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玉丹
(徐州市爱心医院 药剂科,江苏 徐州 221000)
药学服务指由专业的药学人员运用丰富的药学知识向用药者提供用药指导的一项服务[1]。药学服务的开展,能够使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与合理性得到提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2-3]。特别是对于慢性病患者而言,药学服务的开展还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使患者的病情得以有效控制,继而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4]。本研究为了进一步慢性病患者临床用药特点与药学服务模式的实施效果,就100例慢性病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比常规护理模式与药学服务模式对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用药依从性、慢性病危险因素发生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SF-36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的影响,旨在明确药学服务模式的开展优势,为制定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提供参考,继而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水平。见以下总结汇报:
选取本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慢性病患者,根据不同服务模式对其进行分组,常规组与干预组各50例。常规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54~83岁,平均(68.23±6.16)岁;病程1~21(11.48±3.04)年;疾病类型:心血管疾病13例,脑血管疾病10例,呼吸系统疾病7例,肌肉骨骼系统疾病6例,内分泌疾病4例,消化系统疾病4例,神经系统疾病3例,其他3例;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22例,初中与高中20例,大学及以上8例;婚姻状况:在婚30例,丧偶、离婚及其他20例;医疗保障:有41例,无9例。干预组:男24例,女25例;年龄54~85岁,平均(68.29±6.12)岁;病程1~21(11.51±3.02)年;疾病类型:心血管疾病13例,脑血管疾病11例,呼吸系统疾病7例,肌肉骨骼系统疾病6例,内分泌疾病4例,消化系统疾病4例,神经系统疾病3例,其他2例;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23例,初中与高中19例,大学及以上8例;婚姻状况:在婚31例,丧偶、离婚及其他19例;医疗保障:有41例,无9例。两组基本资料相近,P>0.05。本研究已获得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纳入标准:(1)病历资料完整;(2)年龄54~85岁;(3)经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证实,满足慢性病各疾病类型的诊断规定;(4)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5)随访依从性良好。
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2)沟通障碍;(3)严重器质性病变;(4)癌症;(5)随访资料不全;(6)不配合研究。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于患者就诊时为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病情监护等常规护理措施;口头叮嘱患者遵医嘱用药,定期复诊。
干预组:实施药学服务模式,先分析患者的临床用药特点与药学服务需求,再实施相应的药学服务,提供用药指导。(1)临床用药特点分析: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中获取处方,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药品剂型、联合用药情况、给药方式、用药剂量等,了解患者是否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了解患者对药品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严格遵照《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临床用药须知》、药物使用说明书、临床药学知识等相关规定,由临床药师对患者用药的合理性进行评价。观察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药学服务需求调查:对患者进行问卷,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现场指导填写后收回,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临床药学知识掌握率、获取临床药学知识的途径、对临床药学知识宣教的需求、对用药指导的需求等。问卷调查结束后,对问卷结果进行整理、统计,总结既往药学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改进对策。(3)实施药学服务:主要内容包括①建立档案:为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尽可能完整的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与病历资料,重点记录患者的病情、用药情况等信息。②处方审核:由临床药师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点评、审核,评价医嘱和临床诊断、患者病历记录的相符情况,药品的剂型、用法、用量;等等。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用药指导,告知药物的功效、适应证、主治功能、用药方法、常见不良反应等,以提高患者的正确认知,提升用药依从性与遵医行为,继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要求临床药师在审核处方时应做到:充分考虑患者的经济情况,尽量为其选择能够承担的药物,以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确保出院后患者能够遵医嘱持续用药,继而保证治疗效果。③用药干预:在医院展开专题讲座,邀请专家主讲,2周/次,组织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参加,以更全面、深入的学习慢性病的相关知识,并了解疾病常用药物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对自身疾病与药物治疗有更高的认知。护士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告知遵医嘱用药的必要性、重要性,并指导患者注意观察自己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并立即就诊、复查。嘱咐患者用药时必须遵从药理学特征,严格按照医嘱的给药时间、用量、方法执行,以确保用药安全。④追踪随访:对出院患者实施院后延伸护理,持续对其提供药学服务,实施用药指导。采取电话回访、微信答疑等方式,必要时上门随访,随访期间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病情转归等,并强化健康宣教,实施生活指导,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对于不遵医嘱用药者,耐心予以解释、劝说,动员家属监督患者用药。
