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仲, 镇海文, 章 斌
(江苏省中医院 心胸外科, 江苏 南京, 210029)
单孔胸腔镜技术是肺部疾病胸腔镜手术的常规选择,相较于二孔、三孔胸腔镜,可减轻患者的创伤及术后疼痛感,切口更美观[1-2]。单孔胸腔镜手术需将引流管留置在切口,部分患者会出现切口渗液、愈合不佳等[3-4]。切口<3 cm的单孔胸腔镜称为微孔胸腔镜,本中心自2015年开始将微孔胸腔镜技术应用于肺楔形切除、肺段切除及肺叶切除等手术中,现将效果报告如下。
回顾性分析2022年2—4月行微孔胸腔镜手术者89例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 手术方式为单孔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 切口<3 cm。排除标准: ① 术中发现胸腔广泛粘连者; ② 术中试水行漏气试验,肺表面经修补后仍有漏气者; ③ 心肺功能不耐受手术者。术前经患者知情同意,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置管方式分为3种,分别置入16 F引流管、8 F引流导管(猪尾巴型)以及传统24 F胸管。16F组30例,男9例,女21例,年龄(56±9)岁; 24 F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龄(55±14)岁; 8 F组29例,男8例,女21例,年龄(58±14)岁。3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等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6F组选择切口为腋前线或腋中线第5肋间,肌肉组织切口稍大于皮肤切口,缝合时先使用0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预置于肌肉层,放入引流管后打结,胸管为16 F透明软管,经切口放置末端位于胸顶,外接负压球。缝合皮下组织时使用2-0可吸收缝线封闭部分胸管及周围肌肉间隙,同时固定胸管,皮肤使用3-0可吸收线皮内缝合切口。术后患者可将负压球放于衣服口袋中,活动方便。术后24 h引流量<200 mL拔除引流管,拔管时剪断引流管周围皮下缝合线拔管,无需凡士林纱布及预置线重新打结。8 F组、24 F组使用同样方法放入引流管,比较3组术后切口愈合不佳、渗液及引流通畅情况。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处理,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6 F组与8 F组切口愈合不良率为0%, 均低于24 F组的13.3%, 16 F组较8F组术后引流通畅更好。8 F组有6例患者术后出现皮下气肿,其中3例患者出现严重皮下气肿需行有创排气, 1例出现气胸而再次置管。见表1。
表1 患者术后情况比较[n(%)]
单孔胸腔镜技术在肺手术中的应用逐渐广泛,文献[5]报道,单孔技术在肺癌淋巴结清扫中较二孔、三孔已无显著差异。开展单孔技术初始阶段选用32 F胸管,术后疼痛较为多见,且粗胸管为硬管需使用较粗缝合线固定,术后疤痕较常见[6]。
为了减轻疼痛选用稍细的24 F胸管,但并不能减少皮肤疤痕,而硬管周围缝线较难闭合间隙,术后易出现渗液及漏气等。本研究使用16 F软管,减轻了术后疼痛,并外接负压球替代胸腔引流瓶。传统胸管放置后需外接胸腔引流水封瓶,需专人护理以避免侧翻后气体进入胸腔,活动时极易拉扯引起疼痛或胸管滑脱,部分患者睡眠时因担心胸管拉扯不敢翻身。使用16 F组引流管,负压球放入衣服口袋中,术后可自由活动,大大减轻患者术后生活及心理负担,实现术后快速康复。
8 F组使用的引流导管(猪尾巴型)更细,术后切口渗液较少,切口愈合情况较好,但更细的引流管术后部分患者出现堵塞情况,出现严重皮下气肿或因气胸再次置入胸管,所以仅用于部分行楔形切除患者。选用16 F的导管侧孔较多,难以堵塞,在亚肺叶及肺叶切除手术中均有应用,且在食管等其他胸外科手术中应用效果良好,安全有效。
16 F软管优势在于肌肉间隙小,易塑形,在缝合皮下组织时可再次封闭引流管与肌肉间隙,术后管周渗液极少见[7]。随着病例增加,实际操作中也发现软管的缺点在于部分患者因咳嗽等引起的肺活动,胸管会移位,胸顶气体引流不畅等,通过探索总结将引流管置于后纵隔脊柱附近,胸管位置保持较好,引流通畅。
有学者[8]提出放置引流管在皮下潜行后使胸管出入口在不同平面以减少切口渗液。操作中发现切口渗液关键在于胸管周围肌肉层闭合松紧程度,因此在缝合皮下组织时再次加强胸管与肌肉层间隙的缝合至关重要。缝合时通过活动胸管可避免缝到胸管的情况,且较皮下胸管潜行缝合操作简单,术后切口渗液极少发生,效果良好[9-10]。
皮肤使用皮内缝合可显著减少切口疤痕,无论是间断缝合和垂直褥式缝合,使用可吸收缝线与否亦可造成皮肤疤痕,尤其是在皮肤缝合的缝线同时固定引流管,因引流管牵拉外力作用,缝线易切割皮肤,增加手术疤痕[11-12]。SON B S等[13]采用皮下缝线固定引流管可减少手术疤痕,但这种方法缺点在于在拔管时皮下缝线有时难以显露或残留线头过长需二次处理。因此使用皮肤缝线固定引流管,缝线仅固定引管,皮肤表面线结并不打紧,拔管时同时拆除缝线,不增加切口疤痕,切口亦很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