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郑莉娜
岁月壮阔犹可回首,新闻的力量在更远的前方。“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这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光荣与使命所在。从我写的第一篇消息见报到今天,已经过去了15年。这15年,我一直在采编一线,从铅印报纸到全媒体,媒体的形态已经发生巨变,新闻人初心和使命不变,新闻本质和职业精神不变。
“风雷激荡一纸书”,写时政评论最需要“大格局”。这个“大”,不是高高在上、大而无当,而是指一种大格局、大视野,对政治理论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对社会生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今天我们处在互联网时代,高质量的思想产品依然是稀缺资源,新闻评论写作要迎着问题上、抓住真问题,用好作品回应时代关切。
2017年7月,杭州日报推出重要评论“吴山平”署名文章《揽江入怀大杭州》。这一年6月,杭州市委召开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拥江发展战略,这意味着杭州城市格局从“三面云山一面城”向“一江春水穿城过”的嬗变。
这篇六千字的“吴山平”由我主笔。写稿时面临不少困难,从市委提出这一发展战略到“吴山平”见报,不到一个月时间。市委、市政府还没推出配套文件。这就需要写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改革发展大局中去观察思考,从“小我”走进城市发展的“大我”,去阐述城市发展新思路。我去市志办、市档案馆、杭州图书馆查找资料,梳理杭州1981年、1996年和2001年三次大规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脉络,研究杭州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演进。评论的站位上去了,就能看得远论得深,这篇评论获得了杭州新闻奖创新重大主题报道一等奖。特别令人欣慰的是,评论中不少提法和思路与杭州后来出台的拥江发展配套政策有不少一致和吻合的地方。这也反映了党报评论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以及对现实工作的推动力。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考察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2020年8月15日,杭州日报头版整版刊发“吴山平”文章《生态文明润泽美丽杭州——写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15周年之际》,全文气势磅礴,有理有据,以思想性高出一筹,在媒体竞争中突围,获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一等奖。在写这篇评论时,我也是站在“谋全局”的高度和视野,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坐标中,论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大价值、思想内涵和精神内核。
所谓大格局,就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新闻评论是思想产品,实践正是思想最深厚的土壤。评论员要走出去,以现场力量增加思想含量。2020年5月,我深入淳安县下姜村蹲点调研采访,探寻下姜的发展密码,写了《从下姜到“大下姜”的示范价值》的时评,提出“先富帮后富、区域共同富”的大下姜联合体模式引领共富之路的核心观点,该评论获得浙江新闻奖二等奖。
学者马克思·韦伯说,学术是一种“用力缓慢地穿透硬木板”的工作,做新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鲜活的文字,体现的是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去年,杭州日报推出了《寻味经典·建党百年杭州故事》栏目。一共四路记者去杭州各地寻访,我也参与其中。对我来说,每次寻访都是在践行新闻“四力”。许多故事的亲历者已经离去,有的在书籍档案中也只有只言片语,要确保历史的真实准确,我们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比滔滔文辞更重要的,是记者的责任担当。在寻访“中共杭州市委和杭州市人民政府成立”一文中,“顾德欢”这个名字在文中只出现了一次。但报道发出后,有读者联系我们说,小时候见过这位叔叔,名字叫“顾德宽”。为了求证名字的准确写法,我查遍了杭州市和浙江省的权威档案,包括杭州党史第一卷和第二卷,记载均为“顾德欢”。从权威史料看,没有写错,这位读者的记忆是否出错了?还要往下核实下去吗?最终我在中央档案馆查到一份资料,是1949年5月10日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杭州市委组成名单致华东局电的一张手写电文上是“顾德宽”的名字。后来,我和杭州党史办专门反馈,对史料作了订正。我们的报道推动了权威史料的完善,这不仅是给报道工作一个交代,也是给革命前辈家人一个交代,给历史一个交代。
