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泄浊解毒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2022-10-26 13:37李雪可康欣赵源刘建平
疑难病杂志 2022年10期
关键词:菌门性反应炎性

李雪可,康欣,赵源,刘建平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累及结直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疾病,该病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病情反复、迁延难愈的特点。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该病的发病率为10/10万~20/10万,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3]。目前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肠道菌群等相关[4]。从中医上讲,UC属于中医学“久痢”“泄泻”等范畴。患者脾胃受损,湿邪困阻脾胃,日久生浊,酝酿成毒,浊毒壅滞肠腑,而成本病。本研究观察自拟泄浊解毒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浊毒内蕴型UC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在河北省中医院就诊的浊毒内蕴型UC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2~67(41.5±11.9)岁;病程1~10(4.68±1.45)年;BMI 17.5~26.7(23.5±2.2)kg/m2;临床类型:初发型4例,慢性复发型26例;病变范围:E1 3例,E2 20例,E3 7例;严重程度:轻度27例,中度3例。试验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19~69(42.1±13.9)岁;病程2~10(4.52±1.32)年;BMI 15.7~27.8(22.8±3.0)kg/m2;临床类型:初发型3例,慢性复发型27例;病变范围:E1 2例,E2 21例,E3 7例;严重程度:轻度27例,中度3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项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2019-KY-045),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5]的诊断标准;(2)符合“国医大师李佃贵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6]中浊毒内蕴证的证候诊断标准;(3)患者年龄18~75岁。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并发症者,如结肠狭窄、梗阻、穿孔、癌变等;(2)妊娠及哺乳期妇女;(3)合并严重肝肾疾病者;(4)患有精神类疾病者;(5)对本研究所用的相关药物过敏者。病例剔除和脱落及终止试验标准:(1)患者依从性差,自行退出或失访;(2)对本研究药物不耐受者。

1.3 治疗方案 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肠溶片(Losan Pharma GmbH生产)1 g/次,3~4 次/d;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自拟泄浊解毒方颗粒(自拟泄浊解毒方:葛根15 g,黄芩9 g,黄连、木香各6 g,清半夏12 g,生薏苡仁、车前子各15 g,鱼腥草20 g,大血藤、败酱草各15 g,河北省中医院制作)口服,1袋/次,每天2次。2组均治疗12周。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4.1 血清炎性指标检测:治疗前、治疗后12周分别取患者清晨空腹时肘静脉血5 ml,进行离心分离,取上层血清进行检测,运用全自动血沉检测仪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C-反应蛋白(CRP),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测定降钙素原(PCT)。

1.4.2 黏膜组织学疗效评价标准:采用Geboes组织学指数的6级评估系统[7]。0级,仅有结构改变;1级,慢性炎性浸润;2级(2A、2B),固有层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3级,上皮层中性粒细胞浸润;4级,隐窝破坏;5级,糜烂或溃疡。0、1、2A、2B、3、4级分别赋予0~3分,5级赋予0~4分,总计22分,评分越高表示疾病越严重。

1.4.3 改良的Mayo活动指数[5]:用于临床研究的疗效评估,总分之和≤2分且无单个分项评分>1分为缓解期;3~5分为轻度活动;6~10分为中度活动;11~12分为重度活动。

1.4.4 肠道菌群检测:采用16S rRNA测序平台,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肠道菌群物种鉴定。

1.4.5 不良反应记录:记录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变化情况。

1.5 中医证候疗效评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中的证候疗效评定标准。中医证候疗效计算公式采用尼莫地平法,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其具体症状包括大便泄泻、腹胀腹痛、脘腹痞满、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神疲懒言、口渴、嗳气、小便短黄、畏寒肢冷及腰膝酸软。(1)临床缓解:症状和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2)显效: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疗效指数70%~94%;(3)有效: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疗效指数30%~69%;(4)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减轻,甚至加重,疗效指数<30%。总有效率=(临床缓解+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2组UC患者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比较 治疗12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试验组UC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比较 [例(%)]

