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先国 熊顺宏
“学校美育是现代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是全面发展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美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早期审美教育的意义就是寄予个体生命力量显现以简单的节奏和韵律,一点点促成自我生命的内在秩序。节奏与韵律感的获致无疑是促成个体生命的秩序化与内在生命力量显现的和谐与秩序的中介。审美教育作为过渡,把个体逐步引向文化的世界,审美教育乃是儿童生命力量逐步跃升的核心与关键所在。
窄化,即美育内容的应有宽度不够,美育内容不够全面。长期以来,美育被片面理解并窄化为技艺类的教学活动,将艺术课限于美术、音乐、舞蹈等课的现象大量存在,在上美术、音乐、舞蹈等课时,轻美育甚至是无美育的现象仍较普遍。以艺术课代替美育课,对学生进行艺术美的教育,窄化了对学生社会美与自然美的教育;将艺术课限于美术、音乐、舞蹈等课,窄化了学科文化课内容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只有艺育而无美育,窄化了艺术课应有的审美功能。因其“艺术教育分为艺术欣赏教育和艺术知识及技法教育,如果只注重艺术知识的传授及艺术技法的训练,而不上升到审美的境界,那么这样的艺术教育就不一定具有审美的特质,就不能看成是美育的组成部分,只能被视为与智育、体育等一样的学科知识教育及学科技能教育。欣赏与技法并重的艺术教育虽然可以成为美育的一个部分,但它远远不等于美育的全部”。
虚化,就是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落实程度不够,主要体现在学科教学课程中,有学科而无美育、有“美”而无“育”。学科课程本应是充分发挥美育功能、全面深化美育教学改革的主渠道,而在学科育知、育识、育德、育方法、育思维的挤压下,“育美”始终在学科育人结构体系中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在学科教学中重知识积累、重了解理解、重应试技能的训练运用,而在其中有效渗透审美意趣、审美观念、审美价值、审美情操、审美技能等意识或实践,被不同程度地轻视甚至是忽略了,学科课程的审美教育也就难以落到实处了。
弱化,就是美育的主体力量不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是这个系统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目前的美育主要是学校在提倡、在呼吁、在实施,家庭美育与社会美育往往有不同程度的轻视,甚至是忽视。再者,实施行为上,学校、社会与家庭这三方实施主体往往各自为阵,忽略了学校美育与社会美育和家庭美育间的互动性和联结性,学校美育、家庭美育、社会美育缺乏有机统整,难以形成一个系统工程,对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等审美内容教育的完整性造成不利影响。
泛化,指美育与德育的关系认识模糊、不够清晰。学校实践中,有抓德育就是抓美育的有德轻美、有抓美育就是抓德育的有美弱德、有认为美育与德育是并列而抓德美并列甚至是分离的做法。美育与德育的关系问题,学界主要有三种意见。一是将美育视为德育的一部分,或将美育看作是德育实施的手段;二是认为美育与德育是有区别的,美育与德育具有同等地位;三是将德育视为美育的一部分,认为美育高于德育。关系不理清,行动就可能生乱。既然学校的实践无法统一、学界的研究没有统一,那就直接统一到国家文件上来,学校的实践、学界的研究,亦应符合国家的文件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为战略主题,《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强调“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得到普遍认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其中第一条就是“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根据文件“以德为先”的精神,“美”与“德”的关系问题亦应是“以美育德”为第一关系。
“考”化,主要指美育围着考评的指挥棒转,考什么、评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做什么,不考、不评,就不教、不做了。这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重视升学考试而忽视美育。“不少地方的教育工作没能紧紧围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目的展开,而是被中考和高考牵着鼻子走,教育工作长期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中不能自拔。一遇到考试不考或少考的情况,就把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放到一边,这样的情况依然大量存在。”二是通过考试来推进美育,这种构想也不够有效。“由于人的能力与个性的形成、发展和表现方式极其复杂,中考、高考这种短时间集中测试的方式只能测评出学生的某些能力,而不可能准确测评出学生全面发展的水平。就目前的考试技术来看,以升学考试来推动五育并举目标的实现,确实存在着‘考不过来’和‘考不出来’的问题,它对推进五育并举作用是有限的。”
“它”化,主要指学校以美育的名义开设的校本课程,不是从学生需求出发开设的,甚至只有美育之名,而无美育之实,主要表现如下。一是校本美育课程根据教师的特长而不是根据学生未来发展所需开设,“教师擅长什么就开发什么课程”成为普遍现象。二是开设的美育校本课程兑不了现。一些学校追求短时间内规模效应的“数量为王”的做法,一次开设几十门美育课程,有的有课程无实施,有的有实施无评价,有的有评价又偏离学生美育,诸如此类的“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美育现象也不少见。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价值是行动的追求。牢固树立并有效践行大美育观,坚持追求每堂课或每次主题活动的育美价值,是突围以上问题的有效支点。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五育并举”而非“五育并列”。“并举”主要强调的是每一“育”都不可或缺,都应同等重视;“并列”主要强调每一“育”都同等重要,都需同样用力。五育并举应以德为先。牢固树立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以德为先的观念,通过美育强化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素养,不走美育高于德育或者美育与德育互相分离、互不相融之路,德美融通,以美育德。
