省战略[2],旅游人才的培养成为促进江西省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关键点。实践表明,旅游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大批旅游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对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具有明显的效果。旅游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是关系旅游高等职业人才培养与平衡旅游市场人才需求关系的关键。在部省共建江西职教高地的背景下,对江西省旅游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进行研究,对促进江西省旅游业服务质量的优化升级,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江西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1 江西省高职旅游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测度

1.1 测度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是针对多投入和多产出的问题,利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对具有可比性的同类型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简称DMU)进行相对有效性评价的一种数量分析方法。旅游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过程,是一个多投入多产出的系统。此外,在对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时,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只需要确定具体投入、产出变量,就可以规避理论陷阱及主观因素的干扰,确保效率评价结果以客观数据为依据。

本研究使用DEA中的CCR模型,它主要使用截面数据,根据—组输入—输出的观察值来估计有效生产前沿面,从而评估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模型中决策单元(DMU)即效率评价的对象,技术效率(crste)指在保持决策单元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实际产出与理想产出的比值,用来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CCR模型的运算公式为:

公式中,θ为DMUj0的效率评价指数,xj为DMUj的投入要素的集合,yj为DMUj的产出要素的集合,λj为DMUj的组合比例,s-,s+为松弛变量,x0,y0为DMUj的投入向量和产出向量[3]。

1.2 测度指标

效率是经济学领域的概念,但是旅游高等职业教育是社会公共事业的一部分,不同于商业企业,因此在分析过程中,不能照搬经济学中的指标体系[4]。本研究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江西省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并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在询问专家的基础上,确定了江西省旅游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投入和产出三级指标体系,详见表1。

表1 旅游高等职业院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1.3 数据来源

以江西省32所开设了旅游相关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为研究对象,其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各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9)》和江西省各高等职业院校官方网站。此外,为了使数据更具客观性和真实性,还对各院校的相关人员进行了调查咨询。

1.4 测度结果

将所选取的投入与产出指标数据导入DEAP2.1软件,选用基于投入主导的CCR模型进行测算,程序运行得到了32个决策单元的效率评价指数θ。结果显示,在DEA有效(θ=1)的决策单元有13个,占总决策单元数量的40.62%,这些决策单元的投入获得了很好的产出效果,决策单元的投入要素已达到了最佳组合。除此之外的19个决策单元,其θ值均小于1,表明这些决策单元都是非DEA有效的。

1.4.1 投入要素组合合理

旅游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巨型网络系统,系统强大的群体聚合效应使各高校教学信息流、资金流、人力资源既可以独立运动,又有一定的整体关联性[5]。整体而言,江西省全省平均配置效率较高,CCR模型技术效率θ均值为0.835,11个地级市中,9个地级市技术效率θ均值在0.8以上。从效率的数值分布情况来看,有40.62%的数值为1,达到了最佳;10个决策单元的θ值分布在0.7~1之间,占所有决策单元的31.25%。

1.4.2 校际差异性明显

在江西省32所开设了旅游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中,各院校办学条件、师资状况、经费投入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如院校占地面积最小的仅有200亩左右,而最大的却达到了1400亩;在图书藏量方面,2所院校仅有十余万册的藏量,而有6所院校的藏书量却超过了百万册;在教学资产设备方面,资产值在3000万元以下的院校占比较大,而有2所院校的教学资产设备值却达到了12000万元以上。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进行效率测度后,发现全省各院校的CCR模型技术效率差距也较大,最大值达到1,而最小值只有0.319。

1.4.3 资源利用不充分

江西省各旅游高等职业院校的平均水平表现为5项指标均存在冗余情况,其中专任教师总数的松弛变量取值,即投入冗余值(radial movement)为-27.649,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数为-13.677,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数为-8.702,教学资产设备值为-598.768,馆藏图书册数为-4.297,详见表2。总体而言,江西省旅游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平均技术效率较为理想,但仍然存在利用效率不高的现象,出现了资源投入的冗余情况。

表2 江西省32所高等职业院校旅游教育资源平均投入冗余情况

2 江西省高职旅游教育资源空间配置效率特征

2.1 散聚特征明显

江西省省会城市南昌市聚集了13所开设旅游大类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教育资源极为丰富,不管是在师资配置还是在教育经费的投入、办学条件水平等各方面较之于其他地级市都颇有优势。其次是九江市,有5所开设旅游大类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资源也相对较集中。除此之外,其余9个地级市所拥有的教育资源都较少,且较为均匀。江西省旅游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表现出散聚结合的特征,在主要资源集中于主要城市的状态下,每个地级市都拥有1~2所院校,这就使得每个地级市都能得到最基本的教育资源,避免了资源的缺失。

