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战略视域下全民健身与健康养老融合研究

2022-11-03 11:52林佳东
浙江体育科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健康中国城镇全民

林佳东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警体部,浙江 杭州 310018)

0 前 言

自2000年开始,我国就已经进入且也将长期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而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达到2.5亿人,占我国总人口的17.9%。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寿而不康”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早在2016年5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2次集体学习中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与对策中就强调“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国家于2014年发布的第46号文件中明确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求‘创造发展条件,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加强体育运动指导,推广‘运动处方’,发挥体育锻炼在疾病防治以及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康体结合’‘推动体育与养老融合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全民健身与健康养老融合作为研究对象,对全民健身战略对于健康养老的影响进行调查与分析,对两者之间的融合动力、路径及保障进行探讨。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本文主要对全民健身战略与健康养老之间的融合展开研究,以“全民健身 健康养老”作为主题,在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搜索,共搜索结果19条。通过国家政府网、国家体育总局等政府官网以全民健身、养老健康进行查阅,共搜到政策法规37件。此外,也通过对其他图书馆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查询,为全民健身与健康养老之间的融合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1.2.2 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国多省市老年人参与健身的状况做了封闭式的问卷调查。为了确保问卷调查的可信度及广泛性,对于参与问卷调查的人员进行了前置性的统一培训,本次调查范围涉及到全国12个省市的17个乡镇与21个乡村,共发放问卷1 900份,回收1 821份,回收率达95.8%,回收问卷的有效问卷率为100%。综合考虑我国城镇与乡村之间老年人在物质条件、建设理念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问卷设计中也将问卷划分为城镇与乡村两类调查问卷,本次问卷调查所涉及到的省市以及城镇乡村数量分布状况见表1[1]。

表1 本次问卷调查涉及省市及其城镇、乡村(数量)分布情况 (个)

2 全民健身与健康养老融合的逻辑和意义

2.1 全民健身与健康养老融合的理论逻辑

从理论上而言,全民健身与健康养老的融合存在广泛的社会认同与逻辑关系,其相关理论支撑如下所示:

学术界对“运动促进健康”理念已形成共识。早在2007年,美国运动医学会与美国医学会正式提出了“运动是良医”这一学术观点与健康促进理念。在2010年的“全世界的健康处方”大会上,“运动是良医,运动促进健康”理念也得到了与会专家与学者的广泛认同。2014年在深圳召开的第四届全民健康科学大会之上,我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做“运动是良医,科学是关键”这一主题发言中也对该理念有了阐述,其认为科学证据有力地表明,适当参与体育运动与群众性健康运动对于身体健康与慢性疾病预防都具有重要作用[2]。

“全民健身”与“健康养老”的目标存在一致性,两个方针最终想要实现的目标存在一致性,都是为了健康。

全民健身服务于健康养老。全民健身所面向的对象是全体国民,在其对象之中以青少年与儿童作为重点,而老年人则应是其关照服务的主体。

“全民健身”与“健康养老”的实现手段与途径相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全民健身与健康养老实现健康的手段与途径大多是相同的,均是通过健康教育,从而提升对象对于健康观念的认识,并通过有效的运动干预,逐步形成国民体育锻炼生活化、运动自觉化的行为习惯,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健康,奠定下幸福生活的基础。

2.2 全民健身与健康养老的融合逻辑

全民健身与健康养老二者之间的融合逻辑为前者将健身运动促健康这一理念融入在老年人健康养老思想意识中,从而构建其运动促进健康的养老观时的老年人形成体育锻炼生活化的良好习惯,有效实现健康养老的目标。对于老年人而言,其运动促健康养老观越为牢固,则其参与体育锻炼也将朝常态化、生活化的方向发展。数据研究表明,当二者融合的程度越高时,其成效也更为明显。参与体育锻炼常态化、生活化的具体表现为相关人群保持高体育锻炼频次、持续时间较长与适当的运动强度。对于老年人群体而言,其在运动强度的选择上需要依据自身的健康状况以及体能、运动习惯等不同展开合理选择,从本质上而言,并不鼓励老年人进行大负荷、大强度、大运动量的健身运动[3]。

在老龄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通过有效的体育运动可以提升老年人的体质与心理健康,C.Hautier在其研究中认为,当60岁以上的老年人经常参与体育运动时,其将获得较好的体质,从而对身体健康达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同时也能降低疾病的发生概率以及老人的就医次数。对于老年人本身来说,自身拥有较好的健康状态,将使得他们更愿意与亲朋好友进行快乐分享,借助社会关系的改变与社会环境认识的变化,其中获得更高的生活满意度与幸福感,主观上的生活质量将会发生明显改变。此外,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也可以促进脑细胞的新陈代谢,这有助于减缓老年人的认知老化,将有效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与生命质量[4]。

当全民健身与健康养老相融合之后,既有助于强化老年人参与健康运动的意识,并逐步形成体育锻炼生活化的行为习惯。健康养老这一理念的提出,对于提升老年人整体身体素质,缓解其晚年孤独感,提高其生活幸福感等都具有积极意义。与此同时,从老年人本身而言,也要积极响应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号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融入到全民健身的浪潮之中,通过力所能及的方式完成健身活动,有效提升自身的身体素养与生活品质。因此全民健身与健康养老两者的有效融合,既是国家战略实施的发展需要,同时也是健康养老的需要[5]。

