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维文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忽视图片对教学开展的辅助作用,导致课堂教学活动枯燥单一,学生很难融入课堂教学,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不高。现行的初中历史教材有许多图片,这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辅助资源,教师要探究运用图片开展教学的方式方法,用特色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历史学科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探究初中历史教学运用图片的意义与办法,以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图片;意义;方法;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30-0093-04
受生理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对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很难提起兴趣,尤其是在以文本教学为主的初中历史课堂上,往往会产生抵触情绪,这不利于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开展。为改变这种教学局面,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可充分运用图片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究初中历史教学运用图片的意义与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历史学科素养。
1.加深学生对历史课程的认知
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对于抽象化的文字理解能力较弱,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混淆现象,这对后续的历史教学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可引入历史图片,加深学生对历史课程的认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引入历史图片,能使原本抽象和复杂的历史知识直观化、生动化和形象化,让学生了解曾经发生的历史事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历史图片记载发生的历史事件,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好奇心,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学生社会经验相对缺乏,很难意识到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对历史学科的认知往往局限于应试范畴。这种单一的认知会导致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学习动力,只是被动地接受。历史图片的运用,能加深学生对历史课程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符合学生学情
初中阶段是学生历史学习的启蒙阶段,学生刚接触历史课程,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问题。而且,历史学科的学习内容都是过去发生的事,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经历,在学习过程中会因为缺乏共情而难以理解。从生理学角度分析,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难以满足历史学科的学习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历史图片资源辅助教学,符合学生学情,能降低学生理解难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近年来,初中历史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借助历史图片资源开展教学已成为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采用“读+背”的教學模式,制约了学生对历史学科探究的积极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而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是初中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内容。借助历史图片资源开展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观察与理解能力。与文字信息相比,图片信息不容易直接获取,需要概括和提炼。因此,学生要获得想要的信息,就要进行观察和思考,这样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会得到有效培养。历史图片蕴含较为丰富的信息,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在观察同一张图片时获得的信息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应从运用历史图片资源出发,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进行培养。
4.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历史学科具有较强的人文性特征,这意味着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能够利用学生更感兴趣的方式来选择教学内容。但从实际教学来看,大部分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仍然以文本教学为主,导致历史教学失去该有的人文性特征,使学生不能较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历史图片资源融入教学,能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运用图片资源进行多样化的教学设计,能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氛围,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历史图片资源的有效运用,还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起来,尤其是很多历史图片具有较为丰富的信息,能让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心理。
1.教师没有掌握合理化的运用策略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图片资源开展历史教学起步较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没有掌握合理化的运用策略,会出现图片选择不当等情况,影响历史图片辅助教学作用的发挥。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掌握合理化的运用策略,提高对历史图片资源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历史图片辅助教学作用。然而,从调查结果来看,部分教师在应用图片资源辅助教学时只是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教材中已有的图片,很少对图片进行适当的注释和有效运用,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完全感受不到图片资源的存在,不能较好地利用图片辅助历史学习。这也就意味着在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历史图片资源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学校应加强对初中历史教师的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对历史图片资源进行合理化运用的策略,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2.教材中历史图片的编排不够合理
现行的初中历史教材中有较多的历史图片,其中部分图片的编排不够合理,导致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并不能够完全以教材中的图片为准,也给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借助图片资源辅助教学,就要以教材中的图片为主,但教材中部分图片的选择不够严谨,并不能完全还原教材中提及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影响历史图片辅助教学作用的发挥。历史课程教学内容本来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有的距今年代久远,那时还没有先进的设备,所以很多图片都是根据历史事件还原出来的,难免会夹杂创作者的情感和认知,往往难以真实准确地反映历史事件的原貌,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3.对历史图片运用缺乏正确认知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而过于看重学生学习成绩,只是侧重于对考试内容的讲解,而忽视对历史图片资源的有效运用。部分教师对历史图片资源没有进行慎重选择,为了应付领导听课,往往做表面文章,使历史图片资源的运用流于形式。这种应用图片资源的方式,不仅不能有效发挥图片资源的作用,还会让学生对历史图片辅助教学产生抵触心理。部分教师对历史图片作用认知不清,认为运用历史图片资源辅助教学没有实际意义,对教材中的历史图片完全忽略或一带而过。部分教师在应用图片资源的过程中只是将图片作为文本资料的补充,不进行适当的讲解,导致学生对图片内容并不了解,使得历史图片资源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教师对历史图片运用缺乏正确认知,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不會有针对性地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在课堂上可运用的图片资源有限,很难有效发挥历史图片资源辅助教学的作用。
1.创设教学情境,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与文本资料相比,图片资料更加直观,这种直观性有利于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历史学科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在课堂上融入图片资源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运用历史图片创设教学情境,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需要从图片中概括提炼有用的历史信息,这对他们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图片资源创设教学情境,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灿烂的宋元文化(一)”和“灿烂的宋元文化(二)”这两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宋元文化,在教学“灿烂的宋元文化(一)”一课时,教师可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宋元时期先进的科学技术,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与推广。这些发明和创造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当今社会还有所应用。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展示古代四大发明的图片,同时展示四大发明在当今社会中的应用,并提问:四大发明对社会进步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和作用?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考探究之中。同时,历史图片资源的有效运用,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四大发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在教学“灿烂的宋元文化(二)”一课时,教师可运用图片展示宋元时期的文化艺术成就,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宋元时期的《清明上河图》以及“宋四家”的很多艺术作品保留至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展示这些作品,也可在班级组织一场“艺术鉴赏会”,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宋元时期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成就,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
