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各民族茶历史文化遗产研究*

2022-11-01 03:55
农业考古 2022年2期
关键词:布朗族茶山普洱

曹 茂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起源地。云南境内的澜沧江流域,山峦起伏,风光无限。因为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加上辽阔的青藏高原和险峻的横断山脉阻挡了来自西北的寒流,茶树的二世祖中华木兰(一世祖为仅在景谷发现的有3540万年前化石为证的宽叶木兰)得以躲过第四纪多次冰川袭击并生存下来。之后,在这里逐渐演化,直至被人类发现、驯化及大规模种植。至今,云南遗存的知名古茶山主要分布在澜沧江流域两岸,这里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云南少数民族在茶树驯化、栽培以及茶叶加工制作等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极具民族特色的茶文化,形成了今天云南丰厚的少数民族茶历史文化遗产。

一、云南各民族茶历史文化遗产的载体

云南少数民族茶历史文化遗产包括了古茶山、古茶园等古迹与遗址、传统栽培技术与茶树优良品种、贡茶制作技艺、民族茶俗、传统村落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云南各民族著名古茶山

1.云南各民族著名古茶山的历史缘起。

“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当魂。”此诗言明了茶树适宜的生长环境。茶树适宜生长在有一定海拔的山坡上,特别适合在海拔1500m左右多林木的向阳山地栽培。因为向阳面山坡上的茶树更容易得到充足的光照,使得茶芽芬芳物质增多,因此醇而不苦涩;林木多的山地,空气湿度大,对茶树的生长有利。同时山地海拔也不能太高,太高会出现茶树的冻害。云南省澜沧江流域两岸的群山正好符合了茶树生长的优良条件,因此历史上的云南名山古茶主要分布在这里。

最早提到云南商周时期可能已经有茶树种植的文献是《华阳国志·巴志》。该书记载巴子国时云:“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桑、蚕、麻、苎……茶、蜜……皆纳贡之……其属有濮、賨、苴……之蛮。”战国时期的《国语》已出现濮之称:“叔逃难于濮而蛮。”《史记·楚世家》言:“(楚武王三十七年)于是始开濮地而有之。”以上濮蛮与濮地即是指生活在楚之西南包括今云南境内的百濮。魏晋时的杜预曰:“建宁郡南有濮夷,濮夷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也。”据《云南各族古代史略》考证:建宁郡即是蜀汉时在云南所置,郡治在今曲靖市。光绪《普洱府志》在卷四“十六种人”中言明了百濮至清代演化为蒲人的分布:“蒲人即浦蛮,相传为百濮苗裔……今顺宁、澄江、镇沅、普洱、楚雄、永昌、景东等七府有此种。”他们就是今云南省德昂族、佤族和布朗族的祖先。时至今日,在《华阳国志·巴志》中所提及的僰道(今宜宾市)以南的昭通市、普洱市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区,都有茶树生长。

唐陆羽的《茶经·七之事》引傅巽《七诲》中列举的三国时期的八大名产就有“南中茶子”。南中即诸葛亮南征时设置了四郡的地区,包括四川大渡河以南、云南和贵州等地。这也表明:三国时期,中原已经知道云南出产优质茶叶。

最早明确提到云南茶树分布地域的是唐代的樊绰。在他的《蛮书》卷七云南管内物产中第一次明确了“茶出银生城界诸山”。宋李石也在其《续博物志》中言明“茶出银生诸山”。据《万历云南通志》,唐时在明代的景东府地界上“南诏蒙氏立银生府”。《新唐书·南蛮传》记载,银生节度是南诏六节度之一。清檀萃的《滇海虞衡志》则明确记有“普洱古属银生府”。据《银生节度考(上)》一文研究,银生节度管辖范围在各时期有所不同,初置时的管辖范围“主要就在今临沧市临翔区、双江县与澜沧县等地”。无论是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还是临沧市,今天云南著名古茶山都分布在这些区域。

元代李京的《云南志略》是第一部官修云南地方志,在诸夷风俗中记载金齿百夷“以毡、布、茶、盐互相贸易”。金齿百夷的居住地主要在今天云南省德宏傣族自治州。明代《万历云南通志》的地理志中则仅大理府和景东府的物产中提到有茶。

