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姣,杨霖伟,梁昭昭
甘州区人民医院 康复科,甘肃 张掖 734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中的髓核以及纤维环等组织出现退行性病变情况,同时在外力作用的影响下,神经受到压迫导致患者腰背部发生明显的疼痛感以及肢体出现麻木等临床症状的一种骨科疾病,且此种疾病临床发生率相对较高[1]。现阶段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患者主要采取手术治疗方式与保守治疗方式[2]。尽管临床所使用的微创外科手术治疗技术不断发展进步,但是由于外科手术治疗方式具有一定程度的创伤性以及风险性,所以多数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方式。随着中医治疗方式临床使用率不断升高,人们对此种治疗措施重视度较高。再加之,在中医学治疗范畴中,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归纳于腰腿痛理念,中医认为此种疾病主要是因为机体经脉不通畅或者经脉失养所导致,中医临床主要采取针灸以及中药等治疗方式,且临床治疗效果明显[3]。基于此,本文通过对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实施夹脊穴温针灸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夹脊穴温针灸治疗方式对此种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可靠性,内容如下。
采取随机数字法抽取本院近六年(2016年1月-2021年12月)所治疗的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患者共计40例,将其视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且对其进行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20例中,男14例,女6例;年龄35~85岁,平均(57.61±3.56)岁;病程3个月至8年,平均(4.15±0.86)年。观察组20例中,男13例,女7例;年龄37~83岁,平均(58.96±4.16)岁;病程4个月至8年,平均(4.52±0.91)年。对对照组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患者采取常规临床治疗方案,在此治疗基础上,对观察组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患者则采取夹脊穴温针灸临床治疗方案,并且两组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患者各方面的一般资料均明显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备对比价值。
纳入标准:①患者疾病均与西医《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以及中医《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所制定的相关诊断指标相符合;②患者以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表示知情,且自愿与本院签署声明协议;③患者临床治疗资料齐全,且治疗依从性较高;④患者近期内没有开展其他治疗措施。
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存在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问题;②患者合并存在恶性肿瘤疾病;③患者合并存在先天性心脏病或者全身免疫性疾病等;④患者合成存在精神障碍、认知障碍以及语言障碍;⑤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的女性患者。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使用止痛药或者对其静脉滴注甘露醇脱水(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1793)等常规治疗方式;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夹脊穴温针灸治疗措施,通过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措施来比较其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可靠性,具体操作如下:对患者机体夹脊穴与阿是穴等穴位以及其附近皮肤组织展开常规的消毒清洁工作,然后使用电针仪(华佗牌电子针仪器)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措施,然后在机体夹脊穴部位的针尾使用艾柱对其进行温针措施,时间控制在大约0.5h。当患者明显感觉针下有热感且在可耐受范围中便可,1次/1d。
(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情况来评估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将其疗效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当患者腰腿疼痛感受基本消失的同时其腰部活动功能逐渐恢复至正常情况,则将其临床疗效判定为显效;当患者腰腿疼痛感以及腰部活动功能均有所好转,将其临床疗效评估为有效;当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患者临床疗效并没有符合上述要求,则将其临床疗效评估为无效[4]。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比较两组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相关指标水平分数,通过采取VAS评分法来判断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腰腿部疼痛感情况,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疼痛感越明显[5]。其次采取JOA腰痛分数与ODI功能障碍指数对患者腰椎功能水平展开判断工作,其中JOA总分为29分,当患者所得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腰椎功能恢复情况更加良好;ODI满分为100分,当患者分数越低则代表患者腰椎功能水平更高[6]。
(3)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分数的变化情况,其中主要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以及总体分数。当患者所得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更高。
(4)比较两组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情况的总体发生率,并且主要涉及胸闷、心悸、皮肤血肿以及局部感染。
(5)对比两组患者对于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以百分制进行计算,按照所得分值分为三个级别:当分数处于80~100则表示是非常满意;当分数处于60~79分,则表示是基本满意;当分数明显低于60分,则表示是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把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所有研究数据放置于SPSS 21.0统计学软件中对其进行检验,并且对于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使用(%)与()对其展开对应的代表,其次分布采取χ2与t进一步验证,如P<0.05,则表示两组患者比较明显具备统计学差异。
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由此可见,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两组患者比较明显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n(%)]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ODI及生活质量分数之间的比较均明显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经过有效的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VAS、ODI以及生活质量分数均更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VAS分数与ODI分数更低,JOA分数更高,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水平分数(,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水平分数(,分)
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分数变化情况: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分数(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以及总体分数)比较均明显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在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案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分数均有所增加,并且与对照组患者生活指标分数相比,观察组各方面均远远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明显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分数的变化情况(,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分数的变化情况(,分)
不良反应总发生概率: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胸闷、心悸、皮肤血肿以及局部感染)总发生率是10.0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是30.00%,由此可见,前者远远小于后者,两组患者比较明显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概率[n(%)]
观察组临床治疗结果的总满意度是95.00%,对照组临床治疗结果总满意度为75.00%,前者远优于后者,两组比较明显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对治疗结果满意程度对比[n(%)]
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作为临床治疗中发生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且此种疾病的发病因素相对比较复杂,但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主要和机体腰椎间盘出现退行性病变以及损失等一系列因素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导致强烈疼痛感的是由于机体被机械性压迫影响或炎性刺激作用而造成的[7]。当腰椎间突出症此种基本发作过程中,会对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均会造成不同情况的消极影响,进一步造成患者腰腿部位置产生显著的疼痛感,进而对此疾病患者开展合理科学的治疗尤为关键[8]。在中医治疗中,结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的临床症状表现将其划分为腰腿痛的治疗范畴之中,往往认为此种疾病主要是因为肝肾亏虚与气血凝滞等情况而造成的。所以在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主要坚持活血化瘀与补肾强筋等治疗原则,帮助患者机
体血液循环运动,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以及麻木感等临床症状表现。
续表3
现阶段的临床研究表明,夹脊穴温针灸可以通过疏通患者经脉气血以及散结消肿的临床治疗作用,进而帮助患者减轻或者消除由于疾病所导致的下肢放射性疼痛感,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脊髓功能水平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9]。此外,此种治疗方式用于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还可以有效地调整优化附近组织的营养成分的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程度与质量,进一步抑制患者身体腰间盘突出而导致的化学物质的出现,进一步减轻以及消除患者炎症情况。反观温针法方式还可以帮助炎症缓解,通过将艾条进行燃烧所出现的热量由针尾传递至针尖位置,从而形成一种热效应情况。再加之,将活血通络视为临床治疗原则,有利于缓解患者炎性水肿状况,进一步推动患者身体代谢与血液等系统的循环速度,对于通过增加局部组织温度情况来调整优化局部间的血液循环情况,从而明显缓解患者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而引起的局部痉挛状况,有利于帮助受到压迫的神经系统组织取得较快的修复,同时还可以明显缓和机体髓核萎缩的实际状况,最终取得有效的临床治疗效果[10]。除此之外,此种治疗方式存在无明显的疼痛感以及无副作用等治疗优势,安全性较高,操作简单,经济花费较低,为此患者对夹脊穴温针灸治疗方式的接受程度较高,可以明显增加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夹脊穴温针灸方案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所获得的临床疗效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常规治疗(80.00%),且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得到了显著改善,治疗产生的不良反应也明显较低,最终患者对于该治疗方式的满意度也明显较高,由此证明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实施夹脊穴温针灸治疗方法存在较高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综上所述,通过对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实施夹脊穴温针灸方式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进一步增加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缓解患者身体的疼痛感,减少不良情况的总体发生概率,有利于增加患者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