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协同教育拓展系统的运作机制与实施路径研究
——基于三螺旋理论模型视角

2022-10-31 13:08柯丽菲
市场论坛 2022年2期
关键词:协同主体系统

赖 敏 柯丽菲

创新驱动是中国经济面对“新常态”的一项重要战略。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部署;党的十九大进一步要求“更加注重创新驱动”。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6〕35号),系统部署“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等相关工作。201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国发〔2017〕37号),提出要充分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潜能,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进一步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为更好地发挥重要人才的支撑作用,切实助力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也开展了持续实践。2010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提出: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被视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政府层面的首个纲领性与指导性文件,也标志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家层面的推广。2013年,教育部颁布《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教改〔2013〕1号),明确指出要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总的来看,我国不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与改革,在提升高等教育总体发展水平、推动高校学生创新发展与创业就业、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等各方面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同时要看到,从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现实情况可见,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成效仍然未达到预期目标:一是从创业情况看,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就业蓝皮书:202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19届我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5%(其中本科生比例为1.6%,高职毕业生为3.4%),与欧美等发达国家20%至30%的高校学生创业比例相比差距较大。二是从创业方向看,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主要集中在教育及职业培训、文体及娱乐、零售业等较为初级的行业领域,从工作岗位看主要从事摄影师、自由写作、销售及电子商务等,工作内容的创新因素与科技含量相对较低。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因此,文章尝试从新时代背景下,基于拓展的“三螺旋理论”模型,构建涵盖“政府+高校+企业”的高校创新创业协同教育拓展系统,研究识别该体系协同运作的驱动机制、协同模式与实现路径,并进一步明确各关键方的主体责任、协同目标、协作内容与合作方式等,提出相应的实施保障与支撑政策。

一、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一是创新创业教育本身的内涵与内容方面。20世纪初,基于创新创业理论,包括美国、英国、德国及澳大利亚等在内的诸多发达国家都在其高校中相继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大力推动以高校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工作开展。在理论与实践探索过程中,不同学者对其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一种看法认为其是较为狭义的教育理念,如部分学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仅是针对“学生求职”与“创造全新岗位”等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则应当紧紧围绕这两个重要内容开展。但近年来,随着创新创业实践的持续探索与开展,越来越多学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应当是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与全方位提升,即包括团队精神的构建、协作能力的培养、人际交往的提升等有助于创新创业各个方面的全要素提升,认为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应当培养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和敢于挑战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以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念为例,麻省理工大学认为其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内容包括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实践能力,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统一,而包括精神与能力两方面内容的素质则涵盖了专业理论、实践能力、社交能力与团队合作等诸多方面的技能。

二是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模块方面。同样,由于对创新创业内涵理解的不同而直接影响到对高校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教育内容提供与课程模块设置。狭义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内容更专注于行业与专业本身,首先且重点关注学科教育本身的理论基础、操作程序与工作方法等专业性知识与技能。而扩展理论指导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则涵盖了系列相关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包括但不仅于学生当前的专业理论知识。以斯坦福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为例,其提供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不但包括基础理论课与行业专业课等理论性、专业性课题程,同时也包括实践体验课、社会创新课及功能性课程等其他综合素质提升的相关课程。

三是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责任主体研究。同样包括狭义与广义两个方面,而狭义方面则重点关注高校这一单一主体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独立作用,认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重点仍然在于教育领域而非其他领域与主体。但近年来,随着创新创业理论教育、项目体验与创业实践的有效开展,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者们开始认识到包括政府、高校以及企业等多主体协作与配合的重要作用。如有学者认为企业的项目孵化是创新创业的最重要环节之一,缺乏最终成果转化环节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低效甚至失败的;也有学者关注政府的引导作用,针对当前我国政府相关作用未能有效发挥的现状与问题分析,认为政府作用的缺失由此导致我国存在创新创业教育与转化环境缺乏的现实困境。

