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俊全 陈冀丽 南宁市第三中学 黄小娜 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唯物史观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一直是近年教学中关注的焦点。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内容和发展变化。一方面,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源于社会存在,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具有历史继承性,既各成体系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这是其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本文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第8 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为例,探讨在教学中如何利用这一原理涵养学生唯物史观,求教于方家。
呈现材料舞蹈《龙门金刚》片段,使用社会热点议题和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历史遗迹学生直观感受三国至隋唐文化的繁荣与气魄,初步形成对文化的认识。
问题:《龙门金刚》舞蹈美在哪里?
衣裙飘曳间,飞天自空中飘落,幻化无数分身。她们背后是中国石刻艺术最高峰龙门石窟,飘逸的舞姿与大气庄严佛像完美的融合,折射出兼收并蓄、全面发展、盛唐大一统下的繁荣与气魄之美。“文明如水,润物无声”尘封在岁月和黄沙中的丝路遗珍,被突如其来的阳光唤醒。让我们梦回大唐,再次感受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之美。
借助历史图片、诗歌等材料,直观感受文化的魅力;运用比较方法,明确不同时期文化的差异性和继承性,整体认识三国至隋唐文化发展的成就,理解三国到隋唐文化的多元、开放、包容特征,认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材料一: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佛像。
材料二:敦煌莫高窟壁画《胡旋舞》、(唐)白居易《胡旋女》(节选)。
材料三:《女史箴图》(局部)、王羲之《兰亭序》(摹本)。
问题:三国至隋唐文化有何成就,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A.对比不同时期的佛像,指出它们从容貌到服饰有何不同,这些不同说明了什么?
B.利用表格梳理三国至隋唐思想发展的概况,指出三国至隋唐的思想发展有何特点?
C.研究者对敦煌莫高窟的胡旋舞壁画的评价很高,这幅画“高”在哪里?赏画读诗,在诗情画意中你又有何感受?这些“美”的背后是什么?
D.这一时期“书圣”“画圣”“草圣”“诗仙”“诗圣”“最美雕像”不断涌现,说明了什么?
E.利用表格梳理三国至隋唐的科技成就,概括三国至隋唐科技的特点。
F.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的特点。
东渐的印度佛像袒露右肩到佛像右肩用衣角稍加遮挡,明显吸收了崇尚礼仪的中原儒家文化,反映了中原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的相互交流。云冈石窟大佛身躯挺拔健硕,气韵雄放,充满北方少数民族的豪迈气概;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身形秀美,圆润庄严,已明显趋于中原文化。所以说,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佛、道、儒相互吸收和发展,呈现出多元共生特征,这在石窟雕塑艺术得以淋漓尽致地表现。
四大石窟不仅有世界最美的雕像,还有最美的壁画。当我们欣赏莫高窟壁画《胡旋舞》时,既直观感受到静态绘画技艺之美,又感受到动态的舞蹈韵律之美。从白居易《胡旋女》(节选)可知胡旋舞从千万里外西域来到中原并风靡全国。胡旋舞节拍鲜明、打击乐为主要伴奏,风格刚劲,与风格庄重柔和、以多用弦乐为主的中原乐形成了明显的对比。透过壁画我们还发现书法的狂草之美,而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发展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中国书法兼具了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诗人白居易,礼佛又炼丹,正是唐朝三教并行在知识分子身上的体现。所以说,“美”的背后是中外文化的交流,是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是佛教、道教、儒家文化的交流融合。这正体现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思想的活跃、多元,推动文学、艺术、科技等发展。“画圣”“诗圣”“书圣”等说明了这一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峰,全面繁荣、多元共生、兼收并蓄、领先世界。
学生能够认识三国至隋唐文化的辉煌对中外文化交流所起的作用。多角度了解唐文化影响,提升民族自信心;理解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材料四:周边各国以中华文明为榜样,向隋唐派遣使者和留学生,积极学习并吸收中华文明的成果。中华典章制度、思想文学、生活方式和文化的观念形态深刻渗入日本、朝鲜和越南,最终以中华文明为基础、以汉字为表征形成了东亚文化圈。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材料五:“唐”、“唐人”“唐字”“唐言”“唐家”“唐山”等海外至今流行的对中国以及与中国相关事物的惯称,生动形象地显示出唐文化在世界史上留下了巨大的、永不可磨灭的足迹。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
问题:三国至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具有什么特点,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A.自主梳理三国至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表现及特点。
B.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三国至隋唐辉煌文化的影响。
开放、包容、辉煌的文化,铸造了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魅力,在中西文化的双向互动和交流中,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与生命力,推动了以唐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的形成,至今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仍具有深远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正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之一。所谓文化自信,本质上就是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对民族未来的信心。历史表明,越开放越包容,越包容越自信,越自信越进取。这种文化自信,成为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精神财富。
通过史料教学,学生认识三国至隋唐文化发展的原因;通过本课学习,学生透过文化品味时代变迁,立足时代理解文化发展,进而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辩证关系,今后学习中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析历史事物,促进历史解释素养和促进对历史的理解。
材料六: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示意图
材料七:李唐起自西陲,历事周隋,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闻华夷,兼收并蓄。第七世纪以降之长安,几乎为一国际的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异族入居长安者多,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尚:服饰、饮食、宫室、乐舞、绘画,竞事纷泊;其极社会各方面,隐约皆有所化,好之者盖不仅帝王及一二贵戚达官已也。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问题:推动三国至隋唐文化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基本上处于分裂状态。尽管战火连天,政局动荡,但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仍有发展,南方的开发初见成效,文化领域也有不少重要成果。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在交流中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随后出现的隋唐大一统王朝,国力的强盛、民族的交融、区域的开发、制度的演进,推动思想文化达到新的高峰。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它在交融中发展、在统一下辉煌。而文化的昌盛繁荣又促进了隋唐盛世局面的出现,这正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
教学评价环节也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笔者根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学业质量要求,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教学评价分为四个水平层次,并在教学过程落实。
层级 教学评价内容水平一通过文献史料提取相关信息,了解三国至隋唐时期思想融通、文化并存、科技各彩、中外互动的基本史实,知道其反映的社会存在。水平二能够从三国至隋唐文化成就的表现中提取核心信息,概括该时期开放性、多元性的文化特点。水平三 能够用社会存在与社会关系的辩证关系理解隋唐文化发展的原因。水平四能够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理论来认识三国至隋唐文化发展是国家统一、制度创新、经济繁荣、民族交融、中外交流共同推动的结果。
根据教学评价内容设计原创试题进行考查,了解学生对原理掌握情况。
示例:“飞天”诞生于印度,后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敦煌壁画“飞天”结合了道教“羽人”的形象和汉族传统服饰褒衣博带的风格,到隋唐时期披着佛教大巾、穿上长裙的“飞天”普遍存在。这说明
A.敦煌壁画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B.敦煌壁画具有浓厚的异域特色
C.三教合一促进文人画的形成发展
D.文化的交流交融推动艺术发展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能够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来理解飞天自印度传入中国后,从魏晋南北朝的“道教‘羽人’形象和汉族传统服饰褒衣博带风格”到隋唐“披着佛教大巾、穿上长裙”形象变化,这是印度“飞天”吸收中国道教文化、中原文化的结果,是印度文化与中国文化交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