2.2 区域差异明显

赣北地区(南昌、九江、新余、景德镇、萍乡、上饶、鹰潭、宜春8个地级市)集中了江西省87.5%的旅游高等职业院校,CCR模型技术效率θ均值为0.809,在三个区域中居第二位;赣北地区的8个地级市中,景德镇、新余、上饶三个地级市均只有一所开设了旅游大类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且DEA有效(θ=1),各要素投入达到了最佳效果,CCR模型技术效率最低的为萍乡市,均值为0.726。赣南(赣州)和赣中(抚州和吉安)地区院校较少,都只有两所院校,院校间CCR模型技术效率差距较大。江西省各区域间的旅游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并不均衡,呈现出南北高、中间低的状态。

2.3 交通与地形指向性

通过对研究院校校点进行准确的地理空间定位,并结合江西省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图和卫星地形图,发现全省旅游教育资源配置效率高的院校主要分布在江西省北部和中部,尤其是省会城市南昌市集中的院校占比最大。而旅游教育资源配置效率高的院校主要在交通干线经过的区域,且地势较低,这些位置也正是市镇集中区,人口也相对集中[6]。

3 江西省高职旅游教育资源空间高质量配置影响因素

3.1 校外因素

3.1.1 地理区位环境

高等职业院校的地理区位环境既包括院校所在的位置,又与区域紧密联系。在江西省32所开设了旅游专业的高职院校中,有17所院校的校址与市中心的距离在10公里之内,7所在10~20公里间,超过20公里的有8所。分析表明,距离市中心近的院校一般对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高,而距离市中心越远的院校,不仅需要加强资源的引进,对现有资源也应加大利用的效率。此外,全省旅游教育资源配置效率高的院校主要分布在江西省北部和中部,尤其是省会城市南昌市集中的院校占比最大。而旅游教育资源配置效率高的院校主要在交通干线经过的区域,且地势较低。

3.1.2 政府政策与高校办学体制

高等院校在进行教育资源配置时,支持因素都是基础性因素,直接影响资源配置的公平和效率。如国家的支持度,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度;地方政府的支持度等[7]。在办学体制方面,在江西省32所开设了旅游大类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中,公立院校共有24所,民办院校有8所,国家对各高校的政策支持有差距,地方政府对各高校的支持度也不同。由表3可知,公立院校CCR模型平均技术效率θ值略高于民办院校,但从各项投入指标的冗余情况来看,公立院校的5项投入指标的平均冗余均大于民办院校。这说明政府政策,特别是院校办学体制对江西省旅游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较大,公立院校虽然能得到政府更多的政策扶持,资源丰富,但也易出现投入资源的冗余,对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于民办院校,资源的浪费程度大于民办院校的现象。

表3 江西省旅游高等职业院校办学体制效率分析表

3.1.3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是旅游业的基础,同时对旅游教育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分析发现,景德镇、新余、上饶、吉安的CCR模型技术效率值θ均为1,新余有2所旅游高等职业院校,景德镇、上饶、吉安各1所院校,4市A级以上景区相对于其他地级市来说并不多,院校数与景区数较为匹配,各旅游教育投入资源组合达到了最优,产出效果也较好。而拥有85个A级以上景区的抚州市,A级景区数量最多,开设了旅游大类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只有1所,CCR模型技术效率值θ最低,为0.585,这意味着旅游资源与旅游教育资源的匹配度并不高,从而致使抚州市旅游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3.2 校内因素

3.2.1 高校办学条件

高校办学条件对教育教学的质量影响较大,同时对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也是显著的。高校办学条件主要包括高校的教学资产设备、馆藏图书、校内外实训基地以及稳定的经费来源等。在对江西省32所开设了旅游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的数据分析中,发现院校的教学资产设备、图书、实训室等正向影响着院校的旅游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一个学校拥有雄厚的教学设备资产、丰富的馆藏图书、功能齐全的实训室是对教育的保障。

3.2.2 高校人员结构

在对江西省32所开设了旅游大类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的数据分析中,发现学生和专任教师的生师比例基本上成正相关,也就是说,更多的专任教师投入到旅游专业教育中会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此外,教职工和专任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对旅游教育资源的配置也起着推动作用,高层次的教师人才队伍更有利于旅游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更能提高其配置效率,避免现有的各种旅游教育资源的浪费。