(二)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创新创业研究

三螺旋概念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生物学领域,后续被学者们尝试运用于科技创新等研究。1995年,亨利·埃茨科威兹和罗伊特·雷德斯多夫首次提出了“政府+产业+大学”的三螺旋创新模式,以“官产学”为三大主体的创新体系得到了不断探索与发展。三螺旋创新模式打破了强调企业作为创新主导者,大学、政府科研单位与金融机构等作为创新次要机构的传统创新实施理念,而将政府、高校与企业三方视为同样重要的创新机构。基于三螺旋模型的创新体系研究认为,一方面,创新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各大主体打破彼此间的组织和职能边界,通过相互渗透、交融与替代,营造出一个有利于科研创新、转化及应用的拓展创新环境,推动创新活动实现螺旋式上升;另一方面,三大主体在履行知识创造、财富生产和政策协调等各自的传统职能外,还通过各主体间的互动与影响衍生出系列新的职能与效果,三大主体间的“交迭”与“互动”成为创新系统的核心单元,并通过三方联系的持续开展与强化进一步推动知识生产与传播,促使创新过程与成果螺旋式上升,最终实现“1+1+1>3”的创新目标价值。

我国自21世纪初开始在创新领域引入进三螺旋理念与模型,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推进上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分行业的区域多主体协同创新的计量研究发现,三螺旋创新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对区域内的科研行业与技术服务行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果;同时,对交通运输、信息传输、公共管理、软件及技术服务等不同行业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正向促进作用。同样,针对具有创新代表性的广州创新系统的研究发现,广州已初步形成了高校、企业与政府三方结合的“产学研”创新主体系统与运作模式,在此过程中,政府开展创新规划与指导,一流高校为区域创新培养与输送人才,龙头企业以产业创新带动创新成果转化,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不断推动创新成果的持续转化与螺旋上升,促进区域整体创新水平提升。同时,北京、深圳、上海及杭州等区域也都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三螺旋创新生态系统并取得了较好的创新成果。

而另一方面,也有学者对三螺旋模式的创新系统运行理论研究及实践运行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质疑。如有学者通过对SCI-EXPANDED和SSCI两大数据库所收录的1995年至2019年期间关于三螺旋模型的研究量化分析发现,三螺旋模型创新研究的方向与领域分为基于算法研究的定量分析与基于框架研究的定性分析两个派别,且很多研究仍仅局限于对三大主体的非线性互动关系的描述与简单刻画。也有针对我国的三螺旋模式创新研究认为,当前三螺旋模式在我国的理论研究较为滞后与分散,且与我国科研创新的实践结合紧密性不足,未能真正推动创新实践与成果的转化和发展。研究认为,三螺旋模式创新系统所构建的大学、产业及政府三者的相互独立性与各为主体性并不符合包括我国在内的诸多发展中国家的国情与创新现状。

基于上文理论研究与综述可以看到,当前基于三螺旋模式的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较多的定性研究缺乏对系统内各主体的具体互动、影响等运行机制与实施路径分析,在体系运作的全面性、系统性与可操作性上都较为薄弱。二是三螺旋模式创新体系在我国的实践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与我国的国情及新时代所赋予的新要求相结合。可以看到,学者们在三螺旋创新体系的发展研究中也尝试加入演化经济学、信息熵理论、三元模型及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等不同学派的理论与模型进行结合开展,同时,也有学者基于数字时代的数字化视角开展研究,或加入信息技术与数字资源等新要素开展三螺旋模型的创新研究,为该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三是缺乏对三大主体内部所存在的子系统运作情况的细分研究与刻画,如政府内部提供创新服务的包括创新战略规划与指导部门、科研院所、金融服务机构、工业与信息化管理部门等多个主体,高校也包括教师、学生、校友以及高校创新行政部门、科研中心等多类主体,要看到,子系统内部要素及其运行状态也都对整体创新创业过程发挥不同程度的作用。

总的来说,国内外学者围绕创新创业理论、教育理念、教育主体与实践等问题开展了丰富研究,这构成文章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坚实基础。新时代背景下,为更好地落实国家对创新创业的目标要求,在“更高视野、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内打造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更好地推动初期的理论教育与操作实训更好地向创新创业实践发展并取得预期成效。文章基于拓展的三螺旋理论进一步分析高校创新创业协同教育系统的运作机制实施路径,重点研究:一是主体系统中所涉三大主体间具体运作、互动与影响关系,准确把握与刻画各主体的功能、定位,明确三者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所具有的相互影响、彼此重叠、不可取代的独特价值与内涵。二是进一步细化各主体内还包含的可进一步细分的子系统,即“大+小”的双重循环系统,精准界定教育生态系统中各细分主体的关系与职责,以及各主体的内核与边界。三是结合新时代为高校创新创业工作提出的更中国、更国际与更创新的更高标准与新要求,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系统的运行机制与实施路径,为高校毕业生从校园到社会、从理论到实践的全过程提供来自包括政府、高校及企业等各个责任主体打造的良好创新创业环境。