历史演进到清代,云南地方志中出现了至今仍然遗存大片古茶树的六大茶山。倪蜕在其作于1737年的《滇云历年传》自序中第一次提到“六大山产茶”,但未具体列举是哪六大茶山。赵学敏在其成书于1765年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引《南诏备考》云:“普洱茶产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专、慢撒六茶山”,明确了六大茶山的具体地名。赵学敏在该书中还提到了位于车里军民宣慰司北的普洱山上产茶。比《本草纲目拾遗》成书更早的《使滇杂记》(徐炯,1687年)和《康熙元江府志》(章履成,1714年)在物产中也提到普洱茶出普洱山,但今天位于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普洱山上已无古茶园,仅有近年来栽种的小茶树。1799年檀萃的《滇海虞衡志》重申了这六大茶山,并提出茶山有茶王树,“本武侯遗种”。1835年成书的《道光云南通志稿》卷一和卷八分别两次提到了六大茶山。卷一中以攸乐为坐标,明确了其余五大茶山与攸乐的方位、距离:“其东北二百二十里曰莽芝。二百六十五里曰革登,三百四十里曰蛮砖,三百六十五里曰倚邦,五百二十里曰漫撒,山势连属,复岭层峦,皆多茶树。”卷八在古迹六茶山遗器中记载了六大茶山得名于武侯遍历六茶山时遗留的器物:“留铜锣于攸乐,置锛于莽芝,埋铁砖于蛮耑,遗木梆于倚邦,埋马镫于革登,置撒袋于慢撒,因以名其山。”以上几本古籍中六大茶山名字书写略微有所不同,但均是指同一个地方。1850年的道光《普洱府志》和1900年的光绪《普洱府志》均引用了《道光云南通志稿》中关于六大茶山的内容。道光《普洱府志》卷二十“杂记·异闻”和光绪《普洱府志》卷五十“杂志二·异闻”中均记载有普洱山为东山的旧名,也即光山,但未提及是否有茶树生长。

进入新世纪,云南茶学界出现了新六大茶山的概念。2005年,阮殿蓉在其著作《六大茶山》中提出了云南除传统上江北(江内)的古六大茶山以外,还有六座历史悠久但典籍中很少提到的江南(江外)六大茶山,分别是:南糯、南峤、勐宋、勐海、巴达和景迈。因南糯、南峤、勐宋和巴达均隶属于勐海县,同时也由于布朗山老班章优异的茶叶品质,其后茶叶界将新六大茶山界定为:南糯、南峤、勐宋、巴达、布朗和景迈。

2.哺育云南著名古茶山的各民族。

据《道光云南通志稿》卷八古迹中的六茶山遗器与诸葛亮南征有关,因此,云南普洱茶古六大茶山的开发应始于蜀汉时期。

(1)古六大茶山。

攸乐古茶山曾位居古六大茶山之首,今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辖区内,属景洪市基诺族乡所辖,现名基诺山。基诺山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雍正七年(1729),“总督鄂尔泰奏设普洱府,以攸乐设同知”。当时总督鄂尔泰考虑到六大茶山以及江内六版纳等地非常广远,距离普洱府且两千里,故令车里宣慰司岁纳粮银于攸乐。

基诺山基诺族乡是中国最后一个被确认的民族——基诺族的主要聚居地。基诺族乡现今总人口1万余人,基诺族占97%。汉文文献对攸乐的记载最早见于雍正年间。《云南各族古代史略》中考证光绪《普洱府志》第46卷中的“种人”条目下的“三撮毛”就是居住在攸乐茶山的基诺族。他们种茶、好猎,头上留发三撮。他们自称为“丢落人”,相传是跟随诸葛亮南征的士兵,因为睡着了,没跟上大部队返程。醒来追上后,诸葛亮吩咐他们留下,并给他们茶籽在攸乐山种茶为生。他们尊奉孔明为茶祖,在祭祀时也呼唤孔明先生。他们世代种茶,哺育了攸乐茶山。至今攸乐茶山在龙帕村和巴来村遗存有两千多亩树龄约三百年的混林古茶园。其生态环境优越,茶叶品质优良,但因古树年老,产量不高。

