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六大学习任务群的形式重构了初中语文课程内容,带动了教与学的变革,探索了真实的语文情境、统整的学习主题、典型的实践活动,追求课程内容、学生生活、语文实践之间的融通,树立了以实现立德树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方面的素养型课程目标。
在“跨学科学习”这项课程内容中,对学生撰写研究报告、设计调查问卷、策划活动方案等都做出了明确要求,这体现了写作的“应需”性,属于“全写作”的教学范畴。其逻辑起点是全学科的课程功能定位,训练的中心为各类语篇,在学生学习及课余生活中发掘写作素材,以真实情境的写作促成真实写作的发生。
以静态的作文理论展开机械的模板式技巧训练,远离演讲稿、书信、评论、调查报告、说明书等实用性文体,背离了育人的初衷。为避免此类“非应需”的写作训练,笔者在实践中将“全写作”教学模式与叶圣陶生活化作文教学思想相结合,让叶老“应需”的价值观、“写生”的素材观、“观察”的积累观、“求诚”的态度观以及“教是为了不教”的方法观渗透入日常的“全写作”教学,让作文与生活、与做人密切联系起来,关联起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践行新课标的教育思想,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叶圣陶说:“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并不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1]写作属于生活的一部分,从写作动机来看,创作常常是为了满足生活的需求以及抒发内心的情感,所以,作文教学需要联系实际生活,回归本真目标。而写作价值方面,学生应该为了现实需要而写作。这与作文的实用性原则一致。
李卫东教授创建了“以语篇表达为中心的写作课程内容”的模型(如图1)。所谓“语篇”,即能够独立完成交际任务的言语单位。李教授的同心圆强调了写作的实用性、交际性和实践性。
图1:李卫东写作课程同心圆模型
从样态视角来看,“全写作”践行了叶圣陶“应需”的写作价值观,同时与写作知识同心圆以及课程内容同心圆模式一致。全样态的语篇表达这一训练中心能够全面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与生活能力。
以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的《天净沙·秋思》为例,笔者从横向上联系了多种语篇类型,据此设计多项写作任务,力求将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引向开阔处及纵深处。
(1)结合书边注释,并查阅资料,疏通不理解的词句,为《天净沙·秋思》设计注释卡片;
(2)梳理《天净沙·秋思》抒情线索,分析抒情方法,完成情脉图。
(1)诵读全曲,找出意象,想象画面,融入情感,用细腻的语言展开描绘《天净沙·秋思》的意境;
(2)《唐多令》中有诗云:“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请写一写你的秋思。
(1)北外丁启阵教授写下文章《白朴〈天净沙·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师父》,也有人说:“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远胜于白朴的《天净沙·秋》,所以马致远后来居上,被誉为秋思之祖。”
阅读这两首元曲,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于上面两种观点的看法。
(2)羁旅者,黯然销魂;读诗者,百感交集。阅读杜甫《秋兴八首》、杜甫《绝句》、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戎昱《旅次寄湖南张郎中》、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等羁旅诗,任选其中几首或自己阅读的其它羁旅诗,比较个中异同,以“一样羁旅别样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1)马致远年轻时曾有“佐国心,拿云手”的政治抱负,但政治黑暗使他“倒大江湖,也避风波”,辞官归隐,留给世人夕阳下断肠人的身影。请查阅马致远生平资料,把想对他说的话写在一封信中,寄给远在天涯的他。
(2)围绕古代文人的“佐国心,拿云手”,写一篇“国旗下讲话”的演讲稿,鼓励同学们热爱祖国,不懈奋斗。
(1)分析《天净沙·秋思》中意象选择及情感表达的特点,回忆读过的诗词曲作品,选出与本曲具有相似特点的语句,以“ :古典诗词曲意象的美学内涵”为题,创作一篇文章。
(2)品味《天净沙·秋思》中白描手法的运用,联系其它运用白描手法的古诗文,以“白描,简约与深致的碰撞”为题,完成一篇作文。