3 老年人参与全民健身现状调查

通过向7个城镇与21个乡村发放老年人参与全民健身现状调查问卷,根据所收回的有效问卷展开数据统计与分析,其结果呈现如下所示。

3.1 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人数及性别比例

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对于城镇老年人而言,经常参加体育健身的比例为36.7%,其中女性占比82.7%,男性占比17.3%;对于乡村老年人而言,经常参与体育健身的比例为19.3%,其中女性占比64.6%,男性占比35.4%。

可以发现,就参与体育健身的老年人之中,城镇参与健身人数比例要远高于乡村,其数值大约是1.9倍,而参与健身的女性比例则远远高于男性,城镇数值约为4.78倍,而乡村则为1.83倍。这意味着城镇老年人经常参与体育健身的情况要明显优于乡村,女性参与体育健身的积极性也显著高于男性。

对比2020年与2014年所发布的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有关于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比例,其中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60~69岁要高出0.27%,70岁及以上高出0.1%,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60~69岁高出0.17%,70岁以上高出0.3%。这表明经过一定要时期的发展,在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及相关政策的影响之下,老年人融入全民健身的程度略有提高,但是整体效果仍不是十分明显[6]。

3.2 老年人对体育健身场地满意度情况调查

城镇老年人对于体育场地非常满意与满意之和为35%,远远高于乡村的19.6%,而对于体育场地不满意的,乡村为56.8%,而城镇为22.3%,乡村地区的不满意度明显高于城镇地区。而在认为健身场地一般的,城镇地区又明显高于农村地区。综上所述,不管是城镇还是乡村,老年人对于体育健身场地的满意度都相对较低,这对于老年人融入体育健身的情感与效果都将产生负面影响[7]。

3.3 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与不参与体育健身原因调查

对于老年人而言,其参与体育健身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身体健康,城乡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的原因比例见表2。通过表中数据可以发现,乡村老年人在为健康展开健身时期,目的性要高于城镇老年人,而为了愉悦身心与兴趣爱好去参与健身而言,城镇老年人要高于乡村老年人,此外,城乡老年人参与健身的原因还有害怕孤独与打发时间,这两部分之间的比例相对较为接近。而有关于老年人参与健身的其他原因相对比较繁琐,在这一比例中,城镇老年人要远高于乡村老年人[8]。

表2 城、乡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原因调查结果(%)

而对于老年人不参与健身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无人组织,在这一原因中,乡村老年人的比例要远高于城镇老年人,其次是体育场地所导致的老年人不愿意参与到健身之中,而觉得运动太累和不爱运动都是老年人不愿意参与健身的次要原因,从这一因素中可以发现当前老年人对于健身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但是仍有高比例的老年人对于自己不愿意参与健身的原因是尚未进行清晰描述的。相关数据如表3所示,结合表中数据及以上文字分析可以发现老年人在参与健身时,其艺术观念相对比较薄弱,主观意愿性不强[9]。

表3 城、乡老年人不参与体育健身原因调查结果(%)

3.4 老年人参加体育健身每周频次调查情况

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频次可以较好地反应参与者对体育健身的喜好。城镇老年人参与健身的频次要明显高于乡村老年人,其中占比最高的是每周一次,其次为每周两次,每周参与健身三次以上的老年人人数比每周三次的老年人要高出3.2%,而乡村老年人参与健身的频次,随着数值的增多,参与比例则在逐渐下降。总的来说,当前阶段乡村老年人参与健身氛围尚未形成,相比而言,城镇老年人参与健身的氛围相对较为浓厚,但是从中可以发现,每周参与三次或三次以上健身的老年人,其对待生活的态度一定是积极乐观的[10]。

3.5 老年人每次参加体育健身时间调查

运动量也是对健身效果进行呈现的主要目标之一,而运动量的大小主要是由运动时间与运动强度所决定的,当运动时间越长,运动强度越大,那么运动量也会越大。但是对于老年人而言,运动量并不是越大越好,虽然运动量过小达不到健身效果,但是运动量过大也会损害身体健康,因此想要获取较好的健身效果,那么老年人就需要选择恰当的运动强度。普遍认为老年人的运动强度要在中等偏下,运动时间持续30~60min为宜,当然老年人之间的身体差异也存在不同,因此也可依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量。城镇老年人每次参与健身运动的时间集中在20~60min之间,而乡村老年人则集中在10~30min之间,这意味着城镇老年人参与运动的时间要高于乡村老年人。健身时间的长短也反映出了城镇老年人参与健身的时间相对较为适宜,而乡村老年人参与健身时间偏短,若没有运动量的保证,则难以确保健身效果[11]。

