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鸿,顾志卫,林斌,邓刚毅
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248
咳嗽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呼吸科疾病,该病大多原因不明,临床表现为主要为慢性咳嗽,在采取常规影像学检查时,未能够明确患者病变。当下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绝大多数医学者认为,患儿呈现出的持续性气管炎症具有高反应性这一特征,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肥大细胞等相关炎症物质会将大量炎症递质释放出,经长期临床研究表明[1],在该病患儿中血清免疫球蛋白(IgE)出现异常患儿占比可高达70%。因该病患儿不存在特异性临床症状,误诊和漏诊概率高,且该病患儿在未得到有效治疗时,容易出现严重性肺部疾病或者是呼吸道疾病,故而,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表达与患儿病情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控制患儿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强化临床疗效,具有积极意义[2]。本次研究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为对象,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表达与儿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如下。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收治时间2020年1月-2021年12月,以患儿咳嗽症状评分和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为依据,将60例患儿划分为轻度组38例和重度组22例,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轻度组有男20例,女18例,年龄为1~14岁,平均(5.18±5.89)岁;重度组有男11例,女11例,年龄为1~13岁,平均(5.68±5.89)岁;对照组有男26例,女24例,年龄为2~14岁,平均(5.54±5.65)岁。三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与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相符;患儿家长均知情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存在肝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精神障碍疾病、免疫缺陷病患儿。
分组标准:以患儿咳嗽症状评分和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为依据,将患儿划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其中咳嗽症状评分依据为:0分为24h内未出现咳嗽现象,1分为偶尔出现咳嗽现象,2分为咳嗽频繁且影响到患儿日常活动,3分为咳嗽剧烈同时严重影响患儿日常生活。ACT共计含有5个问题,分别为受哮喘影响不能正常活动时限;清晨苏醒时间早或者是夜间受哮喘影响醒来的次数;出现呼吸困难现象的次数;接受β受体激动剂治疗的次数;对哮喘控制情况展开评价。各项问题分值均为1~5分,将分数相加,当分数为25分时表示患儿疾病得到完全控制;当分数处于20~24分时,表示哮喘基本得到控制;当分数低于20分时表示哮喘未得到控制。重度组纳入标准为咳嗽症状评分不低于4分且ACT不超过20分,余下为轻度组。所有患者均签署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书;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核。
采取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IL-6)、IgE、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采集所有受试者清晨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含量为5mL,将转速设置为3000r,进行离心处理,时间为5min,然后展开检测。本次研究所用试剂盒来源于武汉默沙克科技有限公司。
评估三组炎性因子和免疫球蛋白水平:观察三组的IL-6指标、IgE指标、TNF-α指标和IL-8指标,展开组间对比。分析炎性因子水平与血清免疫球蛋白之间的相关性:观察IL-6指标、IgE指标、TNF-α指标和IL-8指标和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分析咳嗽变异性哮喘影响因素:包括IL-6指标、IgE指标、TNF-α指标、IL-8指标、ACT评分和咳嗽症状评分[3]。
对照组、轻度组和重度组的IL-6指标、IgE指标、TNF-α指标和IL-8指标均呈现出明显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三组炎性因子和免疫球蛋白水平()
表1 三组炎性因子和免疫球蛋白水平()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为,该病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与IL-6指标、IgE指标、TNF-α指标和IL-8指标表达之间均呈现出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分析炎性因子水平与血清免疫球蛋白之间的相关性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有IL-6指标、IgE指标、TNF-α指标、IL-8指标、ACT评分和咳嗽症状评分,详见表3。
表3 分析咳嗽变异性哮喘影响因素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儿科多发慢性咳嗽疾病之一,该病存在遗传倾向,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干咳以及气喘,临床症状具有不典型性,多表现于夜间或者是清晨,患儿在运动或者是活动后,其临床症状会呈现出明显加重趋势[4-6]。
儿童正处于生长和发育的关键阶段,其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发生感染的概率高,咳嗽变异哮喘是儿科多发疾病,属于一种慢性气道炎症,该病具有非特异性,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该病患儿通常情况下无气喘现象,肺部听诊时一般不会出现典型哮鸣音,在为患儿展开肺部X线片检查时,结果多为呈现出肺部纹理增粗现象或者是结果正常,容易出现误诊现象[7]。有具体研究显示[8-9],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受未能够接受及时治疗影响,而引发肺气肿、哮喘的概率可高达50%。早期诊断出该病,为患儿提供针对性临床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咳嗽变异性哮喘存在气道重塑、气道高反应性、炎性细胞浸润等多种典型性特征,该病患儿的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支气管黏膜等均表现出嗜酸性细胞浸润,且其浸润程度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具有密切关系[10]。咳嗽变异性哮喘主要病理变化为气道持续性炎性反应,部分出现过敏反应患儿,其体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会出现异常表现,本次研究的目的主要为炎性因子以及免疫球蛋白变化和过敏性咳嗽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分析其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形成的影响[11]。结果表明对照组、轻度组和重度组的IL-6指标、IgE指标、TNF-α指标和IL-8指标均呈现出明显升高趋势(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为,该病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与IL-6指标、IgE指标、TNF-α指标和IL-8指标表达之间均呈现出正相关,(P<0.05);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要危险因素有IL-6指标、IgE指标、TNF-α指标、IL-8指标、ACT评分和咳嗽症状评分。说明临床上致使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生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医务人员可以通过炎性因子相关指标以及免疫球蛋白水平,评价患儿病情变化,评估预后,降低漏诊和误诊发生率[12]。另外,该诊疗方式的应用,还能够显著提升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检出率,便于预防医疗纠纷事件发生,获取到满意效果[13]。
综上所述,临床上引发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常见的有IL-6指标、IgE指标、TNF-α指标和IL-8指标等,临床可根据这些指标评估患儿病情和预后,为患儿提供针对性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