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2022-10-10 12:09梁福宝
学周刊 2022年30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科学素养生活化

梁福宝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中学,甘肃张掖 734000)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科学教育的宗旨不仅仅是向学生输出必要的科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呵护学生的个性品质与探索欲望,引导学生产生自主性的科学探究行为。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科学教育中,教师应深化生活化教育原则,将科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有效的生活体验启迪学生的心智潜能、培植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主体意识,从而多层面完善学生的综合性知识技能体系。下面就针对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展开简单探讨。

一、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近年来,生活化教学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实践优势越来越突出。小学科学教育是一门兼具自然性、人文性的综合课程,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重要科目,教师着力落实生活化科学教育手段,无论是对于创新学生的科学学习方式还是培育学生的科学素养来讲,都发挥着极其显著的促进作用。经过深入的分析研讨,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实施生活化教学可以消除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思维阻滞,提高小学科学教育效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认知理解能力都处于启蒙期,面对陌生的科学知识技能,学生理解、掌握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实施生活化教学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中探寻科学教育的突破口,使学生体验到自然生活与科学概念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妥善化解学生理解科学知识过程中出现的思维阻滞,大幅度提升小学科学整体的教学水准。

第二,实施生活化教学可以引领科学教育回归生活本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科学核心素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其教育核心是优化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深化学生的社会参与。想要实现上述目标,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构建生活化教学机制。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不但可以引领科学教育回归生活本真,还能涵育学生的人文底蕴和健康生活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这些都是小学生日后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二、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点燃学生探索科学世界的热情

小学科学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的知识技能和人文领域非常广泛,而小学生的认知经验有限,抽象思维能力也比较薄弱,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经常面临较重的思考和理解压力。教师在实施生活化教学时应该综合考虑科学课程的特性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着力创新科学知识的呈现方式,从而促进科学教育与生活化教学的顺利对接。而情境教学法对于发展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和科学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则适应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二则可以活化科学教学氛围,从而凝聚学生分散的感官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更有深度的科学探索。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科学教育更侧重于激发学生对科学世界的了解兴趣和求知精神。教师在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时,应该巧妙融入生活元素,帮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领会科学的奥秘,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索科学的美好情感。基于此,教师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时,应该将情境教学法与生活教育理念融会贯通,加强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这样一方面可以点燃学生探索科学世界的热情,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成为生活的有心人,自主成长为科学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从而促进学生的生成状态、加速学生对科学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实现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初步运用。

虽然创设生活化情境是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捷径,但是教师在实际创设过程中仍然要坚守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趣味引领原则。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根本意图,是开发学生的生活认知体验,强化学生参与科学教育探索的内驱动力,疏通学生科学探究态度与科学教育之间的壁垒,这对生活化情境中的趣味成分需求量是极大的。因此,教师在依托生活情境引领科学教育时,应该深化并践行趣味引领原则,尽量为学生选取日常生活中趣味横生的科学现象,使学生的探究思维闸门得到顺利开启,这样不但可以达到以趣引思、以趣促学的教学效果,而且能使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运用变得更加精准高效。

第二,认知贴近原则。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如果孤立于学生的实际认知经验之外,那么科学教育体系就等同于没有立根之基的空中楼阁,生活化教学的实施也丧失了根本意义。小学科学教育主要侧重于引领学生构建科学概念、激发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科学课程中的关键知识节点并不是很艰深,所以,教师在科学教育中为学生开发设计生活化情境时,应该遵循认知贴近和因材施教原则,紧扣学生的认知基础呈现理解难度适中的生活场景,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透彻吸纳生活化情境中的科学知识要素,也能够主抓学生科学思维、探究意识以及生活化学习能力的锤炼,从而突出小学科学教育改革对学生科学素养自主发展的高度重视。

第三,直观教学原则。小学生对科学知识脉络的抽象理解能力还不够完备,所以以往教师在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科学探究情境时,通常以口述的形式为学生描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变化规律,这不但会对学生的记忆理解能力带来严峻的考验,而且难以从源头上解决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薄弱的问题,从而减弱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实施功用。为了规避这一教学误区,教师在科学教育中为学生开发设计生活化学习情境时,应该始终遵循直观教学原则,从强化学生抽象思维和直观想象思维的视角切入,全面调整生活化科学探究情境的呈现方式,尽量运用电子白板、多媒体屏幕和音画资料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这样,既可以实现对科学概念知识的可视化、直观化输出,也能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在生活化科学探究情境中真正有所锤炼和发展,帮助学生深刻体验科学概念知识的生成过程,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从而促进小学生科学探究精神与生活化学习意识的横向与纵向延伸,提升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实践效果。