倚邦、莽枝、革登、蛮砖古茶山均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象明彝族乡。据道光《普洱府志》卷十八“土司”记载:倚邦茶山是清代承办贡茶的地方。倚邦土把总负责管理六大茶山。早在明初时,已经有傣族、哈尼族、彝族、布朗族、基诺族等少数民族在倚邦居住种茶。倚邦村最著名的出贡茶的曼松寨现今居住着彝族支系香堂人。莽枝、革登位于象明彝族乡安乐村,元代以前就有傣族、布朗族等居住。莽枝山脚下的曼赛、速底两个寨子,居住着傣族茶农。革登为布朗族语,最早是布朗族居住的地方。蛮砖茶山的曼林寨子现今居住着汉族、彝族和基诺族等民族。蛮砖茶山古茶林是古六大茶山中保存最完好的。

慢撒古茶山在清咸丰之前,是易武茶区最兴旺的茶山之一。慢撒山那时村寨密集,人口过万。在清咸丰之后,慢撒衰落。慢撒古茶山茶园主要集中在今勐腊县曼腊乡曼洒村,居住着傣族、汉族、回族等民族。据道光《普洱府志》卷十八“土司”记载:易武土把总管理慢撒茶山,并协同倚邦承办贡茶。早期慢撒地区茶叶生产贸易量很大,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火灾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茶叶生产贸易中心转至易武。所以今天提到云南古六大茶山时已经演变为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和易武。

(2)新六大茶山。

新六大茶山中的南糯、南峤、勐宋、布朗和巴达等五茶山,均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景迈山位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

南糯山(当地人又称为孔明山,也奉孔明为茶祖)位于勐海县格朗和哈尼族乡,一共有30个自然村寨,寨子里居住着哈尼族人。根据久居此地爱伲人(哈尼族支系)的父子连名制可推算出,他们已经在南糯山生活了“五十七代之久,也就是在一千一百多年前的唐代南诏时期就开始定居南糯山”。但据哈尼人的传说,他们并不是南糯山最早的居民。他们到达南糯山时,山上已经有被蒲蛮人抛荒的茶园。

勐宋古茶山和南糯山历史一样悠久,位于勐海县勐宋乡,山上以曼垒的纳卡村古茶园所产茶叶品质最好。纳卡村是一个拉祜族村寨,古茶林由拉祜族种植。

布朗山茶园位于勐海县布朗山乡,主要为布朗族人开辟。布朗山乡总人口中65%为布朗族,哈尼族占20%,拉祜族占11.8%。布朗山尤以班章茶山为著名。云南普洱茶“班章为王,冰岛为后”即是指此处出产的老班章普洱茶。班章茶园为老曼峨寨子的布朗族开辟,其后租借给爱伲人栽种。新中国土改后,才划归爱伲人。老曼峨是布朗山最大最古老的布朗族寨子,老曼峨缅寺内石碑记载村寨建于傣历元年(公元638年),至今居住着100多户布朗族人。老曼峨的“古茶园面积3205亩;老班章、新班章曾经是布朗族居住地,后为哈尼族居住地,古茶园面积3000多亩”。

巴达茶山位于勐海县巴达布朗族哈尼族乡。《勐海县茶志》记载:1961年10月在巴达乡贺松寨野生型大茶树群落中考察,发现“最大一株野生大茶树,高32.12米,主干直径1.07米,树冠直径10米……树龄约1700年”。1967年,贺松野生大茶树上部被大风吹断,现高仅余14.7米。“巴达山人工栽培型古茶园有2160多亩,主要分布在西定、章朗、曼佤、曼迈等布朗族村寨”。

南峤茶山今位于勐海县勐遮镇,勐遮是傣语地名,意为湖水泡过的平坝。这里种茶历史悠久,产茶区主要分布在景真、勐瓮、景鲁等傣族人口居多的村寨,主要种植的是乔木型中叶种茶树。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迈山以千年万亩古茶林而闻名,有着“世界茶历史文化自然博物馆”的美誉。这里有在空间上相对集中且成片分布的三片古茶林,即景迈、糯岗和芒景。景迈山的景迈村世居着傣族人,芒景村世居着布朗族人。根据景迈山芒景村缅寺木塔石碑记载:芒景村缅寺始建于傣历57年,即公元695年。据此可以明确,至迟在唐朝时期,布朗族已经在景迈山定居。景迈山布朗族先民与傣族一起,创造了景迈山独特的茶文化景观。

