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众筹学习”的项目化研修的路径探索

2022-10-15 01:37戴秀梅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2年10期
关键词:课例众筹研修

戴秀梅

(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 浙江 杭州 310006)

一、研究缘起

(一)背景:课改的宏观指向

1.课改宏观指向——拓展性课程设置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在2015年颁布的《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学校应积极探索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体现地域与学校特色,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习,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校长、教师的课改专项培训,切实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与开设能力,把拓展性课程开发和教学情况作为重要考核指标。整合教研力量,创新教研方式,发挥教科研成果的示范辐射作用,为学校和教师实施课程改革提供专业服务和指导[1]。

2.核心素养对初中数学教学结构的改变

(1)实践核心素养理念之需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应使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形成和发展面向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而拓展性课程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涉及的内容多元,是实践核心素养理念的有效载体[2]。

(2)帮助每一位学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数学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信息化时代需要多层次、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来保障学生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了满足学生差异化的需求,实现素质教育的多样化,丰富多彩的拓展性课程应运而生。

(二)问题:初中数学教师拓展性课程意识薄弱

据调查,目前区内初中各校均开设了数学拓展性课程,但在数量上,学校开设的数学拓展课远没有达到“七至九年级每学年拓展性课程的课时应占总课时的20%左右”的要求。在质量上,目前学校开设的拓展性课程较为粗糙、稳定性和成熟度较低。课题组还对区内师生就拓展性课程的实施进行调查,结果不容乐观。

因此,本区域初中数学教师的拓展性课程的开发能力较弱,亟须专业的指导。同时,本区域的学生对拓展性课程的认识也亟须提升。

(三)思考:“统一研修”转向教师团队的“众筹学习”

拓展性课程是需要一线教师参与研发的创新型课程,但大多数教师从未涉及课程开发的研修,课程开发能力极其有限。经调查,目前教师研修主要是以案例、公开课等形式,将课程设计的结果呈现给教师,缺乏对课程设计的过程的阐述,制约了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因此,变革教师研修方式已势在必行。

众筹,源于美国,通过搭建网络平台面对公众筹资,只要有想法、有创造能力的人都可以发起项目。基于此,课题组依托互联网,匹配课改的要求,将统一研修转向教师团队的“众筹学习”。

(四)探索:基于“众筹学习”的项目化研修

基于“众筹学习”的项目化研修,是将“众筹学习”理念和“项目化研修”相结合,旨在提升初中数学教师拓展性课程开发能力的研修新样态。本文中的项目化研修以“问题解决”为核心,以“情景构建、活动设计、成果评价”为主要内容,基于众筹学习的理念,通过项目化研修方式,让教师个人分散的资源进行统整,构建层次分明、体系完整、案例翔实的优质资源,并运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和新媒体平台,让参与研修的教师体会分享即获得,合作即共赢,实现研修成果的多样化和最优化。

二、研究设计

众筹学习:众筹,原指一种商业融资方式,具有多样性、群体性、创新性的特点。把这种方式运用到教研中来,则是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的一种新方式。即研修组织者搭建平台,以开放、发散、参与的形式,吸引目标趋同、需求相似的教师群体,以“共创、共生、共享”的方式凝聚教师群体智慧和资源,促进教师在观念的交流与碰撞中相互补充、彼此支持,激发自身持续发展之生命力,实现从“被动发展”逐渐转向“主动成长”的社群学习方式。众筹学习中参与主体的关系如图1。

图1 众筹学习中参与主体的关系

项目化研修:是由“项目学习”迁移至“教师培训”领域,致力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的一种构建式研修方式。项目化研修是以项目化流程为组织形式,以“真实问题解决”为核心,研修教师借助研修活动平台,围绕项目的“主题构建、项目设计、项目实施、成果展评”四大任务环节展开深入、持续地实践,从而提升教师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如图2)。

图2 项目化研修操作定义

指向初中数学教师拓展性课程开发能力提升的项目化研修,是指凝聚教师智慧与课程资源,让研修的教师充分地融入、积极地创造,进而提炼出成果的研修,这与众筹学习理念相吻合。即强调每位教师的亲身参与,激发主体参与意识和学习潜能,从而构建起“共创、共生、共享”的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深度参与,实现专业成长的新型研修形式。

