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杰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钢琴归属于音乐艺术,很多学生选择这门课程源于对音乐的兴趣以及喜好,毕竟钢琴素有“乐器之王”之称,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教学内容过于枯燥、曲目过于陈旧,很多学生更愿意通过网络来下载自己喜欢的音乐曲子。这一现象的发生,是因钢琴教学内容不够现代化,时代在发展,音乐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因而,教学内容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保证钢琴教学内容的实效性,才能满足当下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审美观念的需求。
现如今,很多高校对于钢琴教学的模式形式单一,通常就是传统的“灌输式”“注入式”等,教学模式过于陈旧,缺乏一定的开放性和多样化,不能满足当下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此种教学模式下,钢琴教学的重点专注于技巧专业化的训练,对于钢琴中音乐文化的教育却少之又少,学生对于钢琴的学习往往依托于教师个人的见解,导致学生对钢琴方面的学习只能是模仿式学习。师生之间没有形成强关联,没有做到交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模式。长久以往,学生对于钢琴这门艺术类的课程,没有培养出自主探究的能力,亦没有独自创作的能力,不能培育学生独立的音乐体系的形成,对于学生钢琴实践创新能力有一定障碍性。
教学过程中,因为时间、场地、设备的原因,让学生不能够真正地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钢琴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理论知识只是其中的基础,钢琴演奏技能才是重点。传统教学理念下,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教学实践的重要性,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际钢琴演奏才能体会其中的技巧技能、音乐的感悟,与音乐产生共鸣。因此,教学设备、场地的充足才能保障学生能够在拥有扎实理论的基础上拥有出色的钢琴演奏水平。
目前国内钢琴教学缺少多元文化的渗透。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弹奏技巧的学习,而没有在钢琴的教学中渗透多元文化教育。在以往钢琴教学方案的设计中,更为注重学生识谱、读谱、视听、弹奏指法的教学,对于钢琴发展文化没有更多深入的讲解,导致学生对于钢琴会而不通的现象发生。很多学生钢琴弹奏技巧娴熟,但却没有艺术的文化内涵,使得钢琴的演奏缺乏艺术感的共鸣,会使学生容易进入疲劳期、瓶颈期,过早地触碰到学生自身艺术发展的上限,导致学生钢琴技艺难以精进。
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目标对于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转变,以培养学生全方位综合性素质为基准,对于钢琴教学的评价体系有了新的目标方向,需要构建全方位、深层次、广视角的教学评价体系。目前国内高校钢琴教学评价体系未做到及时更新,没有做到与国际音乐教育相连接,教学评价体系过于单一。教学评价体系主要是参考演奏难度系数来作为衡量标准,这种现象导致学生在日常钢琴的学习中更注重钢琴技巧的练习,学生自身对于钢琴艺术文化的理论知识没有足够的重视,以及深入的了解与探索,这对于学生自主思维的发散以及创新性思维的形成有不利的影响。
钢琴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较为漫长并且十分复杂的过程,要学好钢琴演奏,就需要从基础开始,一层一层地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按部就班地去学习。教师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改变教学理念,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以学生的钢琴水平为出发点,根据音乐知识来设计教学方案以及教学模式,能够不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式教学。在钢琴教学中注重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能够促使学生对于钢琴的学习产生一定探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地融入到音乐的情境中去,能够在音乐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内在美,能够引发思想的共鸣,能够将音乐教育融入到钢琴教学中去。音乐教育在钢琴教学中的渗透能够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能够在音乐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内在美,能够将体会到的感受运用到音乐创作以及演奏中去,促进学生的作品创新能力以及演奏能力。
钢琴的理论知识对于大学生来说过于枯燥,久而久之,导致很多学生只注重钢琴的演奏技能,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十分抵触。因此教师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原本枯燥难懂的音乐理论知识能够变得更为形象具体化,充满趣味性,也能够快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钢琴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将所讲内容通过有趣的图片、动画或者视频的形式播放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钢琴弹奏的积极性,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钢琴学习的兴趣。也可使用游戏化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具有参与感,对于音乐的感知更为强烈。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独立的个体,教师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来进行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需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启发教学方式,能够促使学生从自主探究中体会到钢琴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提高学生思想上对于钢琴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从而通过认知的改变来促进学生钢琴演奏水平的提升。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引导者角色,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法,使学生们的钢琴演奏的技能水平得到提高,还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例如,教师在教授《黎明》这首曲子时,运用启发式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引导,让学生能清晰认识这首贝多芬奏鸣曲的创作历程以及曲式特点,从而利用这首奏鸣曲背后所涵盖的艺术文化去促进对这首奏鸣曲的学习激情,更好地演奏带有艺术气息的作品。
