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镇痛在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后的临床观察

2022-10-20 03:09:46张恩瑜冯熙颖雷夏萍
智慧健康 2022年20期
关键词:胆管麻醉神经

张恩瑜,冯熙颖,雷夏萍

广西来宾市人民医院 麻醉科,广西 来宾 546100

0 引言

手术后伤口疼痛能够致使机体发生应激反应,机体的神经以及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会导致各种症状。尤其是肝胆手术后,腹部创伤会造成患者存在严重的疼痛,呼吸功能等均可能受到严重影响[1]。肝胆手术之后使用的镇痛方式有很多,镇痛效果存在差异,在术前予以适宜的麻醉手段尤为关键。为进一步丰富麻醉选择[2],本次选择肝胆胰脾疝外科择期进行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探讨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镇痛对VAS评分、单次静脉自按键次数、呼吸功能改善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广西来宾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择期行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其中44例患者符合入组标准,男性16例,女性28例,年龄在35~61岁,BMI在18~25kg/m²,ASA分级I~II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2例)与对照组(22例)。两组患者术前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1.2 入组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择期行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患者;②心肝肾等功能均为正常;③胆管存在不同程度扩张;④一般情况差,不采取外科手术干预;⑤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①存在阿片类镇痛药过敏患者;②对麻醉药存在身体依赖性者;③合并严重哮喘者;④颅脑受损严重者、颅内压过高者;⑤肝、肾功能不全者;⑥存在呼吸抑制、支气管哮喘、呼吸梗阻者;⑦酒精成瘾或正服用中枢神经抑制剂者;⑧妊娠期或者哺乳期患者。

1.3 麻醉方式

1.3.1 对照组麻醉手段

予以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于术毕予以术后静脉镇痛泵,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生产厂家:宜昌人福药业,国药准字:20054171,2μg/kg+盐酸托烷司琼,生产厂家:山东罗欣药业,国药准字:H20061061,0.2mg/kg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到120mL,持续泵入背景剂量2mL/h,单次追加给药量0.5mL,锁定时间为15min,持续48h。

1.3.2 试验组麻醉手段

予以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镇痛,术前麻醉体位与术后镇痛方式与对照组一致,于B超引导下采取神经阻滞麻醉,采取华声指南针B超仪,完成局部消毒后根据B超观察患者臂丛神经分支细节,在为患者穿刺构成中,根据B超检测情况对穿刺针移动状态予以实时监控,在达到最优位置后,在行引流管上下两根肋间神经阻滞,每处注射0.5%盐酸罗哌卡因(规格:10mL∶75mg,生产批号:20211209,宜昌人福药业)5mL。医师可根据B超引导对患者机体内麻醉药物分布情况进行观察,观察到神经阻滞受麻醉药物浸润完全后终止给药。

1.4 观察指标

1.4.1 呼吸功能

对术前(T0)、麻醉插管后30min(T1)以及拔管后15min(T2)的呼吸功能指标进行观察,记录各点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MAP、CVP。

1.4.2 术中观察指标

监测并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拔管时间以及自按键总次数、苏醒时间。

1.4.3 疼痛评分

对术后3h、12h、24h疼痛情况进行观察,应用VAS进行评定,分数越高提示疼痛感越强烈。

1.4.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以恶心、呕吐、嗜睡、头晕等不良反应作为评价的负面指标,统计其发生率。

1.5 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 19.0进行计算,计量资料予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组间对比应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取LED-t检验、P<0.05提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呼吸功能指标

表2可见,T2时观察组PaO2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其他各时点观察组、对照组两组PaO2、PaCO2、MAP、CVP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呼吸功能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呼吸功能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1)P<0.05。

2.2 术中观察指标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及自按键总次数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拔管时间对比中,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1)P<0.05。

2.3 术中观察指标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后3h、12h、24h的VA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VAS 评分比较()

表4 两组患者VAS 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1)P<0.05。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09%(2/22)与对照组18.18%(4/22)进行比对,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患者术后引流管处伤口存在疼痛明显,致使患者呼吸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基于此本项目以呼吸功能作为评价指标[3]。此类手术干预中对麻醉效果要求较高,因此麻醉的开展也存在极大难度。之前临床一般选择插管全身麻醉方式作为该手术的主要麻醉手段,并予以术后静脉镇痛[4],但是随着麻醉技术的深入研究,插管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进行静脉镇痛效果不佳,高浓度静脉药物镇痛易引起呼吸抑制,不利患者术后恢复。随着医疗技术的进展,B超引导下能够较为精准地对神经阻滞麻醉部位进行定位,从而更好地引导医师进行定点定位麻醉,进一步观察麻醉浸润情况,从而提升阻滞成功率[6]。B超引导下能更精准地了解麻醉剂量,在保证位置的情况下减少剂量,提升麻醉效果,体现优秀的经济效益。相关研究发现,经B超引导行肋间神经阻滞干预,能减轻患者引流管术口疼痛,使大部分患者可达到VAS评分≤3分的效果,进而导致B超下神经阻滞成功率增高,保证了术后镇痛的效果[7]。

本研究观察了不同麻醉手段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观察组拔管后PaO2比对照组有显著改善,提示观察组比对照组的麻醉手段更有利于提高患者动脉氧合,改善低氧血症,从而有效促进术后呼吸功能恢复。而两组PaCO2无显著升高,提示联合麻醉与常规麻醉手段均会造成CO2蓄积,但并未存在气压伤增加的风险。两组MAP、CVP相比无差异,提示两组麻醉手段下患者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8-9]。疼痛被列入第5大生命体征,能诱发患者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不良事件发生。因此对术后疼痛情况的检测尤为关键,研究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3h、12h、24h的VAS评分低,提示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镇痛更能明显减轻患者术毕疼痛。

综上所述,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镇痛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呼吸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案。

猜你喜欢
胆管麻醉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云南医药(2020年5期)2020-10-27 01:38:14
小儿麻醉为什么要慎之慎
“神经”病友
Coco薇(2015年5期)2016-03-29 22:51:13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哈尔滨医药(2015年5期)2015-12-01 03:58:10
各种神经损伤的病变范围
健康管理(2015年2期)2015-11-20 18:30:0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12例
胆管支气管瘘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