2.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受传统教学的影响,部分教师仍然采用灌输式教学,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教学气氛沉闷,课堂上师生缺少有效的互动交流。素质教育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开展“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活动。因此,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有效运用历史图片资源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在教学“血肉筑长城”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抗战历史,提升学生学科素养,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与“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和“中共七大”等历史事件有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触摸这段历史。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台儿庄战役”在抗战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抗战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教师在教学中可选取“台儿庄战役”中的某一个场景,展示一组连续的图片,并对图片的背景和内容进行概括和介绍。在观看图片的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历史场景进行还原。在学生对台儿庄战役场景进行还原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强调展示台儿庄战役的严峻形势和抗日官兵在抗击日本侵略者时的英勇。学生生活在和平年代,有时难以对可歌可泣的抗战历史产生共情。为此,教师可运用一些抗日战争中的图片来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抗日战争的严峻形势和抗日官兵浴血奋战的精神,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台儿庄战役”的影视资料,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自主学习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运用历史图片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历史图片资源对学生个体的培养作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应结合学生的阶段特点,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历史学科具有较强的人文性特征,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与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养成息息相关,而有效运用历史图片资源,能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例如,在教学“‘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文革”有深刻的认知,教师可选择对应的图片对“文革”中的各种现象进行补充,引导学生概括“文革”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冲击,让学生对“文革”有全面清晰的认知。当然,对于学生个体来说,这一探究命题的范围可能相对较广,所以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对“文化大革命的破坏”这一主题进行思考。在思考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教材中学习到的内容和教师展示的图片来进行语言的组织。教师展示的图片应该分别代表不同方面的内容,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引导,确保课堂学习时间能够得到高效利用。
4.注重图片的选择,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图片资源辅助教学,教师要注意选取图片资源的角度,并不是所有的历史图片都适用于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只有这样,教师在选择历史图片的过程中,才能做到去芜存菁,选择出更加契合教材内容和实际教学需要的图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运用图片资源,并不意味着教师需要在课堂上罗列大量的图片,而应该遵循适度的原则,选择与教材内容契合程度最高的图片,以充分发挥历史图片资源辅助教学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改革开放”一课的内容很多,涉及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教师不可能把与改革开放有关的所有图片都展示出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对图片进行取舍。“改革开放”一课主要围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两个内容展开,教师在展示图片时应围绕这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从经济特区的设立和乡镇企业的发展等方面进行讲解。例如,在讲解“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时,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改革开放的深远影响,教师可选择深圳在改革开放之前和之后的图片进行对比,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对改革开放的作用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因此,有效运用历史图片资源辅助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随意展示一些与教学内容关联度不高的图片,而是需要对图片资源进行慎重选择,确保历史图片资源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有效运用历史图片资源,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能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历史图片资源的有效运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獻:
[1]王洪燕.用图片资料进行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16).
[2]郭锦绣.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2).
[3]裴周婧.初中历史图片教学的应用方法探究[J].中学政史地,2021(01).
[4]吕伟.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应用策略分析[J].天津教育,2020(35).
[5]陈丹妮.发挥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优势的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8(04).
[6]温唯明.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妙用[J].基础教育研究, 2018(02).
[7]苗玉泉.例说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的作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6(12).
[8]姜平.浅析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 2015(33).
Discuss on the Significance and Methods of Using Pictures in History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Fu Weiwen
(Pingquan Junior Middle School, Zhenyuan County, Qingyang City, Gansu Province, Zhenyuan 744517, China)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some teachers ignored the auxiliary role of pictures in teaching, resulting in boring and single classroom teaching activities, difficult for students to integrate into classroom teaching, and low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The current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xtbooks have many pictures, which are important auxiliary resources for carrying out teaching activities. Teachers should explore ways and means of using pictures to carry out teaching, stimulat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with characteristic teaching, improve students’ historical subject quality, and promo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Combining with teaching practice,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and methods of using picture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history teaching and enhance students’ subject accomplishment.
Key words: junior middle school history; pictures; significance; method; teaching efficiency; teaching quality; subject accomplish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