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批次猴头菇脂肪油成分的分析*

2022-10-14 12:09李哲然汪巳卜肖婷王晓伟周雪陶玲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猴头菇质谱色谱

李哲然, 汪巳卜, 肖婷, 王晓伟, 周雪, 陶玲

(贵州医科大学 药学院; 贵州省天然药物资源高效利用工程中心, 贵州省高等学校天然药物药理与成药性评价特色重点实验室, 贵州医科大学-贵阳市联合重点实验室, 天然药物资源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贵州 贵阳 550025)

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Bull.) Pers.]是齿菌科、猴头菇属真菌,是我国传统的贵重药材,同时又可作为食用珍品、药用菌等,具有滋补健身、助消化、利五脏的功能。研究表明,猴头菇含有多肽、多糖、脂肪及蛋白质等活性成分[1-2],对肿瘤、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抑郁症有一定的疗效[3-8],其中猴头菇多肽在抗氧化和降血脂方面有一定潜力[9-10],猴头菇活性成分对中枢神经的神经递质起抑制作用[11]。脂肪油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多以脂类为主要成分[12],其中的部分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血脂、降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及促进免疫等药理作用[13-15]。目前,关于猴头菇的研究多集中在其多肽、多糖等方面,少有学者对猴头菇脂肪油的含量及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其组成和药理作用也尚不清楚。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色谱技术,比较适用于热稳定性较好的小分子和易挥发药物分析,具有灵敏度高、分析能力比较强等特点[16-18]。本研究为了更好的开发猴头菇及相关产品,采用GC-MS法对2个批次的猴头菇脂肪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与比较,为猴头菇脂肪油的质量控制与评价及其制剂的二次开发提供试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主要实验仪器 索氏提取器(青岛新纪元环保工程有限公司),HP6890/5975C GC/MS联用仪(美国安捷伦公司),RE-000A型旋转蒸发仪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FA3103C型电子分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技术有限公司)。

1.1.2主要试剂与药材 石油醚(30~60 ℃)、正己烷、无水硫酸钠、氢氧化钾、甲醇、盐酸、氯化钠等所有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两批贵州省黔东南三穗县猴头菇药材(编号S1-S2),加工方式均为晒干,均储存在密封、防潮、冷藏的条件下,其中S1的产品标准代号为GB7096,S2的产品标准代号为GB7096。

1.2 研究方法

1.2.1猴头菇脂肪油的提取[19]称取猴头菇药材20.00 g、粉碎、过4号筛、置于索氏提取器,加入石油醚200 mL浸泡30 min,在80 ℃恒温水浴条件下,回流4 h、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通过旋转蒸发仪除去石油醚,得到脂肪油提取物,称取脂肪油质量,计算其提取率:猴头菇脂肪油的提取率=脂肪油质量(g)/猴头菇药材质量(g)×100%。

1.2.2猴头菇脂肪油的甲酯化[20-21]精密称取“1.2.1”项下猴头菇脂肪油0.5 g,以1 ∶40(g/mL)的比例加入0.5 mol/L氢氧化钾甲醇溶液20 mL,于60 ℃水浴中皂化15 min,取出待冷却;以1 ∶80(g/mL)的比例加入25%盐酸40 mL,于60 ℃水浴中放置15 min,取出待冷却;再以1 ∶40(g/mL)的比例加入正己烷20 mL,振荡;最后以1 ∶40(g/mL)的比例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20 mL,静置10 min,取上清液,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0.22 μm微孔滤膜,即得甲酯化的猴头菇脂肪油。

1.2.3GC-MS分析 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HP-5MS (30 m×0.25 mm,0.25 μ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柱温60 ℃,保持2 min,以8 ℃/min升温至108 ℃,再以4 ℃/min升温至160 ℃,保持3 min,再以15 ℃/min升温至250 ℃,保持15 min,运行时间51 min;汽化室温度230 ℃,载气为高纯He(99.999%),载气流量1.0 mL/min;分流比40 ∶1;溶剂延迟时间3 min。质谱条件:离子源为EI源,离子源温度230 ℃,四极杆温度150 ℃,电子能量70 eV,发射电流34.6 μA,倍增器电压1 682 V,接口温度280 ℃,质量范围29~500 amu。