钢琴本身就带有一定伴奏属性,对学生的教学中采取即兴伴奏的教学模式,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打破了传统教学氛围的枯燥性,能够将复杂的教学内容变得更为趣味化和简单化,能够激发学生对钢琴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性,有利于学生学习思维的拓展,对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最终也能够提升学生钢琴演奏的综合能力,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利用教学设备,鼓励学生勇敢地进行即兴伴奏的表演,教师给学生选定一些即兴伴奏的曲目,让学生通过弹奏即兴伴奏的曲子来领略音乐的内在美和音乐中音符的律动性,提升学生对于钢琴的演奏兴趣,促使学生通过不断地练习感受音乐的艺术感,提升音乐素养。同时,在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规律和技巧以后,鼓励学生进行即兴创作,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旋律或者和声,让学生自己去感受,通过感受进行即兴创作。在学生即兴创作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理论知识中和声与旋律的掌握,能够熟练地将这些理论知识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出来,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想象能力,以及音乐感知能力和创作能力。
现如今,音乐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改革对人才的需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认识到新媒体技术的优势,能够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去,提高学生对于钢琴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利用VR 设备,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钢琴演奏现场的氛围,能够带给学生更多感官上的刺激,现场音乐的氛围能够使学生建立更多的自信心,让学生遨游在音乐的海洋里。
高校大学生基本都属于成年期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教师根据大学生的这些身心特点,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设置竞赛模式,展开竞赛教学,设置一定的奖励,能够促使学生具有高昂的竞争心,提升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设置分组时,可将相同的钢琴作品布置给不同的小组,让每个小组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对这首作品进行创新,限定一定的时间,最后再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演奏比赛。剩下的小组对演奏小组的作品进行分析,取长补短,查缺补漏,能够练习学生的听觉以及熟悉音乐作品中的旋律,能够明确地辨别音符的差别,以及所演奏曲子的逻辑性节奏,尤其是不能有错音、弹错的情况以及音准问题,这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钢琴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习钢琴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去进行钢琴演奏,实现钢琴的演奏价值。在现如今音乐教育背景下,钢琴的教学体系应该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在音乐教育视域下,不仅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学生也要改变以往只注重钢琴技巧的理念问题,结合新型的教学模式去展开钢琴课堂的教学。采取先进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授课,能够促使学生钢琴演奏能力的提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校园钢琴比赛,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多的现场演奏机会。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现场钢琴演奏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心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音乐表达力的提高,实现钢琴教学中音乐教育的完美渗透。
教育不断改革,推进了钢琴教学模式的改革,在现如今现代化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能够清晰教学的主体问题,能够根据学生个性的差异性来进行钢琴教学。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能够保障学生个性发展,打破以往的一刀切教学模式,能够在问题的讲解中融入个体差异性,依托启发性原则对学生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层次教学。在此过程中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养成爱学、肯学、会学的能力,提升全体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以及钢琴理论知识,从而促进钢琴教学的改革以及提升钢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多样化的评价体系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以往单一性的教学评价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下钢琴实际考核要求,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来确定评价的衡量标准,完善评价体系的多样化。对于形成性评价,不仅要包括演奏能力、还要包括理论知识、相关的笔试成绩、以及学生对于艺术史的了解程度等等。对于学生的日常行为也要作以参考,学生平时的学习状态以及音乐的表现力等等,采取定期抽查的形式,结合期末考核成绩,能够对每个学生做出最公平公正的评价。在评价的主体上可以采用自评、师评、互评,保障了评标体系的公平性原则。
总而言之,高校音乐教育钢琴教学模式的创新,不仅需要教师改变教学理念,还需要教师不断根据实际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不断完善教学模式。钢琴教学模式,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针对每个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式教学,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利用教学实践让学生通过钢琴演奏练习,来促进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提高和钢琴演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