三、项目化研修路径

笔者以“众筹学习”为理念,以项目驱动,借助各类公众平台、APP、媒体及“互联网+”等技术手段,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区域顶层设计→种子小组引领→区域研修实践”的主要研修路径。

(一)区域顶层设计:为教师项目化研修保驾护航

基于“众筹学习”的项目化研修,是以“主题共创、社群共生、成果共享”为核心,借助互联网的瞬时传播和超地域性,运用同频研修、连线研讨等方式,直面疫情挑战,实现异域交互,充分将教师群体智慧有机融合在一起,并持续迭代生成优质的拓展性课程资源,实现了个人智慧到群体智慧的飞跃。具体实践模型如图3。

图3 基于“众筹学习”的项目化研修实践模型

以“初中数学拓展性课程”为研修内容,既要关注内容的适切性,更关注教师的成长。由此,我们确定了“知行合一、共创共享”两大基本原则。知行合一原则,是指教师的专业发展,其理论更新、学习、转变最终都要转化为实践行动。因此,在研修内容的设置中,既有自学、交流、反思等理念性内容,又有模拟上课、成果展示等实践性内容。共创共享原则,是基于“众筹学习”理论,指在研修过程中充分尊重教师群体的主体地位,为其创设积极、主动的交流学习平台,共创研修资源、共享研修成果,促进研修教师的共同成长。

(二)种子小组引领:为教师项目化研修“探路”

以区内选拔的先导行动组成员(种子教师)为代表,以种子教师的理念转变和行动变化作为先行样本。通过样本渗透和示范,使研修进程得以迅速推进,具体操作如下:

研修模式设计,是由实验学校开始初步探索,根据自主申报、实地考察、方案答辩、组织研究,确定种子小组,并借助钉钉、腾讯会议、微信、之江汇等平台进行核心组层面的云直播、云沙龙、云论坛、云评价等研修活动,构建出具有区域特色初中数学拓展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新模式。研修路径探索,是提升专业能力的关键。通过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和总结经验等步骤,找到改进提高的方向和途径,形成研修闭环。研修模式推广,是项目小组通过开设具有区域特色初中数学拓展课程为突破口,边研究、边提炼典型成果,在省、市、区等平台交流展示、示范推广。

(三)区域研修实践:以课例式云研修为例

1.课例式云研修操作定义

课例式云研修就是依托云平台、云技术,具有瞬时性、异域交互性和动态生成等特点的线上研修新样态,研修教师利用手机或电脑终端,围绕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随时随地进行自主、互助或集中研修活动,把握初中数学拓展性课优秀教学设计的原则,积累拓展性课程设计的经验,提升拓展性课程开发的能力。

2.课例式云研修操作流程及案例

本文将以“数学思想之数学拓展性课程开发”为主题的课例式云研修为例,介绍课例式云研修操作的具体流程。

(1)找准需求,精细化调研

通过问卷星等平台编制网络调查问卷,对区内初中数学教师关于运用数学思想的开发拓展课的情况做了统计,发现大部分教师都能意识到数学思想的重要性。但在现行教材中数学思想只是蕴含在数学知识体系中,不够显性。因此,需要教师深挖和重组教材知识,并对数学思想方面的拓展性课程进行课例研修就显得尤为重要。

(2)明确进度,项目化实施

在进行课例研修的过程中,首要的就应当组建课例研修团队。在全区范围内自主申报,挑选有想法、肯研究的骨干教师,组建课例研修团队。并在组建团队的基础上,开展云研讨、云论坛、云直播等形式的网络研修活动,确定项目化实施的进度,具体如图4。

图4 项目化实施的进度流程

(3)热点聚焦,模块化开发

有了对拓展性课程的基本认识,课例研修项目组依托课标,聚焦核心知识,对初中数学浙教版的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对数学思想方面的内容进行拓展性课程模块化设计,并以“网络直播互动”为抓手激发研修教师的思维,以“可视式量化考核”记录研修教师的过程性反馈,从而激励研修教师学习的主动性,打造“高质量参与式”的云社群学习共同体。

