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云峰 蓝式贤
(1.法国IPAG商学院,法国 750038;2.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100044)
受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普遍影响,全球范围内的许多制造型工厂的日常生活和生产经营活动经历了或正在经历大面积影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严重的干扰,正逐渐转变为对各规模企业供应链的严峻考验。这对许多行业产生了普遍的影响,随着供应链受到冲击,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将被迫改变,甚至中断。支持企业内部配合和上、下游配合的数字系统是否拥有灵活应对的能力?应该如何调整原来的系统? 应该如何建立后续的系统?这些都是后疫情时代供应链战略研究的新课题。为全力消除新冠肺炎疫情对供应链的影响,企业发展除了需要从多个不同维度和角度权衡利弊,研究和判断经济可行性和效果,真正地识别出不稳定的因素,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方案之外,更应该展望企业未来,尽早对供应链管理战略理论研究,为后疫情时代的来临做好充分准备。
2022年2月28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数字化转型给制造业的生产模式、发展模式和企业形式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是企业竞争力和发展的必修课。“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创新活动呈现良好态势,数字化转型基础巩固,转型范围扩大,转型程度提高。”同样,2月28日下午,浙江省委召开全省“数字化改革”推进大会,其中主要强调推进数字化改革,为高质量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共同生活富裕示范区提供强劲动力。
本文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政治的双重背景下,应用供应链战略选择模型,建立后疫情时代有效的业务延续性供应链安全管理模型,分析需求不确定的制造业供应链风险,重新定义和构建供应链的业务延续性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影响材料和地区因素,如近期美欧迅速宣布的对俄罗斯的“毁灭性制裁”,对俄罗斯经济、能源、食品、半导体、芯片、汽车和其他供应链有重大影响。随着俄乌战事、国际经济社会的反应、俄乌谈判和美欧对俄制裁情况的发展变化,世界经济市场随之反复震荡。
疫情、地震和台风对供应链业务延续性影响:员工出现焦虑紧张,更关注健康和安全。加上交通管制的影响,物流运输往往受阻和中断,使供应商的日常生产和物流运输能力不足,导致供应能力不足。关键零部件缺货等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人们日常工作生产业务的发展产生影响。具体如下:
1.对企业原材料供应的影响。疫情、地震、台风等自然因素影响日常原材料供应,导致下游合作方停工,延误复工。
2.对采购管理的影响。对于一般规模的企业来说,供应链通常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采购的货源地通常分布在国内的不同基地,甚至全球的其他基地,原材料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企业不同的物料货源地因疫情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程度以及防控管制的程度的差异,物料到货可能参差不齐,产品物料的配套水平显著降低。这种客观情况将直接影响企业供应链的正常运作,因为即使是少数几类原材料的缺失,也会导致企业无法真正实现正常生产。
3.对供应链生产复工的影响。目前,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国内相当一部分省份和世界主要国家都实施了分批推迟复工复产等防控措施,甚至在疫情严重暴发的地方采取了封控措施。这些措施对于疫情管控非常重要,但也在客观上对企业管理供应链恢复正常运转带来了巨大挑战。
4.对供应链物流运输的影响。日常物流运输是抗击新冠肺炎和经济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目前,大多数物流企业优先考虑抗击疫情,加上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控制人员和物资流动的影响,在短时间内,很难找到替代的物流服务或路线,这给企业供应链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5.对供应链市场的影响。新冠肺炎疫情对不同层级进行市场的产品都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影响,有的行业发展面临社会需求极速下降的情况,主要是外贸公司企业、出口制造型企业,订单骤降、威胁较大。
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化,新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和云存储继续发展,新技术正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辐射已经变得广泛而深远。它已成为改变国际竞争格局、重组国际要素资源的手段和重塑产业经济结构的主要力量,影响着供应链运作的延续性。
