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身体质量指数及其孕期体重变化与产后泌乳量的相关性分析

2022-10-15 06:21李欣宋丽莎方舒
关键词:泌乳日志母乳喂养

李欣, 宋丽莎, 方舒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产科,湖北 武汉,430000)

新生儿出生对各种营养物质需求较大,而母乳能增强新生儿免疫力,乳汁中有分泌型免疫球蛋白、铁蛋白,能防止新生儿腹泻,且人乳中所含有的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等各种营养素更易被新生儿消化和吸收[1]。因此,母乳喂养被认为是哺乳下一代最安全的喂养方式。然而有些产妇因母乳量不足、体质较弱等导致其母乳喂养失败。超重产妇的母乳喂养率仅为10%~20%,产后1周内结束母乳喂养的发生率达18%[2]。超重可能会引起孕妇乳腺发育异常,阻碍泌乳所需蛋白质的生成,或可影响产妇泌乳量,但尚无大规模研究加以证实[3]。身体质量指数(BMI)可用于衡量人体胖瘦程度,孕期体重增长(GWG)则能反映孕妇在整个妊娠周期的体重变化情况。本研究观察产妇孕前BMI及GWG变化,分析其与产妇产后泌乳量的关系,便于临床为产妇泌乳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住院分娩的11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按产后10 d的泌乳量分为乳量不足(<500 mL)组(68例)和乳量充足(≥500 mL)组(42例)。纳入标准:① 年龄18~39岁;② 行自然分娩或剖宫产,单胎妊娠;③ 足月分娩,孕周37~42周;④ 新生儿吮吸正常;⑤ 知晓同意本研究内容。排除标准:① 合并严重全身系统性疾病,分娩后立即转入重症监护室(ICU)治疗;② 放弃母乳喂养;③ 合并乳房疾病无法进行母乳喂养;④ 分娩72 h后新生儿因疾病转入新生儿科无法进行母乳喂养;⑤ 存在沟通、认知或精神障碍无法配合研究;⑥ 拒绝随访,或中途转院。110例产妇中,年龄22~38岁,平均为(32.11±4.41)岁;孕周38~40周,平均为(39.02±0.37)周;初产妇72例(64.45%),经产妇38例(34.55%);自然分娩63例(57.27%),剖宫产47例(42.73%);合并妊娠高血压50例(45.45%),合并妊娠糖尿病56例(50.91%);新生儿出生体重2 653~3 987 g,平均为(2 975.01±289.29)g。

1.2 方法

① 一般资料:收集产妇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孕周、产次、分娩方式、孕前BMI、 GWG、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平均挤(吸)奶频率、泌乳Ⅱ期启动时间、产后首次挤奶时间、母乳喂养史及新生儿出生体重。② 泌乳量:待产妇分娩后采用手法挤奶、吸奶器维持泌乳。每隔3 h要求产妇进行手法挤奶,采用无菌注射器(5 mL)测量泌乳量并记录泌乳日志,时长约30 min;当产妇感觉乳房胀满(泌乳Ⅱ期启动)后,使用吸奶器进行吸奶,并将泌乳量记录至泌乳日志。泌乳日志内容包括每日泌乳量、平均挤(吸)奶频率、每日液体摄入量、产后首次挤奶时间、自觉乳房突然胀满时间(泌乳Ⅱ期启动时间)、睡眠时间等。每次泌乳至乳汁为滴状时再泌乳2 min,每日超过7次,持续至产后10 d,以产后第10天泌乳量<500 mL判定为泌乳量不足[4]。③ 质量控制:责任护士于开始研究前接受培训,考核合格后可参与本研究。责任护士向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其明确记录泌乳日志的目的及重要性,指导产妇如何运用正确手法挤奶及使用吸奶器,有效记录泌乳量。同时监督产妇前3 d的泌乳操作,对于存在操作错误者及时进行纠正,确保其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住院期间由责任护士每日对产妇泌乳日志进行核实收集,监督其进行有效记录,使其养成良好的泌乳习惯。产妇出院后,责任护士通过微信或电话等形式跟踪其泌乳情况并回收泌乳日志。

1.3 观察指标

① 孕前BMI:通过查阅产妇第1次产检报告获取。② GWG:分娩前对孕妇体重进行记录,孕期体重增长(kg)=分娩前体重(kg)-孕妇自述孕前体重(kg)。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影响产妇产后泌乳量的单因素分析

