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 迪 杨雪梅
家校社协同育人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在2021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构建包括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在内的八大核心教育体系,搭起“十四五” 教育事业发展的大框架。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合作是否稳定、协同育人效果是否明显,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积极改变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困境,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体系,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和探究的重要课题。
学校和家庭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一致性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教育影响一致,就会形成“5+2>7” 的教育结果。如果缺少一致性,则会陷入“5+2=0” 的危险境地。也就是说,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影响出现了背道而驰的负效应现象。家校合作协同育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境。
1.合作形式低效
英国北爱尔兰大学教授摩根曾将家校合作方式分成低层次参与、高层次参与和正式组织参与三大类别。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学的家校合作方式主要有期末家长会、个别“问题” 学生的电话告知、家庭作业辅助等。很多学校已成立了家长委员会,但也只是为班级活动的开展提供个别的支持或赞助,并未完全履行家委会的工作职责。因此,对比摩根的合作分类,我们现在的家校合作形式比较单一,基本停留在低层次参与层面,难以真正形成育人合力。
2.合作观念错位
加强家校合作,助力学生成长,这已是学校与家长的共识。但是,在具体实践中,经常因为教师时间的局限和家长观念的错位,导致家校合作的实效性不高。具体表现为: 教师忙于日常的课堂教学和作业批改,很难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系统规划家校合作方案;教师因教学负担较为沉重,与家长的合作更多是放在如何提高学生成绩上,导致家长成了教师的“助手”,家庭变成了学校的第二课堂;大部分家长对自己在儿童教育中应承担责任的认识不够清晰,或是把养育视于教育,或是把教育归于学校。还有部分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分数和成绩,对教师的诉求与沟通仅仅局限于智育领域。由于合作观念的错位导致家校合作的参与意识淡漠和参与方式的偏执。
1.校社合作中的社区缺位
社区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宽阔的活动场所,是发挥全面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在我国家校社合作的历史进程中,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以家校合作为重点内容,并且学校教育在二者合作中居于主体地位,家庭教育则沦为支配和辅助的地位,而社区教育往往被忽略,处于边缘化的境地。
2.校社合作渠道不畅
在校社合作中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合作渠道的不通畅。一方面,具有大量教育资源且有合作意愿的社会组织或机构不知如何与学校展开合作,致使优质资源被闲置;另一方面,学校因找不到合适的社会教育平台,缺少完善的社会教育机制保障,导致学生缺少充足的社会实践活动机会。
家庭生活融于社会环境中,理应协同一致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但在家社合作育人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家长对社会培训机构的盲目信任。部分家长一味追求孩子学习分数的提高,轻信并依赖校外培训机构,盲目跟风给孩子加课。为了迎合家长提高孩子成绩分数的强烈需求,一些培训机构夸大宣传,利用各种“培优班” “超前班” 吸引家长的眼球,既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又严重影响亲子关系,破坏家庭和谐。二是社区没有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社区应为辖区内的居民提供相应的教育资源和服务。但由于我国的社区教育起步较晚且发展较缓,大部分地区并没有开展相应的社会教育活动,致使社区教育在协同育人中缺失应有功能的发挥。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发展中的个体都是套嵌在一个相互影响的环境系统之中,各种因素通过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就是在家庭、学校、社会三大环境交互重叠中实现的。为了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与发展,家庭、学校、社会应各司其职,互通有无,协同配合,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为此,我们探索构建了家校社“三维联动” 协同育人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主导、社会教育为保障,三者各司其职,循环联动,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三者关系可见下图。
图 家校社“三维联动” 协同育人体系示意图
家庭是人出生、成长并伴其一生的地方。在儿童正式接触学校教育之前,家长除了对孩子进行生活照料,更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担负着孩子性格培养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任。在家校社“三维联动” 协同育人体系中,家庭应发挥其基础性作用。
1.面向学校: 积极参与,及时反馈。家长应担负起学生教育第一责任人的任务,全面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学校达成一致的教育观念和行为,避免“5+2=0” 现象的出现。家长要重视并亲自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尽量避免隔辈亲属的代替,在主动了解学校育人理念的同时,学习科学的育人方法;家长应积极与教师进行双向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应主动反馈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应避免出现家校合作中教师单向输出与家长被动接收的情况。