1.应用组织生态理论:供应链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组织发展生态经济理论研究角度,可以把供应链看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生态系统,它的外在被复杂的环境影响因素紧紧环抱,形成的供应链企业不仅可以体现出周期性、成长性、适应性的特点:并且能够表现出智慧,积极等特点。面对复杂的动态环境,以这种理性特征构建的生态系统逐渐呈现出创新、生存和协调的系统特征,以确保供应链系统的网络化、智能化和数字化。
2.业务延续性理论:控制供应风险,使业务系统可延续。
3.建模:本文研究了供应链业务延续性的安全管理,构建了基于企业供应链业务延续性的研究框架,从“采购布局、采购半径和采购区域”等多个维度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并对其中涉及的因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详细分析一个关键因素,提取和选择关键绩效指标,形成供应链业务延续性安全管理的框架和评价体系模型。具体见图1。
图1 供应链业务延续性安全管理模型
供应链业务延续性路径影响因素和关键指标,在影响供应链业务延续性具有不同的作用,因此,各项关键绩效指标应给予不同的权重。
通过对大中型制造企业生产层、管理层、基层及业内专业人员等进行研究,运用指数标度法和九标度法来构建判断矩阵。
对供应链业务延续性路径构造出影响因素采购布局、采购半径、采购区域的比较判断矩阵
对特征向量取三位有效数字,且各分量和为1,得到各影响因子(采购布局、采购半径、采购区域)在供应链业务延续性评价指标中的相对权重值。
相同操作方式,可以计算出二层级和三层级指标的具体权重值。由于AHP计算量大,可在“EXCEL表”的“宏”里加载一段程序或运用计算机语言设计开发出一个模块来实现。
随着电子支付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支付习惯和现金的使用成本,也导致钱包、信用卡企业的产品需求骤减;数字经济改变了以往的出租车市场,同时也使车载手机支架、手机充电设备在天猫平台上持续热销等。这些都导致现代企业运营中心的转移,从工业时代以质量为中心管理,转化为数字时代以客户价值中心管理。现代企业的许多管理理念都来自工业时代的质量管理,如著名的戴明环PDCA和延伸的8D报告等。在追求客户价值的数字时代,我们将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进行重要的供应链战略选择布局,应对采购风险,确保供应链业务的延续性。
1.关键材料、零部件、核心部件不能独家企业供应
任何行业的龙头企业都具有领先的产业技术、领先的产业生产能力,来引领行业发展。供应链的安全性对于防止单一供应链受到外部约束尤为重要,不能仅仅满足同一地区的供应厂商购买质优价廉的零部件,而且要能在多区域稳定安全地买到随时所需的零部件,培育2-3个核心供应商,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一定的供应能力,也必须具备应对全球新冠病毒挑战的风险应对能力。
2.储备候选供应商
在标杆制造企业里,设备使用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核关键能力指标,如果使用率较低,就需要进一步进行改善。对设备利用率的过度追求考核,会使工厂没有多余的生产能力来应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增长。外部的冗余产能启用储备候选供应商,对于同一产品开发的两个以上供应点,避免了对关键材料的独家采购,这具有缓解供应风险的优势。
3.战略物资的储备
在数字经济复杂的大背景下,供应链企业应该做好战略物资的准备,选择性地储备关键原材料,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作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战略保障和应对急需等方面的功能主要作用更加凸显。
4.建立供应链应急预案
供应链安全应建立应急评估机制和应急预案。也就是说,疫情的冲击要让我们开始重视供应链安全思维。供应链安全就是企业供应链应对风险发生时的应对表现。供应链风险包含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这次疫情可以归纳为供应链外部的自然风险,疫情的冲击引发了供应链对其风险的控制问题,包括信息的风险、物流运输风险等。从供应链运作的角度上,包括如何防止供应链中断,防止供应链企业之间的相互影响等。
1.采购半径
要控制在2小时内,让企业节约成本,在后疫情时代尤其重要。在国内许多汽车装配企业都要求其配套主要零配件的供应商在其工厂周围建厂,据统计,许多装配厂70%以上的零配件,都从装配厂家周围零部件厂采购。
2.零库存及JIT(准时制生产方式)快速响应的需要
很多整车装配厂家所提出的零部件“零库存”也多是存储在周边零配件供应厂家的仓库里,例如,上汽大众汽车厂区2小时半径内就有数十个由零配件供应商建立的仓库,既节省运费,又可以靠近用户,送货方式便捷,服务也很便利。
1.探索建立与产业链、区块链配套的区域物流体系
在后疫情时代,物流和运输应该多样化。由于疫情导致的干线能力缺口大。国际的物流主线资源,海运,空运油价上涨,运输能力却没有得到提高。而中欧列车连接中国、中亚和欧洲,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正常运行,正好满足中亚和欧洲方向的货物运输需求。此外,还可采用第三方物流来缓解因疫情导致的业务增长的运力不足的情况。
2.采购区域配套服务优化
