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中心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价值

2022-10-26 06:26欧构裕刘成杰何永坚
中国伤残医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通路护士对照组

欧构裕 刘成杰 何永坚

( 佛山复星禅诚医院急诊科,广东 佛山 528000 )

严重创伤属于危急重症,目前由于社会完善发展,交通事故以及意外伤产生的创伤发生率显著提升,严重损伤患者机体功能以及脏器功能,甚至产生死亡[1]。对于出现创伤后第1和第2死亡高峰者而言是临床主要抢救对象,特别是第2死亡高峰者。创伤后数秒-1小时为第1高峰,此类患者由于救治不及时或者伤势较为严重通常在现场出现死亡,然而创伤后2-4小时为第2高峰,此类患者如果对其实施及时急救在一定程度上可挽救其生命[2]。为此创伤患者入院后需要对其进行早期评估,对于救治具有重要意义。伴随120急救中心以及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传统模式不能够对患者临床需求予以满足,为此需要创建有效的救治体系,从而降低患者早期死亡率,将患者生存率提升[3]。此次研究抽取2019年6月-2020年7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88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比较创伤中心急救模式和传统急救模式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观察对象选择2019年6月-2020年7月于我院急诊科就诊的88例严重创伤患者,88例患者中59例男性患者以及29例女性患者组成,年龄24-54岁,平均年龄为(36.5±2.0)岁。29例患者为高处坠落,19例患者为交通伤,13例患者为爆炸和烧伤,17例患者为挤压,10例患者为砸伤。8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以及对照2组进行对比研究,各组患者44例。对照组是由30例男性患者以及14例女性患者组成,年龄24-52岁,平均年龄为(36.0±2.2)岁;15例患者为高处坠落,9例患者为交通伤,6例患者为爆炸和烧伤,8例患者为挤压,6例患者为砸伤。观察组是由29例男性患者以及15例女性患者组成,年龄25-54岁,平均年龄为(37.1±2.8)岁;14例患者为高处坠落,10例患者为交通伤,7例患者为爆炸和烧伤,9例患者为挤压,4例患者为砸伤。统计软件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组间并未产生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创伤情况均是由单一因素造成的,共有2处或2处以上的损伤;②所有患者的多发创伤严重程度评分均高于16分;③所有患者及其监护人均了解此次研究内容,并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排除受伤过后由其他医院治疗之后转入本院的患者;②排除治疗中途转入其他医院进行治疗的患者;③排除患者严重肝脏疾病的患者;④排除患有肾脏器官原发性病变的患者;⑤排除具有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

2 方法:对照组行传统急救模式。预检分诊创伤患者,告知值班外科医生,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主要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同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确保患者呼吸道处于顺畅状态,避免患者出现窒息情况,及时创建静脉通路,并静脉滴注药物进行治疗。医生对患者实施体格检查后按照医嘱对其进行辅助检查,并予以用药干预。在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告知有关科室对患者实施会诊,进行初步诊断,随后将患者转运至病房以及手术室进行治疗。观察组行创伤中心急救模式。内容如下:(1)创建创伤中心。以创伤科为主,和急诊科、院前急救、手术室、重症医学科以及麻醉科护理人员以及医生联合,参与者均需要进行相关培训获取资质。依据院内相关规定对创伤组成员进行培训,确定成员分工以及职责,每组由经验丰富的医师作为组长,组长需要负责整个急救过程。主班护士为N2级以上护理人员,处于患者头部位置和首诊医生一同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其中包括控制出血、开放气道、控制环境以及制动颈椎等,和组长进行良好协调并和有关科室保持联系,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予以心理疏通,缓解其负性情绪,保证抢救工作顺利实施。副班护士为N1级,站立在患者胸部位置,连接心电监测,严密监测关注生命体征,将静脉通路开通,对患者血液标本进行采集并及时送检,并且予以患者抗休克治疗,协助患者实施有关检查,对检查记录单进行填写。N0级为联络护士,站立在患者脚部位置,准备患者需要的物品,和辅助科室联系,确保绿色通道顺畅,并且积极执行有关医嘱。急诊科准备抢救车以及设备的基础上,需要准备有关物品车,其中包括多头胸带、无菌手套、肋骨固定带、绷带、颈托、棉垫、四肢固定支具等。(2)急救模式。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分诊,评估患者病情后进入急诊室,对主班护士进行通知。主班护士随机开启创伤中心以及绿色通道,告知首诊医生。创伤组到达现场后需要对组长汇报患者的评估情况以及信息,副班护士需要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对其休克表现进行纠正,同时对患者控制出血情况进行观察,对有关检验以及检查网上。确定患者损伤位置后小组成员需要积极讨论诊断结果,组长确定治疗方法,如果患者需要实施手术疗法,联络护士及时告知手术室。如果患者未进行手术治疗需要TICU(创伤重症监护室)实施治疗,避免并发症的产生。