(4)全员参与,课程化研究

全员参与课例的研究过程,授课教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及相应改进之处;利用互联网平台,让全区的教师都参加观课,观课教师制订观察学生学习状况的具体计划,讨论学生的学习过程,记录学生对于课堂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兴趣点等,并且进行相应的讨论研究,形成课例研修的观察指南。

(5)以点带面,常态化实践

课例研修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可采用线上和线下混合式研修。例如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全区范围的课例研讨。并通过听课教师的观察结果以及研修团队之间的交流、碰撞,不断优化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6)成果展示,信息化共享

对于研讨的成果,形成案例集,在区视频云平台向区域内数学教师开放,形成区域资源共享。研修过程中,教师能接触到更多的优秀课例和优秀教师,这样不仅可以克服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的职业倦怠,更能通过课例研修团队的协作、共享式学习,激发教师自我提升的动力。

四、研究成效

(一)基于“众筹学习”项目化研修,构建区域研修范式

通过不断的尝试、实践和调整,架构了基于“众筹学习”项目化研修导向下的“三段六步式”区域研修新范式,具体如图5。

图5 “三段六步式”区域研修范式

其中,“三段”是指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每个阶段主要有两个步骤,故称为“六步”。

(1)找准需求,精细化调研:通过网络的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对区内初中数学教师关于数学拓展课程研修需要进行精细化的调研分析。(2)明确进度,项目化实施:挑选全区的骨干,设立课程开发项目化管理小组,开展线上网络研讨,确定项目化实施的进度。(3)热点聚焦,模块化开发:项目组利用网络研讨的便捷性,每周四晚上进行网络研讨。具体的做法:依托教材和新课标,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从生活实践,生活中的数学出发,进行拓展性课程模块化设计。(4)全员参与,课程化研究:全区范围内申报,从中挑选有想法、肯研究的骨干教师从拓展性课程框架的架构、内容的选取、材料的准备、教学模式的研发、教学评价的创新等方面进行研修。(5)以点带面,常态化实践:在全区层面,要求全体学校均开设“实践活动类”课程,通过网络,公开展示。(6)成果展示,资源共享化:通过研究成果展示,以及资源在区平台进行共享,促进区内初中都能有效开展拓展性课程的教学工作,推动了初中数学拓展性课程的改革进程。

(二)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区域实践,创新区域研修模式

众筹理念深入人心,人人都可以成为主角,只要你有点子或者想法,都可以发起讨论,人人又要团结一起,互动互学互研究,形成了研修新模式。在三段六步式区域项目化研修实践中,信息化为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信息化的技术保证了在人人分隔的情况下,随时随地可以开展合作交流和推广实践。例如,在课例式云研修中,信息技术融入课堂会诊,让区域内教师都在网络上实施课堂观察,还适时发起各校点评。授课者也可针对课堂进行观察,分析,反思。

(三)致力拓展性课程建设和开发,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通过项目化研修,在各校项目组长的带领下,对拓展性课程内容深度挖掘,包括新课程的开发,基础性课程的二次开发。课题组成员组织各项目组联动研讨,将拓展性课程的内容进一步完善。这一过程不仅使区内教师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上升了新高度,也提升了区内数学教师的拓展性课程建设和资源开发能力,让拓展性课程更具操作性。

(四)借助信息化平台分享课程资源,实现区域资源共享

项目小组对拓展性课程教学设计进行反复打磨、完善、细化,最终确定授课老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和设计分享。在区内召开拓展性课程教学研讨活动,总结提炼出可操作、可迁移的研修模式。将研修过程的资源上传到区域云平台,实现课程资源共享,以达到优势互补。

猜你喜欢
课例众筹研修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课例
关于众筹筑屋规划方案的设计
中国式众筹升级记
课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过程设计”提升校本研修品质
校本研修应避免“四重”“四轻”
众筹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