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洪,伍国正
(1.安徽科技学院 建筑学院,安徽 蚌埠233000;2.湖南科技大学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湖南 湘潭411201)
梅山地区的人们世代创造、传承着一种色彩浓郁、鲜明的当地文化,保留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它是荆楚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支流,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梅山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处于夏热冬冷A区(3A),夏季室内呈现高温高湿状态,冬季室内则呈现湿冷状态,气候类型多样、立体变化明显。该区最高温度约为40.1℃,年平均温度为17.3℃,最低温度约为-11.9℃。年平均降水量较充裕,约为1350mm,降水多集中于春末夏初,盛夏秋初多旱,全年无霜期为253—281天。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党和政府不断推进乡村的改革发展,乡村在住房、生活质量等方面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乡村改革发展获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但乡村的现代化建设与发展使得乡村的社会要素和生产生活要素分化重组,空间与社会矛盾日益突出[1]。因此,为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重要措施,凸显了党和政府对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重视。梅山传统建筑既是梅山文化的物质载体,又是当地人民精神与心灵的栖息地,深入挖掘梅山传统建筑的地域性文化内涵,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因此,本文以梅山地区传统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的方式对该地区传统建筑的类型及特色进行分析论述,以期为梅山地区的村庄规划与建设注入持续动力,突出区域发展特色。
民居建筑是历史上出现得最早的也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分布广,数量多,是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所营建的居住性建筑[2]。各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尽相同,因而各地民居的造型和细部特征、平面布局、营造技艺等也不同,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和浓厚的民族特色,反映了当地人民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实用经验。
1.独栋正堂式传统民居
梅山地区最为普遍的民居是独栋正堂式传统民居,此类民居最基本的平面形式是以3—5开间的横向“一”字形平面(图1),即堂屋和正屋呈“一”字形对称布置,两端房屋出耳形成前廊,作为遮风挡雨和扩大室内面积来使用[3]。民居也有部分是“凹”字形平面和“L”形平面,“凹”字形平面(图2)由堂屋、正屋、厢房和杂房构成,为一正两横的组合方式,中间形成晒谷坪,面阔一般为5—7开间;“L”形平面(图3)主要由堂屋、厢房、杂物间组成。此类传统民居建筑平面功能划分明确,建筑构造简单,多为一户人家,能够适应不同的地形地貌,符合乡村生产生活的需求。梅山地区少有曲尺形平面,即一正一横组合形成半围合的空间,有一定的私密性和可拓展性。独栋正堂式传统民居主体部分是卧室和堂屋,堂屋位于中间,一般用于接待宾客、祭祀先祖等,纵向空间一通到顶,坡屋顶的椽子、檩条等一目了然。堂屋一般不开窗户,只在面向道路的一侧设置主要入户门,且堂屋的进深较大,层高较高,导致室内通风与采光严重不足。独栋正堂式传统民居就地取材,因地制宜,采用土坯墙体作为围护结构,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2.天井院落式传统民居