二、我国高校创新创业协同教育拓展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系统内各主体协同与互动性较差

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初步建立起包含方向指引、组织实施及成果转换的创新创业全流程架构,相关工作与职责已基本覆盖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全方位与全流程。但从系统运作过程、创新实践流程及各主体的职责发挥来看:一是当前的高校创新创业体系在主体设置及职责分配上具有一定局限性,在实践中更多关注高校职责的独立发挥,未能基于“理论教育→实训实践→创新创业”的全流程推动开展,缺乏对创新创业可能涉及到的多主体、全链条的完整分析与全面推进,即政府与企业在发挥各自职能时存在较大的被动性,较少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参与创新创业教育过程,高校唱“独角戏”的现实情况较为严重。二是以创新创业全流程与全方位视角的体系建设缺乏系统内各主体的互动与配合,创新创业教育过程具有从“政府指引→高校实施→企业参与”的单向性、被动性与不可逆性。如以创新成果的单向性与不可逆性看,单一流向的创新过程在从高校试点到企业成果转化中的某一环节出现了中断,即使该成果经过修改完善后具有实施价值,但在创新创业实践流程中无法再重新启动其孵化与试点过程。三是各主体间各施其职的问题较为明显,如政府出政策、高校推教育、企业等项目的现象突出,政府、高校与企业相互之间缺乏日常沟通与长期合作的机制。

(二)各主体核心职能未能有效发挥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拓展系统作用得以发挥的最重要基础是三大主体各自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并产生互动与影响。但实践中,各主体的核心作用未能有效发挥,系统运作动力不足。一是政府组织与指导功能的缺失。当前政府的指导政策多停留在宏观与指导层面,涉及各领域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支撑与鼓励政策较为零散,各层级级与各专业政策的系统性与协调性不足。同时,相关政策较为宏观,政策的可操作性、可执行性与约束性较弱。二是高校的教学教育功能未达到预期。一方面,部分高校与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仍然较为狭隘与片面,将教育单纯理解为专业基础理论学习上,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全方位的培养提升。另一方面,高校中兼具创新与创业两项综合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仍较为欠缺,校外兼职导师“走过场”“挂虚名”等现象也普遍存在,这些都不利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三是企业的创新成果转化功能未能有效发挥。由于缺乏具有系统性、完整性的产学研创新创业合作管理机制,对合作中包括主体职责划分、项目管理、争端解决、合作沟通等各方面的保障性细则没有明确的规定,校企合作主要靠双方的关系维系与诚信自律,实践中常常由于创新成果归属、技术转让、项目合作等各方面问题导致校企合作无法顺利或持续开展。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未能推动实践发展

根据《就业蓝皮书:202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21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等多份报告的数据显示:从创业人员数量来看,96.1%的受访大学生都曾有过创业的想法和意愿,但真正开展或准备开展创业的大学生仅为14%,创新创业的激情与传统稳定工作的思维模式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冲突;从创业领域看,大学生想要或最为看好的创业领域为5G、区块链、云计算及大数据等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但实际创业领域排名靠前的分别为教育业、文体娱乐业以及零售业等,而从事的具体岗位与工作则包括中小学教育、教职培训、文学艺术、设计、体育、摄影师、自由写作、销售与电子商务等,创业领域与工作岗位处于较浅层次,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前高校创新创业的教育成效仍显不足,没有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较高素质人才。

三、新时代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拓展系统发展策略建议

(一)总体思路与重点内容

基于拓展的三螺旋模型,以“更中国、更国际、更创新”为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以“全方位、全流程、全业态”为教育模式,进一步构建深度融合政府、高校与企业的“多维度、多主体、多层次”的高校创新创业协同教育拓展系统。重点包括:

一是明确各主体的职责与功能、行为边界及互动机制,建立日常沟通、协同合作与争端解决等全方位细则规范,充分发挥包括政府及企业等在内的各方主体责任,明确“政府+高校+企业”三方主体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主流程关系,真正构建起开放互动、相互作用的协同教育拓展系统。二是梳理各主体内部子系统的运作机制、功能互动与协同规范,进一步识别、分析并厘清各主体内所包含的如校友、学生、行业协会、主管部门等子系统关系及子系统内运作机理,推动大系统+小系统的协调运作与互动提升。其中,子生态系统同时关注主系统中三大主体之间的两两互动与彼此重叠关系,研究包括“政府+高校”“高校+企业”“政府+企业”等两两交流与互动所引起的变化与提升。三是识别构建适用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与实施成效的评价体系,明确高校创新创业协同教育拓展系统与各子系统间相互影响的运作机制、协作框架与实现路径,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营造一个可转化、可融合的创新创业环境。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拓展系统运作机制

三螺旋理论与文章研究的高校创新创业协同教育拓展系统的契合点在于:一是理论不刻意强调谁是主体,而是强调三者之间的要素循环与合作关系,强调这些群体的共同利益是给他们所处在其中的社会创造价值,各主体均可成为动态体系中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二是各主体在运行过程中除保持自身的特有作用外,可以部分起到其他机构范围的作用,三者相互作用、互惠互利,彼此重叠;三是理论的核心价值在于,在研究构建的高校创新创业协同教育拓展系统内,政府、高校及企业通过政策指导、专业教育与项目转化等与创新创业各环节相关联与衔接,将使高校教育与产业转化输出具有更高的价值,各主体可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发挥更为强大与持续的合作叠加成果。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拓展系统涉及政府、高校与企业三大类主体及各主体内部具有不同职责、价值目标与工作内容的小主体,系统的整体运行机制涉及面广、主体多样、协同方式与过程复杂。基于三螺旋理论模型视角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拓展系统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明晰各主体的主要功能属性,通过合理制度规范与职责配置使系统的整体运行具有可预知性、可计划性与可操作性。运行机制具体包括协同教育机制、组织实践机制、项目运作机制及日常沟通机制等四方面内容。

1.协同教育机制。协同教育机制重在对高校学生包括专业理论、技能技巧、团队沟通等与创新创业全过程相关的综合素质的教育培养,通过政府、高校及企业等各主体的相互配合与合作,从不同的侧重点出发对高校学生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地培养。其中,政府实施引导职能,重点从全球化视角,基于国际化与中国化的双向标准,关注创新发展的方向性、必要性与可能性,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并予以指导;同时,通过财税补贴、政策支持、数据分享与项目设立等各方面举措,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实施。高校实施具体执行职能,结合政府指引与企业需要,开展创新创业的学科设置、课程开设与教育实施等具体工作;企业基于内外部环境、行业趋势与市场竞争等多要素分析,提出产业与行业发展方向与创新领域,为高校创新创业提供思路与方向,同时依据市场竞争情况与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对高校教育培养计划提出反馈与修正意见。

2.组织实践机制。组织实践机制重在明确三方主体在学生具体实践能力培养的职责与合作重点,包括两方面主要内容:一是高校学生日常实践与项目运作能力的培养,政府及企业均可通过与高校通过签订技术研发协议、定向人才培养计划、具体项目合作等各方面合作方式,推动学生实践开展。二是人才合作培养机制。高校应加大与企业合作,通过共建创新研发中心、人才共同培养项目等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生未来创业就业相结合,实现加速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在“以产促研”的实施过程中有利于提前验证研发成果的前景、发展可能性、实施方向性与商业价值等,为创新创业的实践与规模发展提供前期验证。

3.项目运作机制。政府、高校与企业应当结合自身职责,共同建立创新创业项目全流程运作机制。一是要将创新创业项目的提出、发展至输出的项目管理过程同“理论教育→实训实践→创新创业”的教育过程管理相结合,确保创新创业的全业态、全链条与全方位管理。二是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等其他主体的同等作用,以确保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与成果转化的顺利实施为目标,进一步明确各主体的权利义务、行为边界、重点工作与日常职责,并形成可操作、可复制与可借鉴的管理规范与实施模板。在项目运作中,企业要重点通过组织、激励、知识产权约定等各方面的规范,为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项目、场地、培训、资金等各方面的课外实践机会与多方支持。