新课标提出要“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2],以上写作任务涵盖了语言文字积累与与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跨学科学习等基础型、发展型、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以学习项目为载体,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语篇类型展开写作活动,同一类型的语篇,可根据自身兴趣点和薄弱点自主选择项目,充分体现了写作的“应需性”和作文的“实用性”,同时把作文教学与当前“双减”背景下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相联系,读写结合,由篇到类,由应试到应需,由课内走向课外,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新课标提出要“加强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课程内容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注重听说读写的整合,促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3]在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这四方面对初中学段做出要求,四个并列短语循序渐进、紧密结合,“与”字前侧重吸收,“与”字后侧重倾吐,其中“鉴赏”“表达”“交流”“探究”在一定意义上都是某种形态的写作。
写作教学不仅是语文课的任务和语文教师的事,而应向广义写作、融合写作的方向做出尝试,让写作反过来指导阅读,指导语文学科的学习,乃至指导其它学科的学习。正如“跨学科写作”,不同学科的任课教师通过写作学习并通过写作展示知识。而“全写作”教学在理论基础、实施目标、操作手段等方面与“跨学科写作”教学存在显著差别。“全写作”中全学科的视角,开拓了语文写作课程的新领域,赋予写作教学以新内涵。
叶圣陶曾在任职学校中立农场,创办教师和学生的“生生农场”,开垦荒地,培植菜蔬,锻炼筋骨,磨炼意志;开设商店,将算账和经营渗透在书籍纸张、笔墨纸砚等生意之中;搭建戏台,演出课本剧;设博览馆,汇集地方文物,学生在品味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对乡土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在活动之后,还会举办“恳亲会”,邀请学生家长来欣赏学生的字画、篆刻、习作,品尝学生种植的瓜果蔬菜。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生活的真谛,深切地融入了社会。
叶老的教学活动正体现了以“全学科的内容开发”为写作训练手段,这有助于把写作的外延扩展到整个学习过程及日常生活中。基于此,笔者在教学中做出以下方面的尝试。
写作是人们认识自我的通道,是学生感知世界的窗口,学生既要学习写作,也要通过写作来学习,走近文字和生命。叶圣陶强调写作要注重“观察”,2022 年无锡中考作文题《在劳动中成长》,紧扣劳动教育这一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生活;又如南京市中考作文题《XX 身边的文学踪迹》,既宣传了地域文化,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此类试题都注重学生对生活的过程性体验,为了让学生面对此类作文题时心中有活水,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开展如下常规活动。
彰显个性。每学期,每位学生均有一次机会,在课前五分钟上台,与其它同学分享自己喜欢的诗词、美文、名作,抒发读后感,或发表对社会热点、时事的看法,或讲述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事件和经历,或抒发近期内心的思考与感悟。
聆听自然。让作文课变身“写生课”,引导学生在以奔放的思想、自由的感情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提升观察生活的能力,提升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如师生一起坐在操场边的草丛间,鸟鸣、花香、微风、暖阳,描写景物的文字、抒发感受的小诗、自然随意的散文,都流淌在学生笔端。
教育不是要培养记忆广博的“书橱”,也不是要培养学舌巧妙的“鹦鹉”,在写作课程的学习活动中,我们要让学生个性化的写作知识体系得到构建和发展,成长为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应对日常生活的合格公民。
2022 年常州市中考作文题《强与坚强不一样》,强是资本,坚强是品质,二者确实有明显差异,但要说透个中区别,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思辨能力,为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丰富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走向思维深处。
如创作戏剧。编排、表演课本剧,学生在梳理情节、感受心理、揣摩动作神情的过程中走近人物,反思作品,获得独特感悟。如在《秋天的怀念》中感受亲子之爱,在《石壕吏》《唐雎不辱使命》《屈原》等作品中感悟家国情怀,发挥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在《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等小说中了解一波三折的写作技法。
思考生命。如美术馆“探索后生命,对话机器人”活动中,作品《雪花》的设计理念是冷冻人类记忆及身体,从而达到人类永生的目的。参观归来,学生反思展览,提出问题:“机器人技能的持续提升会对人类产生怎样的影响?”“永生就一定美好吗?”等,进而展开热烈讨论及辩论。