(二)设计生活化问题,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与科学思维

自主发展是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涵之一,同时也是科学教育改革的必然导向。教师想要大幅度提升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践的有效性,就必须关注学生自主发展素质的养成情况,借助生活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构建起个性化思维模式,从而使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综合技能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好奇心是学生与生俱来的精神品质,小学科学教育的宗旨就是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能够进行自由、自主的思维发散,最终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真谛。设计生活化问题不仅可以打通生活元素在科学教育中的渗透渠道,更关键的是可以强化学生的思维张力,培植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积极踊跃地探寻日常生活中潜藏的科学知识,这些都是学生自主发展能力顺利养成的重要标志。基于此,教师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时,应该深度明确自主发展对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形成和完善的现实意义,结合具体的科学课程积极为学生设计生活化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与科学思维,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自主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使学生全面了解科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优化学生的认知方式和自主思考能力,实现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高效实施。除此之外,教师在对学生构建生活化问题引领的科学教育体系过程中,必须全面保障生活化问题的可议性、探究性以及核心性,善于借助生活化问题唤醒学生的科学认知经验,利用生活化问题启发学生对科学知识要素的自主探索欲望,通过对生活化问题内容和结构的优化调整,帮助学生开展思维对话式、合作交互式的科学探索活动。这样,一来可以使生活化问题成为学生解析科学变化规律的主要线索,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和释疑能力,二来也能让学生自主在生活中发现更多具有广泛性的科学要素,从而培植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和科学探究态度,实现生活化教学与小学科学教育目标的相融相促。

(三)钻探生活化资源,丰富小学科学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科学概念知识是对生活中自然现象变化规律的总括,学生习得的科学知识技能也终将运用于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以及科学创新。在过往的小学科学教育中,部分教师疏于整合利用生活化资源,学生的人文视野和科学探究能力长期被课本限制,在这种条件下,小学科学教育新格局很难被打开。生活对于小学科学教育来讲,可谓是一个教学宝库,生活现象可以用来加深学生对科学概念知识的领悟,而应用生活物品可以提升科学教育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教师只要合理地加以开发利用,就可以推进生活化科学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基于此,教师在小学科学教育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时,应该深度钻探、广泛开发生活化资源,这样一方面可以丰富小学科学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扩充科学课堂教学的容量,另一方面也能实时更新学生的科学学习方式,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科学探究兴趣,从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彰显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卓越的实践优势。

首先,教师在为学生呈现科学知识时,可以巧借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这样不但可以降低学生的思考理解压力,而且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生活意识和科学观念,从而顺利达成科学教育三维目标。

其次,教师在向学生渗透科学理论知识时,可以利用生活中触手可及的实物为学生设计科学小实验,这样不仅可以拓展生活化资源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空间,也能锻炼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手脑协调能力,从而提升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效力,使学生的科学素养产生突破性进展。

(四)设计生活化作业,巩固学生的科学知识技能体系

作业设计向来都是小学科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创新的作业形式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能深度优化科学教育的作业观,全方位重整科学教育目标。小学科学教育追求的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技能的实践应用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这一点与生活化教学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教师将生活化教学理念融入科学作业设计环节,更加有助于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从而引导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实践拓展,使小学科学教育收获事半功倍的改革成果。基于此,教师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时,应该精准捕获生活元素的渗透点,加强为学生设计生活化作业,这样一方面可以改善单一化的作业设计形式,为学生提供新颖、有趣的科学作业探究体验,另一方面也能巩固学生的科学知识技能体系,在实践中消除学生的知识死角,从而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产生质的飞跃。

首先,在结束科学课程基础知识技能输出之后,教师可以延展任务驱动和家校共育思路,鼓励学生和家长共同在生活中完成任务型作业。这样不仅可以显著增进亲子关系,也能提高学生在生活中探索、凝练科学信息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生活意识。

其次,在阶段性科学教育结束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亲近自然活动,整合科学课程的拓展训练目标,通过有效的引导使学生自主发现自然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科学奥妙。这样不仅可以创新生活化科学作业的设计方式,引领科学教育回归生活本真,也能让科学教育改革从学生的身边做起,从而发挥乡土自然资源以及生活化资源的教学价值,紧扣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多维度完善学生的科学素养,实现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高效应用。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明确的生活化教学导向,开发利用生活资源充实科学课堂,启迪学生的生活意识和科学观念,驱动学生在生活中自主探索科学信息的动机和能力,从而加快学生科学素养的成长步伐,实现生活化教学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成功运用。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科学素养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