作者(右)赴贵州实地采访陈立群
在寻访中,我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历史不仅是书上记载的文字,而且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在淳安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我寻访到了寻淮洲的故事。寻淮洲是北上抗日先遣队最年轻的军团长,在一次战斗中他腹部中弹。那是一种特殊的子弹名叫开花弹,子弹打到身体后会爆炸。当时寻淮洲一半的肠子都在外面,他把肠子塞回肚子中继续往前冲,身负重伤后他牺牲了,年仅22岁。国民党残忍地挖出寻淮洲的遗体,现场看到他只穿着内裤。原来寻淮洲牺牲前发出命令,所有战死者的衣服一律留给活着的战友们,他自己也不能例外。在纪念馆里,我们看到了当时国民党拍摄的寻淮洲的遗体照片,寻访到了这张悲壮照片背后的故事。那次采访,在淳安的大山里我找到了一座巍然耸立的纪念碑,77位红军战士安葬于此。八十多年过去了,最坚固的石头上留下的弹痕也已渐渐抹平,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报道传承红色基因,激荡心中信仰的力量。
今天,新闻样态日趋多元,写好“融媒体”文章不仅是媒体形态融合,也包括跨媒体的合作。我想和大家分享,一篇典型人物报道如何成为一个剧本。
事情从2017年一次采访说起,那是一次脱贫攻坚的主题报道活动,我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见到学军中学原校长陈立群。发现典型,写好典型,树立典型是党报的职责所在。为了写好陈立群,我先后六次去台江县蹲点采访。我希望呈现这样一个人物典型,他担当、隐忍、牺牲、奉献,也是一个风趣、幽默、充满诗情画意的普通人。在采写中,我注重在平淡中彰显真情。比如,陈立群经常要走村入户进行家访。台江县境内崇山峻岭,车辆经过之处往往是万丈悬崖,有些地方甚至需要坐船、步行。我就着重讲了一条山路:“窄窄的道路只能勉强通过一辆车,每转个弯都要小心翼翼倒车好几次,才过得去。”“更艰难的是,我们走的山路时不时会遇到塌方。有时候,坍塌下来的石头挡住了路,过不去,还得下车搬石头。这山路比孩子还任性,每天都在变化。”山路如此险峻难走,主人公却在三年多里走了近6万公里。他的愿望是,走过的每一条山路,都能联通起孩子们更好的人生之路。
有困难,更有希望。在新闻报道中,我引用了台江一位中学生给陈立群老师写的一封信中的一句话。“现在,有请,最有气质、最具内涵、最帅气的陈立群校长上台领奖,我将为他颁发奖品,奖品为鲜花一朵!”写信的学生感受到了陈校长的爱,也就学会了表达爱。因为有了爱,这些大山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能体察八百里加急、家书抵万金的路有多远、水有多长,体察“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的壮怀激烈,体察“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快乐。
2019年5月,我又一次去台江采访,这次回来后,写下《大山深处耕种希望》的人物通讯。同年9月,陈立群被中宣部命名为“时代楷模”。杭州市委让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参与策划陈立群先进事迹报告会,我成为报告团成员之一。也就是这五场报告会,导演孙越找到了我。后来,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和贵州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了广播剧《苗疆的早晨》,我担任编剧。
记者写剧本,“隔行如隔山”。在写剧本前,我已经积累了二十多万字的采访资料。尽管见报稿只有短短两三千字,但是背后却下过很多苦功夫,没想到有一天会派上用场。但是,提笔写剧本还是遇到了很多预想不到的困难。我再去贵州台江,在黑漆漆的吊脚楼里,听一个又一个心酸又充满希望的求学故事;北上北京,每一个角色、每一句台词,不断地斟酌修改。在创作中,没有“外行”的标准,必须要专业。本剧的艺术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导演蔡淑文,严厉地摔过我的剧本,大段大段地划过那些辛辛苦苦写下的戏本。历经了403个创作的日日夜夜,60余万的文稿手记,30次剧本修改后,终于打磨出炉。后来,这部剧拿到了不少文艺奖项,我也把剧本稿费捐给了贵州的孩子们。
一次“跨媒体”的合作,打开一片崭新的天地。创新助推转型,在全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只有成为一名“多面手”,才会有更多的可能性和可塑性,才具备更远大的成长空间。
这些技能你get了吗?
■ 记者要敏感,也要温情。
■ 敏感是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温情是有一颗懂得理解的心。
■ 一篇篇小叙事加起来就是时代的大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