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10-27 18:05
学周刊 2022年31期
关键词:物品概念情境

许 峰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雪宫小学,山东淄博 255000)

小学生受年龄、经验、视野等条件的限制,在数学学习中领悟能力是偏弱的,思维发散效果也亟待提高。生活情境法以生活教育思想为基,渗透情境认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促进学生数学领悟能力和思维发散效率提高的最佳捷径。为此,教师应当在小学数学教改中广泛实践生活情境法,依托生活情境和资源,合理铺设数学课程内容,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吸纳数学真谛,从而使学生对数学和生活的认识获得双重提升。下面我们就对生活情境法的具体应用展开探析。

一、生活情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数学是一门知识抽象性较强的学科,数学概念点之间又具有关联性,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稍有纰漏,就容易致使学生数学知识体系出现断层,影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稳扎稳打的发展。在数学教育改革中引入生活情境法具有权威的理论支撑,是目前较为前沿、创新的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逻辑思维、深化直观感受等方面作用显著。经过广泛的理论和实践调研,笔者将生活情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总结归纳为下列三点:

第一,应用生活情境法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对数学概念的直观感知。数学概念的抽象特征是教育界公认的,对于小学生而言,流畅地学习和理解数学概念是存在难度的,教师若是过度倚重程式化概念讲解,容易加重学生的思维阻滞和心理负担。生活情境法基于生活资源以及数学在日常生活的实际表现,以创境和演示教学为主要实施方式,可以不露痕迹地把生涩的数学概念具象化地呈现给学生,巧妙消解学生思维上的瓶颈,这样学生就能够较为轻松地构建对数学概念的直观感知,从而切实锤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使学生高效参悟数学概念。

第二,应用生活情境法能够引导学生立足生活视角探查数学现象。在小学生的常规认知中,数学课程和日常生活是分离存在的,如果教师不加以启发和引导,学生很难自主将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关联起来探析,这对于学生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是很不利的。应用生活情境法最显著的功效就是能够破除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壁垒,在学生固化认知中促进二者的融汇整合。教师多引入一些生活案例和生活实物,让数学课堂充溢生活气息,可以引导学生立足生活视角探查数学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留心生活、乐学好学的积极心态。

第三,应用生活情境法可以使数学教学更契合实践导向。长期以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实践板块都是一个较大的缺口,一部分原因是教师不重视实践策略的实施,另一部分原因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实践教学无法有效施展,造成学生数学实践力发育迟缓。在生活情境法引领的数学教学背景下,数学实践教学板块的扩充和完善获得更强大的动能,教师可以把数学实践思想融入生活情境,也可以围绕生活设计随堂实践活动,兼顾学生数学理论储备的构建和实践技能的训练,从而使数学教学更契合实践导向,发展学生实践创新、知行合一的内在品格。

二、生活情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巧设生活情境导入,调动学生数学探索专注力

小学生的思维注意力在数学课堂上集中起来比较困难,鉴于数学概念的抽象性,学生主动研习数学课程的意愿十分薄弱,在课堂上学生走神、溜号、思维游离的情况屡屡发生。导入是关乎学生整节数学课生成状态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生活情境法的运用应当从导入环节切入,在新课程开展的伊始就加强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被彻底唤醒,自然会更加专注于数学课程探索。这样一来能够优化和改良数学导入艺术,二来也能规避学生思维放空、涣散,从而给数学新知的高效讲授创造先机。基于生活情境法应用的数学导入策略如下:

第一,展示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熟悉的生活场景可以迅速启发学生的认知经验,是生活情境法在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应用时,教师应当分析教材内容,择取最优的生活场景。比如,教师可以在白板投屏上展示含有数学知识的生活主题图、生活小视频等等,然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主题图和小视频的内容大家熟悉吗?你从中还发现了什么?”学生结合生活场景素材对问题展开探讨,有的学生已经发现和教材关键知识点有关的内容,此时教师可以顺势介入点题。这样学生身心都被生活场景所吸引,一次高质量的数学生活情境导入就完成了。