“全写作”教学以写作为学习方式,重新定位了写作课程的功能和目标,要求教师树立整体化、全局化的统整观念: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整体,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是一个整体,中学生学习语文学科及学习其它学科也是一个整体。
2022 年苏州市中考作文题《学问藏在___里》,万事万物有学问,世事洞明皆学问,充分体现了写作素材跨学科的融合性。教师可以尝试如下教学活动,在日常教学中践行学习的整体性。
探究科技。如有同学设计了“垃圾分类”机器人,即将参赛,邀请我们撰写说明稿,请在如何说清原理,如何安排说明顺序,如何让讲稿准确性与生动性兼备等方面展开探讨。
设计书画。如为《子衿》中的女子配画,在配画过程中感受诗歌的色彩、背景,揣摩人物的动作、神情,选择留白处的配字,借助闻一多先生关于《诗经》作品“想象——审美”的解读程序,由画境感受《诗经》的物境、情境、意境之美,形成感悟文字。
叶圣陶认为作文的要道是:“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4]温儒敏提出要“安排好写作教学,读写结合,在阅读单元中把写作内容、方法的训练与阅读整合,达成在真实情境中完成写作任务的目标。”[5]近期,教育部发文指明要在“双减”背景下增加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在一定情境中要求学生具备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而新课标明确了“考试命题应以情境为载体,依据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评定其素养水平。”[6]
在不真实的场景中,引导学生运用不真实的文体,进行不真实的写作,写作课程的手段、目的、结果就会发生严重偏移。教师需以全情境作为写作课程应用与评价的标准,让学生在逼真的写作情境内将内心真实话语与真切情感倾泻而出。
近年,各地语文中考作文题已在体现由命题作文向情境写作转变的趋势。如2021 年南京卷作文题A:从钟南山、袁隆平、邓稼先、郎平等英雄中任选一位,撰写演讲稿,将其故事讲给小学生听;题B:讨论给小学生送何种礼物时,正方提出要送自己喜欢的,反方认为要送对方喜欢的,请你为其中一方撰写辩词。
除演讲稿、辩论词外,此类“任务驱动型”情境式写作在各地中高考试题中的考查还包括劝说稿、专栏投稿等。在新媒体时代,微信公众号的推文、视频宣传片的文案等也出现在试题之中。此类考题的相通点是由情境式材料引入各种语篇的写作任务,之后明确具体写作要求,其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明确角色、场景、任务,进行真实的表达与写作,检测学生在写作中运用专业技能完成交际任务、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养。
要让学生在考场中灵活自如地展现此类写作素养,需要教师在写作训练中加强训练。所谓真实情境,未必真实发生,但要能将学生带入其中,令他们感同身受。如在执教《伟大的悲剧》时,笔者设计了以下情境化写作任务群:
1.结尾写道:“一支探险队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垒了一个石墓。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请设想:如果有墓碑,人们会在上面刻怎样的文字?
2.展开讨论:班级同学想将这个传记设计为剧本,你认为如何定开场?镜头聚焦哪个画面来拍摄特写更能打动人心?片名叫什么?为什么?
3.面对独自离开的奥茨,“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有人认为茨威格此处描写显得同伴没有丝毫情意,极不合理。你是当时的同伴之一,请用当时的心理活动说服别人理解茨威格的艺术化处理用意。
4.你是奥茨,在3 月16 日,你也想给家人留一封信,会说什么?
5.结合《堂吉诃德》中集中评论堂吉诃德的片段和《西欧中世纪史诗》中关于荣耀和个人优越感的评论,谈谈如果你是斯科特,你是否会帮助阿蒙森将昭示对方胜利的信件带给国王。
6.课文选自茨威格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作者说他想写“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射着光辉”的英雄,为什么不避开斯科特日记中的恐惧心理,反而直接引用呢?请分析这种写作技法的妙处,写一篇文学鉴赏。
在全情境的写作课堂与作业设计中,教师需要提取样例,并加以精准分析,启发学生在学习样例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新概念、新方法。对样例的评价不一定要细致入微,但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与样例的差距,找到形成差距的根源,获取缩小差距的途径。并且,作文训练是个长期的过程,教师需要把每次诊断、反馈、激励的触角伸向每个写作任务的深处,并以过程性评价、展示性评价、成长记录袋等多种评价方式,促成学生阶段性的写作进步。
新课标带来了初中语文课程的变革,教师需要重新构建课程理念,探索新的教学路径,明确写作经验以及写作积累的个性化特点。在叶圣陶生活化作文教学思想的指引下,开启“全写作”模式的创新性实践,以“全样态”的训练为中心,以“全学科”的课程目标定位为基点,形成“目标——内容——教学——技术——评价”的逻辑链条[7],在真实情境中展开写作,助力学生真实学习的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