践行全科育美观念,牢固树立学校所开设的每一科都育美的意识,守住每一科都育美的底线。纠偏用艺术教育代替美育的做法,纠偏只有艺术教育没有美育的做法,纠偏育美内容不够全面,只重其中一两个方面如重视社会美、生命美而不同程度地轻视或忽略自然美、艺术美的做法。
牢固树立学校育美、家庭育美、社会育美三方合力、协同联动的观念,尽力改变美育只是学校重视而家庭不同程度地轻视、社会不同程度地忽视的状况,探索学校主导美育、家庭践行美育、社会辅助美育的三方协作机制。
学校美育,学科课程教学毫无疑问是主要阵地,在学科教学中育美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应牢固树立学科“以美育德”观,在守住学科教学特质底线的基础上,在学科教学中深度融合美育与德育,既实现学科教学的目标,又达成课程思政、以美育德的目标,纠偏实践中的偶尔点缀或硬贴标签的状况。
牢固树立德智体美劳五育相互联系与有效互促的观念,重视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育并举的全过程中都有育美指标的工作,真正落实整个教育过程都能全程育美,从而达到以美育德的目的,纠偏跟着考试的指挥棒、考评的指挥棒走,考什么就教什么、评什么就做什么的做法,让整个教育过程既是有利于考与评的过程,更是全程育美的过程。
牢固树立校本课程或主题实践活动应以生为本、以美育德的观念,重视通过校本创设的主题活动或开设的校本课程,彰显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特色,能够有明确的以美育德目标,以此纠偏所开设的校本课程或主题实践活动只为学生考试服务的功利取向,纠偏校本课程不是根据学生需要开设而是根据学校老师的特长开设、所举办的特长班只有少许几个人受益而大多数人得不到锻炼的做法,改进有校本课程而无育美目标、有育美目标而无育美内容、有育美内容而无育美行动、有育美行动而无育美评价的做法。
学校美育,学科教学是主阵地,主题活动是辅助路径。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要通过不变应万变,每堂课或每一次主题活动的价值追求,可通过如下五个“点”来实现。
忌走偏或少学科味。课程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国家设置的课程必须开齐课程科目、开足科目课时、开好实施过程。不同科目的学科,其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科性质是非常鲜明的,一定要体现出相应学科的性质,如语文学科一定要体现出“语言文字运用”的学科特质来。语文课不能上成思品课,思品课不能上成历史知识记忆课,历史课不能上成艺术欣赏课……归根结底一句话,学科课程教学一定要有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科性质味。
忌忽视或硬性拔高。将学科育德、课程思政等工作,做得水到渠成、水乳交融。“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德育支点的确立可以参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塞利格曼团队研究出的智慧和知识、勇气、人道、公正、节制、超越等全人类的六大美德及其构成的二十四项品格优势等。在每一堂课的设计与实施中,只要有意识地建构起学科德育支点,定能收获“四两拨千斤”的学科教学之功效。
忌无视或硬贴标签。美育,既有常规意义上的审美教育之义,也有学科课程的审美化建构之义,还有育之结果的美好意义,更有“育美”之义。“育美”是与“育知”“育识”“育方法”“育思维”同等重要的育人观念,也是学科落实“大美育”要求的基本途径。相对于美育,“育美”更加具体地强调了学科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审美素养、审美价值观的独特价值。学科课程的有效实施,理应有关于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生命美等某一方面的内容体现,也应该有审美观念、意识、能力、技巧、意趣、情感等素审美养落地落细的体现。
忌不明或无细化亚类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探讨和展望面向未来乃至2050 年的教育,面向全球发布的《共同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一种新的教育社会契约》报告强调:“教学法应围绕合作、协作和团结的原则进行组织。它应培养学生的智力、社会和道德修养,推动他们在同理心和同情心下合力改造世界。”直面现实挑战和不确定的未来,学生更需要提前储备适应未来发展所需的基础素养。每一堂课的教学,学科课程应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点,活动课程或综合课程应将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要点,或者根据其要点细化的亚类要点,落地落实落细。
忌呆滞或毫无生气。课堂教学要追求课堂生态有灵气、课堂交互有灵动、课堂水准有灵魂的意识,要通过灵活、富于变化的教学,让师生获得真善美的享受。其观测指标可从内隐的思维灵性与外显的行为灵性这“二维”展开。其观测要点可从有灵魂、有灵变、有灵巧三个方面记录。有灵魂,是课堂有魂,具有育美德的价值追求,具有助力情操、灵魂高尚的精神诉求;有灵变,是课堂有变,课堂节奏与流程有变化,育美的策略或方法有变化,追寻美德陶冶情操的进程有变化;有灵巧,是课堂有生长性,活而有序有层次,濡染美德有提升,陶冶情操培育灵魂有高度,且其高度具有合情性、合理性、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