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浓浓
(湖州中等卫生专业学校,浙江 湖州)
1.教材分析
内外科护理是职业卫生学校护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必考课程。本课程共十二个项目,每个项目下有若干个任务,内容包括呼吸、循环、血液等九大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及损伤、肿瘤、围手术期病人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等护理领域的众多知识和技能。内容涉及解剖生理、药理、机理等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枯燥难懂,学习缺乏兴趣,理实转化能力弱,学习成绩不理想。本课程开设于第三、第四学期。
2.学情分析
本课程教学主体为中职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95%为女生。分析其学习本课程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如下:
(1)有利因素:学生已储备解剖、生理学、药理等专业基础知识,熟悉护理疾病的基本操作规程;学生对各种教学软件适应性强;学生适应小组合作式探究学习模式。
(2)不利因素:学生对枯燥、乏味的护理知识缺乏兴趣,多数学生学习被动;学生无临床实践经验,理实转化能力不足,实践运用缺乏灵活性;学生基础学习能力弱,缺乏独立思辨能力。
根据学情分析,结合内外科护理教材特点,本课堂所呈现出的主要问题为内容涉及范围广、知识点枯燥且复杂难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氛围沉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呆板的教学方式,使“教”得无力,“学”得被动,最终结果教学质量低下。
针对问题剖析,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课堂,合理融合教学内容,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教学相长,此提高教学质量。
多彩课堂教学以“三段六学”的创新模式展开。“三段”即课前、课中、课后。“六学”为学案导学:预习题由学生负责,引导学习主动性;案例串学:用典型案例贯穿,学生在模拟情景中角色扮演完成理实转化,体现教学实践性;小组合作共学: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各环节学习任务,渗透协作、责任等思政教育;师生合作讲学: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突出了课堂活跃性;学科互通学习:渗透相关课程,优化知识结构,突出教学系统性;云班课评学:及时完成教学各环节监测,提高教学质量,展示课堂高效性。
以内外科护理项目二任务三——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为例,采用“1+X”多元化模式“以学为中心”学科融合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以“三段六学”创新模式展开。
1.课前环节:充分发挥小组制学习优势,以学生自治为核心,激发学生主动学、人人学
以学案导学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确立“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教育理念,实现教育思想的转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课前教师将“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的学案交给学生,由学生轮流承担学案中的预习训练题,并针对疾病进行角色扮演分工及准备,引导学生人人主动参与学习,通过出题促进学生积极完成预习任务。学案内容不单单是预习内容,还加入了与本节课相关的已经学习的“健康评估”的内容中腹痛特点与性质、腹部体征等知识点,为新课做好铺垫。同时,有利于学生对疾病的系统学习,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学生没有临床经验、理解知识较表面的问题。课前预习主要是在教师引导下,全班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展开,各小组是按照性别、性格、成绩、学习兴趣均匀分组,并设立组长、副组长。他们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管理与督促本小组成员的学习,起引领示范作用,并将学习进度、学习态度、学习困难等学习情况及时汇报给教师,并对下一节新课提出意见,以此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职业素养。
2.课中环节:有效落实翻转课堂,以学为中心,形式多样化
教师上课的前5分钟为铺垫阶段,接下来的3分钟主要以教师提问、学生接龙答题的形式监测预习效果,其内容一部分是与本节有关的“健康评估”内容(即与学案统一),另一部分是本节课的新课内容。教师再利用1分钟让各组长报各组的预习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困难、成员个人学习态度给予指导和点评,对表现突出的小组进行加分,对表现积极的小组成员给予表扬,以此既能活跃课堂氛围,又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升小组成员的学习主动性。然后利用1分钟的时间结合学生反馈的情况适当地调整内容,明确学习内容,确立学习重难点。中间的25分钟为新课内容,以典型案例导入,融入“健康评估”腹部评估内容,通过“观、查、诊、护”四步骤对“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内容进行系统学习。教师导入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再由学生病人组扮演身体疾病状况,学生护士组进行体格检查,然后两组学生共同对此疾病提出护理诊断,提出合理护理措施,教师适时进行知识点的归纳与点评,从而突破重点与难点;随后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析案例,完成理实转化。最后,利用10分钟通过云班课进行随堂监测,云班课能迅速总结高频错题,帮助教师保障本节课质量,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教师对掌握好的小组给予加分奖励,对个人则通过云班课奖励小礼品,活跃课堂氛围。整个过程中,教师能有效掌握课堂节奏,采用案例导入探学、师生合作讲学、生生配合共学等教学形式,既有诙谐、幽默的角色扮演,又有严谨、规范的知识点梳理。将两门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化融合,优化知识结构,利于学生对疾病的整体认知及理解掌握,同时课时也得到优化、调整。课堂不仅氛围活跃有趣,又保持教学的严谨性,一改传统讲授式的呆板课堂。教师与学生紧密合作,学生与课堂完美相融,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并切实体验角色,难懂难记的知识点轻松吸收,并在课堂中完成了理实转化,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3.课后环节:积极运用云班课,以多元化效果评价
中职学生对信息化技术充满兴趣,各种信息技术接受及运用能力强。教师结合学情,采取云班课辅助完成教学任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对学习成果进行及时而有效的评价。
内外科护理课程以多彩课堂的形式展开教学,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氛围沉闷的局面,体现了许多创新点:(1)学习管理自治化,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全程由组长带领,组员相互督促、相互协作、相互带动完成,有本组实时学习记录,学生严谨、自律的自我管理;(2)教学手段多样化,有学案导学、案例串学、小组合作共学、师生合作讲学、学科互通学习、云班课评学等;(3)以翻转课堂为基础,各环节时间安排妥当,课堂节奏有序,课后宣教拓展;(4)理实转化标准化,对标临床行业标准,模拟情景解析案例,完成护理实践;(5)思政教育渗透化,全程渗透符合本专业要求的责任,协作精神思政教育;(6)多元评价常规化,小组互评、组员互评、教师点评、云班课高效评。
对比多彩课堂实施前后测试结果。(见图1)
图1 实施前后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对比
多彩课堂呈现出良好的教学成效。
1.学生“动”起来
结合青少年心理特点,发挥同伴教育的优势,选择小组合作学习,形成学案导学、组长领学、组员互学、教师促学的良好氛围。运用典型案例、角色扮演、信息化教学、学科相融等方式大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从厌学、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探究学、合作学,甚至成为“小老师”讲学。
2.教师“强”起来
教师对学生自我管理有所掌控;根据课上学生学习情况,对教学进行恰当调整;针对重难点进行突破,引导学生探究思维;学科之间相互构架,帮助学生系统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责任心、专业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3.课堂“活”起来
学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典型案例、小老师讲学等多样化的形式,让学生与课堂高度融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热烈,课堂生成更多,原本教师的“独角戏”转变为学生自己的生动课堂。
4.评价“快”起来
云班课能迅速解析错题率、合格率、优秀率,帮助师生掌握学习情况,当堂监测当堂出成绩,确保及时解决问题。
5.教学质量“升”起来
教师学科知识互通,优化知识结构,使课堂教学内容系统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探究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堂从呆板的“一言堂”转变成学生人人参与的活跃课堂。教师、学生、课堂三者有效合一,最终使学生成绩优秀率、合格率、平均分得到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