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楠
(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 辽宁锦州 12100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条件得到了提升,同时面临的挑战也是十分严峻的。学生的肥胖率、近视率居高不下,身体素质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学校体育对于改变这一现状具有一定优势,但因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以及教学模式的单一、落后,不论是体育教师,还是学生,积极性都尚未被激发,导致学校体育的教学效果不佳。鉴于此,改变传统应试教育坚持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根据素质教育、健康中国等战略,对教学模式加以创新,研究顺应时代发展,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成为扭转这一局面的关键。但由于学校与学校之间存在差异,如何选择适宜的体育教学模式成为体育教学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难题。
通常情况下,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分为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体育教师会在正式开展课堂教学前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目标,并向学生转达,以便让学生知晓课堂上要掌握的内容。然后,教师会借助讲解法和示范法让学生理解所学技术动作的前后逻辑以及发力原理,再用完整法、分解法、纠错法,在逐步深化学生对于技术动作理解以及掌握的同时,找到不足之处,在第一时间加以纠正。最后,体育教师要以分值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出总结性评价。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体育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居于主体地位。学生则只是教学知识以及教学理论的被动接受者。在这种模式下,体育教师对于课堂进程、内容等具有绝对的把控,这可以保证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推行,有利于运动技术的传授以及学生对于相关知识、技能、技术的掌握,对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其不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压制,导致学生一旦没有外力的作用就会放弃参与体育运动,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形成体育运动的习惯。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推进,现代体育教育从最初使学生掌握体育技术动作,转移为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强调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形成定期参与运动健身的习惯。在这种形势下,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能够保证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目标、任务得以顺利实现,使学生的体育健身以及体育学习需求得到满足。可见,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加快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型是当代体育教学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现代体育教学中,不同的教学模式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和功能。根据教学功能的不同,现代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成果可具体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侧重技能学习,旨在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动作技能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以此来保证学生的运动水平得以提高。第二类侧重情感体验,旨在激发学生体育参与和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以此来保证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和心理素质的提高,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实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第三类侧重提高身体素质,旨在改善学生体质,养成体育运动习惯,实现健康发展。其中,侧重提高身体素质类教学模式的种类相对较少,主要原因是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单靠体育课堂难以实现,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支持。
新教学模式绝非凭空产生,而是基于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当下体育教学需求进行的革新。所以,新教学模式势必可以为现代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助力。新课标强调,坚持以学生为主。新教学模式尽管在形式、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其有一个共同点,即坚持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个性,因材施教。一方面,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激发出来,在自我意愿的驱动下主动学习、思考、练习,掌握一定学习方式;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定期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进而得以践行终身体育理念。此外,还有利于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语言交流等能力。总而言之,新型教学模式符合现阶段学生以及体育教学需求,可以保证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成为能力突出的社会主义新人。
体育教学模式创新成果转化的动力不足,原因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为外部因素,即国家所制定的宏观教育政策,由相关政府部门所颁布的政策本身所代表的便是国家对于教育所持有的态度与要求,但由于部分学校对国家政策的理解不当,导致体育教学改革难以落到实处。不仅如此,教育部门制定的管理制度存在不足,造成体育教学成果转化推广的过程中难以充分协调各部门之间联系。其二为内部因素,即教师的能力素质,教师本身所具有的职业素养以及教育能力能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充分体现,但由于部分教师在学生时期所接受到的教育为应试教育,因此在学习能力的培养方面也存在一定不足,只知理论,缺乏实践经验,以至于入职教师岗位后,无法将所掌握的教学模式创新成果活灵活现地展示给学生。因此,虽说我国所获得的相关创新成果数量众多,但真正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运用到创新成果的优秀案例还十分稀少,尚未达到最初预想的体育教学改革效果。
