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强
目前,骨关节炎已成为50 岁以上人群丧失劳动力的常见原因,占比仅次于心脏病。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水平的提升,我国公民老年性骨关节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据统计,我国60 岁以上老年人中,有65%患有骨关节炎。不少老年人为了强壮骨骼,减少病痛,会购买相关保健品服用。但是保健品不是药品,它们能够治愈关节炎吗?
在我国,关节炎特别是早期骨关节炎患者,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的比例并不高。资料显示,我国骨关节炎患者的就诊率仅为50%。受“养生必补”等习俗的影响,相当一部分患者在疾病早期盲目求助于保健品,误认为保健品对骨关节炎具有治疗作用,且不具有毒副作用。与此同时,保健品行业对保健品的使用效果宣传夸大,也是患者求助于保健品的重要原因。
外包装标注保健食品的“蓝帽子”标识和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的产品,属于合规产品,能调节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能治疗疾病。国家对保健食品的功能性规定有二十余种,如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等,其中和骨骼相关的是增加骨密度。说这类保健品能够治疗关节炎不仅牵强附会,也是违法的。
市面上流行的骨关节炎保健品主要分为“补软骨”和“补骨”两大类,其主要成分为蛋白多糖、维生素D,钙、硒等矿物质。蛋白多糖是关节软骨基质的主要成分,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作为重要的蛋白多糖,可能具有修复软骨基质的作用。钙是骨的主要无机成分,钙及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可改善骨质量。除此之外,市面上还有一些以微量元素、中草药为主要成分的保健品。目前,没有任何临床对照试验证明保健品能够治疗关节炎。而且,保健品中往往含有大量矿物质,长期服用有可能增加肝肾代谢负担。
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等关节炎症状后,患者应及时就医、积极诊治。目前,临床对于老年性骨关节炎主要采用阶梯治疗办法:
1.早期的骨关节炎患者可采取物理治疗和运动疗法来改善症状,也可以配合中医疗法,如艾灸进行治疗。
2.以上治疗方法效果不明显可采用药物治疗,分为口服和外用药物。口服药物主要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外用药物主要是向关节腔进行注射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玻璃酸钠等。
3.晚期骨关节炎患者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截骨术、关节置换术等。
4.由其他疾病导致的关节疼痛一定要明确原发病类型,进行对症治疗。如针对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导致的关节疼痛,必须进行类风湿和痛风的全身治疗,控制原发病的进展,才能缓解关节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