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的高中物理教学研究

2022-10-10 12:09骆新民
学周刊 2022年30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高中物理物理

骆新民

(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甘肃民勤 733399)

新课程标准下,对学科的育人价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还应该立足于学科的育人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终身发展的品格和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物理作为高中阶段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具有特殊的育人价值。以往的高中物理教师基本上都是采用“灌输式”模式进行教学,致使学生的物理课堂参与程度比较低、学习效率低下,制约了他们的学习技能、批判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发展,难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为了充分发挥物理学科的育人价值,实现高中生的全面发展、长远发展,需要按物理学科素养的要求,努力探索一套与其相契合的教学模式。

一、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难以理解新课程标准

虽然新课程标准已经实施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教师依然被束缚在“以考定教”的教育理念下,根据考试大纲选择教学内容,致使物理课堂教学遵循着“考试考什么,课堂就讲什么”的原则行事,甚至将不考的内容直接删掉;同时,受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物理教师常常被束缚在“传道受业”的角色中,以“灌输”模式开展课堂教学,以题海战术完成对知识的巩固;此外,由于物理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理解得不够全面、深刻,常常将重点集中在对理论知识的教授中,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力、思维发展,难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

(二)课堂氛围沉闷

课堂环境、课堂氛围极具育人价值。和谐、开放的课堂环境和学习氛围,有助于唤醒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促使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新知识的学习。然而,在当前的高中物理课堂中,由于教师依然被束缚在传统的“灌输式”模式中,忽视了对学生技能、情感目标的培育;甚至为了赶超进度,忽视与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这种教学模式致使物理课堂死气沉沉,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还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三)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随之发生了转变,只有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中实现自身的综合素养。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依然存在诸多不足,集中体现在:直接给出结果,忽视了知识探究过程,致使学生在被动学习模式下无法真正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未能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效的问题情境,难以促使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中实现对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忽视了物理学科与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难以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未能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教育价值,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四)以结果性评价、教师评价为主

新课标下必须构建一套与之相契合的教学评价模式,旨在促进学科素养的有效落实。在调查中发现,当前物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基本上都是采用纸笔进行测试的方式,过分关注学生的物理成绩,忽视了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等,难以将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客观地反映出来。此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基本上都是借助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进行的,忽视了学生在评价活动中的参与性。这种教学评价模式制约了教学评价价值的发挥,难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长远发展。

二、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优化策略

(一)基于新课标明确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方向,也是物理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中物理教师以往在设置课堂教学目标时,常以自身的教学经验作为出发点,将其局限与“知识层面”上,以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唯一的目标。面对物理新课标下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强烈的目标意识,并结合物理核心素养、学生的实际需求等,精心设计教学目标,确保高效课堂的顺利开展。

一方面,指向学科素养设计教学目标。最新的《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高中物理学科素养一词,明确了当前物理课堂教学的方向,即: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和责任。基于此,教师在设计化教学目标之前,必须要对学科素养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从多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确定哪些目标属于浅层次目标,哪些目标属于深层次目标,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例如,在“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教学中,可按照上述的原则,将教学目标设定为:1.物理观念:掌握平抛运动的意义、条件(理解层次);2.科学思维:引导学生借助运动的合成、分解对平抛运动进行分析,并在学习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思维层次);3.科学探究:对两个方面的受力和运动情况进行分析(理解层次);通过合作讨论,共同制订平抛运动的实验方案,使其在探究中发展自身的实验探究能力(创造层次);运用力的合力与分解,对斜抛运动进行分析,并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应用层次);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小组互评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反思层次);借助实验探究,引导学生掌握数据处理方法(思维层次)。

另一方面,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目标。建构主义者认为,新知识都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长出”来的,最终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之前,必须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对学生的物理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生活经验、学习能力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精准把握学生的认知发展区,设计出与其相契合的教学目标。否则,一旦设计的教学目标难度过大,就会打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学习动机;如果教学目标设计难度过小,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在物理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之前,可以充分借助提问、调查、测试等方式,全面了解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确定其思维认知起点。