4 全民健身与健康养老融合的动力、路径和保障

4.1 全民健身与健康养老融合的动力

对于国家而言,国民体质健康水平已成为其国际竞争的软实力,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点。当“全民健身”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之后,我国围绕着体育健身与健康养老之间的融合,出台了多项对应的政策,有力地助推健身与养老之间的融合。仅在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了三个指导全民健康与健康养老之间融合的意见和一个国家战略层面的纲领。其中也指出,需要将健康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基于国情发展,将促进健康理念融入在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中。全民健身与健康养老融合的外部动力主要来源于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需要,而其内部动力则来源于老年人健康养老的诉求。

4.2 全民健身与健康养老融合的路径

从老年人本身发展来说,也需要顺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在国家对于全民健身与健康养老相关政策的支持以及内外部动力驱动之下,其必将呈现出多元养老模式。在现阶段全民健身与健康养老进行融合,主要通过以下三种路径展开。

4.2.1 全民健身与养老健康观念相融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全民健身想要与健康养老相融合,首先要把“运动促健康”理念渗透入老年人的思想观念之中,形成全民健身与养老健康观念上的融合。全民健身之中的运动促健康管理在向老年人生活进行渗透时,可将实现老年人体育锻炼生活化,从而更好地为健康养老提供服务,尤其对于老年人群,通过将全民健康的理念切实渗透入老年人的生活之中,才能实现全民健身对于老年人的影响,实现全民健身对于老年人的关照,缓解老年人在晚年生活中的孤独感,提升其生活幸福感,并引导老年人经过力所能及的健身运动,不断提高其自身的身体健康水平以及生活质量[12]。

4.2.2 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与健康养老公共服务体系融合。全民健身与健康养老的目的性也决定了其服务目的与内容具有一定的共性,因此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与健康养老公共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发展,也将充分地发挥好服务共享融合的综合效益,同时也是深化二者服务融合的重要内容。对二者共享融合的深化,可通过统筹二者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理;统筹全民健身与健康养老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设置;统筹全民健身与健康养老公共服务、共享资源配置等部分入手。与此同时,也要积极地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建设区养老院,构建起健身共建、服务共享的健身、养老文化空间,使得全民健身与健康养老的服务实现深度融合[13]。

4.2 全民健身与健康养老融合的保障

为实现全民健身与健康养老的真正融合,必要的保障机制也是不能忽略的。政策支持、组织实施、健康教育与健身环境都是实现全民健身与健康养老融合的重要保障,只有对这些保障之间的联系进行强化,协调好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发挥保障机制的作用。

4.2.1 政策支持保障。政策的支持是全民健身与健康养老进行融合的必要前提,在《“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中强调要把健康融入到所有政策之中,这也为全民健身与养老融合指明了方向。当前阶段,国家高度关注全民健身与健康养老的问题,在近些年来也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于健康、养老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有效地促进了健身休闲与文化、养老、教育、健康等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从而为全民健身与健康养老之间的融合提供了政策保障。与此同时,为了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与解决健康养老的问题,也需要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国务院明确要求在公共服务领域需要更多的借用社会力量,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同时也包括政府购买全民健身与健康养老等服务[14]。

4.2.2 组织实施保障。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落实与实现必须要有具体的组织,主要是通过体育组织来进行落实,只有各类组织共同参与到其中,通过分工协作,才能将既定的政策目标经营落实。基于此,国家大力倡导发展各类体育组织,尤其是体育社会组织。而在体育社团中,其作为体育社会组织,同样也在促进老年人参与全民健身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2.3 健康教育保障。在全民健身与健康养老融合之中,其关键点就是健康教育,教育是转变健身与养老观念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是培养体育健身与养老服务人才的资源库。在理念转变方面,引导群众构建其正确的健康观,加强早期干预,从而推动健康生活方式、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形成,延长全民的健康寿命。而在人才方面,也要求加大学校健康教育落实力度,将其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国家也要积极地将健康教育纳入到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内容之中,以此来提升养老服务人才的综合素养,为社会各类组织提供人才支撑。

4.2.4 健身环境保障。全民健身与健康养老进行融合的“健身场”就是健身环境,健身环境分软、硬件环境,其中硬件环境主要包括健身场地以及器材设施等,而软件环境则是指向各类体育竞赛、健身培训等内容所构建起的全民健身体育文化氛围。健身软、硬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体育“健身场”,其强度由软、硬件环境相互作用后的效应所决定,当健身的外部环境更为完善,文化氛围愈发浓郁,那么将形成更强的“健身场”。“健身场”越强,其对于人们的吸引则会更强,人们在体育健身上将呈现出更强的积极性与热情,反之则会降低。

5 结 语

随着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问题,与国家健康发展、社会稳定及老年人晚年幸福感具有密切联系。“全民健身”也从最初的纲要发展成为需要长期实行的“计划”,目前上升至“国家战略”的层面,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国民体质与身体健康,这也为全民健康与健康养老之间的深度融合奠定了良好基础。针对现阶段两者融合存在的不足,国家需要从战略高度与长远发展眼光对其深度融合策略进行规划,不断强化两者之间的融合机制,切实解决健康养老存在的问题,真正实现老年人晚年幸福。

猜你喜欢
健康中国城镇全民
全民·爱·阅读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文化边城镇远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在钟鼓楼上回望——宾川县州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