(二)云南茶类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

1.云南重要茶类文化遗产项目的认定。

中国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以普洱市为中心的澜沧江中下游少数民族悠久的种茶、制茶历史孕育了云南风格独异的民族茶道、茶艺、茶俗等内涵丰富的茶历史文化遗产。自“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于201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项目后,2013年又被农业部列为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5年11月,“云南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列为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该项目又于2019年入选第二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1)全球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

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是由普洱茶古茶资源、古茶园生态系统、相关传统知识及其应用和普洱茶文化等构成的农业文化遗产。项目遗产地位于普洱市,包括三大核心区: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千家寨野生古茶林、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困鹿山古茶园和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林。

(2)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云南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

云南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项目遗产地位于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是以高海拔地区古茶树群落优良种质资源利用为特色的茶文化生态系统。遗产地涉及六个乡(镇)和2个农场,核心区位于勐库镇冰岛村。“班章为王,冰岛为后”即是指遗产地核心区冰岛村出产的普洱茶。

2.哺育云南茶类重要农业文化的各民族。

(1)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的世居各民族。

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项目遗产地三大核心区主要为少数民族聚居地。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千家寨茶区,以九甲镇的和平、三台、果吉和九甲4个村为核心区,世居着彝族和拉祜族;据《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志》载,镇沅境内在明代已记载有彝族支系倮倮,是当地土著民族。拉祜族则是在公元10世纪后自洱海区域沿哀牢山两侧和无量山东侧南下,进入镇沅以及普洱等地。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困鹿山古茶园世居着彝族和拉祜族。这里位于茶马古道沿线,困鹿山民世代种茶为生。据《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志》载,彝族与拉祜族等在唐时都统称为“乌蛮”,彝族自唐以前已从楚雄和巍山等地迁入宁洱。至于景迈山,前文已述世居着布朗族和傣族。

(2)云南双江勐库古茶园和茶文化系统的世居各民族。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核心区冰岛村,世居着傣族和拉祜族。傣族自元代至正年间开始从勐卯(今瑞丽)迁入,明成化年间傣族勐勐土司罕廷法命人从西双版纳引进大叶种茶到勐库镇冰岛村培育试种成功。冰岛村成为今天勐库大叶茶的起源地。

二、作为一个文化过程的云南少数民族茶历史文化遗产

遗产其实是一个文化过程,这种文化过程体现为一种传承过程,让一些文化表现形式得到关注和珍视。云南少数民族茶历史文化遗产也是这样一个过程。

(一)悠久的种茶历史遗产

1.茶属植物的考古发现。

1978年,正式由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和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公布仅在景谷发现距今3540万年前的宽叶木兰(新种)化石。云南西南部的野生大茶树,正是由本地区第三纪宽叶木兰经中华木兰进化而来。宽叶木兰化石的发现证明了云南是世界茶树的起源地。

2.茶树利用的历史发展体系。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千家寨2700年野生古茶树、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富东乡邦崴村1000年过渡型古茶树以及凤庆县锦绣茶尊、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林、勐海县南糯山栽培型古茶园等的存在,说明了从野生型古茶树居群、到过渡型古茶树、栽培型古茶树与古茶园等遗产以及改造后的生态茶园,形成了云南茶树利用的历史发展体系。

3.茶树优良品种的培育。

(1)国家审(认)定品种。

在长期的茶树驯化和栽培过程中,云南少数民族培育出的勐海大叶茶、勐库大叶茶、凤庆大叶茶等茶树品种,在1985年被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

第一,勐库大叶茶(GS13012-1985)。勐库大叶茶是有性系,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产量较其他品种高37%-65%,内含物质丰富,最早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自西双版纳引种。当时土司罕廷法命人带回茶籽200多粒,在云南省双江县勐库镇冰岛村栽培繁育成功150多株。“经繁殖发展,清朝至民国初,逐渐扩大到坝卡、懂过、公弄、邦改、邦木、邦协、勐库、勐勐等地,其他地区有零星种植。土司时期,茶叶已成为土司向农民派捐的重要物资之一”。勐库大叶茶自清代已开始在云南各地广泛引种。新中国成立后,勐库大叶茶在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海南省也有较大面积引种。

