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妍妍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9年国家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来(以下简称“双高计划”),高职院校进入了内涵高质量发展和特色化发展的建设阶段。“双高计划”对“双高”建设院校提出了“德技并修”,“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的现代高职人才培养德育要求。[1]
2021年4月12日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做出指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会上,除了对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职业本科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职普融通”和“职业教育适应性”等建设要求以外,还特别强调了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工匠精神”及“精益求精习惯养成”等方面的高要求。[2]
落实立德树人,将思想政治工作融教育教学全过程,是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根本追求,充分发挥高职校园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对“双高”人才培养新要求的达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3]探索构建以“质量与创新、职业与学业、艺术与技术、传统与现代、地方与学校、中国与世界”通过“第一课堂融入教育、第二课堂主题教育和第三课堂实践教育”“三类课堂”教育平台开展教育实践,并从“德、技、能、为”四维格局建立学生发展质量评价体系,形成可量化、可信息化记录、可促进诊改的高职文化育人实践体系,将有效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德技双馨”,使其成为国家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双高计划”赋予了建设院校文化育人较高的目标要求,要求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要具有较高的价值认同、情感陶冶、文化素养和工匠精神,要具有较强的认知、合作、创新和职业能力,同时还要有严谨专注、敬业专业、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品质。“质量与创新、职业与学业、传统与现代、地方与学校、中国与世界”六个融合,是对“双高计划”人才德育目标的较为全面的回应和落实。
质量与创新的融合教育引导学生在追求精益求精的品质中寻求技术技艺的革新;职业与学业的融合教育引导学生将学业习得目标及实施计划与职业能力及素养养成需求同向同行;艺术与技术的融合教育引导学生感悟技艺融合带给制造工艺和产品的变革;地方与学校的融合教育引导学生服务地方社区、经济和文化发展建设;中国与世界的融合教育引导学生永争新高,助推中国特色走向世界。
以“六个融合”为导向的文化育人内涵充分包含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德育元素,并且通过较好的融合使其成为了可以内化为学生的知识、技术、技能和品德。这些融合文化育人内容为“双高”建设院校构建文化育人实践体系提供了重要价值指向和丰富的教育内容,将有效促进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一方面,“六个融合”文化内涵的融入是高职德育、智育融合的必然需求,有助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4]要建立高职特色、品牌鲜明的文化与实践体系,立足职业学业、质量创新、人文艺术、技术技能、地方传统与世界这些文化融合元素,将为“双高”院校提供丰富的教育教学内容和实践载体,与职业教育智育是有机统一的,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补充。[5]另一方面,以“六个融合”为导向的文化内涵的融入是高职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有助于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更长效发展的人才支撑。为适应国家现代化发展建设的需要,我国经济产业在跻身全球领先方阵的奋斗进程中,革新速度愈加迅速,行业产业对人才的技术技能要求更替加速。高职人才为更好适应产业未来发展与技术变革需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以“六个融合”为导向的文化育人内涵将为提高高职人才的社会竞争适应力和长远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动力和能力。
文化育人要突破固化传统的思维方式,文化育人不仅局限于校园文化实践活动育人,第一课堂也是文化育人建设不可忽视的第一重要路径。在第一课堂的课程思政、学业与职业规划、创新创业教育、劳动教育和企业见习等课程建设中,充分融入不同主题的文化育人内容,让高职学生在专业教师这支高职院校主要教育教学力量的引导下,得以充分形成价值认同、理解认知职业学业,养成企业行业发展所需的品质及素养。
(1)课程思政,聚焦价值认同、质量意识与工匠精神的主题培育。结专业课程智育目标,深入挖掘可以结合融入的思政文化育人素材,通过案例讨论、故事分享、“习语”学习和实操训练等授课方式,让思想价值引领与专业学习及动手能力提升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专业课程主渠道学习中沉淀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敬业专注的精神素养。[6]
(2)学业与职业规划,聚焦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主题培育。在入学及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专业教育,将学业、职业规划作为课程考核作业,将职业精神、道德及素养要求写入学生学业职业发展目标和技术技能及素养习得计划,长效指导学生在校期间持续学习、实践和成长。
(3)创新创业教育,聚焦创新创业意识和工艺技术革新素养的主题培育。通过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授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方法,感悟体验生产工艺及技术的革新。
