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
摘要魏书生的语文教学突破了传统教育课堂的束缚,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本文以“六步课堂教学法”为切入点,分析魏老师的课堂案例《梁生宝买稻种》,探讨其教学思路、教学特色以及教学成功之处。
关键词魏书生《梁生宝买稻种》教学案例
教育问题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特别是语文教育,不仅关乎孩子们的成长,还是提升社会整体文明素养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无数勇往直前的教育者为之付出了青春岁月,他们“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魏书生便是其中之一。他主体意识强,认准了语文教育事业,想尽办法也要从事这个行业。因为热爱,所以珍惜。他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语文教育工作中,潜心琢磨,不辞劳苦,终于筑成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语文教育之路。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魏书生善于观察生活,感悟人生,总结经验。他相信要多用力气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改变自己为人处事的态度,改变自己的工作方法,改變自己的学生观、教育观,改变自己的语文教学观。”[1] 关于自己的教学成长过程,魏书生从自强、育人和教学三个角度进行了具体总结。这些内容体现出从生活出发、以人为本以及追求实效的思想特征。在自强方面,肯定个体价值,审视自我,调整自我,加强自我能力的训练,尊重他人,养成与别人沟通的良好习惯。在育人方面,教书必须育人,落实在讲读、写作和阅读之中,培养良好的习惯。在课堂教学方面,魏书生有着深入的思考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他喜欢使用课堂“六步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和自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学,加强实践练习。定向,即确定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学习重点可以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意见进行修改。自学是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进行学习。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可以组织小组进行讨论。分组讨论没有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同学讨论,学生不会,则由教师解答。采用不同的测验方式进行自测。让学生自己回忆总结这节课的学习情况。《梁生宝买稻种》这堂课便是运用了“六步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敢于质疑、讨论,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真正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为自己的能力。本文以《梁生宝买稻种》这一课堂教学为例,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魏书生的教学思路、教学特色,探讨其教学的成功之处。
一、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魏书生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是一个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人。他有意识地进行广泛阅读,包括教育学,也涉及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他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是他能在教学上取得显著成果的重要因素。魏书生把教书育人看作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共同学习,一起成长。这种教书观念具体反映在他对教师作为引导者角色的定位上,以及运用灵活的语文教学思路上。
在《梁生宝买稻种》这两节课里,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得到了充分运用。它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本课的教学目的是学习梁生宝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细节描写的方法。教学方法是培养自学能力,课内预习,读、议、练、讲,以及安排有助于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练习题。在授课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具体表现在善于设置问题,循循善诱,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参与到学习中。譬如,板书课题后,问“谁知道作者是谁?”“谁知道《梁生宝买稻种》选自他的哪一部长篇小说?”学生说出答案后,教师接着深入讲解知识点。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参与了思考,进入了学习状态。教师的“引导”还体现在尽可能的听取学生的建议,师生共同决定学习中的某些环节。比如,征求学生意见:连读这篇课文需要多长时间?按照学生给出的时间继续进行教学工作。当然,教师还会给出阅读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如跳读,记住不会的字、词,了解课文基本内容等,从而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引导。此外,魏老师在课堂上所做的引导全面具体地落实了他的育人理念。在这两节课里,他引导学生进行了快速阅读、精读、小组讨论、速写、写短文、画语文知识树等活动,还布置了课后作业自测题。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魏老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了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训练了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
夸美纽斯曾提出“大教学论”,“这是一种教起来准有把握,因而准有结果的艺术;并且它又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就是说,它不会使教员感到烦恼,或使学生感到厌恶,它能使教员和学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乐;此外,它又是一种教得彻底、不肤浅、不铺张,却能使人获得真实的知识、高尚的行谊和最深刻的虔信的艺术。”[2]在《梁生宝买稻种》的教学过程里,教师就是启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引领者,彰显着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教育精神。学生则从中体会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提高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以学生为主体,训练学生的个体能力
