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美 付天琦
伟大建党精神的国际传播,对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真正读懂中国具有重要价值。如何超越精神建设的“自我循环”和“自我复制”局限,以文化的方式展开伟大建党精神的世界性言说,展现中国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力量,是伟大建党精神国际传播的题中之义。这就要结合当代史语境和跨文化传播的演进脉络,绘制伟大建党精神跨文化传播的知识地图,分析伟大建党精神国际传播的现实境遇,确立科学的方法原则,并在全球化语境下提出方向性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大力推动国际传播守正创新,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主体自觉,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推动国际话语权从“悬置”到“在场”的转变,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国际舆论中的“话语赤字”。这些,为伟大建党精神国际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伟大建党精神国际传播依然面临挑战。
经过一百年的奋斗,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面对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一些国家和利益集团却表现出诸多不安、焦虑甚至恐惧的心态。他们中的一些智囊和代言人,基于西方历史文化立场,以“权力转移理论”“零和博弈”等先验话语为依据,沿袭冷战思维来解读当代中国共产党,渲染“中国威胁论”,描画中国共产党负面刻板形象。仅以2021年为例,元旦刚过,美国国务院就发推特称“中国共产党破坏国际法治”,从所谓掠夺性经济行为、在印太地区的军事侵略、破坏全球规范和价值观、海外胁迫策略、漠视人权和环境侵权等方面,指责中国共产党“威胁全球和平安全”,炒作中美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差异。此前一个月,英国、澳大利亚等一些媒体报道称,中共党员已渗透进英国等西方国家的机构、大学和银行等,是潜在的间谍。同年6月,北约峰会发表公报称,中国对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和与北约安全相关的领域构成了“系统性挑战”,存在“胁迫性政策、迅速扩大的核武库,以及军事现代化不透明”等问题。11月,美国国防部在2021年度《中国军事与安全态势发展报告》中,描述了一幅中国“扩张核武库”的速度远快于预期的“危险”场景,极力渲染所谓“中国威胁论”。这些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他说”,是西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文化领域的集中反映,更是冷战思维延续和集团政治心理作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国际传播带来严峻挑战。
伟大建党精神的国际传播,翻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一般来说,翻译是传受双方传播的过程,信息发出者启动传播过程后,对源语(信息)进行编码。如果说,普通的传播只要进行一次编码,将原始信息转换为受众可以接收的信息,那么,国际传播就需要借助翻译,将本国的原始信息转换为他国或全球受众可以接收的信息,即进行二次编码。伟大建党精神的国际传播,就属于二次编码。如何保持中文文献的准确权威,又能成功进行语言转换和文化对接,是伟大建党精神国际传播的难点。这就需要解决两大难题:一是语言层面的翻译策略。由于中英读者在语言、文化、历史、民俗等存在差异,比如,英语重形合,句法比较刻板,主、从句之间要使用连接词。汉语重意合,主、从句靠意义贯穿,不用或少用连接词。伟大建党精神32个字4句话,采用四字成语或修辞,注重文字锤炼,采用排比、隐喻、用典等修辞手法,翻译如何既做到原汁原味,又实现融通中外,有待深化。二是与已有国家修辞联结的问题。国家修辞是在某一历史时期表达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词汇和语句。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许多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修辞,并纳入国际话语体系,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呈现出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但由于话语内容、学理支撑、受众分析还不够细致,导致西方一些学者从现实主义视域出发,歪曲中国创设的国家修辞,带来对中国的误读与抹黑、质疑与谣传,产生了“反传播”效果。伟大建党精神作为新的国家修辞,在“二次编码”中,同样面临这一问题。因此,着力建构具有解释力、预测力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抢占国际传播话语学术制高点,势在必行。
在数字化技术引领下,传统叙事迅速转向技术叙事、多媒体叙事、差异性叙事和融合性叙事,以播报智能化、内容场景化、视频个性化、数据可视化为特征的“数字技术+传播”已成为一种常态,数据话语权也正成为国际传播中的战略竞争焦点。所谓数据话语权,是依托对海量信息的搜集、处理、分析和传播所形成的“现实传播优势”和“深层影响能力”。在智媒传播环境下,一些具有数字化技术优势的国家,一些掌握着海量数据的科技巨头公司,正在互联网传播平台上集聚起强大的数据话语权。比如,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中,有多个主体发布与全球疫情有关的数据信息。其中,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就是数据的主要供给方。相对于国际传播的传统领域,中国在数据话语权领域的博弈态势有所不同。作为数字化技术迅速发展并广泛应用的国家,中国在数据收集、处理、储存和传播方面,有成功实践案例和重要经验,但在理论研究、规律探索、方法总结等方面,还缺失系统性理论研究,呈现竞争优势与劣势并存的状况。如何用好用活数字化技术来说服人、建立信任?如何适应新受众新需求、新行为方式?如何以更有效的方式来处理和发布数据,形成长期影响?这些,亟须加强研究。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力气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这些重要论述,是我们应对挑战,推进伟大建党精神国际传播的根本遵循。