(二)创设平等交流的课堂环境

在调查中发现,部分物理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常常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上,很少关注学生是否发言,学生是否参与课堂讨论,忽视了课堂环境和氛围的营造。同时,在当前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提问之后,如果学生回答错误,教师基本上都是采用批评的语言,致使学生沉默不语,逐渐失去说话的勇气。长此以往,会令物理课堂变得越发十分沉闷,难以满足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要求。针对这一现状,高中物理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必须要关注物理课堂环境和课堂氛围,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开放的物理学习环境。一方面,教师应该建立更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日常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意见和看法。另一方面,还应该允许学生犯错,对于学生不理解的问题要进行详细解答,或者进行有效的引导,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参与物理知识的探究学习。

(三)基于新课标创设实验情境

基于高中物理学科的特点,实验教学占据十分重要的比例。高中物理教师以往在实施实验教学时,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上的实验内容,采用演示、讲解的方式进行。这种实验教学模式难以唤醒学生的物理实验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严重制约了物理实验的教育价值。基于此,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要摆脱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结合物理实验的内容,融入与其相关的素材,给学生营造一个具有趣味性的物理实验情境,便于学生在特定的实验情境中开展实验探究,在实验探究中提升自身的问题解决能力,发展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等。

例如,在教学“自由落体运动”的物理实验之前,可结合物理实验的内容,给学生设计一个情境:向学生展示跳伞、蹦极、下雨、水龙头滴水等视频,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中思考“为什么有的物体在下落的时候比较快,有的物体下落非常缓慢?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一现象的?”接着,又让学生结合“牛顿管实验”内容,开展“看谁降落得慢”的比赛活动,引导学生对物理实验中的“小人”进行改装,然后比一比哪一个小组能够使“小人”的下落速度更加缓慢。之后,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围绕实验设计方案开展实验探究,最终促使学生结合实验观察思考相关的问题,最终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这样,通过教学情境与物理实验的有效融合,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显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落实学科素养下的物理实验教学目标。

(四)组建学习共同体

在新课程标准下,物理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时,还应指向界定的教学内容,组建学习共同体,引导学习小组在相互对话、相互协商、相互帮助的过程中,共同完成某一个学习任务。在这一学习共同体中,由于学习小组内的学生存在极强的差异性,即便是面对同一个问题,也常常产生不同的观念和看法。因此,在学习共同体中,不同的学生可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激烈的思维碰撞,最终在思维碰撞中逐渐接近学习目标,并拓展自身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另外,通过学习共同体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活跃了课堂氛围,真正满足了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要求。

例如,在学习“重心概念”之后,教师可借助学习共同体的形式,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下制作平衡鸟。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将班级中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之后,引导小组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提出不同的方案,并对其进行评价,评选出最佳的实验方案;接着,对合作共同体内的学生进行任务分工,使其分别负责制作材料、确定重心、裁剪、组装、检验效果、美化等,最终在合作共同体的相互协作中,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五)划分层次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由于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为了实现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之前,可借助多种检验方式,深度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结合调查结果,将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分层,以基础知识扎实、应用能力强、成绩稳定的学生为学优生;以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应用能力相对差,成绩稳定且进步空间大的学生作为学中生;以物理基础知识差、学习成绩欠佳的学生作为学困生。在此基础上,按照分层教学的原则,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后作业进行分层,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具体来说,针对学优生,课堂教学不能局限于教材中,而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具有发散性思维的问题,并为其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设计开放性的课后作业等,以更好地满足学优生的学习需求;针对学中生,可适当增加物理学习的难度,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课后作业中,都应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拓展类的问题,以便于学中生在针对性的学习中,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物理学习能力;针对班级中的学困生,在制订教学方案、选择课后作业时,应以基础知识为主,确保学困生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将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并获得一定的成就感。

(六)对学生实施积极的评价

新课程标准下,物理教师必须要构建一套与其学生契合的教学评价模式,以更好地满足课堂教学需求。基于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高中物理教师在实施教学评价时,必须要摒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评价模式,积极开展过程性评价,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维发展程度、问题解决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进行评价,确保能够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全面、客观地反映出来;另一方面,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还应努力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引导其积极参与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最终促使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完善。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虽然明确了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方向,也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当前物理课堂教学现状依然无法满足新课标下的教学要求,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唯有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解放出来,遵循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内涵,明确课堂教学目标,优化课堂过程,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能才真正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满足学科素养下的教学要求。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高中物理物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只因是物理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我不是教物理的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