3 评估指标:比较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静脉通路创建时间、急诊室处理时间;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就诊治疗时间、总治疗时间;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创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影像学检查时间,ISS评分标准为1分为轻度、2分为中度、3分为重度不危及生命、4分为重度危及生命、5分为危重或可成活、6分为最大损伤,共评价头颈部、胸部、面部、腹部及盆腔、四肢及骨盆、体表几项,分数越低严重程度越低。

5 结果

5.1 2组抢救成功率对比:观察组进行抢救后40例抢救成功,成功率为90.91%,对照组进行抢救后30例抢救成功,成功率为68.18%,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对比(n,%)

5.2 2组静脉通路创建时间以及急诊室处理时间对比:观察组静脉通路创建时间为(12.44±3.63)分钟,急诊室处理时间为(75.22±10.30)分钟。对照组静脉通路创建时间为(19.89±5.39)分钟,急诊室处理时间为(105.45±12.69)分钟。观察组静脉通路创建时间以及急诊室处理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t=7.604,P=0.000;t=12.268,P=0.000)。

5.3 2组急诊治疗时间和总治疗时间对比:观察组急诊治疗时间为(4.65±3.21)天,总治疗时间为(21.32±10.23)天;对照组急诊治疗时间为(9.83±5.32)天,总治疗时间为(32.12±16.32)天;观察组急诊治疗时间和总治疗时间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t=10.313,P=0.000;t=8.613,P=0.000)。

5.4 2组ISS评分和影像学检查时间对比:观察组 ISS评分为(26.32±3.21)分,影像学检查时间为(15.22±3.22)分钟;对照组ISS评分为(21.23±2.12)分,影像学检查时间为(27.23±3.12)分钟;观察组ISS评分和影像学检查时间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t=8.776,P=0.000;t=17.768,P=0.000)。

讨 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提升,严重创伤发生率在近几年也在逐渐增加,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健康,也会给患者的组织器官带来不同伤害,疾病程度增加。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期间也会出现各种并发症,治疗中面对很大难度。严重创伤多出现在交通事故,且该事故多发,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利用传统急救方式是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治疗,实际的治疗时间比较长,且治疗成功率比较低,也存在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在对患者治疗期间,现场救治方式不规范,无法和医院救治工作相互连接,影响患者救治。并且,传统方式急救患者过程中,各个护理人员职责划分不明确,救治过程中出现护士来回跑、操作重复等现象,影响最佳的抢救时间。传统操作一般重视单一的技能培训,对操作中护士之间的配合训练不重视,而创伤急救护理方式则不同,能够按照护士的能力进行分配,通过定点定位保证团队之间的相互配合,保证护士救治行为更规范,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增强护士的综合实践能力,使护士责任感逐渐增强,以完成护士分层管理目的的实现。

