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的全国中医类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2022-10-30 08:34艾晓倩乔学斌徐爱军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省市资源配置医疗机构

艾晓倩,乔学斌,徐爱军

1.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2.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3.江苏重大健康风险管理与中医药防控政策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3

卫生资源作为卫生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合理配置是卫生事业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卫生事业改革进程中的一个永恒话题[1]。新医改以来,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和中医类医疗卫生资源的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中医类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对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数据包络分析(DEA)作为一种投入、产出效率分析的成熟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2, 3]。本文基于2009—2019年的公开数据,运用DEA分析方法,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我国30个省市中医类医疗机构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行分析评价,探讨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优化中医类卫生资源配置提供政策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全国30个省市的中医类医疗机构卫生资源作为研究对象,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未能收集到西藏地区与本研究相关的部分指标,所以未纳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进行讨论。本文数据均来源于2009—2019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1.2 研究方法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全国30个省市的中医类卫生资源投入和效果产出的相对有效性进行评价和分析。DEA是一种研究多投入、多产出决策单元(DMU)间有效相对效率的系统分析方法,包括CCR规模报酬不变(CRS)模型和BCC规模报酬可变(VRS)模型。当现有资源的投入能达到最大产出时即实现了技术有效,此时技术效率为1,数值越小技术有效性越差。当规模效益不变的情况下,投入增加带来相应产出的增加即实现了规模有效,此时规模效率为1,数值越小规模有效性越差。综合效率是指规模效率不变时的技术效率值,当有效生产且处于理想规模时,此时综合效率为1,即实现了DEA有效,且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当规模报酬不变时,实现DEA有效,规模报酬递增或递减均属于DEA无效或弱有效状态[4]。

医疗机构以最佳规模运营时,规模报酬不变,但事实证明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医疗机构并不能达到最佳的规模。此时,CRS模型会导致技术效率的测量受规模效率的影响,而VRS模型却可以避免此问题的出现,相比较而言更适于医疗机构的效率评价。此外,医疗机构的性质和补偿方式决定了其只能选择在投入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着力提高产出来提高效率的产出导向模型。在多投入、多产出的情况下,无论是CRS模型还是VRS模型都会出现松弛问题,松弛变量可在更大的可行域内求解。若松弛变量为0,则收敛到原有状态,若大于零,则约束松弛,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对于DEA非有效的决策单元,基于产出角度的多阶段VRS-C2R模型不仅可以计算决策单元的配置效率而且可以根据效率值与松弛量计算各生产单元对应的投入目标值和产出目标值。

1.3 研究指标的确立

卫生资源投入与产出的指标很多,不同的指标组合对DEA评价结果存在显著差异,DEA方法评价卫生资源效率的关键在于选择合理的投入与产出指标[5]。根据数据的有效性和可得性,在查阅已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6-10],综合考虑我国中医类卫生资源配置的实际情况和决策单元DMU数目的确定原则:至少为投入与产出项数目总和的两倍[11]。最终选取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数、卫生人员数、中医类医疗机构床位数为投入指标,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病床使用率为产出指标。

1.4 统计分析方法

利用DEAP 2.1软件实现DEA统计分析。

2 结果

2019年全国30个省市的中医类医疗机构卫生资源投入、产出的具体指标数据见下表1。

表1 2019年全国30个省份的中医类医疗机构卫生资源投入与产出情况表

续表1

2.1 横向评价

将表2中的投入与产出指标基于产出角度(1=OUTPUT ORIENTATED)带入VRS-C2R模型,利用DEAP2.1软件进行运算,得到表2中2019年全国30个样本省(市区)中医类医疗机构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值并进行横向评价。

表2显示了我国30个省(市区)中医类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以及各投入和产出指标对应的松弛变量。总体而言,我国中医类医疗机构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普遍偏低,综合效率的均值为0.476。其中,该指标最低的湖南省仅为0.226。从中还可以观察到,上海、青海和宁夏3个省市区中医类卫生资源配置为DEA相对有效,规模报酬不变(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都为1且松弛变量均为0),表示此3个省市区中医类卫生资源的投入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基本达到产出相对最优的状态。北京、浙江、广东、海南、四川、新疆这6个省市区中医类卫生资源效率经DEA处理后为弱有效性(技术效率为1,规模效率小于1,松弛变量均为0)。其中东部4个省市、西部2个省份,占20%,说明该6个省市2019年中医类卫生资源投入不合理。除海南产出增长率高于资源投入率,可以通过合理增加资源投入比例来获得更高的产出水平外,其余5个省市中医类卫生资源投入相对偏大,产出增长率低于资源投入率,造成资源的浪费,应采取响应措施适当减少投入,最终实现效率有效。其余的天津、江苏、安徽、湖南、贵州等21个省市2019年中医类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相对无效(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均小于1,规模报酬递减且松弛变量不全为0)。其中,东部6个省市、中部8个省市、西部7个省市,占70%,说明其投入规模偏大,即使增加再多的投入,也不会带来更大比例的产出。此时不应该再增加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的资源投入,而应该考虑如何通过转变发展模式,进行制度、技术等方面的创新等新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表2 2019年全国各地区中医类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及松弛量结果分析表

