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对教师、学生、家长艺术观念的影响

2022-10-10 12:09刘福桥
学周刊 2022年30期
关键词:观念中学美术

刘福桥

(甘肃省武威第七中学,甘肃武威 733000)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大量的传统文化。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日益上升。美术作为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以艺术欣赏和鉴赏为主,不仅要向学生传递基本的美术知识,还应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素养,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无论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实施者,还是学生这一学习主体,都必须对传统文化形成全面、深刻的认识,重塑自身的教育理念、学习理念,从而将传统文化融入美术教育和学习中,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教育价值,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人文素养等,最终实现学生全面、长远的发展。

一、教师、学生、家长艺术观念现状分析

(一)教师艺术教育观念

首先,从美术教师的艺术教学观念上来说。美术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实施者,自身秉承的教学观念,直接决定了教学方案设计、教学过程等,影响着中学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但在调查中发现,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中学美术教师的教育理念还存在诸多问题。部分中学美术教师尚未意识到美术教学的重要性,依然将其置于“副科”的地位。在这种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基本上都是按照美术教材上的内容,直接进行知识灌输,忽视了美术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因素,并未将其纳入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还有部分美术教师在日常美术教学中,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更加推崇西方美术内容,致使中学美术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倾向于油画、素描等内容,而对中国美术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融入则相对较少,致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偏离了传统艺术审美,难以受到传统美术文化的教育。

其次,从中学美术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上来说。高中美术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在开展美术课堂教学时,基本上都是采用“知识灌输”的模式,将教材上的美术知识、美术技巧传达给学生,忽视了美术课程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在具体的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忽视了学生在传统文化学习中的体验,并未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致使美术教学内容较为刻板,不仅无法唤醒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也制约了学生的审美素养发展。

(二)学生艺术教育观念

学生作为美术学习的主体,对艺术教育的观念直接影响着自身在美术学习中的行为。调查显示,中学生面临着极强的学习压力,迫于考试的压力,学生常常对美术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常常将其作为自己的放松课程;也有部分学生在“美术无用论”观念的影响下,在美术课堂上做其他文化科目的作业。美术课程由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制约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融合和渗透。此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历史悠久,其背后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且中国传统美术中十分讲究意境,因此中学生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顺利进行美术学习。但在调查中发现,当前中学生自身的美术知识有限,对传统美术的理解存在较大的困难,难以在美术学习中深刻感悟其背后蕴含的人文内涵。

(三)家长艺术教育观念现状

教育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承担着学生教育的重任。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中学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的时候,常常将重点放在学生的文化科目中,认为美术教育可有可无。同时,部分家长的传统文化知识不足,无法精准把握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教育价值。在这种理念下,家长无法承担传统文化教育的职责,出现了明显的教育缺失现状。

二、弘扬传统文化视域下,教师、学生、家长艺术观念转变策略

(一)教师艺术观念的转变策略

1.转变思想观念,提升专业素养

传统文化视域下,中学美术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下解放出来,承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树立正确的中学美术教学思想、教学理念。这就要求中学生美术教师必须结合中学美术教学内容,搜集与其相关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将其与美术课堂教学融合到一起。教师还应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中,使得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学校还应立足于当前中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低下的现状,聘请传统文化研究专家、民间艺术家等,到学校开展讲座。学校还可以为教师提供观摩活动,以便于在日后教学中,能够将传统文化与课堂教学整合到一起。

2.收集并整理传统文化素材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神。针对当前中学美术教育的现状,为了促使优秀传统文化在美术课堂中的融合,教师在开展中学美术教学时,不仅要立足于美术教材上的内容,还应结合教学需求,对中华传统美术素材进行搜集、整理,使其成为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补充。教师也可以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搜集当地富有特色的民间美术资源,将其汇编成为校本教材。教师还可以在具体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考察、访谈、上网等方式,对中华传统美术资料进行搜集、整理等,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例如,在“皮影戏”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的融合,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网络等形式,搜集山西、陕西、河南等地方的皮影戏相关资料和故事,指导学生对典型故事进行对比分析,并将与其相关的资料进行汇编,使其成为富有学校特色的美术校本课程。如此,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美术知识面,也促使学生在学习中领悟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最终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真正实现中学生的全面、长远发展。

