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敏,林丽颖
(福州工商学院 文法学院,福建 福州 350715)
中华文化中,茶文化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作为茶的发源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中国人的饮茶历史可追溯到4700多年的神农时期。中国人对于茶叶的熟悉,“上至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诸子百家,下至挑夫贩夫,平民百姓,无不以茶为好”。由此可见,茶早已深入中国的各个阶层。
自古以来,饮茶对于中国人而言,不仅是一种饮食习惯,更象征着一种精神陶冶。在制茶、品茶和研茶的过程中形成起来的茶文化,逐步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血液中,与传统的“儒、释、道”精神相交融,形成了与众不同的中国特色茶文化,其内容丰富,有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并且在国际交流的舞台上为中国特色文化的形象塑造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中国茶叶在世界上日益受到其他国家的青睐,其包含的特色茶文化的输出也越来越重要,其翻译随之提上议程。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语言承载着文化,文化塑造着语言。“每一种语言都服务于文化并反映该文化的需要。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亦即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文化形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等都会在语言当中得以体现。”(Wang Lifei,2000)翻译本就不是一种单纯的文字转换,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与沟通。翻译在关注文本意思表达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翻译就是在诠释文化内涵(曹万忠,2017:107)。苏珊·巴斯奈特是文化翻译观的代表人物,她主张将翻译视为一种跨文化活动,认为翻译实际是文化内部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应进行合适的文化转换,最终实现不同文化中的功能等值,以便符合文化的需要(王琳,2017:83)。在文化翻译观中,“以文化作为翻译单位,不同文化的功能等值是手段,文化的转换才是翻译的目的。”(Bassnett,S.&Lefevere,2001:367)
源语言的文化负载词往往容易造成在译入语中的词汇空缺,即“原语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没有对应语言”(张焱,崔昭,2020:111)。而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张璇,2009)。基于中国特定的发展历史与独特的生活环境,中国千年来种茶、制茶和饮茶的习惯以及衍生的茶艺,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负载词。中国别具一格的茶文化在对外传播与交流中,其中的文化负载词比比皆是,而对于这些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与研究,决定了外国朋友是否能够全面等值地理解中国特色茶文化,形成与中国人一样的或相近的文化共鸣。具体而言,茶文化对外传播中的文化负载词种类主要包括与茶文化相关的人名、地名、宗教词汇、古诗词词汇等(陈静学,2019:147)。对于这些词汇翻译,不仅仅只是注重语言本身意思的传达,还需要关注其文化内涵。如何在中国特色茶文化外译过程中,考虑到中西方文化差异,兼顾语言和文化尽可能等值的转换,是让中国特色茶文化更好地在世界传播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茶文化负载词而言,要将其文字信息和背后的文化意义同时传递到国外,促进中国特色的茶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减少文化误差,扩大中国茶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对于其翻译技巧的选择至关重要。
