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 松 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 薛国军 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
唯物辩证法是分析、认识历史的锐利武器。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在高中思想史教学中运用唯物辩证法开展教学,有助于学生“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客观评判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课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陈寅恪先生指出:“唐代之史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格局,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文化、学术者莫不如此。”因此,笔者将本课教学主题确定为“激荡与调和”,并以“仁”与“人”、“雅”与“俗”、“融”与“荣”三个分主题开展教学,以辩证的视角审视三国至隋唐文化的变迁。
叙“事”见人是指把叙事的重心放在人物身上,通过历史情境下“人”的抉择,理解历史。《孟子·离娄上》中“仁,人之安宅也”阐述了儒家思想体系下“仁”与“人”的关系。本环节“仁”与“人”的关系是指在儒学受到冲击的背景下,知识分子寻求“心安”的历程。
导入环节,笔者利用《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引导学生思考:古代墓葬中壁画一般画什么,这幅出现在南朝皇帝墓葬中的砖画反映了什么问题。笔者通过“小切口”创设问题情境,首先向学生展示以下两则材料。
材料一:
191年,太祖军乘氏。大饥,人相食。
——《三国志·荀彧传》
194年,蝗虫起,百姓大饥,人相食啖,白骨委积,臭秽满路。
——《资治通鉴》
194年,初,太祖乏食,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
——《三国志·程昱传》
材料二:
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径往哭之,尽哀而还。
——《晋书·阮籍传》
(刘伶)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衣,诸君何为入我禈中。
——《世说新语》
问题1:根据材料一,分析这幅砖画出现的时代背景。并结合材料二指出该时期竹林七贤的“人生态度”。以小组为单位,探寻魏晋时期士人“人生态度”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
在人命如草芥时代,魏晋士人逐渐形成了“放浪形骸、展示真我”的风气。为帮助学生理解古代知识分子“入世”与“出世”的两种选择,笔者进一步向学生提问:在相似的社会背景下,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却展现出“关心政治、关注现实”的人生态度。基于此问题,笔者补充以下两则材料,推动学生小组活动的深化。
(一)孔融——不“孝”,被曹氏政权杀害。
荀彧——反对曹操代汉自立,被曹氏政权杀害。
何晏——反对司马氏篡权,被司马氏政权杀害。(二)道教所关心的,是社稷荣衰、寿命长短、前途吉凶等社会现实问题。佛教与人们欲求脱离苦海的愿望产生共鸣,关心人们的现世利益。
——整理自陈寿《三国志》等
——卜宪群《中国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
学生通过两则补充材料,逐步认识到魏晋士人“洒脱”行为背后的“大悲凉”。统治者一方面忌惮名士的影响力,争相拉拢,另外一方面又对不服从的名士疯狂打压。佛道思想在政局动荡、人人自危的社会背景下,得到了广泛传播。
材料三:
天下户口,几亡其半。而僧尼多非法,养女多服罗纨。
——《南史·郭祖深传》
材料四:
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
——2014·全国Ⅰ卷历史· 25
问题2:根据材料三、四,指出佛道盛行带来的社会问题,并分析在政权渐趋稳定后,唐代统治者仍奉行“三教并行”政策的原因。
佛道思想没有成为统治者的“治世良药”,人口的大量流失,极大地削弱了南朝历代政权的根基。然而,唐朝的统治者在“历史教训”面前,仍旧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笔者利用知识逻辑上的“不合常理”营造“反差感”,并结合唐中期韩愈“复兴儒学”的主张,加深学生对唐朝文化“承上启下”地位的理解。
因此,主流思想的“激荡与调和”主要表现为“社会现实”与“人心所向”的关系,即思想的“仁”与“人”。魏晋时期社会失序、思想“激荡”,“人心”在佛道思想中寻找精神慰藉。至宋明时期,儒佛道彼此“调和”,“仁”与“人”的对立关系才渐趋于统一。
以“点”带面是通过呈现关键历史节点,帮助学生把握历史演变趋势,从而推动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深化。《世说新语·言语》记载: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在语言形式上,“柳絮”与“撒盐”反映的就是表达的“雅”与“俗”。
本环节的内容主线较多,笔者采用表格的形式,通过展示文学、绘画、书法领域的变化,引导学生剖析该时期“雅俗之变”的原因。表格设计如下:
领域 魏晋时期 隋唐时期 变化认识文学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南朝·梁简文帝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书法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颜真卿《 祭 侄 文 稿》(局部)绘画周昉《簪花仕女图》顾恺之《洛神赋图》
问题3:根据图表信息,分别指出不同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的认识。
