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冠 主治医师 丁 虹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南开大学附属妇产医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超重和大龄孕妇越来越多,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妊娠期糖尿病是最常见的妊娠合并症,“糖妈妈”们如不及时控制血糖,容易引起一系列母婴并发症。绝大多数“糖妈妈”能通过医学营养治疗和运动指导使血糖达到理想水平。
“糖妈妈”的每日膳食热量要根据孕妇身高、体重、孕周、胎儿大小、血糖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来说,“糖妈妈”每日推荐摄入的热量是理想体重(身高-105)×120 ~140 千焦(30 ~35 千卡),具体热量摄入水平与其孕前身体质量指数(BMI)有关。孕晚期可提升至每公斤体重160 千焦(40 千卡)。举例:一位身高为1.65 米的“糖妈妈”,如果孕前没有超重肥胖问题,孕中期饮食热量的上限=其理想体重60 公斤×140 千焦(35 千卡),即8 400 千焦(2 100 千卡)。
“糖妈妈”可按照一日六餐的标准来安排饮食,即三大餐(早、午、晚餐)和三小餐(两餐之间的加餐和睡前加餐)。各餐的热量分配比例应按早餐15%、加餐10%、午餐30%、加餐10%、晚餐25%、睡前加餐10%来安排。
蛋白质应占总热量的15%~20%,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如鱼虾类、瘦肉类、禽肉(鸡肉、鸭肉等)、蛋类、奶类及大豆类食品。
脂肪应占总热量的25%~30%,最好选用低脂肪的瘦肉类食品,烹调油应选用植物油,以橄榄油、菜籽油和花生油等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为好。
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0%~60%。主食一定要粗细搭配,如五谷米饭、糙米饭、杂粮窝头、杂粮发糕等。
|小|贴|士|
选用苦荞粉、黑豆面、黄豆面、玉米面、小麦粉,每种250 克。用水把5 种杂粮和成一个大面团,平均分成50个小面团。尽量做到每个面团大小一致。把小面团制作成窝头状,蒸成杂粮窝头。可将制熟的窝头放入冰箱冷冻室备用,食用时用蒸锅蒸一下即可。
蔬果是良好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的来源。“糖妈妈”的饮食需丰富多彩,每天食用的蔬菜品种应在5 种以上,食用水果应超过2 种。水果可放在两正餐之间食用。
(1)严格限制含较多游离糖的食物,如糕点、甜饮料。
(2)限制含淀粉多的食品,如藕粉、各种粥类。
(3)限制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鱼子、蛋黄。
(4)严格限制含饱和脂肪酸多的食物,如肥肉、黄油等,少食或不食油炸食物。
烹饪方式可选择烩、炝拌、凉拌、清蒸等,以减少用油量。饮食不宜过咸,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 克。
妊娠前和妊娠期进行规律运动,可明显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规律运动不仅可帮助缓解疼痛,减轻关节水肿,促进自然分娩,而且有助于“糖妈妈“控制血糖水平。此外,运动还可改善孕妇情绪,减少抑郁。妊娠期适当运动并不会增加早产风险。
无运动禁忌的“糖妈妈“,每周可进行5 次运动,每次运动持续30 分钟为宜。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结合抗阻力运动最佳,如步行、快走、游泳、固定式自行车、瑜伽、慢跑和自重力量运动等。“糖妈妈”的运动强度应达到中等强度水平,即运动时心率达到最大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龄)的40%~59%。如30 岁的“糖妈妈”,每次运动心率达到76 ~112 次/分,即为中等强度运动水平。
户外步行是简便易行的运动方式,没有技巧要求,几乎适合所有人。“糖妈妈”可进行大步走,以上肢摆动配合下肢运动,调动上下肢肌肉群协同运动。但是,如果孕妇的身体情况不允许进行步行,“糖妈妈”可采取站姿或坐姿,进行M 型、W 型、L 型上肢运动。
(1)M 型动作:上臂(大臂)水平,肘屈曲90°,肩胛骨夹紧。前臂(小臂)自上缓慢向下摆动至最大幅度。该动作类似“招财猫”在摆臂,动作越慢越有效。
(2)W 型动作:肩胛骨夹紧,上臂放在身体两侧,肘屈曲180°,将上臂上举至最大幅度,再放下。
(3)L 型动作:肩胛骨夹紧,上臂放在腰部两侧,双手像拉着一根绳子一样缓慢往身体两侧拉开到最大程度,然后复归原位。
(1)避免易引起静脉回流减少和低血压的体位运动,如仰卧位运动;避免在高温或高湿的环境中运动;避免容易引起摔倒、外伤或碰撞的运动。
(2)对于妊娠前无规律运动习惯的孕妇,建议妊娠期从低强度运动开始尝试,并逐渐增加运动强度。
(3)“糖妈妈”若使用胰岛素治疗,需警惕运动引起的低血糖,应咨询医生后进行运动。
“糖妈妈”在进行医学营养治疗和坚持运动的同时,也需要做好血糖监测,并进行记录。每日完成饮食、运动和血糖监测日记,可帮助母亲和胎儿提高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