3.融入传统文化,改变教学方式

传统的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美术教师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机械化的讲解。在这种美术课堂教学中,课堂氛围沉闷枯燥,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低下,难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背景下,为了促进传统文化与中学美术教学的有效融合,教师必须从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中解放出来,对其进行改善和创新。

首先,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辅助价值。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入与其相关的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内容等,使得学生在视频、图片的直观感知下,逐渐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形成全面的认识。例如,在《各异的风土人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形成深刻的感知,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等方式,给学生展示赛龙舟的视频,接着可以给学生介绍与赛龙舟相关的文化资料,使学生在直观感知下,对其背后蕴含的传统文化形成深刻的认识。

其次,活动教学。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为了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师还应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设计丰富多样的美术活动,促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例如,在《服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讲解与服饰相关的内容,也要呈现大量关于传统服饰、民族服饰的照片,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观察,并结合其具体特征探究背后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再比如,在春节来临之际,中学美术教师可以以年画作为中心,引导学生对各地的年画进行比较分析,使学生在分析中明确其相同点、不同点。再如在中秋节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补充相关的传统文化资料,或者以“中秋”为主题,指导学生开展民族绘画、泥塑等活动,使学生借助活动了解传统文化内涵,从而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最后,创设美术传统文化情境。在中学美术教学中,为了促进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合,美术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出富含传统文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受和体验传统艺术文化,最终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例如,在《礼仪和教化》的教学中,由于这一节内容的核心是礼仪与教学,涉及古代的优秀艺术品,包括中国的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以及古印度的文明遗迹等。基于此,美术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时,就可以将兵马俑、金字塔等作为切入点,给学生创设一个有效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富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情境中,更好地参与到中学美术知识的学习中。

4.增强课堂开放性,开展美术实践活动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美术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解放出来,不仅要重视美术基础知识教学,还应打破教材内容、课堂教学的限制,积极开展教学实践,使得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感悟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

首先,美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当地的历史景点、特色街道中进行采风,使学生在实际考察中,区分哪些艺术作品中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同时,学生在美术实践活动中,也能够逐渐提升自身的内在素养、精神需求,从而真正实现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美术教师还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到当地的历史博物馆、文化馆中进行参观,使其在良好的实践体验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对中华传统文化形成深刻的认识。例如,在《美在人间——中国的民间艺术》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更加深刻的体验和感受,美术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到民间的作坊、艺术博物馆中进行实地考察,使学生在对泥人、剪纸等传统艺术的感知中,对传统文化产生深刻的认识。

最后,中学美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还应鼓励学生主动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喜好,对京剧、剪纸等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等进行了解,使学生在深入探究的过程中加深对中国传统美术作品,以及其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进行深刻的认知,从而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真正契合美术教学的育人价值。

(二)传统文化视域下学生艺术观念的改变策略

新课程改革明确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秉承的观念、态度,直接决定了学生的美术学习行为。以往,中学生受传统美术教育理念、美术教学模式的制约,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有些不够,甚至在美术学习中出现了极强的敷衍性。面对这一现状,为了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美术课堂中的有效融合,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促使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同时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融合,使得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感悟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明确感知其中蕴含的审美教育价值。此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应灵活借助多样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美术学习中,感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只有做到这一点,中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才能以知识探究者的身份,努力挖掘美术内容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因素,并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三)传统文化视域下家长艺术观念的转变策略

结合以往的中学美术教学经验来看,中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着繁重的考试压力、学习压力。因此,学生要想获得比较好的学习效果,必须要争取家长的支持。以往,学生家长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常常将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文化科目之中,而忽视了学生的美术教育、传统文化教育。面对这一现状,在传统文化视角下,学校必须加强对家长观念的引导,在日常教学中多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得学生家长意识到美术教育的作用,以及传统文化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真正扭转学生家长对美术课程的负面认知,从而使学生在家长的督促下,更好地参与到美术学习中来。此外,学生家长还应结合家庭实际情况,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走进当地的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区等进行实地观察,从而循序渐进地加强学生的美术教育。

三、结语

素质教育背景下,美术教育作为教育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承担着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重任,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长远发展的关键。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制约,中学美术教师、学生和家长都束缚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致使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中学美术教师、学生、家长都应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肯定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并将其融合到美术课堂教学中,真正提升中学美术教育的质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观念中学美术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创意美术
在多解中学创新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健康观念治疗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