第二,以生活话题导入。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潜在表达欲,含有生活元素的话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和对新课探索的意愿。教师在实际应用时可以围绕教材要点精心设计生活导入话题。如教师可以从学生家庭生活切入布设话题:“同学们,在家中你见过XX 现象吗?能否和老师分享你的体验?”生活话题一提出,学生的话匣子都打开了,会和教师以及身边伙伴热情分享相关生活经历和体验。在学生分享结束后教师要进行小结:“同学们的体验分享非常精彩,大家都具备留心生活的好习惯和好品质,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就和刚才的话题有关,大家想不想深入了解一下?”有了生活话题讨论的铺垫,学生整体的新知研究兴致极为浓厚,这样生活情境法实施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第三,基于生活情境设置悬念导入。猎奇是小学生的天性,这一天性在数学生活情境导入中也可以加以利用。在实际实施时,教师应该围绕某个生活现象、生活情境设置悬念,通过谜语或问题呈现。如教师可以在互联网资料库中搜索含有生活事物和数学知识点的小谜语,在多媒体投屏上展示谜面文字和有关生活事物的图片,然后对学生讲:“同学们,请大家尽情开动脑筋,猜一猜谜语的答案是什么吧!”学生眼睛看着生活事物图片,大脑高速运转分析谜面文字。经过几分钟的讨论和猜测,有不少学生能说出正确谜底,此时教师可以对学生加以赏识和鼓励,然后投屏展示数学新知,趁着学生数学求知欲最强烈的当口开展知识新授,这样生活情境法的应用效果可以达到最佳。

(二)运用生活情境语言,深化学生数学概念理解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情境法,加强对生活化教学语言的推敲和使用至关重要。虽然小学阶段教授的数学知识较为浅显,但是如若教师一味使用艰涩拗口的数学术语,将会给学生理解思维造成巨大的压力和考验。其实在看似枯燥的数学课程中潜藏着丰富的生活元素和生动有趣的内容,教师不妨把它们转化成生活情境语言,使数学教学语言更加直白易懂,先深化和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力,再逐步向严谨的数学用语和数学思维过渡,这样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基于生活情境法应用的数学教学语言优化策略如下:

第一,加强家庭称谓在数学生活情境中的应用。教师在数学课堂应用生活情境法时,必然要涉及很多情境人物和角色。对小学生而言,家庭成员是他们最熟悉的,教师在运用生活情境语言时,应当加强家庭称谓的应用。在创设数学生活情境时,教师可以把情境主角设置为学生的爸爸、妈妈等,由这些成员去做一些和数学课程内容有关的事。如在讲到数学分数知识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妈妈切蛋糕、一家人吃蛋糕的生活情境,然后借助妈妈切出蛋糕总块数和家人吃掉的块数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透彻理解分数、分母和分子的概念和意义。这样以家庭称谓为支撑的数学教学语言就变得平实、具象,学生剖析其中的数学概念和奥秘变得游刃有余,从而提升生活情境法实施的有效性。

第二,加强生活化数学顺口溜的编创和应用。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涉及大量基础性概念、公式和定理等,学生理解和识记起来相当困难。生活化数学顺口溜是一种具有趣味的数学教学语言,和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教学适应性极强。教师在实际应用时,可以在云课堂资源库中搜罗现成的生活化数学顺口溜,也可以根据学情和授课需要自行编创,在讲解到相关概念、公式、定理内容时,把生活化数学顺口溜展示给学生。如在带领学生认识5 以内数字时,教师就可以编创一个生活化顺口溜:1、2、3、4、5,屈指数一数,1 朵花、2 块糖、3 只猴、4 本书,学校操场边,还有5 棵树。学生一边识读顺口溜,教师一边指导学生对照教材概念部分和主题事物图,促进学生认知数字写法、感知数字意义。这样,生活情境语言得到合理运用,识记数学概念成为学生最快乐的事。

