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盛兰,廖清霞,林玉梅,黄春红
龙岩市第一医院检验科,福建龙岩 364000
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疾病特征为高血糖,以吃饭量增多、排便次数增多、饮水量增多以及口干、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1]。目前,临床尚无对该疾病的治愈方法,只能通过控糖药物配合饮食、运动控制疾病进展[2-3]。长期患病会导致患者周围神经、周围血管发生病变,严重者还会诱发肾病等慢性并发症[4]。其中,糖尿病肾病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该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因此,早期对该并发症的检出至关重要。经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肾病早期无典型临床症状,以蛋白尿为主要表现形式[5-6]。而尿常规检查能够有效检测蛋白尿,因此现临床多通过尿常规定性检查对蛋白尿进行测定,现为了探究其具体应用价值,特对2021年1月—2022年4月在龙岩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13例以及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体检者100名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13例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体检者100名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男60例,女53例;年龄30~76岁,平均年龄(58.92±3.02)岁;病程3~25年,平均(15.32±2.92)年。对照组中,男55名,女45名;年龄30~78岁,平均(58.95±3.03)岁。两组受检者除病程外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同意参与本研究,且本研究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②临床资料完整,可积极配合尿常规定性诊断。
排除标准:①合并因肾病综合征、心力衰竭、酮症酸中毒、肾小球炎、尿路感染等疾病引发的肾小球疾病者;②因精神疾病、意识不清导致无法积极配合检查者。
所有参与研究人员均接受尿常规定性检验,检验前禁食8 h,不进行剧烈运动,通过干净、清洁的一次性采尿杯收集患者24 h的尿液,每次收集的尿液均为中段尿,并置入甲苯给予防腐,取4 mL尿液送检,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验,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在24 h内将检验完成。
对比两组受检者的尿常规定性检验诊断结果,包括尿隐血、尿糖、白细胞脂酶、尿酮体、白细胞、尿蛋白等阳性情况。
对比两组受检者中出现蛋白尿的患者中,一过性蛋白尿以及持续性蛋白尿的情况。
分析蛋白尿与糖尿病患者年龄以及患病病程的相关性。30 mg/24 h或1.5~20 μg/min是正常尿液中的白蛋白排泄量,当白蛋白含量在30~300 mg/24 h或20~200 μg/min时,为微量的白蛋白尿;当白蛋白含量在300 mg/24 h或200 μg/min以上时,为严重白蛋白尿[7]。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尿隐血、尿糖、白细胞脂酶、尿酮体、白细胞、尿蛋白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受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受检者的尿常规定性检验诊断结果对比[n(%)]
观察组出现蛋白尿的患者中,一过性蛋白尿发生率显著高于持续性蛋白尿发生率;观察组患者的一过性蛋白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持续性蛋白尿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一过性蛋白尿及持续性蛋白尿的情况比较[n(%)]
患者的病程越长,严重白蛋白尿发生率越高,说明糖尿病患病病程与蛋白尿之间的关系呈正比(P<0.05)。见表3。
表3 糖尿病患病病程与蛋白尿之间的关系
患者的年龄越大,严重白蛋白尿发生率越高,说明糖尿病患病年龄与严重白蛋白尿之间的关系呈正比(P<0.05)。见表4。
表4 糖尿病患病病程与患者年龄之间的关系
糖尿病肾病属于糖尿病引发的常见并发症,对机体健康具有较大的损害,以糖尿病引发的微血管病变,导致肾小球系膜以及细胞外基质发生扩张与增生为主要临床表现[9-10]。该并发症患病初期无典型临床表现,一旦进入临床期,病理会迅速发展,当大量蛋白尿发生后,会显著增加治疗难度[11-12]。因此,为了保障患者预后,早期对该疾病的检出至关重要。相关学者提出,该疾病发生初期肾脏体积会增加,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会导致出现微量蛋白尿情况,因此可通过检验蛋白尿的方式对该疾病进行初期诊断[13-14]。因此,现为探究尿常规定性检验在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价值,特做此研究。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尿隐血阳性率(63.72%)、尿糖阳性率(100.00%)、白细胞脂酶阳性率(64.60%)、尿酮体阳性率(83.19%)、白细胞阳性率(61.95%)、尿蛋白阳性率(77.8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与周涛[15]研究中“观察组检测出尿隐血阳性率(76.84%)、尿糖阳性率(100.00%)、白细胞脂酶阳性率(75.79%)、尿酮体阳性率(94.74%)、白细胞阳性率(78.95%)、尿蛋白阳性率(92.6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受检者的10.00%、0.00%、14.00%、1.00%、12.00%、9.00%(P<0.05)”这一观点一致。证实了本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说明了糖尿病患者的尿常规检验结果异常率较高。在健康群体的尿常规检验中,尿液中含蛋白质水平极低,对于肾功能较佳者,其尿液中甚至无蛋白质存在[16]。由于肾脏在对循环流动的蛋白质接受过程中,会受肾脏滤过功能的影响导致蛋白质不会被排出体外。而当肾功能受损后,滤过功能降低,导致蛋白质部分会进入尿液后被排出体外[17]。因此,蛋白尿是慢性肾病患者发病的常见临床症状。但受生理因素、炎性感染等因素影响,部分人群会出现一过性蛋白尿的情况[18]。但从本研究结果可以得出,观察组出现蛋白尿的患者中,一过性蛋白尿发生率显著高于持续性蛋白尿发生率;观察组患者的一过性蛋白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持续性蛋白尿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当患者肾功能受损后,其会发生持续性的蛋白尿,但对于一过性蛋白尿者也不可忽视,应定期复查,以防漏检。本研究还得出,患者的病程越长,严重白蛋白尿发生率越高,说明糖尿病患病病程与蛋白尿之间的关系呈正比;患者的年龄越大,严重白蛋白尿发生率越高,说明糖尿病患病年龄与严重白蛋白尿之间的关系呈正比。这说明患者的年龄越大、病程越差,患者发生严重蛋白尿的概率越大,故需对中老年糖尿病群体,强化对尿常规的监测,以便于及时发现疾病。
综上所述,尿常规定性检验能够有效检出糖尿病患者的蛋白尿情况,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