3.3 其他因素

3.3.1 旅游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组合情况

旅游教育各资源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合理地组合各项旅游教育资源有利于得到更好的旅游教育产出。在江西省开设了旅游大类专业的32所高等职业院校中,有13所CCR模型技术效率值θ为1,各旅游教育资源投入要素达到最佳组合,教育产出也达到最大效益。资源组合情况会对旅游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产生影响。

3.3.2 旅游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集聚度

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对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长期重要的影响。在高等教育自由流动的过程中,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高度集中的地域空间,逐渐成为高等教育资源集聚的中心[8]。在江西省11个地级市中旅游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集聚性明显,主要集中在南昌市,其次是九江市。旅游教育资源的集聚,有利于各资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补充,对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也起着重要作用。南昌市与九江市在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CCR模型配置效率相对较高,这也是旅游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在配置效率方面产生影响的体现。

4 江西省高职旅游教育资源高质量配置建议

4.1 建立与旅游市场相适应的旅游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旅游市场的供需情况对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如果旅游教育资源的配置脱离了旅游市场的需求,那么旅游教育资源必定会是单一的,更谈不上配置的效率。面对当下的旅游市场环境,应改变现有的旅游职业教育体制,不能一味地强调旅游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而忽视了其经济价值。江西省各高等职业院校应重视旅游教育的投入比例,把国家财政、地方政府对旅游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作为促进旅游市场经济发展的成本。

4.2 提高旅游职业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缓解资源冗余情况

各院校在大力开发多样的旅游职业教育资源的同时,还应该提高旅游职业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如专任教师、院校周边环境、无形的社会文化等都可以作为丰富的教育资源进行开发,使可接触到的各种资源在旅游职业教育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开发和利用,各种投入的资源应尽其用,从而打破旅游职业教育资源的供需不平衡局面[9],缓解资源冗余的现状,这既满足了院校自身旅游职业教育的需要,也是对资源的创新利用。

4.3 实施旅游教育资源共享的联合办学模式,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针对江西省高等职业院校旅游教育资源校际差异较大和各区域配置失衡的问题,提倡各高等职业院校资源共享、联合办学,一起加强各院校间的合作[10]。可通过实施全省旅游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教育资源共享的联合办学模式,特别是将院校冗余的旅游教育资源与其他高校共享,既可以弥补资源利用效率不足,也可以填充一些高校旅游教育资源的缺失,促进各高校、各区域旅游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从而提升全省旅游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各高等职业院校的师资联合,实现课程资源共享,学生学分互认,达到教学资源的优势互补。也可以加强各院校间的教学管理、改革的模式共享,提高旅游教育教学服务,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的旅游专业办学质量。

4.4 改革旅游大类各专业的招生制度

一些院校的旅游专业还是较“年轻”的专业,如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等在2018年首次招生,其招生制度并不成熟,应视旅游教育资源的配置规模制定合理的招生计划,录取情况也应灵活变动。而一些旅游专业开办较早的高等职业院校,应结合当下市场环境的大背景和院校内部旅游专业教育的需要,革新招生制度,同时改变陈旧的招生考试形式。

4.5 加强高等职业院校旅游教育技术引进,创新旅游教育管理模式

在我国,教育技术被视为学科的研究对象。教育技术是育人技术及其创新整合的技术,核心是教学设计技术和课程开发技术[11]。在对江西省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建设分析中,发现大部分院校的省级以上精品课程并不多,有待进一步引进先进的旅游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设计的优化和优质课程的开发。面对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院校和旅游专业教师应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学习探索者,达到利用旅游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学习和提高教学绩效的双重目的[12]。

5 结语

旅游人才的培养是促进江西省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江西省旅游职业院校众多,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及江西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大好时期,对江西省高职旅游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将与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互为表里,对促进江西省旅游业服务质量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江西省高职旅游教育资源配置的平均技术效率较为理想,但仍存在利用效率不高和资源投入冗余的情况,且在办学条件、师资状况、经费投入等方面存在明显校际差异。江西省高职旅游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区域差异明显,区域间呈现出“南北高中间低”的状态,且赣中地区旅游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地市差异更为明显。本研究围绕影响江西省高职旅游教育资源高质量配置的因素进行的分析与提出的对策,将助力解决上述问题,并为其他省份旅游高职院校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资源配置教育资源江西省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江西省音协开展《幸福欢歌》创作采风
心声歌刊(2020年1期)2020-04-21 09:24:58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2
江西省音协八届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在昌召开
心声歌刊(2019年4期)2019-09-18 01:15:22
我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概述
把资源配置到贫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中国卫生(2016年3期)2016-11-12 13:23:18
刑事侦查资源配置原则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辽宁:卫生资源配置出新标准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32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