除了独栋正堂式传统民居,梅山地区还有多处大中型天井院落式传统民居。这类民居强调空间的围合感,民居内部公共空间和隐私空间的界限划分明确。位于娄底市双峰县甘棠镇香花村的家训堂(图4—5)在平面形制上有着典型的天井院落式布局,以中轴线组织建筑的空间构成要素,槽门基本设在中轴线上。从槽门进入,经过宽敞的前院就到了家训堂的堂屋,堂屋分中堂和祖堂,是大院民居的“主序列空间”。“主序列空间”是香花村天井院落式传统民居的核心空间,主要由槽门、堂屋、正屋、后厅和庭院等空间要素构成。
香花村的天井院落式传统民居都设有槽门(图6),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构筑物,槽门上都设有戏台,与前院形成大院内部的公共空间。槽门与中轴线不完全对齐,朝向则依据“风水”学说进行确定。堂屋是民居最重要的房间,独栋正堂式传统民居只有祖堂,大院民居则有中堂和祖堂。堂屋是整个建筑的精神内核,而祖堂中最神圣的设置就是神龛,家庭中的主要活动均在堂屋空间进行。堂屋后会设置一个后院,相对私密。“主序列空间”两侧对称布置“次序列空间”,这部分由横厅和厢房围合而成,“次序列空间”在围合过程中分出了若干个天井院落。“次序列空间”主要由横厅、过厅、辅助用房和房屋围合成的天井院落构成。横屋在正屋的两侧垂直于正屋布置,在民居建筑中属于次要的房间。香花村大部分有横屋的民居会把横屋中的一间作为横厅用,横屋的开间数没有严格的规定。辅助用房是民居中等级最低的房间,和围墙相结合,形成对外的封闭空间。辅助用房的布置十分灵活,包括厨房、粮仓、牲畜棚等。天井的主要作用是排水、空气流通和室内采光,从“风水”学说的角度来看,水为财,天井的设置使财不外流,名曰“四水归堂”,以图吉利。
宗祠即是祖庙、宗庙,是宗族的圣殿,是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场所,记录着家族曾经的辉煌和传统,一向被视为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象征[4]。宗祠最鲜明的特征是“家国同构”,是凝聚族群团结力的地方,它往往规模宏伟、装饰华丽、巍峨壮观、文化厚重,具有独一无二的历史价值和影响力。
彭氏祠堂位于娄底市涟源市杨市镇,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文化内涵源远流长,是历史悠久、颇具江南特色的千年古镇。在聚族而居的杨市镇村庄里,祠堂是庄严神圣、至高无上的,标志着一个宗族历史的荣耀和流年碎影中的源远流长,象征着一个宗族的一脉相承和众志成城。彭氏祠堂又称彭氏敬诚堂(图7),始建于清代,石基砖木青瓦结构,四合院建筑风格,坐北朝南,建筑面积达2370m2,建筑规模较大,是典型的江南祠堂建筑。彭氏祠堂建筑为双层、四进,横向厢房和杂房均衡配置,纵向中心轴线依次布置乐楼、享堂、主堂、关公堂、偏房等;一进为演戏戏台,供重大庆典活动使用;二进为卵石坪地,观看唱戏或聚会使用;三进为享堂,供祭祀和设宴使用;四进为主堂,供奉祖先。彭氏祠堂正门气势磅礴,高达20m,正门门框为巨石打造,上有“天官赐福”神像,右为“一品当朝”神像,中为“八仙神像”。中间上部有“八大神仙”的彩色石雕神像,下部为“桃源结义”“太公钓鱼”等历史故事图像雕塑,左右皆有山、水、花、鸟、走兽等彩色雕塑。彭氏祠堂保存十分完整,建筑设计科学合理,梁上雕刻和石柱古朴自然,祠堂四周山色青翠,湄水绕祠而过,整个古建筑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景色宜人。
宗教建筑主要包括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式建筑,佛教的石窟、佛塔、佛寺,道教的宫、观、庵、庙。宗教建筑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其主要功能是“膜拜”功能和使用功能,但由于不同的“教义”和使用要求,宗教建筑的总体布局和建筑式样也不同[5]。
中峒梅山寺位于娄底市新化县奉家镇,西南与溆浦县、隆回县交界,北接天门乡,是一个三市交界的边远山区乡镇(图8)。境内气候多样,雨量充沛,适应多种农作物生长,是娄底市林业大镇、旅游新镇、茶叶强镇和文化古镇。梅山寺文化深厚、历史悠久,根据史料记载,其历史可追溯到宋熙宁四年(1071年),因而民间有“先有梅山寺,再有新化县”之说。梅山寺位于双峰之间,高耸在深沟之上,四面皆空,万壑千岩绕一寺,寺宇壮观,檀香袅袅,美不胜收。走过一座石桥朝着梅山寺去,只见山涧水鸣、山崖清澈、古树参天,上了超过100m的台阶后可见一廊桥横跨于两山之间,古色古香。走过廊桥,溯一条小道盘旋而上,两边是翠竹,清风扑面而来。在山腰的开阔处坐落着两座庙宇,坪前还有一座三层塔形香炉。
(四)其他建筑
风雨桥、牌坊与民居建筑、宗祠建筑、宗教建筑相映,成为当地的一大独特人文景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他们都是在漫长的农耕文明传承中逐渐形成的,相辅相成,代表着地方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