伟大建党精神的国际传播,要立足世界性言说的内在依据,把握跨文化传播中差异与认同的关系,以科学的方法原则,推动中国的地方性知识转化为普遍的世界性知识。纯粹的本土性知识无法形成跨文化对话,也无法取得认同。有鉴于此,推进伟大建党精神的世界性言说,要确立科学的方法原则。
对价值主体而言,价值共鸣是形成共同关切、增进彼此认同的关键。能形成价值共鸣的精神观念,一般有三个要求:一是普适性,具有针对特定问题的普遍性,二是必要性,能够在呼应特定问题基础上满足刚性价值需求,三是持续性,适应时代变化而呼应人的需求。有鉴于此,我们可以从“真、善、美”三个维度来展现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共鸣。伟大建党精神之“真”,体现为中国先进分子对人类最根本价值理想的探求,伟大建党精神之“善”,展现现代责任伦理的价值旨归,伟大建党精神之“美”,描绘了德行高尚、知行合一的人格形象。这也意味着,伟大建党精神这一中国话语,是在中国生成,而其中蕴涵的真知、善意与美好,它所阐发的“忠诚”“勇敢”“无私”“责任”“自由”等人类共同价值,所蕴涵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具有普遍性的关怀,是伟大建党精神国际传播形成价值共鸣的重要依据。
从知识传播的视角看,伟大建党精神这一本土性知识的世界性言说,既强调内容的真理性和传授方式的说理性,更关注这种知识及其呈现方式对人的需要的满足。究其本质,伟大建党精神的世界性言说,意味着跨文化传播中的话语要具有可理解性。话语缺乏可理解性,就会带来“鸡同鸭讲”的窘境。话语可理解性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话语符号(包括文化符号)的可理解性,二是话语构塑语境的可理解性。在跨文化传播中,可理解性的话语符号、文化符号更容易构筑起可理解的语境。一般而言,存在一定的血缘关系、业缘关系、地缘关系的群体,往往具有较多的可理解话语展开沟通。为了构建可理解的语境,有上述关系的群体会将思想、感情、趣味化为特定的描述性语言,对某些具体事物产生共鸣。同样,伟大建党精神的世界性言说,要做到“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势压人”,必须克服口号式、教条式、灌输式的思维积弊,要走出中国话语的“自恋”,使中国话语具有普遍性关怀。正如“一带一路”倡议,虽然是中国提出来的,是在中国以“中国话语”方式生成的,但“一带一路”的实践必须是与世界“共商、共建、共享”。同时,伟大建党精神的对外话语传播,更切忌“偏执”,要注意留有余地,不能把话说满、说过,这样,伟大建党精神才能传播得更远。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伟大建党精神的世界性言说,立足于人与人的情感沟通。良好的情感沟通能充分顾及跨文化传播中“他者”认知心理和接受原则,利用可置换性的文化符号进行话语对接,使他人理解、让他人放心。其中,关心是情感沟通的首要因素,它意味着对他人的关注、关怀、挂念和重视,体现了一种积极的心理态度。互动则是情感沟通的集中体现,它建构起叙述者与倾听者的互动关系,向受众提供了一个可以体验、认识并能够沟通的情感世界。就此而言,伟大建党精神的世界性言说,从内外两个视角体现情感沟通:其一,既非冷漠也无全知的外视角。外视角是话语主体以“他者”身份做叙述,以共情移情方式调动受众情感,以文化中的共性弥合差异。其二,交叉立体而又不露痕迹的内视角。内视角是发挥话语主体的“自我”作用,通过“我”“我们”的视角来观察世界、透视生活,进而以“不露痕迹”的方式实现“看不见的宣传”。
坚持国际传播的方法原则,有利于在国际舆论场释放伟大建党精神独有的红色文化能量,促进跨文化语境中主体间情感共鸣、价值共振,激发国际社会分享中国精神的冲动,推进文明交流互鉴。
在当今国际传播的舞台上,文化观念的全面竞争和价值引领作用日益突出,我们要把握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趋势,遵循国际传播的基本规律,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更好向世界展示伟大建党精神的文化魅力。
伟大建党精神的国际传播,是以主体自觉、文化自信展开的关于中国样本的历史书写和实践发展。这就内在地要求,精神的传播应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在引领中国的同时引领世界,不断体现精神自身的“自含性”和“外溢性”。这就需要在“精准”上持续下功夫,以精准传播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其中,“精准”,既关涉时间、空间观念的准确,还涉及合理的渠道、恰当的方式和特定目标人群。
在传播主体上,要设计多元传播体系。以政府为主导的政治传播,发挥着中国共产党的主导力量。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主体、发展主体和诠释主体,中国共产党承担着伟大建党精神国际传播的主导性建构作用。对此,可应用建党百年的历史叙事、党的创新理论的文化叙事、中共治国理政的实践叙事、中国共产党人的个体叙事,展开战略性、权威性的国际传播,帮助国外民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真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奋斗,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同时,切合人人参与国际传播的多元态势,发挥民间传播的补充性力量,以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可分享价值”为目标,从“小人物”和普通人的视角进行日常叙事,将中国模式、发展道路、成就展现转化为珍爱生命、休戚与共、合作共赢等形式化表现,在深化人文交流互鉴过程中,达到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的目的。