第二,凤庆大叶茶(GS13013-1985)。凤庆大叶茶原产于凤庆县,属于有性系,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凤庆古为浦蛮之地,《凤庆茶叶志》载:“濮人是凤庆最先发现和利用茶的祖先,也是最先将深山野林中的野生茶移植于房前屋后种植的祖先。”凤庆县马街彝族乡华峰村香竹箐锦绣茶尊风景区有一株大理种古茶王树,树高10.06米,根径1.84米,径围5.84米。1986年中山大学叶创兴博士实地考察后提出该茶树是目前存于 地 球 上 的 最 粗 大 茶 树。凤 庆 茶 树 栽 培 历史悠久,在长期对野生茶和过渡型茶树驯化栽培的过程中,培育出了今天遍及当地山乡的凤庆大叶茶。凤庆大叶茶在云南西南部茶区有广泛种植,四川、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区都曾经引种。

第三,勐海大叶茶(GS13014-1985)。勐海大叶茶原产于勐海县南糯山,又名佛海茶,是有性系,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勐海大叶茶单产比其他地方品种高39%,分布面积占全县茶园面积的90%,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四川、广西等省区有引种。勐海县南糯山茶树栽培历史悠久,山上有一株栽培型勐海大叶茶古茶王树,树高5.3米,树冠直径9.35米,主干基部直径0.76米,树龄约800年左右。

(2)地方群体品种。

云南少数民族在长期的茶树栽培过程中,还培育出了很多地方群体品种。上文提及的古(新)六大茶山等地主要培育有以下品种:

第一,景迈茶。原产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景迈山,是有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面积千亩以上。景迈茶适于制作为普洱茶、红茶等茶类,品质优异,历史悠久。

第二,攸乐茶。原产于景洪市基诺族乡,是有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每年2月底或3月初即可开采,面积约有千亩以上。

第三,易武绿芽茶。原产于勐腊县易武镇,是有性系,乔木型,大叶类,早生种,综合抗病能力强,在勐腊县分布广泛。

4.茶树栽培传统农耕技术。

云南古茶山从茶树种植的地块选择、茶树繁育到茶园管理等各环节均体现了高超的生态智慧。

(1)地块选择。

“高山云雾出好茶”,云南古茶山茶树种植通常都选择在林木多、雾露多、日照早的一定海拔高度范围内的向阳山坡上,最好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山坡(坡度不能高于25度)充足的光照,使得茶芽柔嫩,芬芳物质增多。林木多的山地,平时云雾多,泥土下水分也比较多,空气湿度大,非常有利于茶树生长。

(2)种植方式。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冰岛村传统上使用茶籽播种栽培。茶农将成熟茶籽采收后,用水选法将空籽除掉,开挖纵横各2尺许的坑穴,每一坑下籽一掬,覆土1寸左右。第二年雨水来临时进行分植,第三年便可采摘。

(3)茶园管理。

云南古茶山茶园几乎都不进行中耕管理,主要采用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对农药依赖性小。同时采用茶园覆盖、茶园间作、肥塘管理等茶园管理技术,走茶、林、果复合生态茶园道路,提高茶树抗寒防冻能力。

茶树施肥不用化肥,在一定历史时期曾使用羊粪等农家肥。当代主要靠自然落叶、草本层和行走其间的牛粪等提供营养,或用腐殖质较为丰富的“黑土”与茶园土壤进行调和。

茶园除草采用人工除草。在太阳最烈时用锄头人工铲除草根,晒干后堆捂于茶树根部作为肥料。每年适当修剪茶树杈枝。

(二)悠久的制茶历史遗产

1.历史悠久的普洱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

普洱茶采用晒青工艺制作,是中国茶叶加工工艺所独有。明代李元阳在《嘉靖大理府志》(1563)物产中记载:“茶(点苍,树高二丈,性味不减阳羡,藏之年久味愈胜也)。”此文献反映了晒青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工艺特点,同时也表明早在明代即有晒青工艺普洱茶存在。

2008年,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经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申报,2008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技艺与地方民俗紧密联系在一起。采摘前有祭祀礼仪,然后在特定地点和时节进行人工采摘,经杀青和揉晒环节,以特定工艺将鲜叶加工成晒青茶。之后蒸压成型,再干燥、包装,将晒青茶制成各种成品茶。

2.云南少数民族贡茶与名茶。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民乐镇大村村秧塔白龙须贡茶、勐腊县倚邦茶山的曼松贡茶和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碧溪镇须立贡茶等是在《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志》《勐腊县志》《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志》等地方志中有明确记载的清代贡茶。民乐镇大村村秧塔主要居住着彝族茶农,倚邦茶山曼松寨居住着彝族的支系香堂人,碧溪镇须立茶山居住着哈尼族茶农。他们至今守护着曾为清代贡茶的古茶园。