供应链配套服务是一种服务的商业发展模式,可以用来助力企业以低成本运作达到高客户服务水平,最终增长企业的利润率。供应链服务,因为高水准的售后服务能明显提高客户满意度,进而留住客户,增加更多的业务量,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服务支持配套供应链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大多数企业获得并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数字化转型事实上是对业务的流程问题进行重塑,将生产企业产品,流程管理信息等依靠互联网,凭借“云计算,大数据”变成我们可以衡量的数字,数据,通过不断重新整合,使其适合更便捷的在线环境,从用户端接触到终端的室内工作,到全方位实现,不需要人工操作的自动化控制过程。
5G、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开始全面融合,与各行业深度渗透融合,改变日常生产生活方式。 随着产业改革升级的强大新动力,数字经济已成为发展最快、影响最广泛、最活跃的经济活动。
随着云计算技术和产业的快速发展,许多企业的数据被转移到云终端,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数字化的趋势快速上升。越来越多的公司企业开始“无接触式生产”“居家云办公”“线上生产经营管理”“智能技术制造”……“数字化”将人们所生活的真实世界和虚拟的数字表达可以链接起来,形成了全新的商业发展模式和服务工作模式。
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业界共识,面对动荡的市场环境变化,数字化的应用能力被认为是企业快速构建更具柔性供应链的重要措施,面对疫情,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数字化能力不仅能提高企业对大流量信息的处理水平,快速响应市场的变化;而且能够通过“端对端供应链全程可视”、可追溯性,从而确立数字化生产等新的供应链运营模式。
数字化转型作为数字化经济发展的重点,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起点,广泛推动各行业和领域的发展,已成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增强国家数字化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力。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需要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和数学算法,打通企业社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通过数字化运营,加强业务与技术融合,最终可以实现管理升级和模式创新,从而能够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不断推动我国企业高质量发展。
企业要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还需要从战略视野重新定位,确立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方向,提升新型应用能力,提升数据治理水平,构建系统化解决方案。为促进企业业务的优化和发展,企业数字化供应链的建立应基于自身的数字化能力,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当企业供应链风险水平较高,而数字化水平相对较低时,企业更好的选择方式是使用第三方系统服务于数字化运营。例如,企业可以使用第三方采购系统来完成物资供应活动。
2.当企业供应链风险水平较低,而企业数字化水平较强时,企业发展可利用自身的数字化学习能力来改善企业进行供应链风险管理,提升数字化全程运行供应链运营的水平。
3.当企业供应链风险水平较大,且自身又具备数字化水平情况下,企业可以搭建数字化平台,整合供应链网络中的其他合作伙伴,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开展数字化合作。提高供应链快速响应的效率。因此,产业平台企业或核心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自身强大的数字能力,帮助产业中小企业抗击疫情,稳定供应链运作,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企业出现物流发货受阻、库存不足等情况,来自供应链业务延续性问题成为企业面临的最大困扰。此次的疫情使供应链业务延续性风险管理提升到企业发展战略层面,同时加速了企业供应链业务延续性风险管控和数字化升级转型的构建。在云计算和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北京冬奥会成为奥运会历史上数字化水平极高的一届奥运会,为奥运会的数字化转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数字冬奥”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企业和中国科技的无限可能,也让我们看到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后疫情时代,供应链业务延续性风险管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课题,我国企业应不断增强自身供应链的柔性和韧性,降低风险,提升企业的“自身免疫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帮助我国尽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加速推进数字化城市建设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