此外,多阶段(0=DEA(MULTI-STAGE))VRS-C2R模型还给出了非有效决策单元的目标值。目标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值即为DEA非有效的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通过改进后需节省的投入和增加的产出,结果见下表3。当投入和产出指标达到目标值的时候,则相对有效。以2019年的江苏为例,为达到DEA有效,江苏省需要减少 8 245.9 名卫生人员,减少27 280张床位;在现有投入的水平下,如果DEA非有效省份的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将会增加341.7万的诊疗人次和3.7%的病床使用率。

表4 DEA非有效地区中医类卫生资源投入与产出的实际值和目标值对比表

续表4

续表4

2.2 纵向评价

收集全国2009—2019年中医类医疗机构卫生资源投入、产出的情况,将数值带入多阶段VRS-C2R产出模型,利用DEAP2.1软件进行运算,得到下表4中2009—2019年11年间全国中医类医疗机构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值和各决策单元分别对应的松弛变量。

从表中可以看出,11年间中医类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总体较高,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平均值分别达到了0.981、0.999和0.982。中医类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2009—2014年为DEA相对有效,2016—2019年经DEA处理后为弱有效,仅2015年为DEA无效。但各投入和产出变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松弛变量,说明投入和产出变量仍然存在剩余或者不足。

3 结论及建议

3.1 合理控制资源规模,提高中医总体效率

从配置效率的DEA模型可以看出,2019年全国各地区中医类卫生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率普遍偏低,且各省份间的效率值差异较大。仅有30%中医类医疗机构的投入经转换后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达到了DEA相对有效和弱有效,70%中医类医疗机构的资源配置处于无效状态。具体数值可以证明综合效率的无效性是规模效率与技术效率共同作用引起的,卫生资源投入的规模问题较技术问题更加严重,在数量投入基本到位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质量[12]。绝大多数省(市区)的规模报酬递减,表明现有投入规模偏大,与部分现有学者我国中医药资源发展规模不够的结论相悖[13, 14]。鉴于此,要树立正确的效率认知观[15],制定科学的卫生规划政策,加大对效率低下地区中医类医疗机构的扶持力度,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通过鼓励远程医疗等高新技术的应用[16]、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增强技术效率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要优化资源的结构比例,合理控制甚至缩减部分资源配置过高省(市区)中医医疗卫生机构的规模,提高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率。其次,在医疗服务资源配置的地域方面设置上限和下限,各省市之间既不能过分悬殊,又要保证基本的医疗服务需要,逐渐缩小各省份之间的规模差异。

表4 2009—2109年中医类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及松弛量结果分析表

3.2 科学制定区域规划,优化中医资源配置

据横向分析中投入和产出指标的数据显示,与目标值相比,DEA非有效地区中医类医疗机构均存在现有卫生资源过剩而医疗产出则相对不足的情况。其中,中医药人员、床位数等资源投入过剩、资源投入分配不合理和病床使用率低下等是造成中医类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DEA相对无效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医疗机构内部和不同层级医疗机构间的中医资源配置,可以使现有中医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且达到最大的产出状态,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卫生服务需求。为此,应该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首先,在投入总量一定的情况下,根据一定的政策和各类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重新调配各地区的中医医疗卫生资源的结构和分布,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7]。加强卫生医疗资源信息网络建设[18],通过医师多点执业、远程医疗、区域医疗联合体等加强医疗机构之间卫生资源信息与服务的共建和共享,打破地理上的局限性,横向提高资源投入的利用效率。其次,加快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进程,推进中医领域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的落实,构建科学的就医秩序,纵向改进中医类卫生资源闲置和浪费并存的问题。第三,相关政府部门要制定科学的区域卫生规划,建立网格化管理想想,加强对中医类卫生资源投入的质量控制和精细化管理[19],从根本上提高中医类医疗机构的运行效率和产出规模。

3.3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统筹资源监管能力

由纵向DEA评价结果分析显示,2009—2014年期间,全国中医类医疗机构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总体稳定,且相对较高,总体利用状况较好,可能与我国新医改的实施有一定的关联。然而,2014—2019年全国各地区中医类卫生资源的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上下波动,未呈现随时间推移逐年改进的状态。规模报酬递减,说明近年来对中医类医疗机构卫生资源投入的盲目扩张导致资源规模偏大,不仅不能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医疗需求,反而会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并且加剧看病贵的问题,应考虑适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控制投入的规模。此外,政府要充分发挥责任主体的领导作用,加强政府在规划、组织、筹资、服务和管理等方面的职责,制定科学严谨的效率评价体系。健全对中医类医疗机构的监管,弥补市场配置资源缺陷的同时制定严格的准入制度,促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充分考虑各地区经济水平和居民健康需求差异的基础上对中医类医疗机构的规模、布局和结构进行分类规范和引导[20],实现全国或区域整体资源利用效率的帕累托最优。

利益冲突无

猜你喜欢
省市资源配置医疗机构
基层医疗机构财务预算与绩效考核间的关系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浙江1200多家医疗机构入驻省药品采购新平台
如何发挥企业家精神推动经济增长
中国省市名称重新设计(二)
中国僵尸企业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我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将有行业信用评价
2012年1~12月中国花卉出口省市海关统计
2013年1~12月中国花卉出口省市海关统计
2013年1~12月中国花卉进口省市海关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