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叶凡
(南京艺术学院 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要想了解“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首先应对其进行词源考察。针对文化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讨论,一直以来,人们看法不一。文化一元论认为全世界的文化都是以欧洲为中心的。这是西方一直以来普遍认同的观点,随着二战结束后各国经济的复苏,原先相对单一的民族及文化身份逐渐被打破,传统的一元价值观和同化主义不断被质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西方文化以外各国各民族文化的价值,并逐渐开始认同多元文化的观点。“多元文化”这一术语最早是1915 年于美国犹太人学者霍拉斯·卡伦的《民主与熔炉》一书中出现的;并且他还在《文化与民主》一书中从人类学的角度对多元文化主义进行了阐释,其是指在一个国家、社会或种族群体中所存在的多种文化的总称。随后,1916 年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在全国教育协会的一次讲演中再次提出了“多元文化”的观点,一时间,多元文化思潮在美国广泛传播并引起许多人的关注。具体来说,多元文化是指在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域范围中存在的相互独立却又相互影响的众多文化现象,这些文化现象包括经济、宗教、语言、文化等一切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的诸多方面。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世界上的各种文化都在发生交流、融合或冲突等互动现象。总的来说,多元文化强调了不同文化和不同种族之间的共存是必要的,它是多种文化并存的现象,具有多样化和差异性的特征。并且多元文化更加强调多种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它们必须在一个不被质疑的群体中相互依存,相互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多元文化主义的思想在文化、音乐、教育等领域的影响愈来愈广泛并逐步演变成一种国际化的浪潮。尤其是进入21 世纪以来,多元文化音乐的理念已在全世界音乐教育领域广泛传播,其中,美国音乐人类学学科的发展、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以及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多元文化现已被人们看作是客观事实,其在作为一种理论的过程中,人类学对“他者”的研究对多元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那么人类学中的“他者”是指什么?洛秦认为,在20 世纪之前,“他者”的概念相当于以“西方”为中心的边缘地区,即“非西方”;到20 世纪30 年代,人类学家又在“非西方”边缘里分出农村人群体和少数民族群体的“他者”;之后,随着人类学将目光投向原本被忽视的城市,就又出现了城市中的移民、难民、女性、儿童等弱势群体的“他者”。由此可见,多元文化核心理念中平等性和差异性的直接来源是人类学对“他者”的认识,并且通过对“他者”文化的逐渐深入了解,认识到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值得被尊重的,“多元文化”就是要把每一个人还原到社会中的一分子中去。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教堂里的音乐只是为教会服务的,是宗教的附属物,其只能作为社会功能而存在,社会上各阶层的人到教堂中都是作为音乐会的参与者而不是听众;其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与发展,音乐才开始发挥自身的审美价值,其重心由教会和宫廷逐渐转向中产阶级;并且音乐不再是贵族阶层才能享受到的奢侈品,只要买门票,任何人都可以去音乐厅聆听音乐。从音乐面向群体逐渐转变到公众这点可以看出,社会上的每一个人,不论贫富贵贱都有欣赏音乐的权利,这也为推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音乐人类学的前身是“比较音乐学”,它于1885年被奥地利音乐学家阿德勒在《音乐学的范围、方法和目标》一书中明确提出,并将其界定为“从人种学的角度对民族音乐进行比较研究”的学科,从而确立了该学科在音乐学中的地位和价值。其后在1950 年,荷兰学者孔斯特将“比较音乐学”更名为“民族音乐学”,标志着这一学科发展进入到以美国为中心的民族音乐学阶段。坚持这一学说的音乐家们把研究重点放在音乐学上,以音乐学为主要根基,同时吸取民族学、人类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1964 年10 月,美国音乐人类学家梅里亚姆在其著作《音乐人类学》中首次提出音乐人类学这一概念,他把音乐人类学定义为“文化中的音乐研究”或者“作为文化的音乐研究”,是研究人类的一切音乐活动与音乐行为的学科。20 世纪70 年代美国人类学家厄博斯提出“文化相对论”的人类学观点,其认为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特性和价值,都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与其经济条件相适应的。一些学者们主张在文化相对思维的基础上,也要把民族语境中的音乐作为研究重点,相对于乐音的基本结构构成来看,更应该注重在文化中音乐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中所起到的作用。
从上述可以看出,人类学的发展为音乐人类学的研究动向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音乐人类学以文化人类学为原则,它的核心思想是把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来看待,再加上音乐人类学的研究是不能脱离文化相对论来空谈的,在诸多因素的促成之下才形成了多元文化观。这种理念会帮助我们“从文化上去理解人类的各种音乐行为,并理解在人类生活中音乐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艺术、宗教、技术、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关系,因此,音乐人类学突破了西方传统音乐学理论的局限,将音乐的理论意义扩展到广阔的全球人类生活的视野中。”音乐人类学将视野投向文化现象,不同的音乐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基于文化平等的理念就要求我们对每一种文化秉持一种相互尊重、相互欣赏与相互理解的态度。在音乐人类学观念的渗透下,世界多元文化的观念和价值观被普遍接纳,所以说,音乐人类学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学科基础。
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后工业时代,它是相对于工业社会的现代主义而言的,是后工业社会的文化新思潮。它们二者之间的区别不是字面上时间意义的先后,相反,这两者是冲突并存的。现代主义强调科学真理,善于发现一般规律。而后现代主义中的“后”字体现了对现代观念的批判,其是对社会各种弊端反思的结果,强调个性的解放。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主要包括在欧美兴起的“后结构主义”和在美国盛行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两大部分。前者以德里达、福柯、利奥塔为代表,认为现代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控制和统治的形式;后者以哈桑、格林布拉特、格里芬为代表,主张构建一切相对且多元化的文化语境。