直译法是对外传播特色文化时最常用的一种,是把握文化主动权的一种途径。在茶文化外译过程中,立足于汉语自身特色,保持译文的形式与内容都与原文一致,形成与原文结构对应、功能对等的美感,同时将其文化误差最小化,向外国人展现“原汁原味”的中国特色茶文化,实现特色茶文化最大化保留。这种翻译方法在促进文化交流、推动语言得以进一步丰富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陈静学,2019:147)。
在茶文化翻译过程中,对于涉及到茶具、古代茶典籍书画、常见制茶工序、茶相关的植物名称、茶相关的休闲场所等,直译更显优势。直译既传达了这些茶文化负载词的字面含义,也完整呈现了文化特色与内涵。例如纪录片《与维多利亚共品香茗》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一词“茶馆”,就是指中国常见的卖茶和点心的地方,这些地方往往都有座位供人品茶休息。该词与英文当中的teahouse的意思直接对应,通过直译就能让外国观众对其形象和场景一目了然,感受到其中的中国文化特色。还有《茶经》一书,被直译为“The Classic of Tea”。“classic”一词往往指高品质且经久不衰的作品,而《茶经》是中国茶道奠基人陆羽所著茶学专著,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作品,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其价值不可估量,刚好对应了“classic”的英文释义,这样一来,选择直译使其译文字面意思与文化意义相一致,可让外国观众准确理解纪录片中提到的《茶经》的作用及地位。类似的直译还出现在纪录片中提及茶具的翻译上,如茶壶译为“Teapot”;以及关于茶叶制作工序,“摇茶”直译为“Tossing the tea”。
中西方各自的语言特色和文化差异,使得译者将茶文化外译时,无法时刻做到译文的结构和形式都与原文一致。这时需要译者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在正确把握原文意思的基础上,通过意译法实现文化内涵的等值再现。尽管在茶文化纪录片翻译中,意译法牺牲了汉语的语言特色,但是它依旧忠实于原文,最大化保留了文化负载词的主要意思,同时有利于外国观众捕捉其中的文化信息。例如,纪录片中引用郑板桥的茶联“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来描绘中国人理想生活中关于茶的愿景。这对茶联是郑板桥在镇江焦山读书时触景生情所写,意思是汲取长江的水来煮新茶,以大自然的青山来做画屏。在原文中,结构对仗,末字押韵。但是在纪录片字幕的翻译中,对联结构和音韵的特点只能舍去,译者保留了其主要意思,采用意译法译为“Fetch water from the Yangtze River to boil new tea,use the Yangtze River as a scroll for painting”。由此一来,能确保外国的观众理解这句对联的意思,联想出对应的场景,避免了大部分外国观众因中国古诗词陌生而感到晦涩难懂。另外,在纪录片《中国古树——福建武夷山大红袍》中赞赏大红袍耐人寻味的味道时,引用了清朝乾隆皇帝所作诗《冬夜煎茶》——“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少年乾隆在品尝了各地进贡的各色茶品后,对其中的武夷岩茶,高度赞扬:“这其中要数武夷茶的品质最好了。”这句诗中“骨鲠”一词字面意思是比喻“像骨头卡在喉咙里的感觉”,但在这首诗中并不是指味道,而是运用类比来形容大红袍的岩韵,是一种品质,象征大红袍的入口感如耿直刚毅的忠臣一般,凛然的外表之下深藏着的是那回味甘美而悠长的本质。但在字幕翻译有限的时间与空间中,是无法解释这么多,不能再现“骨鲠”的类比作用。故在这里也采用了意译法,摒弃原文的类比修辞,融合其主要意思译为“The tea from the Wuyi Mountains is best,with refreshing smell and lingering taste”,简洁、明了地传递其涵义,同时让译入语观众意识到自古以来大红袍所享受的最高赞誉,并且产生回味无穷的通感,引起与源语言观众相似的文化联想。