对魏书生来说,教育的目的是塑造人,培养学生有效的自律和自制力。他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可以因时因地而变,然而不变的是他对教育实践的重视和对教育细节的落实。在教育实践方面,突出表现在魏书生在语文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参与讨论的习惯。
从教学设计上看,《梁生宝买稻种》这两节课是在师生对话的基础上,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个体能力为目的的。对话是通向真理的途径。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师生对话,“师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在似是而非的自我理解中发现困难,在迷惑不解中迫使自己思考,不断追问且不回避作答。”[3]在师生对话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魏老师在课堂上训练学生的能力是有针对性的。上课伊始,是养成学生的自学习惯。本课开始时,教师通过几个连环问题,由浅入深查看了学生的预习情况。虽然看似漫不经心,但是经过长期训练便能够让学生找到自学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学的质量。考查学生自学环节仅仅是上课开始时的预热,是本节课的序幕。接着,便有一系列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如,让学生连读三分钟。时间到了之后,让学生复述主要内容,并做出说明“课外有时一分钟能读一千字,读后也要练习复述”[4]。复述之后,教师继续引导,“在读的基础上,为了提高欣赏能力,分析能力,还必须学会精读,精读就要弄通每一个字、词和句的意思,理清篇章结构,归纳中心思想,会分析写作特点。”[5] 于是,开始精读,教师板书,板书内容是:1.字、词;2.理解课文;3.细节描写。学生精读后,进行检测,让学生注音释义。同学们对“宿”的读音有不同意见时,教师给出明确解释,并安排学生分三组分别解释两个词的意思,第一组查字典,第二组联系上下文解释词意,第三组从字面看词的意思。教师组织各小组分别解释词意……以上仅是上课中的一个片段,从中就能看出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环环相扣,有现实操作性,有实际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够全员参与,又可以让个人得到自由表达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都得到了训练。教师与学生自然地融入平等对话之中,一起对知识进行探索。接下来,分组讨论段落、归纳段意、学生讨论,概括中心思想等教学活动都是一环紧扣一环。每一环均涉及切实问题,都能够让学生参与其中。在这种紧凑的教学节奏中,学生能够做到全神贯注,做到口到、眼到、手到、耳到、心到,尽可能的避免了无效劳动,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了训练和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目的。
三、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彰显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梁生宝买稻种》这两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能够将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语文之美。这两节课有合理的架构、有精心的教学活动设计,也有人文精神的内涵,从整体上看呈现出一种教学艺术的特有魅力。究其根本,在于魏书生是从人的立场出发开展教学活动的。他把教学活动当作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其符合人正常的心理期待和心理需求。因之,他的课堂教学能够打开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掌握知识。相比之下,普通的语文课堂往往会让学生感到沉闷、压抑,难以身心舒畅,更难获得语文教学艺术的美感。之所以有这种差别,是因为魏书生有着清晰的、人性化的、理性的育人理念。他尊重学生对同一问题的多样理解,不强求学生达到老师的理解程度。他认为学生会随着阅历的增长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
如果从整体上考察魏书生的教育教学理念,可以发现呈现细节化的教学内容是他惯常的思维方式。不止在教学上,在做什么样的班主任、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日常管理自主化等各方面都有这种细节化的体现。魏书生教学改革中的细节内容不是他的臆想,也不是不可改变的教条,相反它们是他跟学生之间相互协商出来的,因而具有教学的可操作性,落实之后容易满足教师、学生和家长三方面的诉求。从教学实践来看,魏书生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这种效果。惟其如此,魏书生的教育教学方才鲜明表现出对个体差异性的关注,彰显各学科知识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才有可能培养出一个个身心健康、个性突出、具有智慧的人。
在《梁生宝买稻种》这两节课中,魏老师就花了不少时间讲解和练习细节描写。通过分组讨论,同学们在细节描写里了解了梁生宝的人物形象,体会到细节描写能够起到衬托作用、说明作用,能让梁生宝的形象生动、具体。对此,魏老师进行了总结,“细节描写的作用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写出来的人有血、有肉,以便使文章的中心更突出”[6]。为了加深学生对细节描写的认识,他读了《范进中举》中的一段文字,让学生找出哪部分是细节描写?表现了什么?在学生能够联系《梁生宝买稻种》中的细节描写,对魏老师所读文字做出具体的、有条理的分析后,他又读了《红岩》中的一段,强化学生对细节描写的理解。魏老师再次总结,“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的细微动作的描写”,并布置写作任务,分组写一段细节描写的文字。第一组,写放学,收拾书包。第二组,写栽花。第三组,写擦玻璃。每个题写两个不同性格的人。写完后,每组找两名同学读一下自己写的短文。魏老师讲评,明确指出同学们写的,大部分是细节描写,有的不是,并做出解释。然后,他让同学们考虑细节描写在语文知识树的什么位置上?……以上关于学习细节描写的教学过程,涉及到听、说、读、写、思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知识,领略了语文之美,提升了个人能力。
综上所述,魏书生在教育教学中以不束缚学生的天性为底线,充分运用人性化的教学方法,彰显出了人文情怀,也实现了师生共情和师生共赢。基于此,学生的学习成为了一种习惯养成,而不是一种概念灌输。魏老师已经把教书和育人统一到教學实践中了,他的教学活动彰显着艺术的魅力。
〔本文系2021年度广东省重点建设学科科研能力提升项目“中国当代中学语文名师专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1ZDJS07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魏书生.语文教学[M], 沈阳:沈阳出版社,2000:3.
[2]<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 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
[3]<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 童可依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11.
[4][5][6]魏书生.教案、教学纪实选[M], 沈阳:沈阳出版社,2000:185、185、189.
[作者通联: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