2.2 2组UC患者治疗前后ESR及血清CRP、PCT比较 治疗12周后2组患者ESR、CRP、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试验组UC患者治疗前后ESR及血清CRP、PCT比较

2.3 2组UC患者治疗前后黏膜Geboes组织学指数比较 治疗12周后2组患者Geboes组织学指数均低于治疗前(P<0.01),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图1。

注:A.0级结构改变;B.1级炎性细胞浸润;C.2级嗜酸细胞浸润;D.3级上皮层中性粒细胞浸润;E.4级隐窝破坏;F.5级糜烂溃疡

表3 对照组、试验组UC患者治疗前后黏膜Geboes组织学指数比较分)

2.4 2组UC患者治疗前后改良的Mayo活动指数比较 2组UC患者治疗前Mayo活动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2组Mayo活动指数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试验组Mayo活动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4。

表4 对照组、试验组UC患者治疗前后改良的Mayo活动指数比较分)

2.5 2组UC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物种组成分析 从物种组成分类学组成分析来看,在门(phylum)水平,2组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后2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丰度均增加,放线菌门、变形菌门丰度均减少,见图2。

图2 2组治疗前后物种组成分类学组成分析(门水平)

在属(genus)水平,2组优势菌属为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普拉梭菌属(Faecalibacterium)、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拟杆菌属(Bacteroides)、志贺氏菌属(Shigella)、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等。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后试验组双歧杆菌属、普拉梭菌属、布劳特氏菌属、拟杆菌属、乳酸杆菌属丰度增加,志贺氏菌属、链球菌属丰度减少;对照组双歧杆菌属、普拉梭菌属、乳酸杆菌属丰度增加,布劳特氏菌属、拟杆菌属、志贺氏菌属、链球菌属丰度减少,见图3。

图3 物种组成分类学组成分析(属水平)

2.6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本研究中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2组患者治疗期间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均无异常。

