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预防措施分析

2022-11-03 06:21陈素琴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14期
关键词:终末期消化性复发率

陈素琴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总医院 仙游 352100)

消化性溃疡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具体病机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以胃、十二指肠最为高发,患者常伴有反酸、上腹部疼痛、嗳气、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健康[1]。随着临床深入研究以及医学技术快速发展,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方案越来越多,治疗难度明显降低,经系统规范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获得痊愈[2]。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消化性溃疡治愈后存在较高的复发风险,治愈后1年内,胃溃疡复发率约50%,而十二指肠溃疡复发率高达80%,至今仍未找到有效的应对手段[3]。临床上消化性溃疡易反复发作,复发后将加重患者病情,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影响患者预后,积极预防疾病复发有重要的意义[4]。因此,临床应对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相关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制定相应措施,使患者复发率尽可能降低。本研究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医院收治的19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资料,其中女89例,男103例;年龄23~84岁,平均年龄(50.37±6.84)岁;体质量42~86 kg,平均体质量(68.37±5.29)kg;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4例,中专及高中95例,大专及以上63例;病程1个月~6年,平均病程(2.34±0.49)年;病灶直径5~20 mm,平均直径(13.32±2.41)mm;发生部位:胃溃疡110例,十二指肠溃疡82例。本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2021-018)。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经胃镜或病理活检确诊;均为良性病变;患者意识清楚,可配合临床研究;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脏器功能衰竭;伴有其他消化系统疾病;伴有精神疾病,无法进行正常交流;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

1.3 研究方法 所有入选者均经系统规范治疗后痊愈,痊愈判断标准:(1)临床痊愈。反酸、上腹部疼痛、嗳气、呕吐等症状均消失;(2)形态学痊愈。经消化内镜检查发现病灶彻底愈合,且潜血试验结果呈阴性。对治愈后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统计复发率,复发判断标准:患者再次出现反酸、上腹部疼痛、嗳气、呕吐等症状,经消化内镜检查发现活动性溃疡。根据是否复发将19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复发组与对照组,两组资料进行对比,包括性别、饮食习惯、年龄、吸烟、病灶数目、酗酒、病灶位置、溃疡直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应用史、焦虑抑郁情绪[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5]评估,均包含20个条目,4级评分法,前者分界值为50分,后者分界值为53分,评分超过界值提示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疾病知识了解程度(是:患者通过医院健康宣教、健康知识手册等途径了解过疾病;否:未了解过相关疾病知识)、随访终末期出现幽门螺杆菌(Hp)感染,分析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复发情况 随访1年,192例患者中有60例出现复发,占比为31.25%(60/192)。

2.2 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后复发的单因素分析复发组饮食不规律、吸烟、酗酒、溃疡直径≥15 mm、NSAIDs应用史、焦虑抑郁情绪、疾病知识缺乏、随访终末期Hp感染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病灶情况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后复发的单因素分析[例(%)]

2.3 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后复发的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食不规律、吸烟、酗酒、溃疡直径≥15 mm、NSAIDs应用史、焦虑抑郁情绪、疾病知识缺乏、随访终末期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见表2。

表2 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后复发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近些年,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不断攀升,胃酸、胃蛋白酶持续性、慢性损伤消化道黏膜是其主要病理基础,临床针对其病理变化实施针对性治疗,大部分患者能够获得理想效果[6]。目前医学技术治疗消化性溃疡难度不大,经1个月的规范治疗大部分患者均可治愈,但治愈后的高复发率问题较为棘手,对患者后续病情进展以及生活质量均带来不良影响,如何预防或降低复发率是当前临床研究的重难点[7~8]。