在传播对象上,打造全效精准传播体系。“第四媒体”的兴起强化了“受众中心”的传播格局,传播态势也从“大众传播”转向“分众传播”“精准传播”。提升伟大建党精神国际传播精准度,必须加强精细化区分受众。这是因为,在国际传播舆论场中,国际受众层次众多、价值观各异,对中国信息的认知、理解和需求各不相同。只有精准把握不同受众的信息依赖路径,真正触及用户的生活需求、文化诉求甚至情感渴望,打造具有垂直属性和社区特性的账号资源,才能提升中国信息传播的触达率。
当下人类文化正经历从书面文化到数字文化的革命性变革。处在这一变革潮流之中,我们要抓住数字文化兴起的历史机遇,用好用活数字化技术,提升伟大建党精神国际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所谓深度,就是对相关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采集、存储和开放,使高水平文化精品资源能借助数字化技术和国际受众联结起来,从而摆脱具体时空地域的制约。所谓广度,就是借助媒介技术革命,立足于人与物、人与信息、人与人之间话语结构的重构,将中国价值融入全球共享的意义空间,从而以“人”的价值为本位实现文明交流互享。
要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文化创意的具象化。5G网络、AI机器人、虚拟现实技术的成熟运用,智能语音和聊天机器人的伴随性叙事,使伟大建党精神的国际传播获得新的延展空间。借助可穿戴设备和拟像化的全息场景建构虚拟的“共在空间”,中国故事“不再只被视为视觉化的象征物体和表征系统,而是习惯下展演和实践体现”。结合现代信息生产方式变革,借助于变“概念化”为“感性化”的传播策略,用“体验”模式来优化“说教”模式,推动“文创+”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创设线上线下交织的跨界场景,营造实景体验式的“沉浸感”和“临场感”,打造伟大建党精神的“特定画面”,使受众“以身入境”,并沉浸到技术所营造的虚拟空间之中,以虚拟技术的在场表达,在人与场景的互动中生成中国故事的意义。
要集聚数据资源,打造中国共产党超级IP。平台在集聚资源以变现IP价值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能通过同类集聚的方式分发信息,构筑用户标签明确的“信息圈层”,还能集聚科技、文旅、宣传等不同部门资源,推进多方资源的优化组合和深度挖掘,提供打造超级IP的生态环境。在数字化平台上,多元传播主体可以融合协同,推进红色文化产品多渠道发布、多网络分发、多终端呈现,形成融合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化体验为一体的叙事内容,以全景式的呈现、国际化的视野,打造中国共产党超级IP。
讲好伟大建党精神,不乏好的题材,关键在于如何讲好。这就需要推进认识视域的突破,摆脱突破僵化固执的“自说自话”方式,采用“平视”而非“俯视”的视角,按照不同文化的“源”与“质”,制定差异化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善讲”要立足于理论的说服力和解释力。任何语言的呈现,并非中立的,而是思想、理论的显性表现形式。只有理论论证到位,话语表达才可能到位,才能说服人、感染人。伟大建党精神提出到现在,仅一年时间,学理分析、解释效力、传播机理等方面还有待深化,需要构建起科学的国际传播叙事框架,注重叙事中的情感外化、独特体验和思维认知,克服受众的接受障碍,让受众无障碍理解、并产生共鸣,传达精神性价值这一根本之“道”。
“善讲”还要突出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用富于创意的文化产品实现伟大建党精神的具象化表现。加强文化的创新与创造,以创意思维融通中外概念、范畴、表述,发挥创意的高渗透性、高带动性作用,形成独特性的文化景观标识,促进红色文化资源转化效益最大化,提升伟大建党精神的创意值,帮助国际社会形成正确的中国观、中共观。
概言之,伟大建党精神的世界性言说与国际传播,侧重于中国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的支配权、影响力,以看待世界的新方式、文化思维的新方式和叙事逻辑的新突破,奏响国际传播强音,把中国故事讲得愈来愈精彩,让中国声音愈来愈洪亮,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①凌胜利:《美炒作“中共威胁论”拙劣而无知》,环球网,2021 年1 月15 日,https://3w.huanqiu.com/a/de583b/41WENYceZiN.
②《中共党员渗透西方机构?外交部:荒谬!》,新 华 网,2020 年12 月15 日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20-12/15/c_1126865043.htm.
③刘军:《无中生有的“系统性挑战”》,《光明日报》2021 年6 月16 日,第12 版。
④《喊“中国核威胁”的美国正举行全球规模最大核战略演习,专家:目的就是针对中俄》,环球网,2021 年11 月4 日,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5RrQp4TobM.
⑤孟庆升:《新编英汉翻译教程》,辽宁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17 页。
⑥段鹏:《当前我国国际传播面临的挑战、问题与对策》,《现代传播》2021 年第8 期。
⑦陆小华:《数据话语权:国际传播的战略性竞争焦点》,《现代传播》2020 年第10 期。
⑧《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人民日报》2021 年6 月2 日,第1 版。
⑨李鲤:《赋权·赋能·赋意:平台化社会时代国际传播的三重进路》,《现代传播》2021 年第10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