2.面向社会: 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家长应增加亲子陪伴时间,科学规划假期时间,不给孩子增加额外的课业负担。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增加户外运动的时间,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做到: 在培养兴趣爱好的同时,增强体质;在户外运动的同时,锻炼意志;在社会实践的同时,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此外,家长还应合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社会教育资源,避免将教育关注点集中到各种类型的校外培训机构。
在家校社“三维联动” 协同育人体系中,学校应发挥其主导性作用。
1.面向家庭: 提供平台,加强指导。2015 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切实担负起家庭教育的指导责任,积极提供科学合理、丰富多元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因此,学校一方面应积极搭建多方平台,利用家长课堂或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传播正确的儿童观、传授科学的育儿方法、宣扬家庭教育的优秀典型,帮助家长提升其家庭教育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应引导家长科学参与家校合作活动,减少无意义互动。
2.面向社会: 资源引入,开放共享。学校教育担负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任。但若要使学生具备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发展核心素养,单凭学校教育的一己之力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学校应主动面向社会,将优质的社会教育资源引入校园、引进课堂,努力实现学校资源与社会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
社会教育是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是除学校和家庭之外的另一类教育环境。社会教育具有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方式多样、教育资源优质等特点,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家校社“三维联动” 协同育人体系中,社会应发挥其引导与保障的作用。
1.面向家庭: 正面宣传,提供服务。社会教育具有公益性特征。应充分发挥社区教育便民性、服务性的特点,开设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定期向社区内的居民开展家庭教育知识的宣传与指导;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等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应免费开放资源,为学生提供社会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场地;新闻媒体要正向宣传和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氛围。
2.面向学校: 支持配合,提供资源。社会教育应和学校教育保持共同的育人目标,全力支持和配合学校教育。可通过向学校提供教育服务,缓解中小学校课后服务在师资和设备上的短缺情况;可通过提供云课程平台,丰富学校的课程资源,扩展学生的兴趣爱好。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都肩负着重要的教育责任。只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实现了有效衔接,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才能共同完成教育使命。
在家校社“三维联动” 协同育人体系中,三者具有相对不同的职责与功能定位。但只有育人目标达成一致,形成共识,才能实现有效联动,形成育人合力。
1.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前提,整合家校社的育人理念和育人标准。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达成一致的育人标准,不以分数衡量学生,不以成绩考核教师,不以升学率评价学校。应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整体提升,家校社三方都要保证“双减” 政策的落实到位,努力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让其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获得学业之外的自我成长。
2.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前提,整合家校社的育人时间和育人实践。协同育人理念的一致性最终要体现在育人行为与育人实践上。尤其是在“双减” 政策实施后,学校、家庭与社会的育人行为和实践要在时间上做好有效衔接,更好地保证教育行动和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学生置身于由家庭、学校、社会构成的大环境系统中,要想使三者联合并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学校需要搭建协同育人的平台,汇集优质的教育资源,形成全员协同育人的大格局。
1.学校要制订系统的家校社协同共育方案,搭建“线下+线上” 的育人平台。线下可以依托相关社会资源,定期开展“家长课堂” “家长学校” 等形式的家长培训;线上可结合因疫情居家线上教学的新情况,在开发线上教育教学平台的同时,设立家校共育板块,以便学校在疫情期间及时了解学生居家学习及生活情况。
2.社区、妇联等相关机构也应积极、主动地承担协同育人责任,设立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好家长成长课堂等线上或线下平台,帮助家长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提高育人水平、形成育人能力。
为提高协同育人的质效,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参与形式需要由低层次参与向高层次组织参与形式转变。需要丰富创新协同育人形式,由单一走向多元。
1.学校应创新家校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可以成立家长协作互助小组,通过定期的读书交流、育儿随想、典型事例分享会等形式,实现学校向家庭的延伸和家庭与学校的互动。
2.学校应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开发社会实践课程。可依托科技馆和博物馆开展科普实践课程;依托音乐馆和美术馆开展美育实践课程;依托体育馆、俱乐部等开展兴趣爱好社团课程等。充分发挥社区资源为家庭、为学校服务的积极作用。
综上,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秉承一致的教育理念和育人目标,合理构建家校社“三维联动” 协同育人体系,保持合作渠道的畅通,方能使协同育人落到实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