消化性溃疡治愈后出现复发与诸多因素相关,临床若能全面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或许能够降低治愈后的复发率[9]。本研究结果显示,随访发现192例患者复发率为31.25%。单因素分析发现,复发组饮食不规律、吸烟、酗酒、溃疡直径≥15 mm、NSAIDs应用史、焦虑抑郁情绪、疾病知识缺乏、随访终末期Hp感染占比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性别、年龄、病灶数目、病灶位置等对比未见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饮食不规律、吸烟、酗酒、溃疡直径≥15 mm、NSAIDs应用史、焦虑抑郁情绪、疾病知识缺乏、随访终末期Hp感染是导致复发的危险因素。提示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后存在较高的复发率,饮食不规律、吸烟、酗酒、溃疡直径≥15 mm、NSAIDs应用史、焦虑抑郁情绪、疾病知识缺乏、随访终末期Hp感染是其独立影响因素,应针对高危因素制定预防措施。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饮食习惯存在密切关系,长期不规律饮食、暴饮暴食或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均会对消化道产生刺激,导致胃酸、胃蛋白酶过多分泌,长期强烈的刺激胃黏膜,会使胃黏膜保护层逐渐被消化掉,长期处于炎症反应中进而导致溃疡形成[10]。(2)烟草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长期吸烟可使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加,消化道黏膜血流量减少,机体器官、组织功能随之出现紊乱,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加之烟碱成分会造成幽门括约肌松弛,胆汁出现反流,Hp感染风险大大增加,溃疡复发率随之升高。(3)长期酗酒,酒精中的乙醇成分在胃内代谢时,会产生强烈刺激,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对胃黏膜屏障造成破坏,损伤胃黏膜,导致溃疡复发。(4)病灶面积越大,治愈后形成的瘢痕面积也就越大,会减弱消化道黏膜对胃蛋白酶、胃酸的侵蚀性,极易导致溃疡复发。(5)NSAIDs药物的使用会导致胃上皮细胞脱落,使得消化道血流减少,黏膜的屏障作用被减弱,加之该药物会直接进入胃黏膜表层细胞,损伤胃黏膜,增加溃疡复发风险[11]。(6)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会对患者胃肠活动造成直接影响,可降低神经调解能力,胃肠的分泌、运动功能出现紊乱,增加胃酸分泌,损伤胃黏膜屏障,导致疾病复发。(7)疾病知识缺乏使得患者无法正确认识到疾病的危害,经治疗症状缓解后便会忽视自身病情,常常自行停药或减少药量,导致疾病反复发作[12]。(8)Hp感染会增加胃泌素表达,抑制生长抑素表达,改变胃内环境,使溃疡复发。

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后复发率较高,且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应针对高危因素制定预防措施,以降低复发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可通过以下干预措施预防消化性溃疡复发:(1)嘱咐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与生活习惯,每日按时用餐,摄入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营养均衡。用餐期间应细嚼慢咽,少食多餐,切勿暴饮暴食,严格限制辛辣刺激类食物,告知患者家属需严格监督。(2)向患者说明吸烟、酗酒的危害性,尽可能禁烟禁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13]。(3)对于病灶直径较大的患者,应提前向患者说明存在较高的复发风险,需定期复查,必要时遵医嘱口服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注意保暖,避免受凉。(4)尽可能减少NSAIDs使用时间与使用剂量,若必须使用,需严格按照医嘱进行,以短时间为宜,且在餐后服用,以减少药物刺激[14]。(5)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与患者多交流,列举预后较好的案例,增强患者康复信心,改善负面情绪。(6)向患者普及疾病相关知识,如疾病发生机制、症状、复发等,并说明疾病复发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关系,使其正确认识疾病,重视自身病情,提升治疗依从性。(7)彻底根除Hp感染能够预防溃疡复发,嘱咐患者需严格按照医嘱足疗程、足量用药,避免药物中断无法根除Hp,以达到彻底治愈[15]。

综上所述,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后复发率较高,饮食不规律、吸烟、酗酒、NSAIDs应用史、溃疡直径≥15 mm、焦虑抑郁情绪、疾病知识缺乏、随访终末期Hp感染是其独立影响因素,应针对高危因素制定预防措施,以降低复发风险。

猜你喜欢
终末期消化性复发率
透析及非透析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营养护理干预对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生活方式干预在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
腹膜透析在有腹部手术史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基层卫生院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