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道梁 广州市黄埔区教育研究院
解释属于思维科学,需要尊重思维科学的逻辑特点。历史解释的对象是人类社会的过往,历史解释还需要尊重和理解不同解释主体的情意立场。因此,研究历史解释的伦理逻辑是回答“历史教育培养怎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等根本问题所无法回避的课题。
历史事实是历史解释的对象。求真既是思维逻辑的追求也是伦理逻辑的目标。思维逻辑是沿着历史叙述路径,遵循思维科学特点往前推进。叙述历史现象、提炼历史概念、概括历史本质、比较历史联系、把握历史规律,这是历史解释思维逻辑的五个环节。但是,思维逻辑的求真是试图获得历史真理,而伦理逻辑的求真则要获得历史价值,因为历史解释的伦理逻辑的起点是人的情意诉求。人,既是有生命的个体存在也是有文化的社会存在。人的这种二重性决定了利益的个体需求与社会需求的二重性,由此便产生了个体道德可能和社会道德必要。历史虽是过往,但解释历史者是现实的活生生的具有历史实践能力的个人。因此,解释历史便需要遵循解释的道德。
历史解释是思维逻辑与伦理逻辑的统一。历史解释必须是以历史事实作为基础的,离开了历史真实的解释便极其虚妄与危险。比如今天的日本无视近代侵华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巨大伤害,罔顾历史真实,篡改历史教科书,不断地为当年的战犯摇旗招魂;还有台独分子试图割裂台湾与大陆历史与文化血肉相连的事实,不断为台湾独立谋求国际支持。这些都是无视历史真实,是一种错误的历史解释,中国人民是坚决不答应的。尊重史实既然是原则问题,而历史实践过程中个人的自由伦理与国家的政治伦理表达的是情意立场,历史解释极易陷入历史相对主义漩涡。马克思主义历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历史学,它主张历史解释、历史实践和历史本体的循环统一,把历史实践的需要纳入历史解释的诉求中,这使得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获得真理性价值。历史本体的复杂的动态的因素统一纳入未来高级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中,人类历史的共产主义信仰与实践消解了历史解释相对主义的危险因素。中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他们的积极人生态度和共产主义高尚情操,避免在相对主义漩涡中消极避世以至跌入历史虚无主义陷阱,以共产主义理想及其价值追求塑造其人格,确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显得意义重大。
历史解释的伦理视角有着重要的教育学意义。一是破解知识中心主义僵局,把人的情意诉求纳入解释体系,这便使得历史解释有了育人性。多年来,传统的现代性历史教学以历史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忽视历史发展的过程性,不自觉抹去了历史实践中人的因素,导致历史教学的教育性丧失。这种历史教育的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且已经影响着现实社会人的精神世界,比如,僵化静止地看待历史问题、对今天的社会事件不敏感、不能把历史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解读等等。二是历史知识的生产与历史解释相连,使历史知识不再是静态的“真理”,而是进入育人过程的动态元素。历史解释作为素养目标引入历史教育过程,把人的生存和存在作为教育本体,是对历史知识真理化的反动。从此,历史教育在具体的情景中实施,历史认识成为历史教育的过程,而不只是记忆。历史教学作为特殊的社会实践使历史教育中人的成长在具体情景中进行。人之情感、德性、价值、责任和创造性,这些人之为人的自由伦理与国家的政治伦理结合,通过具体的情景呈现出来,历史教学便在“教什么”的课程内容选择中实现了教育性。
历史解释是一个循环系统,它实现的是历史本体、历史解释和历史实践的统一。我们研究历史解释的伦理需要从历史实践出发,不同历史时代的历史实践需要决定了那个时代历史解释的基本特点。
自古以来,历史解释的基点有过神的意志、理性人权、世界主义和国家主义等不同基点。在古代,人类的生存依靠道德和信仰的时代,个人的终极关怀依靠神性和神权维系,历史解释便尊崇神的意志;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神权跌落,人权物权上升,历史解释尊崇物质财富标准,以人权自由理性为解释历史的基点;但近代以来随着工具理性的无限制扩张,建立在个人权利发展基础上的国家和民族认同把人类带进了现代性社会,民族国家主义大行其道;历史教育的世界主义指向是在一战结束后的十来年间,知识界和思想界反思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创痛之后的结果,但这种思想很快被抛弃,各国重新走上追求民族国家发展的战备道路。直到今天,国家主义、世界主义和个人自由主义三者兼顾,在各国历史解释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当代中国,世界主义主要表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主张世界各国共同面对国际恐怖主义、人类公共卫生事件、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人类生存危机和环境资源危机等等威胁;同时,中学历史新课程目标开始重视个人素养发展,更有着强烈的国家主义要求。
从现时代的生产力状况看,国家化乃人类的最佳生存方式。当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正确领导下开始了伟大民族复兴的光辉进程。但国际环境不容乐观,反华势力时刻对我国开展渗透与颠覆工作。具有强烈思政功能的历史教育,配合国家意志把青少年一代培养成为,拥有大一统思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立足国家意志便是历史解释伦理逻辑第一环。从历史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目标看,家国情怀是核心价值观。统编新教材淘汰了过去的文明史观,中国历史也在大一统国家史观的底色下编写。近几年来,党的领导及其讲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进入历史教材。