音译法作为零翻译最常见的翻译技巧,是直接根据原文的读音来进行翻译,多用在翻译中国特色的人名、地名、食物名称等专有名词。这些词往往都与中国传统典故、美学或者哲学思想相关,因在英语中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表达,音译使得这些词作为舶来词更易于被外国观众接受,无需深究其背后内涵,知其所指即可。在不影响外国人对于其理解的前提下,音译法保留了汉语文字特点和民族特色,更能引起外国人对于中国特色茶文化的兴趣。如在翻译茶圣陆羽的名字时,音译为“Lu Yu”;对于以人名名命的年号“明朝洪武年间”音译为“the Hongwu era of the Ming Dynasty”等。涉及茶文化的纪录片,必然提及一些著名的茶叶产地,这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名,往往也采用音译,如武夷山音译为“Wuyi Mountain”,九龙窠译为“Jiulongke”等;还有我们常见的不少茶叶的名称,往往都包含典故或产区特色,这时候采用音译也是必要的,如乌龙茶译为“oolong tea”,亦如不少外国译者将大红袍视为专有名词,直接音译为“Da Hong Pao”等。这些都是音译法在茶文化翻译中的典型运用。
在茶文化的对外传播中,涉及的不少文化负载词在英语中不存在对应的翻译,这就是所谓的概念空缺。概念空缺听起来是不可译的,但译者通过一些翻译补偿的手段,间接实现了这些文化负载词的可译性转变,而这种灵活的补偿手段也多为意译居多,音译次之。但正是由于译入语中不存在相应的概念,采用意译时也容易出现与原文实际所指的偏差。例如,在茶文化的纪录片中,谈及泡茶步骤时,不可避免提及泡茶的工具“公道杯”。“公道杯”其实也称为茶盅,是盛放泡好的茶汤,起到中和、均匀茶汤的作用。在西方的茶文化中,他们以下午茶为主,所需工具数量不多,茶具多为装饰华丽的瓷制茶杯、大个茶壶、托盘及奶盅。而中国传统茶具多为古朴的紫砂质地,种类繁多,分工各异,陆羽就曾在《茶经》中列出泡茶所需的二十四种器具。因此,中国传统茶文化和西方下午茶所需的器具相去甚远。而在纪录片《与维多利亚共品香茗》中直接将“公道杯”意译为“the little jug”,而“jug”在英文中所指的是盛牛奶的水壶,顶部有小口,这一事物并不符合中国传统茶文化中公道杯的具体外形,未能实现文化功能的等值传递。因此,基于“公道杯”在中国茶文化中的形象和作用,笔者认为将其意译成“fairness mug”更为合适,才能让外国的观众正确明白其形象以及所蕴藏的文化象征。相似的问题还出现在对“盖碗”翻译上,将其误译为“the little pot”,原文形象与译文形象大相径庭,对此笔者认为可将其直接音译为“Gaiwan”即可。此外,一些制茶工具,如“竹编”被误译为“bamboo”。这些均是由于译入语中的概念空缺,造成意译时出现了文化形象的差异,导致外国观众容易对中国特色茶事物产生理解偏差。
不同国家的历史背景、生活习俗、自然环境等造就了各个国家与众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还生成另一种相似而有别的内容——相异或不能完全等同的概念(朱明,任群,2018:49)。而这些相似而有别的事物,因感情色
彩或是生活习惯亦或是制度体系的不同,易于导致源语言和译入语之间的概念错位,进而产生文化错位。在翻译有关这些事物的字幕时,往往顾其字面意思的表达,而忽略其真实的文化内涵,使得译入语观众看后一头雾水,甚至产生了与源语言文化相反的文化联想,产生严重误导性。例如,纪录片在介绍“乌龙茶”时说到“而’乌龙’即黑色的龙之意”。自古以来,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像、高贵和权力的龙,有着正面、积极的内涵。但在西方文化中,龙的象征截然相反,指的是邪恶、恐怖、残忍的魔鬼。在翻译这句话时,译者注意到了“乌龙”,采用音译直接译出,并未有不妥。但后半部分的解释“即黑色的龙之意”,直译为“means black dragon” 。基于中西方文化中对于龙的对立看法,这样的翻译极容易因其大部分外国观众的不适,感受不到“乌龙”一词原本的文化象征,同时会牵连到观众对于这款茶叶的印象,产生反感,使得该处对于茶文化的宣传功能完全丧失。对此,笔者认为可采用音译和加注的方式来处理,将其改译为“oolong means black long(Chinese auspicious symbol)”。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智慧与哲学,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特色,隐喻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在全球文化交流日趋增强的今天,茶文化走出国门,而这其中翻译的作用不容忽视。茶文化翻译,作为推动茶文化的对外交流的桥梁,让世界更好地看到且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文化意境与博大精深。基于文化翻译观的视角,茶文化的翻译,不仅仅是字面意思的转换,更应注重文化功能的等值再现。在翻译茶文化的文化负载词时,应以文化因子作为基本单位,准确把握文字含义和文化信息,灵活选择或是组合直译法、意译法和音译法,译出这些文化负载词的文本意思以及背后更为深层次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