1.2.4定量定性分析 取脂肪酸甲酯化样品1 μL经GC-MS分析及鉴定。通过对总离子流图中的各峰经质谱计算机数据系统检索及核对Nist20和Wiley275标准质谱图,确定了X种挥发性化学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

2 结果

2.1 猴头菇脂肪油的提取率

按“1.2.1”项下公式计算,结果显示2个批次的猴头菇脂肪油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提取率分别为6.38%、4.27%。

2.2 猴头菇脂肪油的总离子流色谱结果

取“1.2.2”项下经甲酯化的猴头菇脂肪油的上清液,按“1.2.3”试验条件进行测定,经GC-MS全扫描模式测得猴头菇脂肪油甲酯的总离子流色谱结果见图1。

图1 不同批次猴头菇脂肪油甲酯的总离子流色谱图Fig.1 total ion chromatograms of fatty oil methyl ester from different batches of Hericium erinaceus

2.3 猴头菇脂肪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根据GC-MS得到的质谱信息,对总离子流色谱图中的各峰经质谱计算机数据系统检索及核对Nist20和Wiley275标准质谱图,确定了43种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化学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表1)。S1鉴定出25种,相对百分含量为98.581%;S2鉴定出38种,相对百分含量为98.432%;这43个成分中酯类20种、烷类6种、羧酸类8种、烯类3种、酚类3种、酰胺类3种。在2批不同猴头菇脂肪油中均检测出大量羧酸类化合物,而仅在S1中检测出醇类化合物。由表1可知,2个批次猴头菇脂肪油中共有成分有20种,在20个共有成分中百分含量>10%的成分为正十六酸(S1为13.464%,S2为18.934%)、油酸(S1为30.796%、22.422%)及10E,12Z-十八碳二烯酸(S1为11.535%、S2为21.193%)。

表1 两个批次猴头菇脂肪油成分及相对含量Tab.1 Composition and relative content of fatty oil of Hericium erinaceus in different batches

续表

3 讨论

猴头菇作为药食两用的高等真菌,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且有很好的药效作用,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但对猴头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多肽、多糖类等,而对脂肪油的报道是非常少见的。本研究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猴头菇脂肪油,并测定其提取率,以及对猴头菇脂肪油的成分进行检测。从2个批次的猴头菇脂肪油中共鉴定出43种成分,这43个成分中酯类20种、烷类6种、羧酸类8种、烯类3种、酚类3种、酰胺类3种,其中批次1鉴定出25种、批次2鉴定出38种。提示在不同批次的猴头菇中提取的脂肪油成分不尽相同。同时还发现,2个批次猴头菇脂肪油中共有的20种成分中,百分含量>10%的成分为正十六酸(S1:13.464%,S2:18.934%)、油酸(S1:30.796%,S2:22.422%)、10E,12Z-十八碳二烯酸(S1:11.535%,S2:21.193%),提示共有成分的含量也有所不同。这可能与猴头菇脂肪油的含量会因为储存时间与条件的影响从而出现损失[22],也可能与猴头菇的脂肪油受取材的部位和采集地的气候、晒干的温度及时间的影响有关[23]。

综上所述,本研究采用GC-MS法对2个批次的猴头菇脂肪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与比较,发现在不同批次的猴头菇中提取的脂肪油成分不尽相同,而且共有成分的含量也有所不同。为猴头菇脂肪油的质量控制与评价及其制剂的二次开发提供试验依据。

猜你喜欢
猴头菇质谱色谱
低温贮箱共底管路的真空氦质谱检漏方法及系统
临床医学质谱检验技术质量管理研究
宫里的世界
丁硫克百威的液相色谱研究
蕈菌佳品猴头菇
原位电离小型便携式质谱的研究进展
美味不过猴头菇
固相萃取—离子色谱测定大气颗粒物的甲胺类及其氧化产物
顶空—固相微萃取—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测定水中短链氯化石蜡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