严重创伤在临床上为一种常见的创伤类型,其类型分为交通事故损伤、高处坠落损伤、工程事故损伤以及因为积压造成的损伤等,具有的致残率较高,如果未及时治疗,将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甚至造成严重损伤。临床上治疗严重创伤患者多为传统的创伤急救模式,是按照患者的不同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该方式需要的治疗时间长,且救治过程中具备的操作效率低,治疗效率低等,还无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严重创伤者抢救关键为早期急救,临床研究显示,创伤患者的死亡通常在早期出现,是由于伤情严重未进行及时抢救,同时检查出现漏诊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并且诊断抢救不及时产生,因此在短时间内对严重创伤患者实施有效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4-5]。临床文献报道,对于严重创伤者而言,约有一半患者出现即刻死亡,约有1/3患者在创伤早期出现死亡,仅仅一小部分患者在创伤晚期出现死亡。由此能够看出对严重创伤者进行早期抢救具有重要意义[6]。对于老年患者来说,由于自身生理构造的特殊性降低了脏器功能,如果未进行有效治疗,可将死亡率提升[7]。为此怎样在短时间内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救治,并且将死亡率降低是临床研究主要课题。创伤急救中心就是要将患者的生存率提升,从而将其不良预后改善,进而缓解医疗支出,同时可将整体医疗质量提升。短期内为了确保患者可以获取有效的治疗,应该积极整合创伤急救资源,对患者实施全面、无缝隙以及全方位的相关有效措施,防止延误救治现象的出现,将抢救成功率提升,同时予以患者优质、高效率以及低成分的相关服务。如果患者严重创伤是因为工业和交通外伤伤害引发,如果未进行及时治疗患者会出现相关后遗症,严重者会出现死亡现象,为此加大严重创伤患者急救措施力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8-9]。创伤中心急救护理模式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能促使整个护理队伍作用的发挥。创伤中心急救护理模式能够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详细评估,护士的预见性护理理念逐渐增强,在抢救中能够按照规范程序进行,且静脉通路开通时间也有所降低,达到病情的尽早控制,有效确保了各个脏器灌注。还能够加强对创伤物品车的有效管理,其中的操作流程更简单,不仅工作效率更高,也降低了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同时,也解决了抢救物资短缺现象,不会给抢救效果带来影响。如果遇到情绪激动的患者,需要专业人员负责安抚患者和家属,以免因为情绪给急救工作带来影响,降低护患矛盾发生率。对于严重创伤患者而言,急救整体性不单单包含院内救治,在救治链中院前急救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各个急救中心模式不同,会影响创伤急救连续性以及整体性[11]。创建创伤中心急救模式能够全面实现创伤重症监护室、创伤外科、骨科、胸外科等科室的一体化治疗模式,同时创建此模式有助于提升创伤救治质量。科室之间互相配合以及协调工作,将检查申请流程精简化,创建绿色通道能够将中间环节时间缩短,为此确保急救能够高效高质量进行。创伤中心急救护理模式的形成能够使各个操作流程更规范,充分发挥人员职责,整个护理队伍在5分钟之内就能到达现场,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能及时的对患者情况详细分析,也会给出有效的急救措施。该模式也给整个急救队伍提供保障,解决急救人员知识水平单一,综合能力差的特点,避免发生漏诊问题。同时,内部有高年资的医生进行急救,避免在确诊后再送到专科进行治疗,也减少了各个科室相互推诿患者的现象,创伤中心急救护理模式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并且,还为患者提供了高级创伤护理,在护士的统一调配下,增强了整个护理队伍的应急能力,增强护士之间的有效配合。在本研究中,共选取88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行传统急救模式,观察组行创伤中心急救模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高到90.91%,与对照组的60.18%比较明显较高,可见针对严重创伤患者应用创伤中心急救模式效果显著,利于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将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应用于严重创伤患者中,有助于急救团队整体作用效果提升,提升组员稳定患者生命体征的水平,将其评估能力以及复苏能力提升,并且有助于加强团队成员自身的预见性评估能力,将静脉通路开通时间减少,确保液体有效复苏,对患者创伤凝血进行纠正,有效维持患者脏器供氧以及灌注[10]。与此同时加大创伤物品车管理力度,将操作流程进行精简,同时减少操作时间,有助于整体工作效率以及质量提升。另外对2组患者的静脉通路创建时间、急诊室处理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的上述各项指标时间也均低于对照组。谢宁[12]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严重创伤病患者救治中应用探讨》的分析中,将110例严重创伤病患者作为对象展开分析,经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后发现,观察组的急诊影像检查时间、标本送样时间和护理交接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其结果和本文研究结果一致,说明为严重创伤病患者提供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具有重要作用,能使患者的救治时间缩短,促使患者救治更有效,临床应用效果良好,适合临床上的广泛推广。最后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观察组ISS评分和影像学检查时间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吴苏宁[11]研究中,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组患者的AIS-ISS评分显著低于专科专治救治模式组(P<0.05);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组ICU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专科专治救治模式组(P<0.05),与本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创伤中心急救模式对严重创伤患者进行救治,能够有效减少缩短静脉通路创建时间以及急诊室处理时间,显著提升抢救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及影像学检查时间,降低ISS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通路护士对照组
DJ-1调控Nrf2信号通路在支气管哮喘中的研究进展
变应性鼻炎中促炎信号通路与非促炎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AngⅡ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在大鼠NSAID相关小肠损伤中的机制研究
miR-155在过氧化氢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及靶向SIRT1调控机制
援鄂护士林燕华的元宵节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厉害了,我的护士
抗螨高产蜂种“北京一号”
寻找护士哥哥
8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