伦理学作为实践哲学,把人的存在与幸福作为关注的重点,自此获得了人学属性。历史教育学本质上是人学,历史解释有着很高的思维含量,指出与说明、分析与理解、归纳与概述、比较与评论等等都是历史解释思维能力的体现,主体由此获得了创造性;历史解释的伦理属性使青少年学生懂得了善恶矛盾,学会理解了情感与价值关系,让他们明白了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人类未来的关系的意义。所以,着眼人生服务应该是历史解释伦理逻辑第二环。从新颁布的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看,今天我国的历史教育兼顾了个人权利、国家意志和人类未来等多元时代诉求,历史解释的伦理逻辑就应该把国家意志与个人自由融构在一起,把青少年的个人情感与热爱国家、认同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把心忧天下与共产主义未来理想结合起来。
历史解释伦理逻辑第三环是关怀现实需要。历史解释的内容来源于过去,但却是为人类的现在和未来的美好生活服务的。因此,历史解释是必须关怀现实和关注未来的,中国人的历史学从来都是“入世”的。从司马迁《史记》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到近代梁启超提出的史学革命提倡新史学必须为“全体国民写史,写全体国民的历史”;从钱穆的《国史大纲》要求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到当代史学家钱乘旦先生阐述其历史哲学指出,研究历史“一是了解过去,满足我们对过去欲望的求知欲;二是寻找意义,从先人的经验中吸取智慧,施惠于现在”。可以说,离开了现实关怀的历史学是不存在的。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语说穿史学的本质。优秀的历史研究一定是在关怀当下的主线中实现了知识与价值的双重变奏。总结说来,历史解释的现实关怀需要的具体内涵在于关注现实中的人、关注现实社会历史进程、为现实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历史价值动力等等。
历史解释伦理逻辑第四环是展望未来责任。历史解释既要关怀现实,更要关注未来。这是人类文明香火赓续的需要。其内涵主要有四:一是同情和敬畏历史。同情,是指解释主体跟古人共情,在共情的基础上对历史的理解才具有历史主义精神。钱穆、陈寅恪等史学大家提倡对历史抱有温情和敬意,其实在马克思主义史学看来,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敬畏历史,就是在理解历史的基础上懂得历史的规律,知晓历史中有天道,明白天道中的人道。只有对历史有敬畏感,人性才有所收敛和节制,道德感才会有提升。二是批判和心忧今天。展望未来是历史解释的职责,这是毋庸置疑的。批判即站在高处回望和反思,对今天的反思正是展望未来的起点。人类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会有进步和不足,思想家和史学家的责任便是反思时代,并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三是展望和预测未来。历史学具有展望和预测的功能,这是不少历史学家们的共识。历史学的预测是建立在把握历史规律的基础上,即使史学家阐明了规律也不一定得到历史实践的理解和顺应。自古以来,政治家集改造社会、解释历史和预测未来等诸多能力于一体者都是社会大众的福祉。四是面向未来的责任。历史教育旨在培养面向未来的人,这就需要在历史解释中勇敢地承担人类的责任。
历史解释伦理逻辑第五环是尊重自然规律。人类历史往往是人的活动与自然力量相互交织成为合力而推动前进。这就要求人们在解释历史时既考虑人的意志,也要考虑自然的力量。人是自然的产物,就应该受制于自然的神秘力量,进而养成敬畏自然的观念。中学历史解释中尊重自然规律就要发现自然规律对历史的影响,遵循自然规律科学解释历史概念,确立天人一体和谐世界观。如此,历史教育便能潜移默化地使青少年学生形成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以及建基于天人合一之上的价值观,并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作用。
历史解释的伦理逻辑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使中学历史教育进入有格局有智慧的教学状态,从而彻底摆脱知识中心观念影响。下面以工业革命为例,说明不同伦理视角下的历史解释的意义。
例1:
材料1:工业革命不仅是一场技术性的变革,事实上,技术和工作组织的改变重新塑造了人类的生活。这个过程伴随着人口从乡村向城市的大规模移动。由于年轻人是这种流动的主体,家庭生活被肢解了。设施不佳、空前拥挤的城市本身成了许多新来居民的人间地狱。由于居住拥挤以及卫生条件恶劣,穷人区居民的健康水平下降了。犯罪率在一个时期呈上升趋势。中产阶级家庭从城市中搬迁出去,开始了一种持续到20世纪末的郊区化生活模式,社会分野更为扩大。
——皮特·斯特恩斯《全球文明史(下)》(第三版)
材料2: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工业革命提供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继续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强行在拉丁美洲和亚洲、非洲的大部分地区建立起殖民统治,逐渐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基本形成。
——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