后现代主义在文化领域坚持差异性和多样性,对以科学理性为主导的现代性思想进行批判,倡导多元文化主义,尊重各种文化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可以说,“多元”是后现代主义的关键词,“元”即“本源、本质”,后现代主义差异观认为,在世界音乐文化中,“元”具有多样性。也就是说,世界各地各民族的音乐文化都有其各自的根源,而不是“一元论”所认为的世界上的事物的本质是单一的。而音乐文化也只是许多特色文化中的一种,其独特性构成了多元音乐文化中的每一元,并且音乐文化中的每一元都是在不断变化着的,没有一成不变的实体存在。那么,每一种音乐文化的历史本身就存在着多样性,它们时刻在变化着并和其他音乐文化进行不同程度地交流与融合。尽管如此,音乐文化之间的差异还是存在着的,其各自的独特性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维护多元音乐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就是要看到各音乐文化的内在价值,共享全世界音乐文化。
那么导致中西方音乐文化差异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其一,在对万物本源的认识上,中国音乐文化自古以来就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反对将人与天割裂来看待,认为人与天应该和谐相处,并逐步达到统一的状态。这种精神对我国的舞蹈、绘画、音乐、诗歌等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此奠定了中国音乐发展的轨迹,始终贯穿着人与世间万物相适应的关系法则。而西方音乐文化则相反,自从毕达哥拉斯把万物之源归结于“数”时,就标志着西方古典机械宇宙观的形成,例如音程、音乐时值的划分、五线谱等表现形式都体现了“数”在音乐中的运用,这便使得西方音乐文化中处处都显示出科学严谨的结构体系。其二,中国音乐文化强调道德实践,亲力亲为,例如在戏曲音乐中,音乐性格贯穿于整个戏曲艺术之中,从而使得中国戏曲音乐不仅具有旋律的曲折进行,还有了抑扬顿挫的节奏变化,这就使得它的音乐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节奏感在整个戏曲演出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为“唱、念、做、打”的律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并且也形成了跌宕起伏的音乐意味;而西方音乐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宗教和科学,自中世纪起,基督教开始兴起,基督教徒们便利用音乐和建筑等艺术来宣传宗教的神圣和高贵,音乐也因此得到推动和发展。与此同时,宗教精神对科学求真务实的态度又使得西方音乐的形式技巧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从而使得西方音乐文化处处都体现出严密工整的形式体系。其三,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注重吸收与融合,中国不是民族的国家,是文化(文明)的国家,中华民族是文化的概念。中华文化的传统不是由汉族这一个民族发展而成的,而是由多个民族相互沟通,不断来往而形成的多民族的文化传统。汉族不会因为自己民族的音乐文化与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不同而强迫其改变,也不会因为自己民族的强大,通过武力来抢夺其他民族的人把他们当做奴隶。这种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和西方文化具有明显的差异,欧洲所有国家是建立在民族的基础上,其所具有的最大特征是纯正性(血统性)、排他性和扩张性。在巨大征服欲望的驱使下,近代西方许多国家凭借掠夺抢杀来获取殖民地,提升民族地位,称霸世界。尽管一直以来许多人提倡“欧洲音乐中心论”,但中国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借鉴、吸收和容纳异民族文化,建立了牢固的文化根基。同时,随着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一元化的解构,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必须要建立一种多元平等的民族意识。后现代主义思潮强调文化的个体性、差异性和多元性,以多元视角和思维推动了边缘文化及多元文化的发展,并成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理论依据和思想基础。
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成立于1953 年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会议的主题是“音乐在青少年和成人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ISME 自从成立以来,每届会议的主题都是围绕当今全球音乐教育发展的整体动向以及国际教育组织制定的相关目标和规划设定的,会议主要通过各种学术期刊、网络以及纸质媒介等渠道推广普及。
1967 年,音乐教育史上著名的唐哥伍德会议在美国召开,会议最后的宣言成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里程碑式的文献,宣言明确提出要把所有时期,各种风格、形式和文化的音乐都纳入学校的音乐课程中,这也和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理念相一致。1990 年学会成立了一个世界音乐咨询小组,专门负责世界文化音乐政策的研究。音乐教育要面向世界,尊重多元文化的发展,提高各民族对音乐文化的认同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的世界宣言》相一致的是,ISME 在1994 年第21 届国际大会上通过了《促进全球音乐教育的信仰宣言》,向各成员国发出振兴音乐教育的呼吁:“全世界所有音乐均具有其合理性,应尊重各种音乐的价值。”这一宣言既体现了学会的核心诉求,也在向全世界号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同时也明确了ISME 在全球范围内促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信念和追求。后两年,学会组织了一个名为“ISME 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的小组,该小组拟定出一个关于音乐文化的政策文件,该文件对音乐教育中各民族文化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等都做了详细的说明,并呼吁各国的音乐教育界把这项政策予以推广贯彻,自此学会向国际音乐教育界正式提出了“世界音乐”的概念。ISME 一直以来都用全球化的视野思考当前和未来音乐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国际音乐文化的交流和传承,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21 世纪,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音乐人类学、后现代主义思潮以及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组织的影响下发展迅速,为世界音乐教育带来了一次巨大的革命,并将人们的视野从音乐以欧洲为中心转向世界多元文化,这也为世界音乐教育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