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心里走”
——以高校思政课教学为例

2022-10-19 22:55○周
党政论坛 2022年4期
关键词:思政理论特色

○周 朋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实践中不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心里走”。要发挥好高校思政课这个主阵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增强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认同和行为认同,自觉捍卫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有理想、有抱负的合格大学生。

一、思政课教学中推动新思想“往心里走”的必要性

(一)捍卫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要求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是整个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地带,思政课则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必须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越来越快,但是,新事物像一把双刃剑,有好也有坏,尤其受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影响,各种偏离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思潮不断出现在网络上,而学生恰恰处在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之际容易被带偏,这些是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敏感点。当代大学生面对非主流价值观如何保持定力,对社会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如何避免受错误思潮的影响而走入歧途?这些都迫切需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占领意识形态阵地。

(二)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必然要求

高校思政课的主要任务就是立德树人,习近平反复强调: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持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所以,在思政课教学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心里走”是思政课课程建设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思政课面临着巨大挑战,诸如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的信仰动摇、道德滑坡,新媒体对思政教育的冲击,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进不大,教学效果不佳,等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可以为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思想引领。在思政课教学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心里走”,既强化了意识形态教育,又增强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知,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提高自身本领的能力,从根本上促进思政课的创新发展。

(三)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现实需要

新形势下,高校将“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放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要求大学生既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有崇高的道德标准、正确的自我认知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高校思政课要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个重任,通过教学去引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在思政课教学中努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让学生全面领悟其中蕴含的新理念新观点新论断,进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三观”,确保学校用正确思想引导人、用科学理论培养人,培养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思政课教学中推动新思想“往心里走”的现状

当前,各个高校积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心里走”,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新要求给高校思政课工作提出了更多思考的空间。

(一)学生对新思想的理论认知参差不齐

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认知水平较之以前普遍提高,大部分学生自觉接受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少部分学生能够密切关注国内外发展趋势。整体来看,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认知存在不平衡的现象,不少认知停留在表面,也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其核心要义、主要内容、科学体系、框架结构、四梁八柱等需要认真学习,否则不可能深化对其理论认知。

(二)学生对新思想的情感认可不稳定

通过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心里走”,当代大学生对新思想的情感认可显著加强。但是,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政治观念还不成熟,面对非主流意识形态和多元文化的冲击时,容易出现思想的波动。特别是当个人选择与社会现实发生冲突时,他们会产生怀疑,会认为一切只是口号,共产主义虚无缥缈。此外,当个人遇到挫折、困难时,他们也容易产生情感认同的偏差。这些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情感认可的不稳定性。

(三)学生对新思想的践行力度不足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心里走”,最终就是要把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认同转化为行动自觉,自发地捍卫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今大部分学生对理论停留在认知阶段,没有真正意识到要用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比如,当出现错误言论时,大部分学生选择沉默和回避,缺乏主动亮剑、自发组织正确言论去抵制错误言论的勇气和行为。大家都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门理论的重要性,但是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却很少,出现了嘴巴上和行为上相矛盾现象。有时候他们参加实践活动,也是出于学分或者评优评先等功利主义心态走个形式。总之,学生主动从实践中探寻理论根源的积极性不够,缺乏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的精神。

三、思政课教学中推动新思想“往心里走”的路径

(一)用新思想的内容增强理论认同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谈道:“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在思政课教学中要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心里走”,就不能让学生停留在对新思想现象层面的认知上,而是要钻进去、沉下心来认知。只有这种认知,才能使其真正入脑入心,最后让思想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学生不仅要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还要弄明白内涵之间的联系。对教师而言,就要加大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阐释,用理论的彻底性和科学性让学生信服。

思政课教师要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全面系统准确地阐释,增强理论的说服力。什么叫学生听得懂的语言?今天的思政课教师绝不能采用过去灌输式、填鸭式的理论课教育方式,这样只会让学生产生排斥心理。教师要努力把理论和教材的话语体系转变成学生能够接受的话语体系,采用案例、情景导入、推演讨论等方式,以小切口去阐释大道理,使学生产生共鸣,让学生觉得理论没有那么枯燥和遥远,理论与我们的生活如此紧密和贴近。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需求创新教学方式,增加理论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加大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阐释,还需要思政课教师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阐释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和国内外最新形势,关注青年群体的思想动态,及时与高校学生的思想对接,讲清楚当今大学生承担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不让理论的内容与时代脱节。

(二)用新思想的价值增强价值认同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心里走”,就是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新思想与他们紧密联系,可以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从而对理论产生比较牢固的价值认同。价值认同就是学生在与理论的互动过程中,认为理论可以满足他们实际的利益需求,肯定理论的价值。

思政课教师要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以解决我国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新问题、新矛盾。比如,针对脱贫问题、三农问题、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生态治理问题、共同富裕问题,等等,新思想都提出了一系列治理策略。思政课教师要阐释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可以指导实践的。比如,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期间所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就包含了很多哲学思维,在看望百姓生产劳作时,讲到“实施乡村振兴,要因地制宜安排生产生活,扬长避短”;在讲到治理洪水时,指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积极应对自然灾害,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谈到生态治理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思政课教师可以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历史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等等,引领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切实感受到理论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理论可以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理论的价值。

(三)用新思想的伟力增强行为认同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心里走”的落脚点,就是让学生把理论认同、价值认同转化为行为认同,实现从认知到情感再到行为的完整转化,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

针对目前高校部分大学生知行脱节、对新思想的认同停留在理论层面、投身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的现象,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指导并鼓励学生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打通理论和实践转化的最佳通道。借助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不仅可以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指导自己的实践,而且可以用实践经验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理论认知,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效果。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会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增加自己的责任担当意识,会磨炼自己的意志,会激发很多校园生活给予不了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习近平对思政课教师作出过重要指示,要创新思政课堂,努力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思政课教学中创新教学方式,依托多元化平台融入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寓“理论”于“实践”,同时在实践中深化理论,拉近与理论的距离,让学生感觉理论是有温度的,理论是亲切的,理论是真实的。学生在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切身体验和感悟,更能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促使他们自觉地把新思想的本质内涵和要求转化为自觉行动,实现对理论的行为认同,做到知行合一。

①张剑英、付秀芬、李肖峰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 年第4 期。

②王颖:《增强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研究——以江西高校为例》,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 年,第33-34 页。

③张甜甜:《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的重要论述及其时代价值研究》,南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 年,第20-21 页。

④邹蒲陵:《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合力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 年,第31-32 页。

⑤初青松:《新时代领导干部学习力提升的路径选择》,《沈阳干部学刊》2021 年第3 期。

猜你喜欢
思政理论特色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