上述两则材料关于工业革命的历史解释的立足点是不同的。材料1 阐述的是工业革命背景下工人生活状况,其立足点在于个人权利;材料2 阐述的是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世界各地建立起殖民体系,其立足点是我国的国家意志,因为其中暗含着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
历史解释为国家意志服务具有一定的限度,个人权利、国家意志和人类未来存在一定的约束。历史解释不能完全偏向国家意志,没有了个人权利的国家意志是危险的;同样,不兼顾人类未来的国家意志也是极其虚妄的。理想的历史解释是在个人权利、国家意志和人类未来三者中寻找到合适的度,三者兼顾便是最理想的历史教育。
例2:2021年广东高考卷之18 题
材料一:关于英国工业革命对工人阶级的影响,以下两种观点颇具代表性。
观点一:强迫工人、儿童每天工作16 小时,将工人挤入贫民窟里,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水平,摧毁了传统的手工行业,剥夺了工人们的尊严,将他们扔进没有灵魂的工厂和城市。
观点二:创造了许多充满机会的城市,给千百万人提供了工作,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教育程度,并给予他们较大的自由,使他们在政治上和文化上有更大的作用。
——摘编自[美]克莱顿·罗伯茨等《英国史》
材料二: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是从18世纪后半期,从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大家知道,这些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而它的世界历史意义只是在现在才开始被认识清楚。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
历史解释对于服务人生的意义在本例中可以很好地获得理解。从外在层面看,历史解释的情景要求是二则新材料,新情景有着具体的文本形式。考生在这样的研究性情景下,跟命题者共情、跟材料描述的工人阶级生活状况共情。在解释工业革命时代英国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中形成了工人阶级的崇高时代使命感,不自觉中形成对公正社会理想的认同,这样的阶级情感教育有利于形成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具体的解释方法上,试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种观点有何局限,并就英国工业革命对工人阶级的影响谈谈你的看法。”“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简述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在这样的历史解释中,考生会逐渐养成历史解释素养,从而培养出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便是为今后的工作、生活和学习能力奠基。同时,本题还考查了历史的多元性和复杂性——英国工业革命时代的工人阶级既有悲惨的生活也有进步和自由。历史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原理培养的是考生的思辨性,思辨性是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素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历史思维品质中的最高阶形态,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极具价值。
在知识中心主义观念淡出历史教学之际,我们高喊“发现人”的口号。怎样的教学才叫发现了人?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下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习者的情感、价值感、责任感和创造性便可以逐渐得到培养。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个有思维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人,这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了主体性。同时,具体的情景材料还可以发现历史中的人,以本例来说,英国工人阶级不再是枯燥的抽象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知识,而是有具体的有烟火气息的人。
限于篇幅,历史解释伦理逻辑其他视角的教学运用就不再举例。历史思维逻辑的目标在于发现人类历史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规律,这是一种可以激励人类共同奋斗的历史真理;历史解释的伦理逻辑目标在于,在尊重历史主体的情感与价值基础上,实现人类历史的高度发达与自由的社会理想,这是一种历史的价值。历史真理与历史价值均统一于共产主义理想,它需要历史本体与历史实践、历史解释的不断循环,人类社会便在这种循环中螺旋式上升。实现这种上升的是历史实践主体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如此,“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便具有了超越时空的历史意义。
[1]参见金观涛《历史的巨镜》第二、三章表述,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年。
[2][美]裴宜理著,陈红民主编:《什么是最好的历史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18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