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凤枝,韦辉雄,欧冰
(柳州市中医医院儿科,广西 柳州 545001)
小儿厌食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摄食行为异常的消化系统疾病,指除外全身性或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较长时间的食欲减退或消失、食量减少或不思饮食,甚至拒食的一种病症[1]。各种季节、各年龄阶段的孩子均可发病,1至6岁的城市儿童尤为多见,根据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国外1-6岁年龄段儿童厌食症的发病率为16%-75%,国内为12%-34%,且由于饮食结构、喂养习惯等因素导致本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3]。较长时间厌食或病情严重的会导致营养不良、体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失衡、机体免疫力下降,甚至影响小儿体智的发育,也会继发其他系统疾病。本研究意在探讨临床治疗中影响指压腹穴方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的因素,报道如下。
选取柳州市中医医院(柳州市壮医医院)2017年9月至2020年8月门诊符合小儿厌症诊断的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表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征得患者及其亲属同意。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两组信息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照
年龄为1至6岁,西医诊断符合第8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1]的小儿厌食诊断标准,中医诊断符合《中医儿科学》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小儿厌食病的诊断标准[4-5]。
①治疗前2周服用相关促胃肠动力、微生态制剂等影响治疗的药物;②有消化道器质性病变;③有心、肝、肾等其他系统及精神类疾病;④对本治疗过敏或不耐受的患者;⑤不配合采集资料、治疗、随访及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患儿口服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北京双鹤高科天然药物有限公司,批号H10900096),1至3岁每日口服5-7.5mL,4至6岁每日口服7.5-10mL,用量随年龄大小酌情增减,连服10天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2个周期。
选穴:主穴选取引气归元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调脾气穴(双大横)、天枢。
辩证加减取穴:①脾失健运型加左侧风湿点和双侧梁门穴;②脾胃阴虚型加右侧风湿点和双侧滑肉门穴;③脾胃气虚型/多汗型加双侧气穴;④大便干结者加天枢下和/或通便穴;⑤情绪烦躁者加腹四关穴。
操作方法:①定位方法:按薄氏腹针疗法的同身寸比例取穴法取穴,以任脉为纵轴坐标,以胸骨柄、肚脐、耻骨联合上缘为标志点进行取穴。上腹部把中庭穴→神阙穴此纵轴线确定为8寸,下腹部把神阙穴→曲骨穴此纵轴线确定为5寸,侧腹部把神阙→天枢穴→侧腹部边线此横轴线确定为6寸。患者平卧位,暴露腹部,以腹白线作为任脉的体表标记并作为纵轴,过脐与腹白线垂直的水平线作为横轴,在四个不同的区间用测量工具准确量出治疗穴位,并使用记号笔标记。②操作方法:首先根据患者体质选取适合的介质,如滑石粉、清水、香油等。其次将介质均匀涂抹于操作手指的指腹(常用拇指和食指),手法分为轻、中、重三种力度,辩证选穴后按处方力度用指腹点揉每穴2分钟。每天治疗1次,10天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2个周期。
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体重、食量和进食时间等的变化;观察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
参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6]拟定:将治疗效果分为四个等级,痊愈、显效、有效、无效。
痊愈:治疗后食欲和食量恢复到正常水平,体重较治疗初始体重增长至少15%,证候积分为0者;显效:治疗后食欲和食量明显改善,体重较治疗初始体重增长大于等于10%且小于15%,证候积分减少≥2/3且不为0者;有效:治疗后食欲或食量有改善,体重较治疗初始体重增长大于等于5%且小于10%,证候积分减少≥1/3,但未达到2/3者;无效:治疗后食欲和食量均无改善,体重无明显增长或轻微下降,证候积分减少<1/3者。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本组患儿例数×100%。
证候积分根据中医诊断中食欲、食量、进食时间、饮食偏嗜情况进行评分,每项分为无、轻、中、重四等,分值顺位分别为0、1、2、3分。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两组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47,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照[例(%)]
治疗组中50例小儿厌食症患者,其中女性占52%(26/50),男性占48%(24/50),总有效率分别为46%、44%,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强弱分轻、中、重,其中轻+中手法为1组占70%(35/50),重手法为1组占30%(15/50),总有效率为62%、28%,两组疗效对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时长按照时间段分四组比较,每组分别占比为42%(21/50)、24%(12/50)、18%(9/50)、16%(8/50);不同年龄段按年龄区间分为5组比较,每组分别占比为16%(8/50)、28%(14/50)、22%(11/50)、12%(6/50)、22%(11/50);不同分型也分为5组比较,每组分别占比为26%(13/50)、14%(7/50)、30%(15/50)、16%(8/50)、14%(7/50)。不同发病时间段组、不同年龄区间段组及不同分型组组间的疗效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5。
表3 不同发病时长患者临床疗效对照[例(%)]
表4 不同年龄段患 者临床疗效对照[例(%)]
表5 不同分型患者临床疗效对照[例(%)]
我国古代医家很早就通过观察患者胸腹部一定部位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病理反应(腹证)为方法诊断疾病,首创于《内经》,后代医家也有不少相关描述,如《素问·腹中论》记载:“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类枢·玉版篇》记载:“腹胀、身热、脉大,是一逆也……”,日本汉方学家稻叶克与和久田寅合著的《腹证奇览》和《腹证奇览翼》把腹诊用图形象的表现出来便于后世医家参考学习,近代医学家也将传统医学腹诊与现代医疗科技相结合广泛运用于临床诊疗中[7-9]。薄氏腹针疗法是基于腹诊的中医思维,将中医的理法方穴结合现代腹部全息理论为理论依据的外治方法,其认为以神阙为轴心的大腹部是人体的缩影,能联系全身的气血运行,故将传统腹部腧穴归类定义及补充一些腹部特定穴位制定出腹穴治疗的处方,且根据腹部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结构书中采用的针刺方法也多为浅表刺激[10]。有研究表示推拿手法作用于腹部可以通过神经反射系统调节脑肠轴的功能,进而调节胃肠功能影响进食行为,也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道蠕动改善食欲[11]。
本研究基于腹针疗法思路而设计,研究显示,指压腹穴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优于口服药物对照组的66%,通过腹穴处方的按压刺激从物理和化学多个途径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达到治疗效果。根据上述临床观察亦可知,其临床疗效受性别、年龄、发病时长、手法强度这些一般因素影响较小,且不同证型之间由于处方设置不同所达临床疗效相似,故由此可知处方的变化是本病临床治疗的重要因素。但是本研究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如样本量不够及缺乏客观实验室依据参考等,今后仍需要大量的样本观察来完善临床观察,也需要增加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完善疗效机制的研究,以便于更好的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