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董可可, 杨清, 齐彩云
(徐州市中心医院 新生儿室,江苏 徐州,221009)
早产儿是指妊娠满28周而不足37周娩出的新生儿,又称未成熟儿,大部分早产儿的体重小于2 500 g,身长短于45 cm[1]。由于早产儿的身体各器官构建和生理功能发育不成熟,需通过采取措施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包括体温管理、肠内营养等[2]。有研究[3]表明,早产儿护理管理对于促进其体格发育、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而家长的自我效能、照顾能力在早产儿的成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参与式护理强调转变家长的角色,让家长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参与者,有助于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及提升家长的照顾能力[4]。本研究对早产儿施以家庭参与式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纳入标准:① 符合《早产与早产儿》[5]中对早产儿的判定标准;② 均为单胎;③ 出生体重为1 000~2 500 g;④ 生命体征稳定。排除标准:① 伴有先天性疾病或发育异常;② 合并胆红素脑病、严重窒息及抽搐等情况;③ 需择期行外科手术治疗;④ 家长存在听力、语言、认知、精神及智力障碍等。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46例)。比较2组间Apgar评分及娩出方式等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早产儿临床情况比较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至早产儿出院,随访3个月。娩出后,立即为早产儿擦干身体,清理呼吸道,建立有效通气。早产儿进入重症监护室后,保持室内湿度、温度处于最佳状态,同时调整暖箱温度至36℃左右。遵照医嘱为早产儿实施抚触护理、早期微量喂养等服务,并进行规律性照顾。密切监测早产儿的体征、病情变化,每天安排时间让家长通过玻璃窗、微信视频等方式进行探视。出院时,叮嘱家长每月带早产儿复诊1次。
1.2.2 家庭参与式护理 观察组施以家庭参与式护理,至早产儿出院,随访3个月。① 设置家庭参与式护理病房:依据早产儿的情况,结合家长的文化程度及职业等信息,设置专门的家庭参与式护理病房,并合理配置各种设备、物品。② 组建家庭参与式护理团队:由主治医师、护士长、产科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和家长共同组建家庭参与式护理团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包括基础护理、急救护理等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明确小组成员的工作职责,并对家长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培训,采用口头讲解与操作示范相结合的方式让家长了解和掌握新生儿喂养、窒息复苏抢救及生长曲线绘制等相关内容。③ 住院阶段护理:在早产儿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期间,每周安排4次探视,每次3 h。主管医师定期与家长交流早产儿的状况,如吃奶、体重增长及喂养等,减轻家长的焦虑、紧张情绪。当早产儿处于恢复时期,在确保绝对安全的前提下,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指导家长参与床旁护理,家长在进入病房前严格进行手卫生消毒,并更换隔离衣、佩戴帽子及口罩。教会家长正确的喂养方法、护理技巧等,直至其能够独立完成喂养、皮肤护理及异常症状观察等。④ 出院后护理:出院前1 d,建立微信交流群、QQ交流群,邀请家长加入,每日以小视频方式在群内推送早产儿的护理方法、操作流程等,同时安排专人为家长提供出院后的专业指导,针对其困惑、问题,给出指导性意见。制定出院随访记录单,详细记录早产儿的信息资料,于出院第3~7天时进行电话随访,了解家长的日常护理知识掌握情况、用药情况及异常现象识别能力等,及时纠正其不当操作,回答家长存在的疑问。以每周1次的频率进行电话随访,询问早产儿的发育情况,及时解决家长存在的各种问题;以每月1次的频率进行上门方式,全面评估早产儿的体重、身长及头围发育是否正常,并酌情调整护理计划。
① 统计早产儿的达全量肠内营养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出院3个月内的门诊再次就诊率、并发症(发育迟缓和喂养不耐受)发生率。② 于干预前、干预1个月、3个月后,安排专职护理人员使用统一的测量工具测量早产儿的体重、身长及头围。③ 于干预前、干预2周、1个月、3个月后,使用自制的新生儿照顾能力评估量表评价家长的照顾能力,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说明家长的照顾能力越好。④ 于出院时,使用自制的护理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评价家长的护理满意率,分值范围为0~100分,分为非常满意(≥90分)、基本满意(60~89分)、不满意(<60分),总满意率=(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观察组早产儿的达全量肠内营养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出院3个月内的门诊再次就诊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早产儿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干预1个月、3个月后,2组的体重、身长及头围均大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大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干预3个月后,2组的体重、身长和头围均大于干预1个月(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早产儿体重、身长及头围比较
干预2周、1个月、3个月后,2组家长的照顾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见表4。
表4 2组干预前后家长照顾能力比较分)
观察组家长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见表5。
表5 2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例(%)]
早产儿的发生率约为10%,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也是继肺炎之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6]。近年来,伴随围产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生儿科关注的焦点已由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向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转变[7]。若早期护理工作不佳,不仅会对早产儿的体格发育造成不良影响,还可能影响其神经功能、智力水平[8]。因此,给予早产儿有效的护理策略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达全量肠内营养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3个月内门诊再次就诊率、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丁晓华等[9]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究其原因为,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下,家长在获得有效培训、足够指导的前提下参与到早产儿的护理工作中,其声音可对早产儿产生有益刺激,且母乳喂养既能够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又可以促进早产儿的正常生长发育[10]。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的体重、身长及头围均大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究其原因为,家庭参与式护理期间,家长能够同时获得充分的健康教育及护理能力,出院后也可以给予早产儿积极主动、科学合理的护理管理,从而为早产儿的体格发育提供良好保障与支持。与此同时,干预2周、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家长的照顾能力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家长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为,家庭参与式护理有明显的优越性,更符合当前家长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故能够获得其认可和支持。
综上,在早产儿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可优化临床相关指标,促进早产儿正常生长发育,提高家长的照顾能力和护理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