(三)采用生活物品演示,增强学生数学直观想象力

直观想象和感受是数学素养的关键构成部分,同时也是多数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弱点。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现象和概念需要多重感官协同参与才能实现。生活物品演示是生活情境法的一个分支,将其实施于数学课堂具有调动学生感官思维、增强学生数学直观想象力等功用。为此,教师应当将生活物品资源总体整合利用起来,以生活物品演示替代单一、枯燥的口头和板书授课,打造演示、讲解相结合的生活情境教学模式,从而大幅提高学生数学思维扩张力。基于生活情境法应用的生活物品演示教学策略如下:

第一,因地制宜选择演示工具。在基于生活情境法实施生活物品演示教学时,科学选择演示工具极为紧要。教师应当根据数学教学需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选择易得、学生身边的生活物品,如日常我们使用的餐具、穿着的衣物,以及教室内的陈设、学生的文具、私有物品等等。教师在数学备课阶段,可以提前准备好演示教学需要的生活物品,也可以做好计划,在课堂上随机调用学生的文具和私有物品,这样演示工具的选择更科学,生活物品演示教学效果得到基本保障。

第二,生活物品演示结合启发讲解。在数学课堂正式开展生活物品演示教学时,教师应当一边演示一边对学生进行启发讲解。如教师拿出一个图形类生活物品时可以向学生发问:“同学们,这个物品大家在生活中见过吗?它通常被用来做什么?生活中还有其他类似外形的物品吗?”学生一边观察教师手中的生活物品,一边高速思考其在生活中的实际用途,并通过互动讨论列举出多个类似物品,教师赞扬后追问:“那么大家认真留心过这个物品的外形特征吗?从数学的角度怎么描述它的外形特征?大家可以上台近距离看一看,亲手摸一摸,然后尝试概括总结此类图形物品的基本特点。”顺着教师的指导和启发,学生纷纷上台环绕物品进行观察和触摸,直观感受图形物品的美感,空间观念初步形成。在学生合作概括物品外形特点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联合先前的近观体验,再仔细阅读数学教材中的概念文字,鼓励学生指着生活物品的具体部位,尝试运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其基本特征,培养学生一一对应的数学表达阐述习惯,从而提升学生数学直观想象力和生活化学习意识。

(四)设计生活操作探究,培育学生数学手动实践力

前文我们论述到,现阶段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板块存在较大缺口,制约学生实践精神和数学运用能力的协同发展。为此,教师在数学教育改革中实施生活情境法时,应当针对实践教学板块缺口着力设计开展生活操作探究活动,把数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寓于探究训练中,这样一来能够促进生活情境法运用空间的多向拓展,二来可以高效培育学生数学手动实践力,从而使学生数学素养构建得更加稳固和完善。基于生活情境法应用的数学操作探究开展策略如下:

第一,提供操作材料和流程方法。在这一步,教师可以把数学生活化操作探究的流程和方法整理成微课件,比如操作探究内容是制作数学实物模型,那么教师就可以把相关的模型制作成小视频添加到微课件中,同时运用简洁的文字在旁边进行补充说明,让学生自主观看操作微课件,掌握数学模型制作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接下来,教师应该把数学生活操作探究活动所需的工具材料发放给学生。活动如果涉及一些如壁纸刀、剪刀等较为尖锐和锋利的工具,教师发放时应该提醒学生注意使用安全,不要争抢工具或是拿着工具打闹,防止学生在操作探究中被划伤。

第二,指导学生小组为单位合作实践。在这一步,教师可以把学生划分成若干个操作小组,在白板投屏上循环播放数学操作探究微课件,然后鼓励学生以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实践,教师在此期间密切关注学生的创生和操作情况,指导学生规范使用生活工具和材料,顺利制作出操作探究任务中的数学模型,最后让学生轮组上台展示模型成品,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实践力和操作探究信心。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情境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对数学知识的直观感知,也能引导学生立足生活视角探查数学现象,使数学教学更契合实践导向。为此,教师应当通过巧设生活情境导入、运用生活情境语言、采用生活物品演示、设计生活操作探究等路径,全面调动学生数学探索专注力,深化学生数学概念理解力、增强学生数学直观想象力、培育学生数学手动实践力,从而彰显生活情境法的实施价值。

猜你喜欢
物品概念情境
称物品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幾樣概念店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找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