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泽艺,李雯,殷晓枫
东莞光华医院,广东 东莞 523416
手部创面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外伤,主要发生在指腹、手掌背侧等部位,很多情况下是由切割和烧伤等原因引起,会导致患者皮肤的软组织出现缺损,甚至引起血管以及骨关节外露,对患者的手部功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皮瓣修复术是治疗该疾病主要措施,能够有效修复创面,但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因而选择有效的手术方式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以98例该患者为例,探究不同皮瓣修复术对该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次纳入98例手部创面患者,纳入时间2019年1月-2020年5月。患者个人资料、家庭信息均记录电子表格,采用随机数表法方式分两组:对照组49例、试验组49例。对照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21~57岁,平均(39.00±6.50)岁。试验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22~57岁,平均(39.50±6.58)岁。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
纳入标准:①资料完善;②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呼吸系统等部位感染疾病;②合并精神类等严重疾病者。
手术间对两组进行基础性的治疗,比如对患者的创面进行清洗和消毒,将已经坏死的组织处理掉,之后使用南昌白云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苯扎溴铵溶液(国药准字:H36021593)进行消毒,然后再使用生理盐水和广东恒建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过氧化氢溶液(国药准字:H44023919)进行冲洗。
对照组:实施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先选择并标记比较合适的皮瓣,分离腹直肌,将该部位前鞘浅部位的血管蒂找出来,逐渐分离前鞘之后,把周围的肌纤维逐渐分离到腹壁下血管主干的位置,然后把穿支的真皮血管支逐渐分离,修复薄皮下的浅筋膜脂肪,在切取游离的皮瓣之后逐渐缝合。
试验组:实施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术前需使用超声对患者穿支大概位置以及数量展开测定;手术中先展开扩创,将受伤区域的血管解剖出来;设计好需要切取的动脉穿支皮瓣,切取完之后将外踝部位和腓骨小头连线的位置作为一个轴线,设计好相应的皮瓣,然后逐渐切开皮瓣的后缘位置,在肌膜下面向前掀起皮瓣,一直到比目鱼肌还有腓骨肌形成的肌间隔附件,找到需要分离的皮支或者肌皮支;确认好需要穿支的数量还有粗细之后逐渐切开肌间隙,使其肌肉能够向后面牵扯开,指导暴露腓动静脉中远端的位置;血管蒂结扎的位置需要根据其长度进行确定,然后进行缝合;需要注意,选择皮瓣的时候应该选择腓肠肌外面侧部面积,比创面的位置要大一些,然后使用1个或者2个穿支血管作为中心点的位置切取皮瓣,需要注意的是,动脉管径和静脉管径分别为(1.33±0.39)mm、(1.5±0.55)mm,完全覆盖创面之后缝合。
(1)观察两组血清水平,包含白介素-6(IL-6)、人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使用酶联免疫法实行检测[2]。
(2)观察两组创面修复率,其中治愈为移植的皮瓣扩张很充足,相关功能恢复;好转为皮瓣扩张数量不足,存在一定的血运障碍;无效为皮瓣出现缺损或者坏死的情况,且没有办法进行修复。总修复率=(治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3]。
(3)观察两组感染率,主要分为轻中度还有重度,前者为患者愈合情况存在红肿等炎症,重度为切口出现了化脓,需要进行引流[4]。
分组数据输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创面修复率、感染率以χ2分析,血清水平以t分析,α=0.05为分界值,低于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并无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血清水平对比()
表1 血清水平对比()
治疗后,试验组修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创面修复率对比[n(%)]
治疗后,试验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感染率对比[n(%)]
手部创面主要是由外部因素引起,若不及时救治容易导致患者皮肤软组织出现缺损,甚至血管等出现损伤,进一步造成伤口感染[5-6]。在对患者展开治疗期间,需要先对创口进行清理,然后再缝合和植皮,该治疗方式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是容易导致患者在治疗后出现疤痕挛缩的情况。所以在对该疾病患者展开治疗期间,需要根据其实际状况采取最为科学的治疗方式,提高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
随着医疗水平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皮瓣修复术逐渐成为治疗手部创面患者主要治疗方式,该治疗方式在进行治疗的时候,是在血液正常供应的皮肤或者附带皮以下的脂肪组织作为皮瓣,最大程度上保证该部位的血液能够正常运转,然后再将其转移到新的血液供应区,最后将蒂部切断,完成手术[7-8]。该治疗方式可以对血管以及神经等相应组织进行一种针对性修复,更好帮助患者恢复手部功能。汪世强等[9]的研究得出,皮瓣修复术治疗手部创伤患者具有良好效果,其手术时间更短,皮瓣成活率更高,皮肤修复效果较好。但是在随着皮瓣修复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临床中已经出现各种皮瓣修复方式,其中包括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不同修复术对患者的预后有着不同影响,因而选择合适的修复术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皮瓣修复术中,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和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在实际操作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比如两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都需要对软组织缺损的部位进行清理和修复,然后通过一系列手段帮助患者恢复手部功能,提高预后[10]。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后者对手部创面的修复更有一定优势,主要因后者治疗方式在实际操作期间供血更加稳定,且皮瓣较薄,皮瓣与手部软组织皮肤肤色更相近,手术后的美观程度比较高,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后者治疗方式的术后皮瓣成活率更高。在本次的研究结果中可以得出,术后接受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的试验组白介素-6(IL-6)、人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血清水平要比接受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的对照组水平更低(P<0.05)。血清水平可以体现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炎症反应,试验组的血清水平低于对照组,可以说明在实际治疗期间,试验组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控制炎症反应,降低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的感染率。此外,试验组的治疗方式在实际操作中以穿支为蒂,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患者肢体供血的稳定性,有效提高皮瓣成活率,再加上此种治疗方式属于微型治疗,其创伤更小,有效减少了供血区域的损伤[11-12]。此外,患者在治疗期间最为关注的便是术后的美观程度,而该治疗的方式能够最大程度上保持患者手部皮肤的平衡性,而且皮瓣也会比较薄,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美观性,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在张有红等[13]的研究中,给予患者削薄型带蒂腹部皮瓣修复术,其研究显示观察组功能修复优良率为95.00%,对照组优良率为77.50%。而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感染率(2.04%)低于对照组(16.32%),且试验组创面修复率(96.66%)高于对照组(73.33%),可以得出试验组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不同皮瓣修复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不同临床价值,其中微型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效果优于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术,适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