随着来华学医留学生人数的快速增长,培养出优秀的医学留学生关系到我国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亲华友好国际友人重要力量的发展,也是提高我国医学院校国际知名度的有效途径。留学生辅导员担负着对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是留学事业中极其重要的一环。组建和发展一支稳定、具备过硬业务能力、高素质的医学留学生辅导员队伍,做好留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需要从国家、学校和辅导员自身多个方面做出努力。
通过表格信息的梳理和小组讨论,学生能够对三国至隋唐时期文学、书法、绘画的时代变化有基本的认识。文学领域,知识分子逐渐摒弃了词藻堆砌的文风,开始注重文学的现实意义,强调“文以载道”;书法领域自魏晋时期进入“自觉阶段”,书写笔法成为展现“悲喜”的重要载体;绘画领域,主题从“神”到“人”,绘画的题材更加广泛,呈现出一定的世俗化倾向。通过表格信息的梳理,学生逐渐认识到:表达形式上的“雅俗之变”实际上就是情感上的“真情流露”。为帮助学生进一步地明晰概念,笔者呈现下列材料。
材料五:唐朝物质经济的高度发达,庶族地主构成了新文化队伍不断壮大,教育的深入普及再加上唐朝宽松的社会环境和思想氛围,都对“俗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精英文化被广大群众所接受,通俗文化也相应的提升了水平。
——唐伟《试论唐朝文化的普及》
问题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文学艺术产生“新变化”的原因,并尝试给“雅”与“俗”下一个定义。
“物质经济发达”“新文化队伍壮大”“教育的深入”促进了唐代“俗文化”的发展。笔者通过引导学生回顾科举制的相关内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社会阶层流动对“雅”“俗”文化互相渗透、渐趋统一的作用。
因此,文艺表达的“激荡与调和”主要表现为“雅俗对立”与“雅俗共赏”的关系,即表达的“雅”与“俗”。面向贵族的“雅”文化逐渐迎合了中下层民众的需求,中下层民众的文化也伴随着社会阶层的流动而逐渐的“雅化”,推动了“雅”与“俗”的统一。
分析历史因果关系是发现历史趋势和规律的重要途径。第三部分在内容形式上,与前边两个部分并列;在知识逻辑上,又是对前两个环节的提升总结。因此,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既是不同文明间文化“激荡与调和”的原因,也是魏晋以来文化“激荡与调和”的结果。
材料六:(唐)一切文物不闻华夷,兼收并蓄。第七世纪以降之长安,几乎为一国际的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服饰、饮食、宫室、乐舞、绘画,竞事纷泊。其极社会方面,隐约皆有变化,好之者盖不仅帝王及一二贵戚达官已也。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学生通过分析材料,很自然能够联想到本节课的主题——“激荡与调和”。笔者利用材料信息进一步在课堂渗透“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魏晋以来文化的交融推动了唐朝文化的繁荣,唐朝文化的繁荣也进一步推动了文明间的交融。唐代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是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结果。
材料七: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的融合。第一次融合是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内部的综合提升。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明朝中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来中国,是中国文化的第三次融合。
——李良玉《新文化的起源》
问题6:根据材料七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激荡与调和”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流畅)
小论文的写作有助于教学主题的深化。三国至隋唐时期的文化演变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经济的交流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该材料以时空为主线考察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能够较好地检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因此,中外交流领域的“激荡与调和”主要表现为“文明交融”与“文化繁荣”的关系,即文明的“融”与“荣”。本环节以唐朝文化繁荣的表现为切入点,深化学生对文化“调和”的结果的认知。并通过后人对这段历史总体的评述,理解三国至隋唐文化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的历史地位。最后通过创设“体验情境”,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
综上所述,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讲清楚思想文化史的发展,重点是要把握历史的“演变”,利用好“对立与统一”的相关规律开展教学。高中思想史教学内容的讲解有两个利器:一是唯物史观的运用;二是课堂主题的提取,并在课堂主题的指导下,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通过以上两个利器的运用,不仅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掌握客观评判社会现实的能力,推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1]徐赐成:《高中思想文化史教学与设计例析》,《中学历史教学》2009年第11 期,第21 页。
[2]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96 页。
[3]宋佩芬:《讲述中的历史思维教学:一些可能与问题》,《师大学报(教育类)》2008年第1 期,第175 页。
[4]何成刚:《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