3 讨 论

溃疡性结肠炎最初于1793年由Matthew Baillie提出,而这一病名是1859年Samuel Wilks在伦敦创立的[9]。从中医上讲,UC属于中医学“久痢”“泄泻”等范畴[10]。笔者认为该病病机多是先天禀赋异常,或因饮食不节(洁)损伤脾胃,或因怒、思、忧等情志失常,肝郁克脾胃之土,脾胃受损,升降功能失调,纳运失司,湿邪困阻脾胃,壅滞肠间[11]。水湿不化,助湿生热,湿热日久生浊;邪致大肠,大肠传导失司,缠绵难愈,内生湿热与气血相搏,日久不化,弥散入血,酝酿成毒,浊毒壅滞肠腑,损伤脂膜血络,化腐成脓,而成本病[12]。根据该特点予以自拟泄浊解毒方进行治疗,该方以葛根芩连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治疗,方中葛根性凉且味辛甘,故能在解表退热的同时,又能升清阳而止泻痢,故为君药。黄连、黄芩可清热解毒、燥湿厚肠,以辅助葛根止痢之力;木香行气止痛、实肠止痢,共为臣药。清半夏燥湿化痰、解毒散结;薏苡仁健脾除湿,兼以扶正;车前子可利小便,排湿邪,以上三味共为佐药。鱼腥草、大血藤、败酱草均可清热解毒,以助湿热浊毒得排,故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化湿热、解毒止痢之功。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葛根可以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阻止p38/MAPK信号通路磷酸化,增加TJ((tight junction)蛋白表达,促进肠道黏膜的修复,同时也可以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以缓解肠道的炎性反应[13]。黄连具有广谱抗菌、止泻作用,较宜用于肠道感染;黄芩具有抗菌消炎、抗变态反应、镇静解痉的作用[14]。黄连主要通过对STAT4信号通路的双向调节进行相关抗炎作用[15]。木香中含有萜类、黄酮类、生物碱等物质,萜类为其主要成分,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等作用[16]。清半夏可以通过影响NF-κB及结肠组织AQP5 mRNA的表达,调控炎性反应,对结肠黏膜屏障起到保护作用[17]。薏苡仁可以通过抑制肠道免疫反应,减少IL-6等炎性因子的表达,降低炎性的浸润程度;同时薏苡仁中的豆甾醇可以通过抑制NCI-H460、A549细胞的生长,以停滞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起到抗肿瘤的作用[18]。车前子可以通过抑制炎性反应,改善肠道黏膜的受损,上调AQP4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促进对水分的吸收而止泻;同时,其还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衰老、降眼压、降胆固醇的作用[19]。鱼腥草中含有槲皮甙、鱼腥草素等物质,可以改善肠道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的效果[20]。大血藤中的β-谷甾醇可以通过肠道吸收,具有抗炎、抗菌、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21]。败酱草中含有黄酮类、环烯醚萜、挥发油、皂苷类、有机酸等成分,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保肝利胆等作用,其有机酸类是发挥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一定的止泻作用,可用于治疗腹泻、痢疾等疾病[22]。由此可知,自拟泄浊解毒方可以抑制炎性反应,修复受损的肠道黏膜,促进黏膜愈合;改善胃肠道功能,促进消化吸收,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炎性因子失衡是引发UC的重要因素[23]。当机体出现急性炎性反应时,转铁蛋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等细胞因子大量释放,使红细胞聚集,稳定性下降,而导致ESR升高[24]。ESR是肠道炎性程度的标志性指标,ESR异常多提示肠道黏膜受损、肠黏膜屏障被破坏[25]。同时,UC发病时,IL-6、TNF等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刺激血清CRP,其浓度可在2 d内迅速上调。检测ESR、CRP可以有效评估患者的炎性程度、临床疗效及预后,与UC活动度密切相关。降钙素原(PCT)是一种反映机体自身免疫性疾病、炎性疾病病情活动度及严重程度的蛋白质,在评估UC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当机体出现炎性反应时,血清PCT的表达会明显升高,反之则不会出现显著改变[26]。本试验研究发现,治疗后患者的ESR、CRP、PCT明显下降,表明治疗后UC患者炎性活动度减轻,肠黏膜受损减少,利于UC患者肠黏膜愈合、病情缓解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厚壁菌门含量增加时,TH17相关基因及IL-17的表达会有所降低,从而减轻炎性反应,缓解UC患者的相关症状[27];而将活的拟杆菌门定植于UC患者后,可消灭失调菌群的本土细菌,促进活细菌的定植,改善肠道菌群的失调,亦可达到治疗UC的目的[28]。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可以通过抑制黏附—侵袭大肠杆菌(AIEC)的毒力,阻碍IL-23/Th17轴的炎性反应,从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从而治疗UC。与此同时,双歧杆菌可将葡萄糖转化为醋酸和乳酸,以降低肠道pH,抑制致病菌定植肠道[29]。乳酸杆菌属可以通过调节Nrf2/Ho-1途径,降低tnf-1,改善抗氧化酶活性,抑制炎性反应,治疗本病[30]。普拉梭菌属可以增加IL-10、TGF-β1及Foxp3的表达,减少IL-17、RORγt的表达,从而调节Th17/Treg免疫应答,减少炎性反应,达到治疗UC的目的[31]。布劳特氏菌属可以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调整Th17/Treg的平衡,发挥抗炎作用[32]。本研究发现,治疗后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普拉梭菌属、布劳特氏菌属等共生菌增多,放线菌门、变形菌门、志贺氏菌属、链球菌属等致病菌减少。

综上,自拟泄浊解毒方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可以提高UC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及临床疗效,降低黏膜组织学评分、ESR、CRP、PCT水平,调节肠道微生态系统,抑制细菌的侵袭、附着,提高肠道黏膜屏障的保护功能,抑制炎性反应,达到治疗UC的效果。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

李雪可: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过程,论文撰写;康欣:实施研究过程,资料搜集整理,论文修改;赵源:进行统计学分析,论文修改;刘建平:提出研究方向、研究思路,研究选题,分析试验数据,论文审核

猜你喜欢
菌门性反应炎性
炎性小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中医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特殊竹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不同强化处理措施对铜污染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基于自主核酸提取方法分析单油井采出液微生物*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刚竹属3个竹种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男人像灯泡 女人像熨斗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