另外,勐海南糯白毫、下关苍山雪绿、绿春玛玉茶和镇沅砍盆箐、马邓茶等少数民族地域优质茶叶在1981年均被“(81)云外茶技字第101/18号”认定为云南省名茶。

(三)丰富多彩的民族茶俗

云南茶历史文化遗产涵盖了布朗族、彝族、傣族、哈尼族等多民族的茶文化体系,孕育了多彩的民族茶俗。例如:布朗族有传承至今的糊米茶、明子茶和竹筒蜂蜜茶等茶俗;布朗族和德昂族均有酸茶制作技艺,其中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入选2020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傣族有糯米香茶、竹筒茶等茶俗;傈僳族响雷茶在制作过程中会发出响雷一般的声音,独具特色;白族三道茶历史悠久,知名度很广;哈尼族土锅茶、基诺族凉拌茶、佤族的烧茶、擂茶,以及藏族、纳西族的酥油茶等茶俗都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三、云南少数民族茶历史文化遗产价值

(一)历史文化价值

茶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性元素之一。云南少数民族茶历史文化遗产的形成,反映了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缔造过程中,因茶叶生产、加工制作和销售等各环节发生的历史联系,也体现出云南少数民族在边疆开发过程中的历史贡献。

人们凝视遗产,其实也是在对遗产的价值与意义进行不断的建构与重构。云南少数民族茶历史文化遗产的古茶林、传统村落、传统制茶技艺和民族茶俗等不仅被历史文化实践所塑造,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社会文化符号,承担着中华民族共同体代际间文化传承的历史任务。

(二)生态文明价值

云南各民族茶历史文化遗产悠久的历史、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传统绿色农耕栽培技术等遗产特征构建了它多样的生态文明价值。云南古茶山“远看是森林、近看是茶林”的独特茶文化景观,以及突出的生物多样性特征,展现了遗产极高的生态环境价值。千年万亩古茶林和传统村落、传统制茶技艺以及民族茶俗等也同时获得了被“游客凝视”的生态旅游价值。

云南各民族茶历史文化遗产从茶树栽培、种植到茶园管理等各环节均体现了少数民族传统的生态智慧,这也构建起了值得代际传承的生态教育价值。云南古茶山茶树栽培管理无农药、化肥依赖性,主要依靠传统绿肥、有机肥等补给植物营养,通过生物多样性防治病虫害。这些传统的农耕技术蕴含的传统农业生态智慧正散发着符合当代生态价值的科学意蕴。

云南各民族茶历史文化遗产结晶——高品质、无污染的古茶产品,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人与环境的协同进化,成为生态高效的绿色产业,不仅保证了遗产地居民的食物与生计安全,同时也展现了茶历史文化遗产的生态经济价值。

(三)乡村建设价值

云南各民族茶历史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乡村建设价值。乡村建设是乡土中国的亘古话题。云南各民族茶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可持续的生态经济价值,因此以绿色古茶产业引领新时代云南乡村振兴,做强绿色茶产业是云南传统茶区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尤其是云南已经被列入全球和中国茶类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两个项目,遗产价值已体现为权威化的特定国家叙事,促进了乡村建设中茶历史文化认同的传承。

四、结语

云南各民族茶历史文化遗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澜沧江两岸众多的古茶山、国家认定的茶树品种、普洱茶传统制作技艺和多样的民族茶俗见证了:正是布朗族、彝族、傣族、哈尼族、德昂族和基诺族等多民族,共同创造了云南茶历史文化遗产。其中古茶林独特的农业景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传统绿色农耕栽培技术、传统制茶技艺以及多样化的民族茶俗,展现着它与众不同的一系列价值与意义。云南各民族茶历史文化遗产正在新时代背景下持续地创造和再造着一系列关于过去和现在的社会关系、社会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

猜你喜欢
布朗族茶山普洱
布朗族民歌
在普洱半山酒店寻找诗和远方
绿色是普洱的底色
茶山自拍
茶山仙境
快乐茶山行
布朗族音乐文化探究
一杯普洱的姐妹情怀
少数民族音乐
走进布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