体育教学模式创新成果的转化是一个连续运行的过程,也是各相关要素协同运行的过程。现阶段,我国体育教学活动与研究活动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虽然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成果众多,但对实际教学活动没有产生影响,即体育教师依然沿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不到位。教学管理部门所制定的政策以及制度都会受到体育教学产生影响,教学模式转化也不例外。在体育教学模式转化过程中,教学管理部门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这使其面对繁杂的体育教学管理工作时分身乏术,难以将管理功能发挥出来。尽管教学管理的相关部门意识到了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性,也鼓励学校采用新型教学模式,鼓励相关体育工作者根据实际需求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但其尚未健全体育教学模式转化的运行制度、环境等,使得这种转化还只是停留在口头,尚未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在制约我国体育教学模式转化的众多原因中,教师的价值取向属于重要原因之一。体育教师在研究体育教学模式的实际过程中,由于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作为指导,导致其对体育教学成果转化目的产生错误的理解,这使得部分体育教师只重视“量”而忽视“质”。此处的“量”主要指的是部分体育教师为了能够获得学术成就一味地追求创新数量,导致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并不适应用现代体育教学,难以实现转化推广,使大量所谓科学的体育教学成果不得不被搁置,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3.1.1 政府支持体育教学模式创新成果转化动力机制的运转。
在推广某一新鲜事物以及新鲜理念的过程中,政府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推动转化进程重要动力之一。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往往是基于宏观角度,不仅立足于当下,还取决于未来,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对于普通民众而言,由其发布的相关信息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很容易获得社会、学校、教师、家长的认可。由此可见,政府的政策起到风向标的作用,可以引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具体到教育领域,政府的政策会引领各高校向政府所主张的方向进行调整。在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化过程中,高校也会根据教育部门的政策进行转化工作。鉴于此,相关政府部门一定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制定相应的制度以此来为教学成果转化推广提供便利。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还要注意加大资金投入,以此从物质上保证体育教学模式的最新成果得以转化,促使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此外,政府可以通过组织学术交流会,邀请媒体进行宣传,对学校及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等途径,改变这部分人群的看法,让其意识到体育教学模式成果转化的重要性,进而为体育教学模式成果推广活动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3.1.2 学校引导体育教学模式创新成果转化动力机制的运转
学校具有一定约束力,可以为体育教学模式转化与推广提供一定便利。应将该机制的构建纳入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之中。通过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对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化过程加以规范,保证转化动力机制可以实现持续良好运行。与此同时,各个学校在推行新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做好长期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对现有管理制度以及体育设置加以完善,以此来构建出符合本校特色教学模式转化推广的动力机制。
体育教学模式创新成果转化的运行机制,主要指的是体育教学模式转化的内在功能和运行方式,是对体育教学模式转化起到引导和制约作用的决策,也是各项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区别于科技成果的转化机制,教学创新成果的转化主要依赖教学实践。因此,教学成果要想实现有序转化,一定要服从运行机制,即要遵循教学管理部门在组织管理、教学体制等方面的原则。一方面,相关部门的支持是体育教学模式转化运行机制针对于有关人群顺利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这项工作可以为体育教师在转化推广体育教学模式的初始阶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其对体育教学模式创新理念有更为深入且准确的理解,进而激发教师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体育教师的考核制度加以改善,更多采取带有竞争性的评价手段,以此激发体育教师的教学热情,使其更加关注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效果好,进而对于现有的教学模式加以筛选。例如,淘汰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采用手段灵活、内容新颖的教学模式。这样可以在极大程度调动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的积极性,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消极影响,以此来保证我国体育教学改革得以深化,教学成果转化推广工作得以保障。
体育教师一定要摆脱“重学术、轻技术”目标观念的影响。如若不然,体育教师会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在提升教学成果数量方面,难以结合教学实际来创新教学模式,致使教学模式难以实现转化,即难以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实际应用。要想体育教学模式的成果可以真正在体育教学中加以应用,可以为体育教学提供便利,首要解决的问题便是转变教师的学术理念。而要做到这点,需要学校领导意识到传统观念的弊端,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教学成果转化对于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的意义,这可以对一线体育教师起到目标激励作用。因此,学校领导和教师都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和目标,这样才能使激励机制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保证教学成果转化工作得以持续推行。
此外,还需要科学且规范的激励机制,以此来为体育教师转化教学模式创新成果营造浓厚的氛围环境,这有利于吸引更多体育教师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教学成果转化之中,推进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鉴于此,尽快创建一种得以高效且协调运转的激励机制,就成为体育教学模式创新成果转化推广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必由之路。具体来说,激励机制根据形式不同可划分为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两类,这两种激励通常同时使用。其中,物质激励主要指的是在物质上给予在创新教学成果方面成功转化的体育教师奖励;精神激励主要指的是以某种形式来对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加以肯定,以此来促使其在精神上可以获得满足感和荣誉感。具体来说,在体育教学模式创新成果转化工作中,学校可以邀请作出突出贡献或者取得较好效果的教师进行讲座分享,为体育教师搭建可交流经验的平台。此外,这也可以激励其他教师的参与积极性,有效吸引更多体育教师参与成果转化工作,有力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