经单因素分析,孕前BMI、 GWG、平均挤(吸)奶频率、泌乳Ⅱ期启动时间、产后首次挤奶时间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均与产妇产后泌乳量有关(P均<0.05),见表1。

表1 影响产妇产后泌乳量的单因素分析

2.2 影响产妇产后泌乳量的多因素分析

将孕前BMI、 GWG、平均挤(吸)奶频率、泌乳Ⅱ期启动时间、产后首次挤奶时间及新生儿出生体重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前BMI(OR=2.280)及GWG(OR=2.524)均是影响产妇产后泌乳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见表2。

表2 影响产妇产后泌乳量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近年来,医院大力向产妇科普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优势,营养专家也逐渐提倡母乳喂养[5]。但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生活水平的提升,孕妇营养过剩愈发普遍,孕前超重及孕期体重增幅过高的孕妇也日益增多[6]。王雪影等[7]的研究显示,孕前超重/肥胖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多的产妇易出现难产、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但目前较少有研究报道孕前超重/肥胖及孕期体重增幅过高会影响产妇的泌乳量,因此,本研究观察了产妇孕前BMI及GWG变化,分析其与产妇产后泌乳量的关系。

本研究中,产妇泌乳量不足的发生率为61.82%(68/11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前BMI(OR=2.280)及GWG(OR=2.524)均是影响产妇产后泌乳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分析其原因如下:其一,妊娠期超重孕妇通常乳房和乳晕偏大,新生儿含接乳头难度较大,同时妊娠期超重产妇更易发生产后水肿,产后水肿可引起乳房水钠潴留,乳头扁平也可导致新生儿含接难度加大,这些情况均可导致新生儿吸吮较差,使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接收到的刺激较弱,减少泌乳素的分泌。同时,新生儿啼哭、含接乳头困难等给产妇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也会影响母乳分泌。其二,随着孕期体重的增长,脂肪不断堆积,而孕激素与产后泌乳素共同竞争乳腺的同一受体,当孕激素增高时会抑制产后泌乳素的形成,进而导致泌乳量减少。此外,脂肪过度堆积会影响乳汁在乳腺管中的正常流动,阻碍乳汁的运行导致乳房排空困难,加重乳量不足。其三,GWG过高的孕妇易罹患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妊娠期并发症。丁佩佩等[8]的研究显示,合并糖尿病是产妇发生泌乳Ⅱ期启动延迟的独立影响因素。泌乳Ⅱ期启动延迟能增加早期母乳喂养停止率及缩短持续母乳喂养时间,减轻新生儿体重。当产妇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会导致乳腺腺泡对胰岛素的利用减少,乳糖的合成也相应减少,进而推迟泌乳时间,影响产妇泌乳量。其四,赵欣等[9]的研究表明,孕前超重、肥胖、孕期体重异常均会增加剖宫产率。而剖宫产手术可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产生多巴胺等兴奋神经激素,进而减少泌乳素分泌量。并且,手术麻醉及术后疼痛使产妇活动、休息、饮食均受到影响,阻碍泌乳反射的建立,导致泌乳启动延迟[10]。

故应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孕妇孕期体重进行管理,包括:① 备孕者初诊时进行孕前评估,针对超重/肥胖者,询问其饮食、运动习惯、家族遗传史等相关资料,并予以合理的饮食及运动指导,使其孕前BMI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保持良好的备孕状态。② 与孕妇进行积极沟通识别其对孕期保健错误认知,并予以纠正;向其科普孕期超重导致不良围产结局的风险,使其重视孕期体重管理。③ 制定孕期体重管理方案并进行相应指导,具体内容包括不同孕期阶段的运动方式、强度、频率、营养搭配及摄入量等,使产妇获取全面、系统且科学的孕期知识。在孕妇产检时应密切关注并监测记录孕妇体重增长情况,一旦出现增幅异常应及时给予干预措施。

综上,产妇孕前BMI及GWG是产妇产后泌乳量的独立危险因素,应早期关注管理孕期体重变化,尽早给予干预,防止产妇泌乳量减少。

猜你喜欢
泌乳日志母乳喂养
强化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一名老党员的工作日志
读扶贫日志
健康月历
雅皮的心情日志
雅皮的心情日志
母猪泌乳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泌乳量的措施
奶牛泌乳高峰期的饲养与管理方法
母猪泌乳量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措施
综合护理干预对100例剖宫产产妇泌乳及母乳喂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