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李兰,李静波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迈皋桥院区妇产科,江苏南京 210028
妊娠期糖尿病为女性在妊娠期间独有的疾病,部分患者血糖可在分娩后恢复正常,但是本类人群将来发生糖尿病的风险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妊娠期糖尿病可造成机体内分泌代谢障碍,进而引发巨大儿、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窘迫等情况,对于母婴健康均存在较大影响。鉴于妊娠期糖尿病的特殊性,临床优先考虑采取运动疗法、饮食疗法等,主要目的是控制血糖水平并降低不良分娩结局[1]。但是大部分研究数据显示,仅实施常规疗法难以降低血糖水平,需要应用药物进行治疗,以减轻疾病损害,改善分娩结局。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具有理想的降糖效果,但是由于妊娠期较为特殊,需严格掌控用药剂量[2]。门冬胰岛素为临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首选药物之一,能够为患者补充外源性的胰岛素,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并调节胰岛功能,且用药安全性较为理想[3]。本次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8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分析,重点评价门冬胰岛素对于患者血糖水平、胰岛β功能指数、胰岛素用量等相关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取本院收治的8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通过随机摸球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研究组中,年龄20~35岁,平均(27.53±3.74)岁;孕周20~28周,平均(24.03±1.65)周;体质量55~68 kg,平均(61.58±3.62)kg。参照组中,年龄21~34岁,平均(27.59±3.79)岁;孕周21~27周,平均(24.03±1.65)周;体质量56~67 kg,平均(61.52±3.64)kg。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对象满足伦理要求,获得《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验证。
纳入标准:研究资料保存完整者;符合第9版《妇产科学》诊断标准[4],即餐后2 h血糖(2 hPG)≥8.5 mmol/L,餐后1 h血糖(1 hPG)≥10.0 mmol/L,空腹血糖(FPG)≥5.1 mmol/L;经75 g葡萄糖耐量(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试验确诊者。
排除标准: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认知功能异常患者;对本研究药物不耐受者;严重过敏反应患者;传染性及血液系统疾病患者。
参照组患者应用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国药准字H20120452)治疗,饭前30 min进行皮下注射,所用剂量为0.5~1.0 IU/kg,用药3次/d,持续治疗1个月。
研究组应用门冬胰岛素(国药准字J20100123)治疗,饭前30 min进行皮下注射,所用剂量为0.5~1.0 IU/kg,用药3次/d,持续治疗1个月。
①临床疗效。根据患者血糖水平、胰岛β功能指数等分析临床疗效,包括显效(临床症状消失,血糖水平较前降低90%以上,胰岛β功能指数较前改善90%以上)、无效(相关标准均未达到要求)、有效(临床症状缓解,血糖水平较前降低50%~89%,胰岛β功能指数较前改善50%~89%),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00%。②血糖水平。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5 mL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PG),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HbA1c,以血糖仪检测2 hPG、FPG。③胰岛β功能指数。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胰岛β功能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β,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R,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SI,HOMA-SI),通过稳态模型计算。④胰岛素用量与血糖达标时间。对比两组胰岛素用量与血糖达标时间,应用平均值分析。⑤母婴不良结局。统计并对比两组低血糖、巨大儿、早产儿、羊水过多发生率。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总有效率95.35%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治疗前,两组FPG、HbA1c、2 hPG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水平均降低,研究组较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s)
组别研究组(n=43)参照组(n=42)t值P值FPG(mmol/L)治疗前9.34±1.189.29±1.190.1940.846治疗后5.31±0.385.69±0.424.376<0.0012 hPG(mmol/L)治疗前11.16±1.2511.19±1.310.1080.914治疗后7.36±0.567.81±0.573.671<0.001 HbA1c(%)治疗前9.62±1.469.67±1.410.1600.872治疗后6.23±1.096.82±1.142.4390.006
治疗前,两组HOMA-β、HOMA-IR、HOMA-S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胰岛β功能指数均明显改善,研究组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胰岛β功能指数比较(±s)
表3 两组胰岛β功能指数比较(±s)
组别研究组(n=43)参照组(n=42)t值P值HOMA-β治疗前10.34±1.1810.29±1.190.1940.846治疗后6.31±0.327.69±0.444.376<0.001 HOMA-IR治疗前14.16±1.2514.22±1.310.1080.914治疗后8.36±0.599.81±0.753.671<0.001 HOMA-SI治疗前10.43±1.4610.43±1.410.1600.872治疗后5.24±1.156.12±1.082.4390.006
研究组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参照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早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胰岛素用量与血糖达标时间比较(±s)
表4 两组胰岛素用量与血糖达标时间比较(±s)
组别研究组(n=43)参照组(n=42)t值P值胰岛素用量(U)1132.84±143.351 275.62±139.874.646<0.001血糖达标时间(d)2.97±0.673.41±0.653.0720.002
研究组发生2例低血糖,发生率为4.65%,参照组发生4例低血糖,4例羊水过多,发生率为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2,P=0.039)。
研究组发生1例早产儿,发生率为2.33%,参照组发生3例巨大儿,3例早产儿,发生率为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7,P=0.048)。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特殊的糖尿病类型,同时也是产科比较关注的重要问题,主要与妊娠期激素水平变化有关,明显增加了多种并发症风险[5]。相关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提高,妊娠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升高,尤其是2型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对孕妇和胎儿的生活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6]。患者主要表现为血糖水平升高,蛋白质、糖、脂质代谢紊乱等,若未及时调控血糖水平,可增加羊水过多、早产、巨大儿、妊娠期高血压等相关并发症,对于母婴健康与妊娠结局均有较大影响,故早期采取有效手段调控血糖具有重要意义[7]。一直以来众多学者也致力于找出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最佳治疗方式,以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母婴结局。运动疗法、饮食疗法均为常规治疗手段,但是对于部分患者并无明显效果,故选择安全的药物治疗具有重要作用[8]。
本研究中,予以研究组门冬胰岛素治疗,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仅为4.65%、2.33%,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5.35%,参照组应用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进行治疗,意识指标分别是19.05%、14.29%、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FPG、HbA1c、2 hPG、HOMA-β、HOMA-IR、HOMA-SI水平较参照组低,胰岛素用量较参照组少,血糖达标时间较参照组早(P<0.05),充分证实了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价值[9]。胰岛素属于大分子蛋白,主要作用机制是促进机体对于葡萄糖的摄取与利用,对于糖异生、糖原分解进行抑制,进而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且妊娠期应用胰岛素治疗不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故成为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首选药物[10]。门冬胰岛素在2009年成为我国唯一可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胰岛素类似物,对降低血糖水平,改善母婴预后具有重要作用[11]。门冬胰岛素可溶性较高,可长时间存留于体内,可稳定、持续发挥药效,能够促进血糖水平快速达标,同时还可维持正常血糖水平。此外,门冬胰岛素能够降低夜间血糖水平,延缓糖分吸收,有利于维持血糖平衡并降低不良妊娠结局风险[12]。
综上所述,应用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具有更为确切的疗效,可显著改善胰岛β功能指数,降低血糖水平,同时还可减少胰岛素用量,促进血糖达标,改善母婴不良结局,用药价值更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