1.风雨桥
风雨桥又名福桥、花桥,遍布于南方地区,是人们面对大自然时的艰苦劳作和智慧产物,它便利了交通,是一种文明的标志。风雨桥通常由桥、亭、塔组成,主要材料为木材,不用一钉一铁,以榫衔接,斜穿直套;桥身以巨木为梁,桥面铺木板,桥顶盖瓦,两旁设置栏杆,形成长廊式走道。
龙潭桥位于娄底市新化县东部边陲田坪镇与温塘镇交际处(图9),始建于咸丰八年(1858年),长50m、宽5m,4墩20扇,用巨木垒搭接桥身,两端建有庑殿顶阁楼,中间建有四角攒尖顶阁楼,放置石碑和神龛。桥底由3个石砌桥墩组成,长7m、宽3m、高10m,墩石之间无缝,石层之间用铁码相嵌连接,逆水面砌成棱锥形,如刀切斧削般直挺挺立于河心。桥身外侧是悬臂式瓦檐,水平宽66cm左右,形同双翼,斜面的小青瓦檐与桥顶瓦檐高低错落。每扇桥的顶部中央处均有梁枋,各镶刻有“太极两仪”“龙凤呈祥”等图案图腾和“江山永固”等铭文,可谓梁必饰图,图必寓意,意必吉祥,其各具形态,惟妙惟肖。桥身中央西侧,放置神龛供奉“桥神”关羽神像,神像身后有“双龙抢宝”图,神像东侧有香炉置地,蕴意庇护两岸村民和大桥安全。桥两端建设四角攒尖阁楼,下设“关圣阁”,谓之为“伞”。龙潭桥是独具匠心的建筑艺术和厚重严谨的文化传承,古老的青瓦梁枋和窗棂骑楼飘逸着一种古朴神韵,展示着当年古驿道的繁华。
2.牌坊
牌坊历史源远流长,是我国封建社会用于表彰功勋、忠孝节义、德政、科第的一种建筑物。现今,全国各地存在着大量的牌坊,它们经过了岁月的洗礼,依然保留着当年的风貌,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四都古节孝牌坊即是邹氏牌坊(图10),位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维山乡四都村,历经200余年风雨洗礼,仍坚固矗立,墙檐版画清晰尤新,极具古今文化研究价值。牌坊表彰的是清嘉庆年间维山四都吴文凤的妻子邹氏,称赞她性情像松筠一样坚贞,操行同冰雪一样高洁。牌坊高9m、宽10m,4柱3门3楼,由麻石雕凿装配而成。牌坊主楼比次楼高1m左右,正脊中央覆盖着庑殿式葫芦形宝顶,屋脊尾部则飘出10个翘角,庄严中彰显灵动。八角方形直径为0.4m的大柱,安稳立于3m长的圭脚石上,柱底垫着10个直径为1m的夹杆抱鼓石,鼓石下放置了“莲花边须弥座”,鼓石上部镌刻倒垂状的石象、石狮,俏皮可爱。牌坊柱头设置额枋,额枋上立斗拱,再设置平板枋,有出檐,有内敛,层层叠加。在牌坊的中间,正反两面都刻有“五龙朝圣”图案,图案中间凸雕着楷书“圣旨”二字,围绕字体的“五龙”和雕镂工艺造型优美、精细,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与艺术价值。牌坊的两旁悬雕神像,手拿条幅,上书“一品当朝”“指日高升”。
梅山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变,既有宽敞的丘陵地带,又有地势险峻的山地地区。针对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当地居民为了生存只能根据当时社会经济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调节和完善民居的建筑布局和建造方式,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地域建筑,以适应不同的地形地貌。传统民居的形态依据地形地貌的变化而变化,与当地自然环境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舒适、健康的生活状态和居住场所。
传统建筑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受到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制约,逐渐形成了成熟、独特的营建体系,表现出由浅入深、连绵不断的特征。梅山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多元的文化和民族,域内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不尽相同,各地的传统建筑在居住模式、空间布局、材料等方面既有共同的一面,也有自己特征,这就是梅山传统建筑多姿多彩的根本原因。总之,对于梅山地区传统建筑的深入了解将有助于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发展,给予新民居新的建设模式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