(4)劳动教育,聚焦吃苦耐劳、团结劳作、执着奉献精神的主题培育。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化规划安排卫生、农务、义工和专业实践劳动等劳动实践教育,在实训实践课程中,在劳动中实现育德、育智、强体、育美。
(5)企业见习,聚焦企业文化和产业发展前景的主题培育。充分利用企业见习认知课程,深入了解企业文化、企业精神,认知学习产业发展的前景与困境,培养爱国敬业、忠诚担当、严谨专注、奉献团结的企业所需素养,树立服务国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顶层设计规划以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文化实践活动,将其分为思想政治素质、文化艺术素质、实践能力素质、科技创新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五大素质培养模块,精心遴选高品质的活动作为课程化管理,以学生个性化选修的方式,浸润高职人才的精神、文化及行为,赋能其成长成才。学院每年协同校内各职能部门、教学院部和学生组织统筹第二课堂高品质活动课程供给,聚焦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将“六个融合”文化育人元素充分融入构建“工匠精神”系列第二课堂课程体系。具体实践活动安排见表1。
表1 以“六个融合”为导向的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化设置
工学结合的实践实操训练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培养方式,在高职学生三年学习期中时间占比基本都在40%-60%,甚至更多。将校内实践教育作为第三课堂进行项目化建设,充分融入以“六个融合”为导向的文化育人内容,是“双高”建设院校实现技术技能人才“高素质”养成的重要途径和载体。
(1)企业就业导师项目。将徐州集团“严格、踏实、上进、创新”和东方雨虹“产业报国,服务利民”等行业龙头企业文化及精神融入学生就业指导,以企业就业导师项目,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受到企业文化的陶冶。
(2)大师工作室学徒培养项目。柔性引进“大国工匠”“全国技术能手”等大师工匠,成立大师工作室,通过线上、线下实践培养课程和技术技能竞赛,由大师手把手教授行业专业领先技术技能,亲身示范传递严谨专注、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大师工匠精神。
(3)产业学院专项技术技能培养项目。与行业龙头企业成立产业学院,协同育人,开展专项技术技能培养,完善专项领域的技术操作标准,引导学生体悟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产业、行业标准走向世界。
(4)岗位工学交替实践项目。推行校企“双导师制”、岗位实践任务化管理的工学交替,引导学生养成勤恳学习、吃苦耐劳、忠诚敬业、团结协作等职业岗位素养,不断提升岗位适应力和社会竞争力。
(5)“1+X”技能证书培育项目。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引入多样化的技术技能证书培训项目,满足学生专业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在技术技能证书培训过程,引导学生认知产业、行业发展所需,提升学习能力以不断适应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深化学生发展情况评价方式改革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学生素质教育评价作为文化育人实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校掌握学校素质教育开展情况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成长发展自我诊断认知的较好方式。评价体系应遵循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和教学规律,要有完善的评价测评指标体系内容,且评价认定结果能得到有效应用,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对文化育人起到导向作用,促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诊改提升。
对学生发展情况开展评价可从“德、技、能、为”四个维度入手,以信息化和分值化形式进行记录及认定。“德”即评价学生政治素质、品德修养和法纪意识等,引导学生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具备坚定理想信念、浓厚爱国主义情怀、良好品德修养的新时代大学生。“技”即评价学生的学习技能和技术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敏于求知,勤于学习,练就过硬本领,掌握专业必备的技术技能。“能”即评价学生参加文体、劳动、科创、竞赛、实践和志愿服务等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培养综合素养及能力,不断增长才干,高素质成长。“为”即评价学生在科创、文体及社会荣誉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引导学生积极作为、攻坚克难、永创新高。学生素质发展质量评价结果作为学生评优评奖、入党推荐、就业推介和学生干部入选的主要依据;学生素质发展质量评价分析报告作为教学、学生教育管理和学校下一步工作决策和诊改的重要依据。
文化育人对高职人才起着重要的浸润作用,在“双高”建设过程中,在深化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将“六个融合”为导向的文化育人内容作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实践体系的主要内容,整合学校的文化育人资源,调动师生参与,提升“以文化人”质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层次分明、主题丰富的“三类课堂”育人路径实施,并辅以可量化的诊改机制评价,将有助于高职学生成长为具有“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质量追求、“求真思变、求索不止”的创新精神,以及“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开放气度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