干预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用药依从性、慢性病危险因素发生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1)健康知识掌握率:分为①完全掌握:基本了解疾病知识;②基本掌握:了解2/3疾病知识,需进一步参加培训;③未掌握:对疾病知识不了解;健康知识掌握率=(掌握例数+基本掌握例数)/总例数×100%。(2)用药依从性:分为①完全依从:遵医嘱服药;②部分依从:在家属监督下按时、按量服药;③不依从:未按时、按量服药;用药依从率=(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例数×100%。(3)慢性病危险因素发生率:慢性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脂饮食、高盐饮食、抽烟、喝酒、缺乏运动,统计各项发生例数,计算发生率。(4)临床疗效:根据患者的治疗情况,分为①有效:病情得到控制,相关实验室指标明显改善,干预期间未复发;②无效:未达有效标准;计算有效率。(5)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晕、腹泻腹痛、胸闷心悸,计算总发生率。(6)生活质量:运用健康调查简表(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进行评估,内容包含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个维度,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越好。(7)护理满意度:自制问卷,评价内容包括服务态度、沟通技巧、宣教方式、生活指导、用药指导等,总分100分,根据评分结果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较常规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两种服务模式下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对照表(n,%)
干预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常规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种服务模式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对照表(n,%)
干预组患者的慢性病危险因素发生率较常规组低,P<0.05。见表3。
表3 两种服务模式下患者的慢性病危险因素发生率对照表(n,%)
干预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较常规组高,P<0.05。见表4。
表4 两种服务模式下患者的临床疗效对照表(n,%)
干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常规组低,P<0.05。见表5。
表5 两种服务模式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表(n,%)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较常规组高,P<0.05。见表6。
表6 两种服务模式下患者的生活质量(SF-36评分)对照表( ,分)
表6 两种服务模式下患者的生活质量(SF-36评分)对照表( ,分)
分组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常规组 50 74.34±6.27 83.54±6.54干预组 50 74.28±6.22 91.53±5.90 t值 - 0.048 6.414 P值 - 0.481 0.000
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常规组高,P<0.05。见表7。
表7 两种服务模式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照表(n,%)
慢性病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老年人为主要患病人群,其发病与患者的职业、生活环境、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有明显的相关性[5]。近几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加重,导致慢性病的患病率持续攀升,患者人数逐渐增多[6]。该病的常见疾病类型包括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等[7]。慢性病的病程长,难治愈,且患者的重视度较低,导致病情易反复发作,这不但会给患者带来痛苦,也会加重其经济负担,继而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8]。另外,高血压、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最高发的慢性病,这两种疾病均需要终身用药方能有效控制病情,但长时间用药会引起药物不良反应,也会导致患者慢慢出现懈怠的心理,继而导致其治疗依从性降低[9-10]。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慢性疾病会相互影响,互为干扰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同时也会诱发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多种并发症,这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形成恶性循环,后果不堪设想[11]。所以,对慢性病进行积极预防非常重要。而对于已经患有慢性病的人群而言,应积极予以治疗,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以保证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药学服务模式的实施,能够让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获得专业的用药指导,有助于患者正确用药,能够保证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继而使患者的病情得到稳定控制[12-13]。该服务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临床药师参与了处方用药的开具,并对处方的合理性进行了点评、审核,能够避免不合理处方现象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用药安全性[14]。通过对慢性病患者建立档案,实施处方审核、用药干预、追踪随访等一系列护理措施,可大大提高患者的正确认知以及治疗依从性,使其治疗效果得到保障,生活质量得以提升[15]。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组比较,干预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用药依从性、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更高,且慢性病危险因素各项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更低,提示干预组的护理效果更好,患者用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均更高,由此证实,药学服务模式的开展能够获得显著的护理效果,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使其健康水平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分析慢性病患者临床用药特点,并实施相应的药学服务模式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用药依从性,且能降低慢性病危险因素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还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护理满意度较常规护理模式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