4.日常沟通机制。日常沟通机制包括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一方面,整体系统具有“大系统+子系统”同时进行的“互动→衍升→拓展”运作过程,如高校系统内就包括教师、学生、校友等互相影响、共同作用的不同主体,要细分三大主体及其内部各子系统所包含单位对协同教育生态系统产生不同的作用与影响,形成各主体关于自身运作的常态化制度,如组织架构、人员保障与资金支持等,确保日常运作的顺畅进行。另一方面,各主体之间要建立长期、持续与动态的沟通与互动机制与联系流程,如信息传达、项目运作、协商交流、资源共享、数据分享等日常性、事务性与常态性工作,确保系统的长期、持续与稳定的运行。

(三)高校创新创业协同教育拓展系统实施路径

高校创新创业协同教育系统兼具开放性与互动性特征,政府、高校与企业等构成这一系统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各主体均可能作为主导者独立发挥自己的功能与作用,并对其他主体产生影响,最终实现系统的良性循环与发展提升。基于不同主体的主动性,高校创新创业协同教育拓展系统实施路径包括以下三条子路径:

1.政府战略指导下的“政府+高校+企业”实施路径

政府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主导者,在协同教育的实施过程中的主要工作方式与推进路径是通过创新创业战略规划指引以及相应制度办法的鼓励与引导,促进系统内各主体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包括:

一是通过设计与推动实施自上而下的创新创业顶层战略规划,开展对高校创新创业协同教育的宏观性与方向性引导,同时充分发挥在高校、企业等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同教育组织、号召与协调作用,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充分服务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二是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以完善的制度建设与落实确保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其中,要致力于推动包括政府各层级,教育、人社、财政、科研与金融等多部门在创新创业发展中的系统性与整体性职能发挥,促进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及产业链等各个环节的深度协同与有机衔接。同时以制度明确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组织架构、管理职责与实施方案等关键性与操作性内容,以更好地指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实施与项目推进。

2.高校组织推进下的“高校+政府+企业”实施路径

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系统中最基本的主体与单位,由于直接面向高校学生并承担科研教育的基本职责,在此系统中发挥着最核心的作用。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最重要的是要与时俱进地推动教育向更国际化、更中国化与更创新化发展。重点包括:一是完善与优化课程设置。一方面要多举措营造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整体环境,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供平台、课程、资金、成果转化等多方条件与鼓励政策,多渠道提升高校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思考与认识,如通过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和活动来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激情与热情。另一方面要大力改革创新创业课程,加大个性化课堂与实训课程设置,全面培养与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能力。如采取“必修+选修”“理论+实践”“专业+创业”及“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形成复合型、层次性与递进式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与组织模式,实现对学生“理论学习→创新拓展→创业实践→成果孵化”创新创业全流程的课程覆盖与能力支撑。二是促进师资队伍的提升。要尽快充实提升“双师型”教育队伍建设,包括高校自身培养选拔、与企业合作借调优秀专业人员或者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实践等各种方式,从源头上提升高校创新创业协同教育师资水平。

3.企业实践引导下的“企业+高校+政府”实施路径

创新成果转化是高校创新创业协同教育成效评判的重要依据之一,相应的,企业在协同教育体系中处于至关重要的环节,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企业以市场导向、行业趋势与产业发展等创新创业的末端需求为依据,反向引导与修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目标与内容。主要包括:一是要以实际行动深度参与高校协同教育工作,通过项目合作、定向培养及创业参与等各种方式,与高校共同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联动培养机制,切实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助力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二是开展多层面的校企合作与实习交流,为学生提供企业实习、项目实践及课题研究等多种机会,在企业工作实践中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确保学生基础理论与实践操作等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培养与持续提升。

猜你喜欢
协同主体系统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论碳审计主体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融合创新 协同发展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一种无人机缓冲系统
品“助读系统”之妙
何谓“主体间性”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